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图形界面应用程序都只有一个线程执行,并且一次执行一个操作。如果用户调用一个比较耗时的操作,就会冻结界面响应。

一个解决方法是按照事件处理的思路:

调用 Void QApplication::processEvents() 或 void QApplication::processEvents ( int maxtime ) 来强迫事件循环进行,但是这种做法是有潜在风险的。按照QCoreApplication:processEvents()可能会引起递归,导致栈溢出崩溃的说法,当主线程在某个槽函数里正在执行processEvents时, 刚好有一个能响应此槽函数的信号发送过(肯定是其他线程发的信号), 这时就可能会发生可怕的递归, 导致栈溢出崩溃。 原因是processEvents在处理自己槽函数的事件时,又会调用到processEvents,进入到无尽的递归中。

另外一个解决方法是:采用多线程。、

QT QThread多线程编程的方法一直有个争议,就是Bradley T. Hughes:You’re doing it wrong 归纳为3中方法优劣问题:

方法(1): 
1. 不使用事件循环。这是官方的 Manual 、example 以及相关书籍中都介绍的一种的方法。 
a. 子类化 QThread 
b. 重载 run 函数,run函数内有一个 while 或 for 的死循环 
c. 设置一个标记为来控制死循环的退出。

这里的run函数自己执行了一个循环,不需要事件循环机制了。

方法(2):

这种方法也是Bradley T. Hughes极力批判的 a. 子类化 QThread, b. 重载 run 使其调用 QThread::exec() c. 并为该类定义信号和槽,这样一来,由于槽函数并不会在新开的 thread 运行,很多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构造函数中调用 moveToThread(this); 
而争论和不解正是这样的一条语句造成的。 
Bradley T. Hughes 给出说明是: QThread 应该被看做是操作系统线程的接口或控制点,而不应该包含需要在新线程中运行的代码。需要运行的代码应该放到一个QObject的子类中,然后将该子类的对象moveToThread到新线程中。

方法(3): 
在Qt4.3(包括)之前,run 是虚函数,必须子类化QThread来实现run函数。而从Qt4.4开始,qthreads-no-longer-abstract ,run 默认调用 QThread::exec() 。这样一来不需要子类化 QThread 了,只需要子类化一个 QObject 就够了,这正是被 Bradley T. Hughes推荐的方法。

方法如下

  1. QThread thread;
  2. Object obj;
  3. Dummy dummy;
  4. obj.moveToThread(&thread);
  5. QObject::connect(&dummy, SIGNAL(sig()), &obj, SLOT(slot()));
  6. thread.start();

所以,方法(1)和方法(3)是正确的QT QThread多线程编程方法,方法(2)用的最多,但只是三人成虎,一种不恰当的用法

http://blog.csdn.net/bladeandmaster88/article/details/51802491

QThread多线程编程经典案例分析(三种方法,解释了为什么使用moveToThread的根本原因,即为了避免调用QThread::exec() )的更多相关文章

  1. QThread多线程编程经典案例分析

    传统的图形界面应用程序都只有一个线程执行,并且一次执行一个操作.如果用户调用一个比较耗时的操作,就会冻结界面响应. 一个解决方法是按照事件处理的思路: 调用 Void QApplication::pr ...

  2. LwIP协议栈开发嵌入式网络的三种方法分析

    LwIP协议栈开发嵌入式网络的三种方法分析   摘要  轻量级的TCP/IP协议栈LwIP,提供了三种应用程序设计方法,且很容易被移植到多任务的操作系统中.本文结合μC/OS-II这一实时操作系统,以 ...

  3. 阿里云资深DBA专家罗龙九:云数据库十大经典案例分析【转载】

    阿里云资深DBA专家罗龙九:云数据库十大经典案例分析 2016-07-21 06:33 本文已获阿里云授权发布,转载具体要求见文末 摘要:本文根据阿里云资深DBA专家罗龙九在首届阿里巴巴在线峰会的&l ...

  4. python 多线程编程之threading模块(Thread类)创建线程的三种方法

    摘录 python核心编程 上节介绍的thread模块,是不支持守护线程的.当主线程退出的时候,所有的子线程都将终止,不管他们是否仍在工作. 本节开始,我们开始介绍python的另外多线程模块thre ...

  5. 猴子吃桃问题之《C语言经典案例分析》

    猴子吃桃问题之<C语言经典案例分析>一.[什么是猴子吃桃]       猴子吃桃问题:猴子第一天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一半,还不过瘾,又多吃了一个.第二天早上又将第一天剩下的桃子吃掉一半 ...

  6. IOS 多线程,线程同步的三种方式

    本文主要是讲述 IOS 多线程,线程同步的三种方式,更多IOS技术知识,请登陆疯狂软件教育官网.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线程,在多个线程共同访问同一块资源.为保护线程资源的安全和线程访问的正确性. 在IO ...

  7. 斐波那契数列-java编程:三种方法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题目要求:编写程序在控制台输出斐波那契数列前20项,每输出5个数换行 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 这个数列 ...

  8. 服务器编程入门(13) Linux套接字设置超时的三种方法

    摘要:     本文介绍在套接字的I/O操作上设置超时的三种方法. 图片可能有点宽,看不到的童鞋可以点击图片查看完整图片.. 1 调用alarm 使用SIGALRM为connect设置超时 设置方法: ...

  9. java多线程二之线程同步的三种方法

          java多线程的难点是在:处理多个线程同步与并发运行时线程间的通信问题.java在处理线程同步时,常用方法有: 1.synchronized关键字. 2.Lock显示加锁. 3.信号量Se ...

随机推荐

  1. Live Unit Testing

    Live Unit Testing 相对于传统的Unit Test,VS2017 带来了一个新的功能,叫Live Unit Testing,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实时单元测试,在实际的使用中,这个功能就是 ...

  2. DEA上安装和使用checkstyle,findbugs,visualVM,PMD插件

    ##安装插件步骤: 1.打开settings 2.选择plugins 3.点击"Browse repositories" 4.搜索对应内插件,点击"install&quo ...

  3. 基于go语言的心跳响应

    我们在使用tcp ip 通讯的时候,都需要使用心跳机制来判断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连接状态,如果服务器的心跳超时等,会做出重新连接等机制, 基于这种问题,我今天给大家推荐了一个基于go语言的心跳响应机制,废 ...

  4. Redmine迁移至华为软件开发云-项目管理

    一.方案概述 要想将Redmine中某个项目的数据导入到华为软件开发云(以下简称开发云),如果说是按照Redmine中的数据一条一条的在开发云中新建出来,肯定不是一个明智的方案,下面就是给大家介绍一个 ...

  5. C++一个简单的手柄类模板

    #ifndef HANDLE_H #define HANDLE_H #include "Animal.h" template <typename T> class Ha ...

  6. JDK源代码学习系列03----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

                         JDK源代码学习系列03----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 因为前面学习了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的父类 ...

  7. 理解 t-SNE (Python)

    t-SNE(t-distribution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是目前最为流行的高维数据的降维算法. t-SNE 成立的前提基于这样的一个假设:我们现实世界观察到 ...

  8. WPF 曲线图表控件(自制)(二)

    原文:WPF 曲线图表控件(自制)(二)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koloumi/article/details/775218 ...

  9. Swift程式语言(中国版)(8.8 %)

    前言 今天Apple宣布了一项新的编程语言Swift.还提供了一个近400页The Swift Programming Language(Swift程式语言). 虽然我没有开发者账户.不能实际锻炼机S ...

  10. AI2XAML's Bug(sequel)

    原文:AI2XAML's Bug(sequel) I wrote an article about AI2XAML's Bug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This ar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