1.内存和硬盘都是用来存储的。

CPU:速度快

硬盘:永久保存

2.文本编辑器存取文件的原理(nodepad++,pycharm,word)

   打开编辑器就可以启动一个进程,是在内存中的,所以在编辑器编写的内容也都是存放在内存中的,断电后数据就丢失了。因而需要保存在硬盘上,点击保存按钮或快捷键,就把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了硬盘上。在这一点上,我们编写的py文件(没有执行时),跟编写的其他文件没有什么区别,都只是编写一堆字符而已。

3.python解释器执行py文件的原理,例如python  test.py

  第一阶段:python解释器启动,此时就相当于启动了一个文本编辑器

  第二阶段:python解释器相当于文本编辑器,去打开test.py,从硬盘上将test.py的文件内容读入到内存中

  第三阶段:python解释器执行刚刚加载到内存中的test.py的代码(在该阶段,即执行时,才会识别python的语法,执行到字符串时,会开辟内存空间存放字符串)

总结:python解释器与文本编辑器的异同

相同点:python解释器是解释执行文件内容的,因而python解释器具备读py文件的功能,这一点与文本编辑器一样

不同点:文本编辑器将文件内容读入内存后,是为了显示/编辑,而python解释器将文件内容读入内存后,是为了执行(识别python的语法)

4.什么是编码?

  计算机想要工作必须通电,高低电平(高电平即二进制数1,低电平即二进制数0),也就是说计算机只认识数字。那么让计算机如何读懂人类的字符呢?

  这就必须经过一个过程:

    字符---------(翻译过程)-------------数字

  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一个字符如何对应一个特定数字的标准,这个标准称之为字符编码。

5.以下两个场景涉及到字符编码的问题:

  1.一个python文件中的内容是由一堆字符组成的(python文件未执行时)

  2.python中的数据类型字符串是由一串字符组成的(python文件执行时)

6.字符编码的发展史

阶段一:现代计算机起源于美国,最早诞生也是基于英文考虑的ASCII

      ASCII:一个Bytes代表一个字符(英文字符/键盘上的所有其他字符),1Bytes=8bit,8bit可以表示0-2**8-1种变化,即可以表示256个字符

    ASCII最初只用了后七位,127个数字,已经完全能够代表键盘上所有的字符了(英文字符/键盘的所有其他字符)

    后来为了将拉丁文也编码进了ASCII表,将最高位也占用了

阶段二:为了满足中文,中国人定制了GBK

  GBK:2Bytes代表一个字符,为了满足其他国家,各个国家纷纷定制了自己的编码,日本把日文编到Shift_JIS里,韩国把韩文编到Euc-kr

阶段三: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结果就是,在多语言混合的文本中,显示出来会有乱码。

于是产生了unicode, 统一用2Bytes代表一个字符, 2**16-1=65535,可代表6万多个字符,因而兼容万国语言

但对于通篇都是英文的文本来说,这种编码方式无疑是多了一倍的存储空间(二进制最终都是以电或者磁的方式存储到存储介质中的)

于是产生了UTF-8,对英文字符只用1Bytes表示,对中文字符用3Bytes

需要强调的是:

  unicode:简单粗暴,多有的字符都是2Bytes,优点是字符--数字的转换速度快;缺点是占用空间大。

  utf-8:精准,可变长,优点是节省空间;缺点是转换速度慢,因为每次转换都需要计算出需要多长Bytes才能够准确表示。

1.内存中使用的编码是unicode,用空间换时间(程序都需要加载到内存才能运行,因而内存应该是越快越好)

2.硬盘中或网络传输用utf-8,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1 所有程序,最终都要加载到内存,程序保存到硬盘不同的国家用不同的编码格式,但是到内存中我们为了兼容万国(计算机可以运行任何国家的程序原因在于此),统一且固定使用unicode,
2 这就是为何内存固定用unicode的原因,你可能会说兼容万国我可以用utf-8啊,可以,完全可以正常工作,之所以不用肯定是unicode比utf-8更高效啊(uicode固定用2个字节编码
3 ,utf-8则需要计算),但是unicode更浪费空间,没错,这就是用空间换时间的一种做法,而存放到硬盘,或者网络传输,都需要把unicode转成utf-8,
4 因为数据的传输,追求的是稳定,高效,数据量越小数据传输就越靠谱,于是都转成utf-8格式的,而不是unicode。

七、字符编码转换  

unicode------>encode(编码)-------->utf-8

utf-8---------->decode--------->unicode

文件从内存刷到硬盘的操作简称存文件

文件从硬盘读到内存的操作简称读文件

乱码:存文件时就已经乱码  或者  存文件时不乱码而读文件时乱码

总结:

无论是何种编辑器,要防止文件出现乱码(请一定注意,存放一段代码的文件也仅仅只是一个普通文件而已,此处指的是文件没有执行前,我们打开文件时出现的乱码)

核心法则就是,文件以什么编码保存的,就以什么编码方式打开

八、 文本编辑器之python解释器

文件test.py以gbk格式保存,内容为:

  x='林'

无论是

  python2 test.py

还是

  python3 test.py

都会报错(因为python2默认ascii,python3默认utf-8)

除非在文件开头指定#coding:gbk

九、程序的执行

python3 test.py  或 python2 test.py(执行test.py的第一步,一定是先将文件内容读入到内存中)

阶段一:启动python解释器

阶段二:python解释器此时就是一个文本编辑器,负责打开文件test.py,即从硬盘中读取test.py的内容到内存中

此时,python解释器会读取test.py 的第一行内容,#coding :utf-8,来决定以什么编码格式来读入内存,这一行就是来设定python解释器这个软件的编码使用的编码格式这个编码,python2默认使用ASCII,python3中默认使用utf-8

阶段三:读取已经加载到内存的代码(unicode编码的二进制),然后执行,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开辟新的内存空间,比如x="egon"

内存的编码使用unicode,不代表内存中全都是unicode编码的二进制,

在程序执行之前,内存中确实都是unicode编码的二进制,比如从文件中读取了一行x="egon",其中的x,等号,引号,地位都一样,都是普通字符而已,都是以unicode编码的二进制形式存放与内存中的

但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会申请内存(与程序代码所存在的内存是俩个空间),可以存放任意编码格式的数据,比如x="egon",会被python解释器识别为字符串,会申请内存空间来存放"hello",然后让x指向该内存地址,此时新申请的该内存地址保存也是unicode编码的egon,如果代码换成x="egon".encode('utf-8'),那么新申请的内存空间里存放的就是utf-8编码的字符串egon了

 十、python2与python3的区别

在python2中有两种字符串类型str和unicode

  在python2中,str就是编码后的结果bytes,所以在Python2中,unicode字符编码的结果就是str/bytes

1 #coding:utf-8
2 s='林' #在执行时,'林'会被以conding:utf-8的形式保存到新的内存空间中
3
4 print repr(s) #'\xe6\x9e\x97' 三个Bytes,证明确实是utf-8
5 print type(s) #<type 'str'>
6
7 s.decode('utf-8')
8 # s.encode('utf-8') #报错,s为编码后的结果bytes,所以只能decode

  当python解释器执行到产生字符串的代码时(例如s=u'林'),会申请新的内存地址,然后将'林'以unicode的格式存放到新的内存空间中,所以s只能encode,不能decode

1 s=u'林'
2 print repr(s) #u'\u6797'
3 print type(s) #<type 'unicode'>
4
5
6 # s.decode('utf-8') #报错,s为unicode,所以只能encode
7 s.encode('utf-8')

对于unicode格式的数据来说,无论怎么打印,都不会乱码

python3中的字符串与python2中的u'字符串',都是unicode,所以无论如何打印都不会乱码

在python3中也有两种字符串类型str和bytes\

  str是unicode

1 #coding:utf-8
2 s='林' #当程序执行时,无需加u,'林'也会被以unicode形式保存新的内存空间中,
3
4 #s可以直接encode成任意编码格式
5 s.encode('utf-8')
6 s.encode('gbk')
7
8 print(type(s)) #<class 'str'>

  

chardet模块可以帮助我们从byte中识别是以哪一种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的

f = open("兼职白领学生空姐模特护士联系方式.txt",'rb')
print(chardet.detect(f.read()))
以二进制打开,

Python系列之 - 字符编码问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基础_字符编码

    字符编码的历史 阶段一:现代计算机起源于美国,最早诞生也是基于英文考虑的ASCII 阶段二:为了满足中文,中国人定制了GBK 阶段三: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结果就是,在多语言混合的 ...

  2. python数据类型、字符编码、文件处理

    介绍: 1.什么是数据? 例:x=10,10是我们要存储的数据 2.为何数据要分不同的类型? 数据是用来表示状态的,不同的状态用不同的类型的数据去表示 1.数据类型 1.数字(整形,长整形,浮点型,复 ...

  3. 1.2 Python基础知识 - 字符编码

    计算机中的数据是以二进制方式进行存储的,即只有"0"和"1",二进制是属于数据类型的数据,它只可以和其他进制的数据类型进行转换,但是不能存储其他字符,例如:字母 ...

  4. 第1章 Python基础之字符编码

    阅读目录 一.什么是字符编码 二.字符编码分类 三.字符编码转换关系 3.1 程序运行原理 3.2 终极揭秘 3.3 补充 总结 回到顶部 一.什么是字符编码 计算机要想工作必须通电,也就是说'电'驱 ...

  5. 永久修改python默认的字符编码为utf-8

    这个修改说来简单,其实不同的系统,修改起来还真不一样.下面来罗列下3中情况 首先所有修改的动作都是要创建一个叫 sitecustomize.py的文件,为什么要创建这个文件呢,是因为python在启动 ...

  6. Python基础之字符编码

    前言 字符编码非常容易出问题,我们要牢记几句话: 1.用什么编码保存的,就要用什么编码打开 2.程序的执行,是先将文件读入内存中 3.unicode是父编码,只能encode解码成其他编码格式 utf ...

  7. python 基础之字符编码和文件处理

    一.字符编码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python 解释器执行py文件的原理 <1>python 解释器启动 <2>python解释器相当于一个文本编辑器,打开txt.py ...

  8. (Python基础)字符编码与转码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电脑编码系统,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和其他西欧 ...

  9. Python编程Day7——字符编码、字符与字节、文件操作

    一.字符编码 重点 ***** 1. 什么是字符编码:将人识别的字符转换计算机能识别的01,转换的规则就是字符编码表2. 常用的编码表:ascii.unicode.GBK.Shift_JIS.Euc- ...

随机推荐

  1. linux挂载windows共享文件夹

    1.建立共享文件夹 2.在linux中挂载共享目录 #mount -t cifs -o username=administrator,password=你的系统账号密码 //192.168.0.22/ ...

  2. lua continue实现

    --第一种 , do while true do == then break end -- 这里有一大堆代码 -- -- break end end --第二种 i = ) do if () then ...

  3. 客户端(winform)更新

    winform更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线更新在线使用:直接右击项目发布出去就可以更新在线使用了.还有一种更新是不用一直连接网络的模式. 1:C#Winform程序如何发布并自动升级--------ht ...

  4. HTTP协议----URI,URL,持久连接,管道与Cookie

    URI与URL有什么不同呢? URI: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志符 URL: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 URI是用来 ...

  5. Django--入门篇:下载与项目生成

    django作为python web应用开发最火的框架,没有之一,今天就给大家介绍django的一些入门知识. 我们选择pycharm工具,首先得要有django. 1.下载django --pip ...

  6. 高级软件工程2017第7次作业--团队项目:Beta阶段综合报告

    Deadline:2017-11-06(周一) 21:00pm (注:以下内容参考集大作业8 集大作业9 集大作业10 ) 0.评分规则: 按时交 - 有分,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 Beta阶段敏捷冲 ...

  7. C语言函数2

    一.PTA实验作业 6-3 使用函数判断完全平方数: 1. 本题PTA提交列表: 2. 设计思路: 3.本题调试过程碰到问题及PTA提交列表情况说明: 1.一开始考虑让输入值N去整除一个循环变量i,i ...

  8. 20162308 实验二《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20162308 实验二<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初步掌握单元测试和TDD 理解并掌握面向对象三要素:封装.继承.多态 初步掌握UML建模 熟悉S.O.L.I.D原则 ...

  9. 团队作业7-Beta版本冲刺计划及安排

    a.下一阶段需要改进完善的功能 对部分bug的修改,主要是在未登录时页面跳转的问题以及防止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注入查询. b.下一阶段新增的功能 1.活动页面,提示打折信息等. 2.商家修改打折信息 3. ...

  10. socketpair创建双向通信的管道(全双工通信)

    Linux下socketpair介绍: socketpair创建了一对无名的套接字描述符(只能在AF_UNIX域中使用),描述符存储于一个二元数组,例如sv[2] .这对套接字可以进行双工通信,每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