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http://blog.csdn.net/cumirror/article/details/5071234

前段时间要做一个关于网络嗅探的程序,里面要重组IP分片,TCP分片.

但做的时候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IP分片与TCP分片弄混淆了.

首先声明:TCP分片应该称为TCP分段.

——————————————————————————————————————————————————————

区别:

1.IP分片产生的原因是网络层的MTU;TCP分段产生原因是MSS. //ordinary,MSS=MTU-TCP_head_len-IP_head_len

2.IP分片由网络层完成,也在网络层进行重组;TCP分段是在传输层完成,并在传输层进行重组.   //透明性

3.对于以太网,MSS为1460字节,而MUT往往会大于MSS.

故采用TC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是不会造成IP分片的。若数据过大,只会在传输层进行数据分段,到了IP层就不用分片。//难怪ping -s 不能产生ip分片...

而我们常提到的IP分片是由于UDP传输协议造成的,因为UDP传输协议并未限定传输数据报的大小。

add:

from http://blog.csdn.net/mazongqiang/article/details/8171805

[背景知识]
MTU: Maxitum Transmission Unit 最大传输单元
MSS: Maxitum Segment Size 最大分段大小

PPPoE: PPP Over Ethernet(在以太网上承载PPP协议)

MTU
1500字节: 以太网.
1492字节: PPPoE.
1472字节: ping
1468字节: DHCP
1430字节: VPN and PPTP
576字节:  拨号ISP

RFC 1883: 最小576,新的可能会是1280

UDP一次发送数据包的大小,TCP一次发送数据包的大小。

MTU最大传输单元,这个最大传输单元实际上和链路层协议有着密切的关系,EthernetII帧的结构DMAC+SMAC+Type+Data+CRC由于以太网传输电气方面的限制,每个以太网帧都有最小的大小64bytes最大不能超过1518bytes,对于小于或者大于这个限制的以太网帧我们都可以视之为错误的数据帧,一般的以太网转发设备会丢弃这些数据帧。

由于以太网EthernetII最大的数据帧是1518Bytes这样,刨去以太网帧的帧头(DMAC目的MAC地址48bit=6Bytes+SMAC源MAC地址48bit=6Bytes+Type域2bytes)14Bytes和帧尾CRC校验部分4Bytes那么剩下承载上层协议的地方也就是Data域最大就只能有1500Bytes这个值我们就把它称之为MTU。

PPPoE所谓PPPoE就是在以太网上面跑PPP协议,有人奇怪了,PPP协议和Ethernet不都是链路层协议吗?怎么一个链路层跑到另外一个链路层上面去了,难道升级成网络层协议了不成。其实这是个误区:就是某层协议只能承载更上一层协议。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怪的需求呢?这是因为随着宽带接入(这种宽带接入一般为CableModem或者xDSL或者以太网的接入),因为以太网缺乏认证计费机制而传统运营商是通过PPP协议来对拨号等接入服务进行认证计费的.

PPPoE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一些坏处,比如:二次封装耗费资源,降低了传输效能等等,这些坏处俺也不多说了,最大的坏处就是PPPoE
导致MTU变小了以太网的MTU是1500,再减去PPP的包头包尾的开销(8Bytes),就变成1492。

UDP 包的大小就应该是 1492 - IP头(20) - UDP头(8)= 1464(BYTES)
TCP 包的大小就应该是 1492 - IP头(20) - TCP头(20) = 1452(BYTES)

目前大多数的路由设备的MTU都为1500

浅谈以太网中的UDP编程    
   
1.在进行UDP编程的时候,我们最容易想到的问题就是,一次发送多少bytes好?    
当然,这个没有唯一答案,相对于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要求,其得到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我这里仅对像ICQ一类的发送聊天消息的情况作分析,对于其他情况,你或许也能得到一点帮助:

首先,我们知道,TCP/IP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包括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UDP属于运输层,下面我们由下至上一步一步来看: 以太网(Ethernet)数据帧的长度必须在46-1500字节之间,这是由以太网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这个1500字节被称为链路层的MTU(最大传输单元).    
但这并不是指链路层的长度被限制在1500字节,其实这这个MTU指的是链路层的数据区. 并不包括链路层的首部和尾部的18个字节. 所以,事实上,这个1500字节就是网络层IP数据报的长度限制.  因为IP数据报的首部为20字节,所以IP数据报的数据区长度最大为1480字节. 而这个1480字节就是用来放TCP传来的TCP报文段或UDP传来的UDP数据报的. 又因为UDP数据报的首部8字节,所以UDP数据报的数据区最大长度为1472字节. 这个1472字节就是我们可以使用的字节数。
   
当我们发送的UDP数据大于1472的时候会怎样呢?    
这也就是说IP数据报大于1500字节,大于MTU.这个时候发送方IP层就需要分片(fragmentation). 把数据报分成若干片,使每一片都小于MTU.而接收方IP层则需要进行数据报的重组. 这样就会多做许多事情,而更严重的是,由于UDP的特性,当某一片数据传送中丢失时,接收方便无法重组数据报.将导致丢弃整个UDP数据报。    
   
因此,在普通的局域网环境下,我建议将UDP的数据控制在1472字节以下为好.    
   
进行Internet编程时则不同,因为Internet上的路由器可能会将MTU设为不同的值. 如果我们假定MTU为1500来发送数据的,而途经的某个网络的MTU值小于1500字节,那么系统将会使用一系列的机制来调整MTU值,使数据报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这样就会做许多不必要的操作.    
   
鉴于Internet上的标准MTU值为576字节,所以我建议在进行Internet的UDP编程时.    
最好将UDP的数据长度控件在548字节(576-8-20)以内.

/////////////////////////////////////////////

先说说这MTU最大传输单元,这个最大传输单元实际上和链路层协议有着密切的关系,让我们先仔细回忆一下EthernetII帧的结构DMAC+SMAC+Type+Data+CRC由于以太网传输电气方面的限制,每个以太网帧都有最小的大小64bytes最大不能超过1518bytes,对于小于或者大于这个限制的以太网帧我们都可以视之为错误的数据帧,一般的以太网转发设备会丢弃这些数据帧。(注:小于64Bytes的数据帧一般是由于以太网冲突产生的“碎片”或者线路干扰或者坏的以太网接口产生的,对于大于1518Bytes的数据帧我们一般把它叫做Giant帧,这种一般是由于线路干扰或者坏的以太网口产生)
由于以太网EthernetII最大的数据帧是1518Bytes这样,刨去以太网帧的帧头(DMAC目的MAC地址48bit=6Bytes+SMAC源MAC地址48bit=6Bytes+Type域2bytes)14Bytes和帧尾CRC校验部分4Bytes(这个部门有时候大家也把它叫做FCS),那么剩下承载上层协议的地方也就是Data域最大就只能有1500Bytes这个值我们就把它称之为MTU。这个就是网络层协议非常关心的地方,因为网络层协议比如IP协议会根据这个值来决定是否把上层传下来的数据进行分片。就好比一个盒子没法装下一大块面包,我们需要把面包切成片,装在多个盒子里面一样的道理。
当两台远程PC互联的时候,它们的数据需要穿过很多的路由器和各种各样的网络媒介才能到达对端,网络中不同媒介的MTU各不相同,就好比一长段的水管,由不同粗细的水管组成(MTU不同 )通过这段水管最大水量就要由中间最细的水管决定。对于网络层的上层协议而言(我们以TCP/IP协议族为例)它们对水管粗细不在意它们认为这个是网络层的事情。网络层IP协议会检查每个从上层协议下来的数据包的大小,并根据本机MTU的大小决定是否作“分片”处理。分片最大的坏处就是降低了传输性能,本来一次可以搞定的事情,分成多次搞定,所以在网络层更高一层(就是传输层)的实现中往往会对此加以注意!有些高层因为某些原因就会要求我这个面包不能切片,我要完整地面包,所以会在IP数据包包头里面加上一个标签:DF(Donot Fragment)。这样当这个IP数据包在一大段网络(水管里面)传输的时候,如果遇到MTU小于IP数据包的情况,转发设备就会根据要求丢弃这个数据包。然后返回一个错误信息给发送者。这样往往会造成某些通讯上的问题,不过幸运的是大部分网络链路都是MTU1500或者大于1500。
对于UDP协议而言,这个协议本身是无连接的协议,对数据包的到达顺序以及是否正确到达不甚关心,所以一般UDP应用对分片没有特殊要求。对于TCP协议而言就不一样了,这个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对于TCP协议而言它非常在意数据包的到达顺序以及是否传输中有错误发生。所以有些TCP应用对分片有要求---不能分片(DF)。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说完MTU的故事我们该讲讲今天的第二个猪脚---PPPoE

所谓PPPoE就是在以太网上面跑PPP协议,有人奇怪了,PPP协议和Ethernet不都是链路层协议吗?怎么一个链路层跑到另外一个链路层上面去了,难道升级成网络层协议了不成。其实这是个误区:就是某层协议只能承载更上一层协议。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怪的需求呢?这是因为随着宽带接入(这种宽带接入一般为Cable Modem或者xDSL或者以太网的接入)由于以太网缺乏认证计费机制而传统运营商是通过PPP协议来对拨号等接入服务进行认证计费的,所以就出了这么一个怪胎:PPPoE。(有关PPPoE的详细介绍参见V大以及本站其他成
员的一些介绍文章,我就不啰里啰唆的了)
PPPoE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一些坏处,比如:二次封装耗费资源,降低了传输效能等等,这些坏处俺也不多说了,最大的坏处就是PPPoE导致MTU变小了以太网的MTU是1500,再减去PPP+pppoe的包头包尾的开销(8Bytes),就变成1492。
如果两台主机之间的某段网络使用了PPPoE那么就会导致某些不能分片的应用无法通讯。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调整一下主机的MTU,通过降低主机的MTU,这样我们就能够顺利地进行通讯了。当然对于TCP应用而言还有另外的解决方案。
马上请出今天第三位猪脚:MSS。
MSS最大传输大小的缩写,是TCP协议里面的一个概念。MSS就是TCP数据包每次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分段。为了达到最佳的传输效能TCP协议在建立连接的时候通常要协商双方的MSS值,这个值TCP协议在实现的时候往往用MTU值代替(需要减去IP数据包包头的大小20Bytes和TCP数据段的包头20Bytes)所以往往MSS为1460。通讯双方会根据双方提供的MSS值得最小值确定为这次连接的最大MSS值。
介绍完这三位猪脚s
我们回过头来看前言里面的那个问题,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中间路由器上把每次TCP连接的最大MSS进行调整这样使得通过PPPoE链路的最大MSS值加上数据包头包尾不会超过PPPoE的MTU大小1492这样就不会造成无法通讯的问题所以上面的问题可以通过ip tcp adjust-mss 1452来解决。当然问题也可以通过修改PC机的MTU来解决。

tcp/ip分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IP 协议难点之一—— IP分片

    1 IP协议简单介绍 就个人而言,网络中,抛开网络安全加密这些,就只单单讨论协议本身,比较难的有三个地方: IP分片与重组 TCP滑动窗口与TCP状态的改变 TCP定时器 其实协议本身根据<TC ...

  2. 【转】IP分片和TCP分段

    ZC: 由于 TCP中 MSS 的关系,TCP 不会造成 IP分片和TCP分段 ! 1.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YCnR8B-1EN4-cgauRtwa-iV ...

  3. IP分片和TCP分片 MTU和MSS(转)

    IP分片和TCP分片 MTU和MSS(转) 访问原文:http://blog.csdn.net/keyouan2008/article/details/5843388 1,MTU(Maximum Tr ...

  4. TCP/IP协议栈 --- 网络层(IP 首部 和分片)

    IP 是TCP/IP协议栈中重要的层次, TCP UDP ICMP IGMP都是依赖IP层进行传输的.首先它是一种不可靠,无连接的协议.不可靠:它不保证IP包能正确到达目的地,无连接:表示IP并不会维 ...

  5. TCP/IP具体解释--UDP数据报中的IP分片

    1.UDP首部 2.UDP分片 在第二章,讲链路层是,提到过以太网.刨除数据帧帧头.最多传输的长度为1500.也就是说,假设一个ip数据报,长度大于1500,则须要分片. 分片方法: 在ip头中3位标 ...

  6. TCP/IP 笔记 - 用户数据报协议和IP分片

    关于本章中的IP分片部分,参考第五章IP分片头部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TCP有超时重传,UDP的超时重传则依赖上层应用程序实现.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DP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 ...

  7. MTU 和 MSS 关系、 IP分片、TCP分段

    从四层模型: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说 一 .以太网V2格式数据帧 : 链路层 Destination   Source  Type  DataAndPad  FCS 6            ...

  8. 【网络协议】TCP分段与IP分片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同意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mmc_maodun/article/details/30109789     我们在学习TCP/IP ...

  9. 【转】TCP分段与IP分片

    原文: :https://www.jianshu.com/p/f9a5b07d99a2 -------------------------------------------------------- ...

随机推荐

  1. ajax中文传送到模板显示为null

    问题: 名称空间声明语句必须是第一个语句中的脚本: Fatal error: Namespace declaration statement has to be the very first stat ...

  2. PHP防止用户重复提交表单

    我们提交表单的时候,不能忽视的一个限制是防止用户重复提交表单,因为有可能用户连续点击了提交按钮或者是攻击者恶意提交数据,那么我们在提交数据后的处理如修改或添加数据到数据库时就会惹上麻烦. 那么如何规避 ...

  3. apache磁盘缓存配置

    确保mod_cache和mod_disk_cache是开启的 配置如下: CacheDefaultExpire 86400 #失效时间,单位秒CacheEnable disk /      #缓存路径 ...

  4. nignx的proxy_cache

    http段配置: #cache configclient_body_buffer_size 512k;proxy_connect_timeout 5;proxy_read_timeout 60;pro ...

  5. 【译】Android系统架构

    让我们来快速预览一下整个android系统的架构.从下面的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架构分为几个不同的层,底层为上一层提供服务.  Linux Kernel android系统建立在一个坚固的基石上:Li ...

  6. 关于hive的存储格式

    1.存储格式 textfile rcfile orc parquet 2.存储方式 按行存储 ->textfile 按列存储 ->parquet 3.压缩比 4.存储textfile的原文 ...

  7. Qt中sleep()的实现(耳目一新的两种方法)

    在Qt中并没有Sleep函数可以调用,在程序编写时往往需要休眠几秒,这里举出两个方法,不知道是否啥不良隐患没~~ 方法一: class SleeperThread : public QThread{p ...

  8. JS懒加载

    4.如何使用js懒加载图片       a.懒加载图片是基于jquery.js的,所以: <script src="jquery.js" type="text/ja ...

  9. MongoDB上的索引

    1. 将索引建在number键上名为nameIndex并且为正序索引({number:-1}为倒序索引) 如: db.list名.ensureIndex({number:1},{name:" ...

  10. 【C++】利用指针实现通过函数改变多个参数的值

    写惯了python,对于C++的语法越来越生疏,不同于python中函数可以return多个变量,C++的函数要想返回多个参数可以利用指针实现. 因为在函数内部的变量都是局部变量,所以当参数传入函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