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

  • 事件基础
  • 事件监听方式
  • 事件默认行为
  • 事件冒泡与事件捕获
  • 事件绑定与事件委托

事件基础

注意:本文不会深入探究Javascript的事件循环。

提到事件,相信每位Javascript开发者都不会陌生,由于Javascript是先有实现,后有规范,因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事件模块可以说是比较模糊的,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帮助你理清楚事件模块。

事件的本质可以说是一个回调函数,当事件触发时会调用你的监听函数。

事件是一定会触发的,如果没有对应的监听函数,就不会执行回调。

比如下面就是用户点击指定元素打印日志的例子:

document.querySelector('#button').onclick = function() {
console.log('clicked');
};

事件基础相信大家都没什么问题,重点在后面的内容。

事件监听方式

由于历史原因,Javascript目前存在三种事件监听方式:

  1. HTML代码中监听
  2. DOM0级监听
  3. DOM2级监听

Q: 为啥从DOM0级开始?

1998年,W3C综合各浏览器厂商的现有API,指定了DOM1标准。在DOM1标准出现之前浏览器已有的事件监听方式叫做DOM0级。

Q:DOM1级监听到哪里去了?

由于DOM1标准只是对DOM0标准的整理+规范化,并没有增加新的内容,因此DOM0级可以看做DOM1级。

HTML代码监听

<button onclick="alert('Hello World!')">点我</button>

直接将事件处理函数或事件处理代码写到HTML元素对应的属性上的方式就是HTML代码监听方式

该方式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如果事件逻辑比较复杂时,将大段代码直接写在HTML元素上不利于维护。因此一般会提取到一个专一的函数进行处理。

<button onclick="callback()">点我</button>

该方式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callback()函数还未加载好时点击按钮将报错。而且直接将事件耦合到HTML元素上也不符合单一职责,HTML元素应该只负责展示,不负责事件。

不建议在开发中使用该方式处理事件。

DOM0级事件监听

在DOM1级规范出来之前,各浏览器厂商已经提供了一套事件API,也就是DOM0级API,它的写法如下:

<button id="click">点我</button>
<script>
document.querySelector('#click').onclick = function() {
console.log('clicked');
};
</script>

这个相信大家在刚开始入行时写的比较多,比如我们的ajax相关API就是DOM0级的。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nload = function() {};
xhr.onerror = function() {};

DOM0级事件基本上都是以"on"开头的

DOM0级事件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支持添加多个事件处理函数,因此只有在不支持DOM2级事件的情况下才会使用DOM0级来绑定事件。

DOM2级事件监听

DOM2级事件是最新的事件处理程序规范(有许多年未更新了)。DOM2级事件通过addEventListener方式给元素添加事件处理程序。

<button id="click">点我</button>
<script>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console.log('clicked');
});
</script>

多次调用addEventListener可以绑定多个事件处理程序,但是需要注意:

同样的事件名、同样的事件处理函数和同样的事件流机制(冒泡和捕获,下面会讲到),只会触发一次

// 下面的代码只会触发一次
<button id="request">登录</button>
<script>
function onClick() {
console.log('clicked');
}
document.querySelector('#request').addEventListener('click', onClick, false);
document.querySelector('#request').addEventListener('click', onClick, false);
</script>

onClick是同一个事件处理程序,所以只触发一次

// 下面的代码只会触发两次
<button id="request">登录</button>
<script>
document.querySelector('#reques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console.log('clicked');
}, false);
document.querySelector('#reques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console.log('clicked');
}, false);
</script>

两个匿名函数,所以会触发两次

事件默认行为

很多网页元素会有默认行为,比如下面这些:

  • 点击a标签的时候,会有跳转行为
  • 点击右键时会弹出菜单
  • 在表单中点击提交按钮会提交表单

如果我们需要阻止默认行为,比如我们在阻止表单的默认提交事件,进行数据校验,通过校验后再调用表单submit方法提交。

不同的监听方式阻止默认行为的方式也不同。

HTML代码方式

HTML代码方式支持return false和event.preventDefault()

return false方式

<form action="" onsubmit="return handleSubmit()">
<button type="submit">Submit</button>
</form>
<script>
function handleSubmit() {
return false;
}
</script>

上例中我们监听了表单的onsubmit事件,当点击按钮或者按下回车时,将会触发handleSubmit方法,同时会阻止表单的提交。

表单内如果有type="submit"的按钮存在,按下回车时就会自动提交。

HTML监听方式阻止默认事件需要满足以下两点:

  1. HTML事件监听代码return handler()return不能少,少了就无法阻止默认行为
  2. handler()函数需要返回false

event.preventDefault()

<a href="https://www.ddhigh.com" onclick="handleClick(event)" id="click">Href</a>
<script>
function handleClick(e) {
e.preventDefault();
}
</script>

DOM0级事件方式

DOM0级事件支持return false和event.preventDefault()两种方式。

event.preventDefault()

// event.preventDefault()
<a href="https://www.ddhigh.com" id="click">Href</a>
<script>
document.querySelector('#click').onclick= function (event) {
event.preventDefault();
};
</script>

return false

// return false
<a href="https://www.ddhigh.com" id="click">Href</a>
<script>
document.querySelector('#click').onclick= function (event) {
return false;
};
</script>

两种方式都能工作,不过建议使用event.preventDefault(),原因在下面DOM2级会讲到

DOM2级事件

DOM2级事件事件只支持event.preventDefault()方式,这也是事件的标准处理方法。

<a href="https://www.ddhigh.com" id="click">Href</a>
<script>
document.querySelector('#click').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 {
e.preventDefault();
});
</script>

事件冒泡与事件捕获

先来看一个HTML结构

<div id="father">
<div id="child">
<div id="son">Click</div>
</div>
</div>

我们知道,一旦绑定了事件处理程序,在事件触发时,事件处理函数都会触发。

如果我们给father/child/son都绑定了事件处理函数,点击了son时,谁被触发呢?

事实上,三个函数都会被触发,因为son时child的子元素,child又是father的子元素,点击son,同时也点击了father和child。

由此带来一个问题,三个函数谁先触发,谁后触发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件流,father->child->son这种路径是可以的,但是son->child->father这种路径也是可以的。

针对这两种方式,W3C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两种方式都支持,即可以从父元素到子元素,又可以从子元素到父元素,前者叫事件捕获,后者叫事件冒泡

事件捕获

事件发生时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触发,最先触发的是window,其次是document,然后根据DOM层级依次触发,最终进入到真正的事件元素。

addEventListener第三个参数传入true就是捕获方式的标志。

<div id="father">
<div id="child">
<div id="son">Click</div>
</div>
</div> <script>
document.querySelector('#fath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father');
}, true);
document.querySelector('#child').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child');
}, true);
document.querySelector('#so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son');
}, true);
</script>

点击son之后的输出顺序为

father
child
son

事件冒泡

事件发生时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触发,最先触发的是发生事件的元素,其次是父元素,依次向上,最终触发到documentwindow

addEventListener第三个参数传入false就是捕获冒泡的标志。

<div id="father">
<div id="child">
<div id="son">Click</div>
</div>
</div> <script>
document.querySelector('#fath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father');
}, false);
document.querySelector('#child').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child');
}, false);
document.querySelector('#so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son');
}, false);
</script>

点击son之后的输出顺序为

son
child
father

由于事件捕获和事件冒泡机制,我们需要一个标记来标识真正触发事件的元素,这个元素就是event.target,而另外一个相似的属性叫event.currentTarget,这是当前元素。

事件捕获和时间冒泡的顺序

根据浏览器规范,事件捕获会先于事件冒泡发生。因此,总的事件顺序如下

  1. window 捕获阶段
  2. document 捕获阶段
  3. ... 依次到真正触发事件的元素 捕获阶段
  4. 真正触发事件的元素 冒泡阶段
  5. 依次向上的父元素 冒泡阶段
  6. document 冒泡阶段
  7. window 冒泡阶段
<div id="father">
<div id="child">
<div id="son">Click</div>
</div>
</div> <script>
document.querySelector('#fath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father捕获');
}, true);
document.querySelector('#child').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child捕获');
}, true);
document.querySelector('#so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son捕获');
}, true);
document.querySelector('#fath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father冒泡');
}, false);
document.querySelector('#child').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child冒泡');
}, false);
document.querySelector('#so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console.log('son冒泡');
}, false);
</script>

点击son之后的输出为

father捕获
child捕获
son捕获
son冒泡
child冒泡
father冒泡

事件绑定和事件委托

弄明白浏览器的事件流机制之后,来讨论事件绑定和事件委托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

事件绑定

就是在事件监听方式中直接对具体元素进行事件监听的方式。有个明显的缺点,对于新增加的DOM节点是无法监听到事件的。

    <div class="a">click1</div>
<div class="a">click2</div>
<script>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a').forEach(ele => ele.onclick = function () {
console.log('clicked ' + this.innerHTML);
});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t div3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iv3.className = "a";
div3.innerHTML = "click3"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3)
}, 500);
</script>

上面的click3点击是没有任何反应的,因为在创建该元素时没有绑定事件处理函数。

事件委托

我们利用事件流机制来实现上面的需求。

事件委托就是利用事件流机制,在父元素进行监听,由于事件冒泡机制,父元素可以接受新添加元素的事件。

    <div class="a">click1</div>
<div class="a">click2</div>
<script>
document.body.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e) {
console.log(e.target.innerHTML)
}, false);
setTimeout(function () {
const div3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iv3.className = "a";
div3.innerHTML = "click3"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3)
}, 500);
</script>

由于事件冒泡机制,click3元素点击之后会将事件冒泡给父元素,也就是我们的document.body,通过event.target可以拿到真正触发事件的元素。

(完)

Javascript事件系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Script事件系统详解

    一个有情怀的猴子

  2. JavaScript中事件处理

    先看看下面一道题目,请评价以下代码并给出改进意见: if (window.addEventListener) {//标准浏览器 var addListener = function(el, type, ...

  3. 关于编写性能高效的javascript事件的技术

    如何能做出高效的web前端程序是我每次做前端开发都会不自觉去考虑的问题.几年前雅虎里牛逼的前端工程师们出了一本关于提升web前端性能的书籍,轰动了整个web开发技术界,让神秘的web前端优化问题成为了 ...

  4. 【转】关于编写性能高效的javascript事件的技术

    原文转自:http://blog.jobbole.com/80170/ 如何能做出高效的web前端程序是我每次做前端开发都会不自觉去考虑的问题.几年前雅虎里牛逼的前端工程师们出了一本关于提升web前端 ...

  5. 偶的《javascript框架设计》终于出版

    #cnblogs_post_body p{ text-indent:2em!important; } 历时两年多,我的书终于付梓出版了.应各方面的要求,写软文一篇,隆重介绍一下此书对各位程序员的钱途有 ...

  6. 大型 JavaScript 应用架构中的模式

    原文:Patterns For Large-Scale JavaScript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by @Addy Osmani 今天我们要讨论大型 JavaScript ...

  7. JS读书心得:《JavaScript框架设计》——第12章 异步处理

    一.何为异步   执行任务的过程可以被分为发起和执行两个部分. 同步执行模式:任务发起后必须等待直到任务执行完成并返回结果后,才会执行下一个任务. 异步执行模式:任务发起后不等待任务执行完成,而是马上 ...

  8. [转]大型 JavaScript 应用架构中的模式

    目录 1.我是谁,以及我为什么写这个主题 2.可以用140个字概述这篇文章吗? 3.究竟什么是“大型”JavaScript应用程序? 4.让我们回顾一下当前的架构 5.想得长远一些 6.头脑风暴 7. ...

  9. 【温故而知新-Javascript】使用 Document 对象

    Document 对象时通往DOM功能的入口,它向你提供了当前文档的信息,以及一组可供探索.导航.搜索或操作结构与内容的功能. 我们通过全局变量document访问Document对象,它是浏览器为我 ...

随机推荐

  1. ADO.NET_02

    一.说明 这个例子是小白跟着学习代码记录,模拟用户登陆功能,并可以查询所有学生信息. 二.代码 共4个文件,如下 App.config <?xml version="1.0" ...

  2. osgi实战学习之路:4.Bundle

    </pre></h1><h1 style="margin:0 0 0 40px; border:none; padding:0px"><p ...

  3. Android中后台线程如何与UI线程交互

    我想关于这个话题已经有很多前辈讨论过了.今天算是一次学习总结吧. 在android的设计思想中,为了确保用户顺滑的操作体验.一些耗时的任务不能够在UI线程中运行,像访问网络就属于这类任务.因此我们必须 ...

  4. 模板—点分治B(合并子树)(洛谷P4149 [IOI2011]Race)

    洛谷P4149 [IOI2011]Race 点分治作用(目前只知道这个): 求一棵树上满足条件的节点二元组(u,v)个数,比较典型的是求dis(u,v)(dis表示距离)满足条件的(u,v)个数. 算 ...

  5. HZOJ 那一天我们许下约定

    比较好想的一道题,只是那个组合数比较恶心. 先说一下我最开始想的$n^4$的沙雕dp: 设f[i][j][k]为前i天给了j个,第i天给了k个,则f[i][j][k]=∑f[i-1][j-k][o]; ...

  6. [C#] 查标准正态分布表

    C#里面要计算正态分布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一般是通过查表来实现的. static double[] ayZTFB = null; /// <summary> /// 计算标准正态分布表 ...

  7. Getting started with the basics of programming exercises_5

    1.编写函数,把由十六进制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转换为对应的整型值 编写函数htoi(s),把由十六进制数字组成的字符串(包含可选的前缀0x或0X)转换为与之等价的整型值.字符串中允许包含的数字包括:0~9 ...

  8. windows上安装redis并安装php5.6的redis扩展

    http://www.884358.com/php-redis/ 1.安装redis Redis 没有官方的Windows版本,但是微软开源技术团队(Microsoft Open Tech group ...

  9. webkit浏览器下多行显示,有省略号效果

    多行显示情况 display: -webkit-box; -webkit-line-clamp: 3;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overflow: hidden; ...

  10. laravel在终端中查看日志的方法

    php artisan tail  --path=/Users/henryj/workspace_php/makerlab/app/storage/logs/laravel-2015-04-22.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