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一、责任链模式介绍
责任链模式:将能够处理同一类请求的对象连成一条链,使这些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所提交的请求沿着链传递。从而避免请求的
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链上的对象逐个判断是否有能力处理该请求,如果能则就处理,如果不能,则传给链上的下一个对象。
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场景:
1、打牌时,轮流出牌
2、接力赛跑
3、请假审批
4、公文审批
责任链UML图:
Handler:表示处理请求的接口,在这个接口里可以定义链上的下一个继承者,和一个处理请求的抽象方法。
ConcreteHandler1和ConcreteHandler2:表示具体的处理者
二、责任链模式代码实现
这里以请假的流程为例,用责任链模式来实现
首先这里定义一个请假信息的对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 * 请假的基本信息 */ public class LeaveRequest { private String empName; //请假人 private int leaveDays; //请假天数 private String reason; //请假理由 public LeaveRequest(String empName, int leaveDays, String reason) { super (); this .empName = empName; this .leaveDays = leaveDays; this .reason = reason; } public String getEmpName() { return empName; } public void setEmpName(String empName) { this .empName = empName; } public int getLeaveDays() { return leaveDays; } public void setLeaveDays( int leaveDays) { this .leaveDays = leaveDays; } public String getReason() { return reason; } public void setReason(String reason) { this .reason = reason; } } |
然后定义一个抽象类,来处理各个请求之间的关系。也就是UML图中的Handler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 * 抽象类:管理责任链上的对象处理的抽象类 */ public abstract class Leader { protected String name; protected Leader nextLeader; //下一个继承者 public Leader(String name) { super (); this .name = name; } //设置责任链上的下一个继承者 public void setNextLeader(Leader nextLeader) { this .nextLeader = nextLeader; } //处理请求的抽象方法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Request(LeaveRequest leader); } |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定义处理请求的具体对象了,比如处理请假信息的:主任,经理,总经理等等。这些对象都必须继承抽象类,来处理请求。
主任对象:处理小于等于3天的假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主任 public class Director extends Leader { public Director(String name) { super (name); } /** * 责任链上对象对请求的具体处理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LeaveRequest leader) { if (leader.getLeaveDays()<= 3 ) { System.out.println( "请假人:" +leader.getEmpName()+ ",天数:" +leader.getLeaveDays()+ ",理由:" +leader.getReason()); System.out.println( "审批人:" + this .name+ " 主任,审批通过!" ); } else { if ( this .nextLeader != null ) { //如果有下一个继承者 //让下一个继承者处理请求 this .nextLeader.handleRequest(leader); } } } } |
经理对象:处理大于3天,小于等于10天的假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经理 public class Manager extends Leader { public Manager(String name) { super (name); } /** * 责任链上对象对请求的具体处理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LeaveRequest leader) { if (leader.getLeaveDays()<= 10 ) { System.out.println( "请假人:" +leader.getEmpName()+ ",天数:" +leader.getLeaveDays()+ ",理由:" +leader.getReason()); System.out.println( "审批人:" + this .name+ " 经理,审批通过!" ); } else { if ( this .nextLeader != null ) { //如果有下一个继承者 //让下一个继承者处理请求 this .nextLeader.handleRequest(leader); } } } } |
总经理对象:处理大于等于10天,小于30天的请假信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总经理 public class GeneralManager extends Leader { public GeneralManager(String name) { super (name); } /** * 责任链上对象对请求的具体处理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LeaveRequest leader) { if (leader.getLeaveDays()<= 30 ) { System.out.println( "请假人:" +leader.getEmpName()+ ",天数:" +leader.getLeaveDays()+ ",理由:" +leader.getReason()); System.out.println( "审批人:" + this .name+ " 总经理,审批通过!" ); } else { // if (this.nextLeader != null ) {//如果有下一个继承者 // //让下一个继承者处理请求 // this.nextLeader.handleRequest(leader); // } //总经理上面没人了,所以不往下发送请求。 System.out.println( "请假申请,最终不通过!最终审批人:" + this .name+ " 总经理" ); } } } |
重要代码都写完了,下面开始测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构建各个领导人 Leader a = new Director( "张三" ); //主任 Leader b = new Manager( "李四" ); //经理 Leader c = new GeneralManager( "王五" ); //总经理 //设置各个责任链上的关系 a.setNextLeader(b); //主任的下一个审批人为经理 b.setNextLeader(c); //经理的下一个审批人为总经理 //开始请假 LeaveRequest request = new LeaveRequest( "小明" , 3 , "旅游" ); a.handleRequest(request); //小明提交了请假申请给主任 } |
控制台则打印:主任审批
请假人:小明,天数:3,理由:旅游
审批人:张三 主任,审批通过!
如果改成13天:则就是总经理审批
请假人:小明,天数:13,理由:旅游
审批人:王五 总经理,审批通过!
此时,我们发现,责任链上漏掉了副总经理,那也很好办。直接加上副总经理就行了
增加一个副总经理的对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package com.fz.chainOfResponsibility; /** * 副总经理 */ public class ViceGeneralManager extends Leader { public ViceGeneralManager(String name) { super (name); } /** * 责任链上对象对请求的具体处理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LeaveRequest leader) { if (leader.getLeaveDays()<= 20 ) { System.out.println( "请假人:" +leader.getEmpName()+ ",天数:" +leader.getLeaveDays()+ ",理由:" +leader.getReason()); System.out.println( "审批人:" + this .name+ " 副总经理,审批通过!" ); } else { if ( this .nextLeader != null ) { //如果有下一个继承者 //让下一个继承者处理请求 this .nextLeader.handleRequest(leader); } } } } |
测试的代码呢,构造副总经理对象。然后再设置继承者的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构建各个领导人 Leader a = new Director( "张三" ); //主任 Leader b = new Manager( "李四" ); //经理 //增加副总经理 Leader b2 = new ViceGeneralManager( "赵四" ); //副总经理 Leader c = new GeneralManager( "王五" ); //总经理 //设置各个责任链上的关系 a.setNextLeader(b); //主任的下一个审批人为经理 b.setNextLeader(b2); //经理的下一个审批人为副总经理 b2.setNextLeader(c); //副总经理的下一个审批人为总经理 //开始请假 LeaveRequest request = new LeaveRequest( "小明" , 19 , "旅游" ); a.handleRequest(request); //小明提交了请假申请给主任 } |
测试结果就是:副总经理审批
请假人:小明,天数:19,理由:旅游
审批人:赵四 副总经理,审批通过!
三、责任链模式总结
实现方式:
1、链表方式:比如刚才的请假审批
2、非链表方式:通过集合,数组生成责任链更加实用,将链表上的各个对象都添加到集合中,然后通过反射给构建出来。
然后在容器里一个个的处理。(也就是说把测试代码中除了请假的其他代码都给用一个类来处理)
开发中常见场景:
1、Java的异常机制就是一个责任链模式,一个try可以对应多个cathc。如果某一个catch不匹配,则跳到下一个catch中
2、JavaScript语言中的事件的冒泡和捕获机制
3、Servlet开发中,过滤器的链式处理
4、Struts2中,拦截器的调用也是典型的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的好处:
1、接受者和发送者都没有对方的明确信息,且链中的对象也并不知道链的结构,结果是责任链可简化对象的相互连接,它们仅需保持一个指向其
后继者的引用,而不需要保持它所有的候选继承者,大大的降低了耦合度。
请求者不用管具体哪个对象会处理,反正该请求肯定会被处理就行了
2、可以随时增加或者修改处理一个请求的结构,增加了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
参考资料:
大话设计模式(带目录完整版).pdf
HEAD_FIRST设计模式(中文版).pdf
尚学堂_高淇_java300集最全视频教程_【GOF23设计模式】
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的更多相关文章
- atitit.设计模式(1)--—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最佳实践O7 日期转换
atitit.设计模式(1)---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最佳实践O7 日期转换 1. 需求:::日期转换 1 2. 可以选择的模式: 表格模式,责任链模式 1 3 ...
- 设计模式(十二)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对象行为型)
设计模式(十二)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对象行为型) 1.概述 你去政府部门求人办事过吗?有时候你会遇到过官员踢球推责,你的问题在我这里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 ...
- 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对象行为型)
1.概述 你去政府部门求人办事过吗?有时候你会遇到过官员踢球推责,你的问题在我这里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推卸给另外个一个部门(对象).至于到底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政府部门就是为了可以避免屁民的请求与 ...
- 责任链模式 职责链模式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行为型 设计模式(十七)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职责链模式 意图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将这些对象连接成一条链,并沿着这 ...
- 设计模式 ( 十二 ) 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对象行为)
设计模式(十二)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对象行为型) 1.概述 你去政府部门求人办事过吗?有时候你会遇到过官员踢球推责,你的问题在我这里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 ...
- 设计模式之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摘录
23种GOF设计模式一般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模式. 创建型模式抽象了实例化过程,它们帮助一个系统独立于怎样创建.组合和表示它的那些对象.一个类创建型模式使用继承改变被实例化的类,而 ...
- 行为型设计模式之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结构 意图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适用性 有多个的对象可以处理一个请求,哪个 ...
- 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一. 写在前面的 这么多的设计模式,我觉得职责链是我第一次看上去最简单,可是回想起来却又最复杂的一个模式. 因此,这个文章我酝酿了很久,一直也没有胆量发出来,例子也是改了又改,可是仍然觉得不够合理.所 ...
- 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职责链模式: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个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他为止. •Handler: 抽象处理者:定义出一个 ...
- C#设计模式——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一.概述 在软件开发中,某一个对象的请求可能会被多个对象处理,但每次最多只有一个对象处理该请求,对这类问题如果显示指定请求的处理对象,那么势必会造成请求与处理的紧耦合,为了将请求与处理解耦,我们可以使 ...
随机推荐
- centos7下配置iptables实现外网访问内网服务器
说明:Centos 7 默认的防火墙是 firewall,安装iptables之前需关闭Firewall 外网机器:外网ip:120.25.71.183内网ip:10.1.1.23 内网机器:内网ip ...
- Hbase1.0伪分布式集群启动失败问题
作者:Syn良子 出处:http://www.cnblogs.com/cssdongl/p/734068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抽空折腾自己的虚拟机环境时启动伪分布式Hbase集群一直失败, ...
- Python学习笔记之函数参数传递 传值还是传引用
在学完Python函数那一章节时,很自然的的就会想到Python中函数传参时传值呢?还是传引用?或者都不是? 在回答上面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代码: 代码1: def foo(var): v ...
- Python基本数据类型之列表
学习Python的列表类型需要了解和掌握什么是列表.列表的可变性.列表的访问.列表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1.了解列表 list1 = ['abc', 123, {1, 2, 3},[2,3]] Pyth ...
- JavaScript&jQuery获取url参数方法
JavaScript&jQuery获取url参数方法 function getUrlParam(name){ var reg = new RegExp("(^|&)" ...
- char、varchar与text
总结自:https://www.cnblogs.com/mjbrian/p/6866263.html char: 定长,长度范围是0~255. 当长度不足255时,用空格来填充剩下的字符. ...
- linux第四周
一.知识点总结 (一)用户态.内核态和中断 1.内核态:在高的执行级别下,代码可以执行特权指令,访问任意的物理地址,这时的CPU就对应内核态 2.用户态:在低级别的指令状态下,代码 只能在级别允许的特 ...
- linux消息队列应用编程
消息队列: 消息队列提供了一个从一个进程向另外一个进程发送一块数据的方法 每个数据块都被认为是有一个类型,接收者进程接收的数据块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值 消息队列也有管道一样的不足,就是每个消息的 ...
- POJ_1159 Palindrome (线性动态规划+滚动数组)
题意是说,给定一个字符串,问至少还需要插入多少个字符才能使得该字符串成为回文字符串. 这道题一开始做的时候用了一个简单的动态规划,开了一个5000*5000的数组,用递归形式实现,代码如下: 其中d[ ...
- 爬虫之动态HTML处理(Selenium与PhantomJS )网站模拟登录
#coding=utf-8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from selenium.webdriver.common.keys import Keysimport t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