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中 sorted 如何自定义比较逻辑
在 Python 中对一个可迭代对象进行排序是很常见的一个操作,一般会用到 sorted() 函数
num_list = [4, 2, 8, -9, 1, -3]
sorted_num_list = sorted(num_list)
print(sorted_num_list)
上面的代码是对整数列表 num_list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的结果如下
[-9, -3, 1, 2, 4, 8]
有时候不仅仅是对元素本身进行排序,而是在元素值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计算之后再进行比较,比如将 num_list 中的元素按照其平方值的大小进行排序。
在 Python 2 中,可以通过 sorted() 函数中的 cmp 或 key 参数来实现这种自定义的比较逻辑。cmp 比较函数接收两个参数 x 和 y(x 和 y 都是列表中元素)并且返回一个数字,如果返回正数表示 x > y,返回 0 表示 x == y,返回负数表示 x < y。key 函数接收一个参数,重新计算出一个结果,然后用计算出的结果参与排序比较。因此在 Python 2 中按平方值大小排序可以有下面两种实现方式
num_list = [4, 2, 8, -9, 1, -3]
# cmp 参数只在 Python 2 中存在,Python 3 及之后的版本移除了 cmp 参数
sorted_num_list = sorted(num_list, cmp=lambda x, y: x ** 2 - y ** 2)
sorted_num_list = sorted(num_list, key=lambda x: x ** 2)
但是随着 Python 3.0 的发布,cmp 参数也随之被移除了,也就是说在 Python 3 中自定义比较逻辑就只能通过 key 参数来实现。至于为什么将 cmp 参数移除,在 Python 的 Issue tracker 中有一段很长的讨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 cmp 是一个冗余参数,所有使用 cmp 的场景都可以用 key 来代替
- 使用 key 比使用 cmp 的性能更快,对于有 N 个元素的列表,在排序过程中如果调用 cmp 进行比较,那么 cmp 的调用次数为 Nlog(N) 量级(基于比较的排序的最快时间复杂度),如果使用 key 参数,那么只需要在每个元素上调用一次 key 函数,只有 N 次调用,虽然使用 key 参数也要进行 O(Nlog(N)) 量级比较次数,但这些比较是在 C 语言层,比调用用户自定义的函数快。
关于上面性能的问题,我做了一个实验,分别随机生成 1000、10000、100000 和 1000000 个整数,然后用 key 和 cmp 的方式分别进行排序并记录排序的时间消耗
import random
import time
counts =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def custom_cmp(x, y):
return x ** 2 - y ** 2
def custom_key(x):
return x ** 2
print('%7s%20s%20s' % ('count', 'cmp_duration', 'key_duration'))
for count in counts:
min_num = -count // 2
max_num = count // 2
nums = [random.randint(min_num, max_num) for _ in range(count)]
start = time.time()
sorted(nums, cmp=custom_cmp)
cmp_duration = time.time() - start
start = time.time()
sorted(nums, key=custom_key)
key_duration = time.time() - start
print('%7d%20.2f%20.2f' % (count, cmp_duration, key_duration))
在我的笔记本上一次运行结果如下
count cmp_duration key_duration
1000 0.00 0.00
10000 0.02 0.01
100000 0.34 0.11
1000000 4.75 1.85
可以看到,当列表中数字的数量超过 100000 的时候,使用 key 函数的性能优势就非常明显了,比 cmp 快了 2~3 倍。
对于熟悉 Java 或 C++ 等其他编程语言的同学来说,可能更熟悉 cmp 的比较方式。其实 Python 3 中也可以通过 functools 工具包中的 cmp_to_key() 函数来将 cmp 转换成 key,从而使用接收两个参数的自定义比较函数 cmp。
import functools
num_list = [4, 2, 8, -9, 1, -3]
def custom_cmp(x, y):
return x ** 2 - y ** 2
sorted_num_list = sorted(num_list, key=functools.cmp_to_key(custom_cmp))
print(sorted_num_list)
那么,cmp_to_key() 函数是如何将 cmp 转换成 key 的呢,我们可以通过源码一探究竟
def cmp_to_key(mycmp):
"""Convert a cmp= function into a key= function"""
class K(object):
__slots__ = ['obj']
def __init__(self, obj):
self.obj = obj
def __lt__(self, other):
return mycmp(self.obj, other.obj) < 0
def __gt__(self, other):
return mycmp(self.obj, other.obj) > 0
def __eq__(self, other):
return mycmp(self.obj, other.obj) == 0
def __le__(self, other):
return mycmp(self.obj, other.obj) <= 0
def __ge__(self, other):
return mycmp(self.obj, other.obj) >= 0
__hash__ = None
return K
其实 cmp_to_key() 返回的是一个类 K,只不过在类 K 中重载了各种比较运算符,重载的过程中使用到了自定义的比较函数 mycmp,使得 K 的大小比较逻辑与 mycmp 一致。这样,对于 num_list 中的每个元素 num 都会执行一次 K(num) 生成一个类 K 的实例,然后通过比较不同 K 的实例的大小进行排序。
虽然通过 cmp_to_key() 可以调用自定义的 cmp 函数,但是还是要优先使用 key 函数,因为通过 cmp_to_key() 方式会在排序过程中创建很多类 K 的实例,对性能有很大影响,下面是 cmp_to_key() 和 key 的性能比较
count cmp_to_key key_duration
1000 0.01 0.00
10000 0.10 0.01
100000 1.36 0.09
1000000 16.89 1.13
当 num_list 中的数量为 1000000 的时候 key 比 cmp_to_key 快了将近 15 倍。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在 sorted 函数中自定义比较逻辑,Python 2 中可以通过 cmp 或 key 来实现,cmp 接收 2 个参数,通过返回的数值来判断两个参数的大小,key 重新计算一个新的结果参与比较。在 Python 3 中,考虑到 cmp 的性能和冗余的原因,将其移除了。在 Python 3.2 中提供了 functools.cmp_to_key 这个函数来使用自定义的比较函数 cmp,但是出于性能的考虑,我们还是要优先使用 key 来进行排序。
Python 中 sorted 如何自定义比较逻辑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中sorted()方法
Python中sorted()方法的用法 1.先说一下iterable,中文意思是迭代器. Python的帮助文档中对iterable的解释是:iteralbe指的是能够一次返回它的一个成员的对象.i ...
- Python中sorted()方法的用法
Python中sorted()方法的用法 2012-12-24 22:01:14| 分类: Python |字号 订阅 1.先说一下iterable,中文意思是迭代器. Python的帮助文档中对i ...
- Python中sorted(iterable, /, *, key=None, reverse=False)的参数中的斜杆是什么意思?
通过help(sorted)查看sorted的帮助文档,显示如下: Help on built-in function sorted in module builtins: sorted(iterab ...
- [转].Python中sorted函数的用法
[Python] sorted函数 我们需要对List.Dict进行排序,Python提供了两个方法对给定的List L进行排序,方法1.用List的成员函数sort进行排序,在本地进行排序,不返回副 ...
- Python中sorted函数的用法(转)
[Python] sorted函数 我们需要对List.Dict进行排序,Python提供了两个方法 对给定的List L进行排序, 方法1.用List的成员函数sort进行排序,在本地进行排序,不返 ...
- python 中 sorted() 和 list.sort() 的用法
今天用python自带的sorted对一个列表进行排序, 在这里总结一下 只要是可迭代对象都可以用sorted . sorted(itrearble, cmp=None, key=None, reve ...
- python中sorted()和set()去重,排序
前言 在看一个聊天机器人的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前准备训练数据,需要对训练材料做处理(转化成张量)需要先提炼词干,然后对词干做去重和排序 words = sorted(list(set(words))) 对 ...
- Python中sorted(iterable, *, key=None, reverse=False)函数参数定义中的独立星号(*)的含义
老猿在 <Python中函数的参数带星号是什么意思?>中介绍了Python函数中参数带星号的含义,而在实际使用和Python的标准文档中,会看到某写函数(如sorted(iterable, ...
- python中sorted方法和列表的sort方法使用详解
一.基本形式 列表有自己的sort方法,其对列表进行原址排序,既然是原址排序,那显然元组不可能拥有这种方法,因为元组是不可修改的. 排序,数字.字符串按照ASCII,中文按照unicode从小到大排序 ...
随机推荐
- [LeetCode]501. Find Mode in Binary Search Tree二叉搜索树寻找众数
这次是二叉搜索树的遍历 感觉只要和二叉搜索树的题目,都要用到一个重要性质: 中序遍历二叉搜索树的结果是一个递增序列: 而且要注意,在递归遍历树的时候,有些参数如果是要随递归不断更新(也就是如果递归返回 ...
- SpringBoot全局时间转换器
SpringBoot全局时间转换器 日常开发中,接收时间类型参数处处可见,但是针对不同的接口.往往需要的时间类型不一致 @DateTimeFormat(pattern = "yyyy-MM- ...
- Npoi XWPF Word 导出时插入图片无法显示 bug 完美解决
一.来自客户的需求 最近客户来个新需求生成一个word 标签纸,并且需要在标签纸上插入一个logo,并且将erp 中的数据取出来自动写在文档上,不由得淡淡一笑,这不难呀! 于是乎我就写下了这样的代码: ...
- 实战Git命令(界面操作+命令行)
先说明下公司的发版步骤,当需要开发一个新的功能,先从master分支中拉出一个自己的分支a(假设分支为a),在a分支开发功能完后,需要切换到dev分支,然后把自己的分支a合到dev分支,部署测试环境让 ...
- ASP.NET 上传文件到共享文件夹
创建共享文件夹参考资料:https://www.cnblogs.com/dansediao/p/5712657.html 上传文件代码 web.config <!--上传文件配置,UploadP ...
- 【Spring】Spring JdbcTemplate
Spring JdbcTemplate 文章源码 JdbcTemplate 概述 它是 Spring 框架中提供的一个对象,是对原始 Jdbc API 对象的简单封装.Spring 框架提供了很多的操 ...
- mybatis入门教程之搭建一个简单的mybatis项目并启动它
一.准备条件: 1.依赖jar包:mybatis核心包(必须).lombok插件包(非必须)以及MySQL数据库连接驱动包(必须) <dependency> <groupId> ...
- MySQL select 语句指定字段查询
指定字段查询 SELECT 语法 SELECT [ALL | DISTINCT] {* | table.* | [table.field1[as alias1][,table.field2[as al ...
- innnodb_doublewrite
有写场景下,双写缓冲确实没必要,例如,你也许像在备库上禁用双写缓冲,此外,一些文件系统,例如zfs做了同样的事,所以,没必要再让innodb做一遍. innodb_double_write=0 即可关 ...
- VPS下环境漏洞部署
No.1 声明 1.由于本环节运行在公网,如何同样复现情况,复现成功后请立即关闭环境! 2.本环境仅用于漏洞复现! No.2 安装docker curl -s https://get.docker.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