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通过上一期的学习,大家应该能写一些简单的功能了,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的功能需求往往要复杂很多,今天我就继续和大家分享下智能合约中的一些高级用法和功能。

使用docker编译

如果你需要使用不同版本的CDT来编译不同的合约,那么这个方法是目前最有效的,使用虚拟机也是类似的原理,但是却没有docker更便利。如果你要通过安装卸载在不同的CDT版本间切换,你这是最低效且难以维护的方式了。

之前我就介绍过了使用使用EOS Studio上传的docker镜像,我们打开docker官方的Hub页面,然后搜索eosio.cdt,找到eostudio下的。这里可以参考文章EOS基础全家桶(十二)智能合约IDE-VSCode 中的 使用eosio.cdt的docker镜像 部分。

我们拉取需要的版本镜像,比如我们现在获取v1.4.1、v1.5.0和v1.6.3这三个版本的镜像。

docker pull eostudio/eosio.cdt:v1.4.1
docker pull eostudio/eosio.cdt:v1.5.0
docker pull eostudio/eosio.cdt:v1.6.3

  

我们启动时可以通过挂载相应的项目目录到容器上,以便在容器内访问到合约源码,然后使用容器内的CDT程序编译合约。

比如,我的hello合约在~/Projects/hello目录下,那么我可以将~/Projects/hello/挂载到容器的/root/Projects/。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挂在项目目录。

docker run --rm -v ~/Projects/hello:/root/Projects/ -w /root/Projects/ eostudio/eosio.cdt:v1.6.3 sh -c "eosio-cpp -abigen hello.cpp -o hello.wasm"

  

表索引

因为合约表是multiindex类型的,支持多索引,我们在进行表查询的时候,除了可以使用主键,还可以指定其他的索引进行查询。

索引的定义

我们先来把前面的hello合约的my_friend表改改。增加一个第二索引,通过访问时间排序和查询。

private:
struct [[eosio::table]] my_friend
{
name friend_name;
uint64_t visit_time; uint64_t primary_key() const { return friend_name.value; }
double by_secondary() const { return -visit_time; }
}; typedef eosio::multi_index<"friends"_n, my_friend, indexed_by<"time"_n, const_mem_fun<my_friend, double, &my_friend::by_secondary>>> friends;

  

  1. 索引类型支持uint64_t,uint128_t,double,float128,ripemd160,sha256。但是常用的就uint64_tdouble,如果需要使用sha256的类型,可以使用fixed_bytes<32>

我们增加了一个第二索引的方法,返回的是double。double by_secondary() const { return -visit_time; }

  1. 索引默认使用正序排序,在合约中查询表时要注意。如需倒序,可以利用负数,即返回double类型,在数值前取负数,则默认排序相当于变成了倒序。

这里我们希望使用访问时间倒序,所以在by_secondary方法中,我们返回了-visit_time,这样索引取到的就是访问时间的倒序了。

  1. 使用multi_index定义表类型的时候,增加indexed_by来定义索引。

我们是这样定义索引的indexed_by<"time"_n, const_mem_fun<my_friend, double, &my_friend::by_secondary>>,time是定义了索引的名称,查询时需要使用;指定my_friend类型的by_secondary方法为索引获取的方法,类型是double。

索引的使用

我们在hello合约中增加一个action,我们通过time索引查询最近一个访问的朋友是谁,然后再次拜访他。

[[eosio::action]] void meetagain()
{
uint32_t now = current_time_point().sec_since_epoch(); auto time_idx = friend_table.get_index<"time"_n>();
auto last_meet_itr = time_idx.begin();
check(last_meet_itr != time_idx.end(), "I don't have a friend."); time_idx.modify(last_meet_itr, get_self(), [&](auto &f) {
f.visit_time = now;
});
}

  

这个方法中核心有三个,首先是通过表的get_index<>方法来获取索引的对象。这里泛型类型指定的就是name类型的索引名friend_table.get_index<"time"_n>()

然后是使用该索引对象来获取所以数据,可以使用find方法来查询,也可直接获取begin和end位置的数据。因为我们是要获取最近访问的一条数据,该索引又是时间倒序的,所以我们取begin就是了。

最后要注意,对表进行增删改的时候,使用的也是索引对象的emplace、modify和erase方法,而非表对象的。

权限验证

这里要说说权限验证了,这个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了。我们写的合约,不一定是任何人都可以调用的,比如你转账,肯定只有用户自己才能操作自己的资产吧,所以在合约中验证调用者的权限就很重要了。

但是,权限验证是很大的一块功能,细说的话,我留到后面讲解权限管理的时候再说,今天只说说最简单的验证。

在合约中使用内置方法require_auth(user),这是一个强制验证方法,如果不通过,就会直接报错返回。参数user是name类型的账号用户名。假设我们要验证是否是合约本身账号调用的,只需require_auth(get_self())即可。

还有一种方式是验证方法,返回true或者false的,has_auth(user),使用方式是一样的,只是返回了验证结果,而不会直接报错。

内联Action

我们通常调用程序内的方法都是直接引用,然后调用即可,但是在区块链上,有时我们需要把这种调用关系向外暴露,那就需要使用到内联交易了,这相当于在Action中又发起了对另一个Action的公开调用,在链上会有这两次调用的记录,并在同一个Transaction的记录中,这就是内联调用。

在链上我们看到过A将EOS转给了B,B在收到EOS后立即转给了C,而这部分EOS从A到B到C的操作都是一个trxid,这就是一个内联Action调用的典型应用。

我们以官方的eosio.token合约的方法为例。我们看官方合约可以看到,一般都定义了头文件,而Action和Table的定义都在头文件中,头文件里还会有使用action_wrapper定义的各个Action的别名,比如:

using create_action = eosio::action_wrapper<"create"_n, &token::create>;
using issue_action = eosio::action_wrapper<"issue"_n, &token::issue>;
using retire_action = eosio::action_wrapper<"retire"_n, &token::retire>;
using transfer_action = eosio::action_wrapper<"transfer"_n, &token::transfer>;
using open_action = eosio::action_wrapper<"open"_n, &token::open>;
using close_action = eosio::action_wrapper<"close"_n, &token::close>;

  

这样写的好处就是为了方便合约内进行action调用。

同合约内,只需实例化一个对应action_wrapper类型的action,然后调用send方法将action参数传入即可。

跨合约的调用,也只需引入包含该action_wrapper定义的头文件即可。

以下是在eosio.system合约中进行内存购买时调用eosio.token的合约将手续费转到eosio.ramfee账号的操作。

token::transfer_action transfer_act{ token_account, { {payer, active_permission} } };
transfer_act.send( payer, ramfee_account, fee, "ram fee" );

  

token_account是token合约所在的账号,就是eosio.token。
{ {payer, active_permission} }指明了该action调用需要使用的权限是payer账号的active权限。(这里能使用payer的权限是因为该合约账号是特权账号)

send传递的参数是action的参数。我们知道transfer方法的参数有from、to、quantity和memo。
payer就是购买内存的用户,是from。
ramfee_account是eosio.ramfee账号,是to。
fee就是手续费,是quantity。
ram fee就是memo。

总结

今天是我们分享的第一篇合约进阶,后续还会有很多分享,合约中还有很多功能和技巧,将更好的帮助你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EOS基础全家桶(十四)智能合约进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EOS基础全家桶(七)合约表操作

    简介 本篇我们开始来为后续合约开发做准备了,先来说说EOS内置的系统合约的功能吧,本篇将侧重于合约表数据的查询,这将有利于我们理解EOS的功能,并可以进行必要的数据查询. EOS基础全家桶(七)合约表 ...

  2. EOS基础全家桶(五)钱包管理

    简介 本篇我们将会学习EOS自带的命令行钱包的使用方法,我们将会使用cleos来控制keosd服务对本地钱包进行管理. 虽然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支持EOS的钱包了,有Web钱包,有app钱包,还有浏览 ...

  3. EOS基础全家桶(十二)智能合约IDE-VSCode

    简介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EOS的专用IDE工具EOS Studio,该工具的优势是简单,易上手,但是灵活性低,且对系统资源开销大,依赖多,容易出现功能异常.那么我们开发人员最容易使用的,可能还是深度定制 ...

  4. EOS基础全家桶(十)交易Action操作

    简介 区块链上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交易(Transaction)上链的,无论你是转账交易还是发起的智能合约的调用,而EOS和传统区块链不同的是EOS在一个交易里可以发起多个行为(Action),这使得E ...

  5. EOS基础全家桶(八)jungle测试网的使用

    简介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EOS的基础知识了,但是在EOS主网上的很多操作(比如:抵押.赎回.买卖内存)都是需要EOS链被正式激活后才可使用,而激活EOS链还需要很多的准备操作,我打算在单独的一篇文 ...

  6. EOS基础全家桶(六)账号管理

    简介 本篇我们会学习最基本的账号相关的操作,包括了创建账号和查询,关于账号资源的操作因为必须先部署系统合约,所以我们会留到后面单独写一篇来讲解. 6-EOS基础全家桶(六)账号管理 简介 账号介绍 账 ...

  7. EOS基础全家桶(十五)智能合约进阶2

    简介 今天我们继续补充智能合约的进阶使用技巧,这次的主题是交易,合约内我们除了可以发起内联action的调用,很多使用还需要直接调用其他的合约action或者以交易的形式调用自身的action. 发起 ...

  8. EOS基础全家桶(十三)智能合约基础

    简介 智能合约是现在区块链的一大特色,而不同的链使用的智能合约的虚拟机各不相同,编码语言也有很大差异.而今天我们开始学习EOS的智能合约,我也是从EOS初期一直开发合约至今,期间踩过无数坑,也在Sta ...

  9. EOS基础全家桶(十一)智能合约IDE-EOS_Studio

    简介 我们马上要进入智能合约的开发了,以太坊最初提供了智能合约的功能,并宣告区块链进入2.0时代,而EOS的智能合约更进一步,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和可能性.为了进一步了解智能合约,并进行开发,我们需要先 ...

随机推荐

  1. java实现放麦子问题

    /* 你一定听说过这个故事.国王对发明国际象棋的大臣很佩服, 问他要什么报酬,大臣说:请在第 1 个棋盘格放 1 粒麦子, 在第 2 个棋盘格放 2 粒麦子,在第 3 个棋盘格放 4 粒麦子, 在第 ...

  2. Java实现第九届蓝桥杯第几个幸运数字

    第几个幸运数字 题目描述 到x星球旅行的游客都被发给一个整数,作为游客编号. x星的国王有个怪癖,他只喜欢数字3,5和7. 国王规定,游客的编号如果只含有因子:3,5,7,就可以获得一份奖品. 我们来 ...

  3. requireJS模块化

    1. JavaScript里面js代码的写法:目标是解决冲突和依赖 函数式编程,全局函数和变量--很容易覆盖 对象的写法--也会从外面改变 命名空间:利用名称不同缓冲js代码的冲突---名称太长,不方 ...

  4. Java基础(十)

    一.XML概述 属性文件是用来描述程序配置,属性文件包含了一组名/值对.属性文件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平面层次结构,同时属性文件要求键是唯一的. XML格式能够表达层次结构,并且重复的元素不会被曲解. H ...

  5. git提交代码托管平台流程

    首先先安装git git官网 ---- https://git-scm.com/ 下载好傻瓜式安装即可 安装好过后,再桌面任意空白区域右键,看到以下两个选项即为安装成功 一般都用第二个选项也就是 Gi ...

  6. UniRx精讲(一):UniRx简介&定时功能实现

    1.UniRx 简介 UniRx 是一个 Unity3D 的编程框架.它专注于解决时间上异步的逻辑,使得异步逻辑的实现更加简洁和优雅. 简洁优雅如何体现? 比如,实现一个"只处理第一次鼠标点 ...

  7. <VCC笔记> 推断操作符,映射和量词

    推断操作符 在VCC中,==>符号意味着逻辑推理结果,即离散数学中的蕴涵关系.P==>Q等价于((!P)||(Q)).是非常常用的操作符. 量词(quantifier) 关于量词,这里指的 ...

  8. 将pycharm中的代码上传到远程Ubuntu中

    no bb...下面直接放图开干...^_^

  9. 【loj - 3056】 「HNOI2019」多边形

    目录 description solution accepted code details description 小 R 与小 W 在玩游戏. 他们有一个边数为 \(n\) 的凸多边形,其顶点沿逆时 ...

  10. Hunter’s Apprentice(判断所走路线为顺时针或逆时针)【Green公式】

    Hunter's Apprentice 题目链接(点击) 题目描述 When you were five years old, you watched in horror as a spiked 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