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w3.org/TR/REC-html40/interact/forms.html#h-17.13.1

17.13.1 Form submission method

The method attribute of the FORM element specifies the HTTP method used to send the form to the processing agent. This attribute may take two values:

  • get:With the HTTP "get" method, the form data set is appended to the URI specified by the action attribute (with a question-mark ("?") as separator) and this new URI is sent to the processing agent.
  • post:With the HTTP "post" method, the form data set is included in the body of the form and sent to the processing agent.

The "get" method should be used when the form is idempotent (i.e., causes no side-effects). Many database searches have no visible side-effects and make ideal applications for the "get" method.

If the service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ing of a form causes side effects (for example, if the form modifies a database or subscription to a service), the "post" method should be used.

Note. The "get" method restricts form data set values to ASCII characters. Only the "post" method (with 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is specified to cover the entire [ISO10646] character set.

浏览器允许的并发请求资源数是什么意思?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74326

201 人赞同了该回答

的答案分别从前后端答复了。我再补充和整理一下吧。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非常多的考虑和因此而发生的优化技术:
首先,是基于端口数量和线程切换开销的考虑,浏览器不可能无限量的并发请求,因此衍生出来了并发限制和HTTP/1.1的Keep alive。 所以,IE6/7在HTTP/1.1下的并发才2,但HTTP/1.0却是4。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负载均衡和各类NoSQL的大量应用,基本已经足以应对C10K的问题。 但却并不是每个网站都懂得利用domain hash也就是多域名来加速访问。因此,新的浏览器加大了并发数的限制,但却仍控制在8以内。
后端的保护

已经说得很全面了,补充一小点就是浏览器即使放弃保护自己,将所有请求一起发给服务器,也很可能会引发服务器的并发阈值控制而被BAN,而另外一个控制在8以内的原因也是keep alive技术的存在使得浏览器复用现有连接和服务器通信比创建新连接的性能要更好一些。

所以,浏览器的并发数其实并不仅仅只是良知的要求,而是双方都需要保护自己的默契,并在可靠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性能。

稍微跑跑题据说有益身心健康。
=================== 我是健康的分割线 ========================
前端技术的逐渐成熟,还衍生了domain hash, cookie free, css sprites, js/css combine, max expires time, loading images on demand等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和大量使用都和并发资源数有关。

  1. 按照普通设计,当网站cookie信息有1 KB、网站首页共150个资源时,用户在请求过程中需要发送150 KB的cookie信息,在512 Kbps的常见上行带宽下,需要长达3秒左右才能全部发送完毕。 尽管这个过程可以和页面下载不同资源的时间并发,但毕竟对速度造成了影响。 而且这些信息在js/css/images/flash等静态资源上,几乎是没有任何必要的。 解决方案是启用和主站不同的域名来放置静态资源,也就是cookie free。
  2. 将css放置在页面最上方应该是很自然的习惯,但第一个css内引入的图片下载是有可能堵塞后续的其他js的下载的。而在目前普遍过百的整页请求数的前提下,浏览器提供的仅仅数个并发,对于进行了良好优化甚至是前面有CDN的系统而言,是极大的性能瓶颈。 这也就衍生了domain hash技术来使用多个域名加大并发量(因为浏览器是基于domain的并发控制,而不是page),不过过多的散布会导致DNS解析上付出额外的代价,所以一般也是控制在2-4之间。 这里常见的一个性能小坑是没有机制去确保URL的哈希一致性(即同一个静态资源应该被哈希到同一个域名下),而导致资源被多次下载。
  3. 再怎么提速,页面上过百的总资源数也仍然是很可观的,如果能将其中一些很多页面都用到的元素如常用元素如按钮、导航、Tab等的背景图,指示图标等等合并为一张大图,并利用css background的定位来使多个样式引用同一张图片,那也就可以大大的减少总请求数了,这就是css sprites的由来。
  4. 全站的js/css原本并不多,其合并技术的产生却是有着和图片不同的考虑。 由于cs/js通常可能对dom布局甚至是内容造成影响,在浏览器解析上,不连贯的载入是会造成多次重新渲染的。因此,在网站变大需要保持模块化来提高可维护性的前提下,js/css combine也就自然衍生了,同时也是minify、compress等对内容进行多余空格、空行、注释的整理和压缩的技术出现的原因。
  5. 随着cookie free和domain hash的引入,网站整体的打开速度将会大大的上一个台阶。 这时我们通常看到的问题是大量的请求由于全站公有header/footer/nav等关系,其对应文件早已在本地缓存里存在了,但为了确保这个内容没有发生修改,浏览器还是需要请求一次服务器,拿到一个304 Not Modified才能放心。 一些比较大型的网站在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发布制度后,会将大部分静态资源的有效期设置为最长,也就是Cache-Control max-age为10年。 这样设置后,浏览器就再也不会在有缓存的前提下去确认文件是否有修改了。 超长的有效期可以让用户在访问曾访问过的网站或网页时,获得最佳的体验。 带来的复杂性则体现在每次对静态资源进行更新时,必须发布为不同的URL来确保用户重新加载变动的资源。
  6. 即使是这样做完,仍然还存在着一个很大的优化空间,那就是很多页面浏览量很大,但其实用户直接很大比例直接就跳走了,第一屏以下的内容用户根本就不感兴趣。 对于超大流量的网站如淘宝、新浪等,这个问题尤其重要。 这个时候一般是通过将图片的src标签设置为一个loading或空白的样式,在用户翻页将图片放入可见区或即将放入可见区时再去载入。 不过这个优化其实和并发资源数的关系就比较小了,只是对一些散布不合理,或第一页底部的资源会有一定的帮助。 主要意图还是降低带宽费用。

总的来说,各类技术都是为了能让用户更快的看到页面进行下一步操作,但却不必将宝贵的资源浪费在没有必要的重复请求、不看的内容上。

意即,同一时间针对同一域名下的请求有一定数量限制。超过限制数目的请求会被阻塞,这就是为什么会有zhimg.com, http://twimg.com 之类域名的原因。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向 http://zhihu.com 请求资源会把 http://zhihu.com 下本地的所有 cookie 发送过去,这是请求图片,js等资源不需要的,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详情见http://webmaster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6753/why-do-big-sites-host-their-images-css-on-external-domains
罗列一下浏览器这么决定可能有什么考虑
  1. 由于 TCP 协议的限制,PC 端只有65536个端口可用以向外部发出连接,而操作系统对半开连接数也有限制以保护操作系统的 TCP\IP 协议栈资源不被迅速耗尽,因此浏览器不好发出太多的 TCP 连接,而是采取用完了之后再重复利用 TCP 连接或者干脆重新建立 TCP 连接的方法。
  2. 如果采用阻塞的套接字模型来建立连接,同时发出多个连接会导致浏览器不得不多开几个线程,而线程有时候算不得是轻量级资源,毕竟做一次上下文切换开销不小。
  3. 这是浏览器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客户端在保护服务器。就像以太网的冲突检测机制,客户端在使用公共资源的时候必须要自行决定一个等待期。当超过2个客户端要使用公共资源时,强势的那个邪恶的客户端可能会导致弱势的客户端完全无法访问公共资源。从前迅雷被喷就是因为它不是一个有良知的客户端,它作为 HTTP 协议客户端没有考虑到服务器的压力,作为 BT 客户端没有考虑到自己回馈上传量的义务。
 
 
 
 
 
 
 

The "get" method should be used when the form is idempotent---正交的两个概念 get 幂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he "get" method should be used when the form is idempotent---正交的两个概念---

    https://www.w3.org/TR/REC-html40/interact/forms.html#h-17.13.1 17.13.1 Form submission method The me ...

  2. GET和POST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如果有人问你,GET和POST,有什么区别?你会如何回答? 我的经历 前几天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说GET是用于获取数据的,POST,一般用于将数据发给服务器之用. 这个答案好像并不是他想要的.于是他继 ...

  3. GET和POST有什么区别?及为什么网上的多数答案都是错的

    如果有人问你,GET和POST,有什么区别?你会如何回答? 最普遍的答案 回来之后寻思了很久,他到底是想问我什么?我一直就觉得GET和POST没有什么除了语义之外的区别,自打我开始学习Web编程开始就 ...

  4. html/css基础篇——GET和POST的区别

    本文前面部分转自木-叶的博文,后面有本人自己的一些总结和体会. 如果有人问你,GET和POST,有什么区别?你会如何回答? 我的经历 前几天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说GET是用于获取数据的,POST,一般 ...

  5. 转:不再以讹传讹,GET和POST的真正区别

    如果有人问你,GET和POST,有什么区别?你会如何回答? 我的经历 前几天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说GET是用于获取数据的,POST,一般用于将数据发给服务器之用. 这个答案好像并不是他想要的.于是他继 ...

  6. GET和POST有什么区别?

    前几天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说GET是用于获取数据的,POST,一般用于将数据发给服务器之用. 这个答案好像并不是他想要的.于是他继续追问有没有别的区别?我说这就是个名字而已,如果服务器支持,他完全可以 ...

  7. [转]不再以讹传讹,GET和POST的真正区别

    原文地址:http://www.nowamagic.net/librarys/veda/detail/1919 如果有人问你,GET和POST,有什么区别?你会如何回答? 我的经历 前几天有人问我这个 ...

  8. 说说GET和POST方法的区别

    完全来自博客园的一篇文章,GET和POST有什么区别?说的非常有道理,学习了. 错误理解 反驳 GET使用URL或Cookie传参.而POST将数据放在BODY中. GET和POST与数据如何传递没有 ...

  9. 不再以讹传讹,GET和POST的真正区别

    不再以讹传讹,GET和POST的真正区别 网上的多数答案都是错的 在 2012年05月03日 那天写的     已经有 19940 次阅读了 感谢 参考或原文 www.cnblogs.com   服务 ...

随机推荐

  1. NetBpm 安装篇(1)

    尊重别人劳动成果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anbylau2130/p/3875718.html 官方主页 http://www.netbpm.org/docs/in ...

  2. 用shell查找某目录下的最大文件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作为一个shell菜鸟,我第一时间是没有任何想法的.心里纳闷为什么这样的操作Linux居然没有直接的命令实现这样的查询. 很自然地,第一感觉就是用awk去实现,因为菜鸟我看a ...

  3. Windows下POSIX线程编程(pThread)环境搭建

    系统: Windows 编辑器:codeblocks13.12 1. 简介: Windows有一个叫 POSIX Threads for Win32 的开源项目给出了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Windows下 ...

  4. Delphi应用程序的调试(五)其他调试工具

    Delphi应用程序的调试(五)其他调试工具 Delphi7中提供了一些附加调试工具来帮助用户检查程序错误.从性能上讲,其中一些工具属于高级调试工具.尽管高级调试工具不像其他工具那样常用,但对于经验丰 ...

  5. cxGrid使用汇总4

    1.     CxGrid汇总功能 ① OptionsView-Footer设置为True,显示页脚   ② CxGrid的Summary选项卡定义要汇总的列和字段名及汇总方式,Footer选项卡定义 ...

  6. Qt编写数据库通用翻页demo(开源)

    在Qt与数据库结合编程的过程中,记录一多,基本上都需要用到翻页查看记录,翻页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减轻显示数据的表格的压力,不需要一次性将数据库表的记录全部显示,也基本上没有谁在一页上需要一次性显示所有记录 ...

  7. package.json字段全解(转)

    Name 必须字段. 小提示: 不要在name中包含js, node字样: 这个名字最终会是URL的一部分,命令行的参数,目录名,所以不能以点号或下划线开头: 这个名字可能在require()方法中被 ...

  8. 【Studio】解决格式化时,注释部分没有缩进的问题

    android studio默认代码格式化(默认Ctrl+Alt+L),是让注释从每行最左边开始显示,比如这样: 我个人喜欢注释也要缩进对齐.其实这个需要自己设置,打开studio的设置,依次找 Se ...

  9. Elasticsearch 学习之提升性能小贴士

    小贴士1:规划索引.分片 以及集群增长情况 ES使得创建大量索引和超大量分片非常地容易,但更重要的是理解每个索引和分片都是一笔开销.如果拥有太多的索引或分片,单单是管理负荷就会影响到ES集群的性能,潜 ...

  10. LeetCode 43 Multiply Strings(字符串相乘)

    题目链接: https://leetcode.com/problems/multiply-strings/?tab=Description     求解大数相乘问题   按照上图所示,进行嵌套循环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