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redis的5种数据类型及相应命令

redis不区分命令大小写。

string 512m

一个散列类型键可包含至多232-1个字段

一个列表类型键最多能容纳232-1个元素

一个集合类型键最多能容纳232-1个元素

3.1、一些实用的基础命令

keys pattern

 

exists key

返回值:存在返回1,不存在返回0

del      key1 [key2 key3 ...]

返回值:删除的键的个数

type    key

返回值:string、hash、list、set、zset

技巧:删除所有复合规则的键(注意del不支持通配符)

方案1

(推荐)

在linux命令行执行下面命令:

[root@tkafka ~]# redis-cli del `redis-cli keys "a*"`

注意用的反单引号,将redis-cli keys "a*"命令的结果作为redis-cli del命令的参数。

方案2

在linux命令行执行下面命令:

[root@tkafka ~]# redis-cli keys "a*" | xargs redis-cli del

利用的是linux管道和xargs命令

3.2、字符串类型[string]

字符串类型是redis中最基本的数据类型,是其它4种数据类型的基础,例如列表类型是以列表的形式组织字符串,集合类型是用集合的形式组织字符串。

string可存储任何形式的字符串,比如数值形式的字符串,二进制形式的字符串,json格式的字符串等,也就是说string能存储数值、图片、json化对象等。

基础命令

set          key value

get          key

mset        key value [key2 value2 ...]

mget       key [key2 ...]

append   key value

描述:向键值的末尾追加value,如果键不存在则相当于set key value。

返回值:追加后的字符串长度。

strlen      key

你好(6)  ab(2)

-- 当字符串类型存储的是【整数形式的字符串】时,才可以用的命令,否则报错:      

incr          key

incrby      key increment

注意:若key不存在,incr命令会默认key的值为0,再进行递增;若key的值不是整数形式的字符串,redis会报错。

返回值:返回递增后的值。

decr         key

decrby     key decrement

这两个指令功能都可以用 incrby key increment 实现

incrbyfloat key increment

--位操作命令:

getbit      key offset

setbit      key offset value

bitcount key [startByteIndex] [endByteIndex]

统计字符串类型键中值是1的二进制位的个数。

可以加两个参数来限制统计的字节范围[0开始]。

bitop        operation destkey key1 key2 … keyN

对多个字符串类型键进行位运算,并将结果存储destkey参数指定的键中,operation可选AND、OR、XOR、NOT。

bitpos      key bitValue [startByteIndex] [endByteIndex]

获得指定键中第一个位值为0或1的二进制位的偏移量[0开始]。bitValue可选0、1。

可以加两个参数来限制查询的字节范围[0开始]。

     

注意:包括incr在内的所有redis命令都是原子操作,无论多少客户端同时连接,都不会出现并发性的安全问题。但是如果你希望在程序自己写一个方法来实现incr命令的效果,就得自己在代码层面保证该方法是线程安全的。

实践

1、键命名实践:【对象类型名:对象id:对象属性名】;如user:1:age

多个单词用“.”分隔,如user:2:first.name

2、  文章访问量

对每篇文章都用一个键article:articleId:visit.count来记录该篇文章的访问量,访问一次就incr一次。

3、自增id

为一类对象如article定义一个键如articles:count,用于保存该类对象的数量。

每要增加一个该类对象时都先做一次incr,incr的返回值即可作为该新增对象的id。

4、存储文章数据(下节会讲这种实现方式的缺陷)

键名article:articleId:article.Data  键值:articleTitle,articleAuthor,aticleContent,articleTime序列化后的字符串。

获取文章数据时,获取键值后进行反序列化即可。

5、位操作命令实践

3.3、散列类型[hash]

redis是采用字典结构<key, value>存储数据的,在此之上,散列类型键的键值也是字典结构的<key, <field, value>>,其中的value只能是基础的字符串类型。redis中的数据类型不支持数据类型嵌套,也就是说hash、list、set、zset中的元素只能是基础的字符串类型。

散列类型适合存储对象。键命名:对象类名:对象ID

对于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由于其是二维表结构的,表中每条记录拥有的字段是一致的,无法单独为某条记录增减属性而不影响其它记录;散列类型则没有此限制,例如user:1的字段为name、age、phone,但user:2的字段为name、sex、city。

hset         key field value

hsetnx     key field value

hget         key field

调用hset时不用区分是插入属性还是更新属性,且当key不存在时,hset还会自动创建key。

返回值:1表示是执行的是插入操作,0表示执行的是更新操作。

hsetnx只在字段不存在时才进行赋值[not exists]。

hmset     key field value [field2 value2 ...]

hmget     key field [field2 ...]

hexist      key field

返回值:1或0

hdel         key field [field2 …]

hincrby    key field increment

返回值为增长后的字段值。

当key不存在时,hincrby命令会自动创建key,并默认field在增长前的字段值为0。

hgetall    key

hkeys       key

hvals        key

hlen         key

很多语言的redisClient会将hgetall的返回结果封装成编程语言中的对象

实践

1、  存储文章数据(本节开始有讲到用字符串来存储对象的缺点,这里实践下用散列来存储对象)

<article:articleId,<文章各字段名,字段值>>  字段有articleTitle,articleAuthor,aticleContent,articleTime

2、  存储文章缩略名【slug】

缩略名用于构成文章网址的一部分,每篇文章的缩略名必须是唯一的,发布文章时需要验证用户输入的缩略名是否已被占用;系统还应提供根据缩略名获取文章id的功能。

<slug.to.id,<slugname,articleid>>用于存储文章缩略名和文章id之间的映射关系。”hexists slug.to.id slugname”可以验证缩略名是否已被占用;”hget slug.to.id slugname”可以根据缩略名获取文章id;另外修改文章缩略名时要修改<slug.to.id,<slugname,articleid>>中相应字段。

3.4、列表类型[list]

列表类型(list)内部使用双向链表结构实现的。向链表两端添加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O(1),获取元素时获取越接近两端的元素就越快;跟索引有关的操作较慢。

基础命令

lPush|rPush   key value [value2 ...]

返回值:增加元素后列表的长度

lPop|rPop       key

返回值:被移除的元素值

lLen                  key

实现上,redis会直接读取现成的值,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1)

lRem                key count value

删除列表中前count个值为value的元素

返回值:实际删除的元素个数

lInsert     key before|AFTER pivot value

描述:先从左到右的从列表中查找值为pivot的元素,然后根据第二个参数是BEFORE还是AFTER来决定将value插入到该元素之前还是之后。

返回值:插入后,列表中元素个数

用作数组【效率较低】

lRange     key start end

描述:获取列表片段[startIndex, endIndex],索引从0开始

注意:lrange支持负索引,表示从最右边开始数,-1表示最右边第一个元素,即”lrange key 0 -1”可以获取列表中所有元素。

lTrim         key start end

删除指定索引范围之外的所有元素

lIndex      key index

lSet          key index value

用做栈(lpush + lpop 或 rpush + rpop

用作队列(lpush + rpop 或 rpush + lpop

rpoplpush srcQueue destQueue

描述:从srcQueue列表类型键的右边弹出一个元素,然后将其加入到destQueue列表类型键的左边,并返回这个元素,当然整个过程是原子的。         rpoplpush可用于在多个队列间传递数据

实践

1、存储按时间排序的文章id列表

用列表类型键articles:list来存储文章id列表,发布新文章时要使用lpush将新文章的id加入此列表中,删除文章时要使用lrem把列表中的相应文章id移除掉,这样就可以用lrange来实现文章分页了。

“lrange ARTICLES:LIST (pageIndex-1)*pageSize pageIndex*pageSize-1”

2、存储评论列表

用列表类型键ARTICLE:articleId:COMMENTS来存储某篇文章的所有评论。

3.5、集合类型[set]

集合类型(set)内部是使用值为空的hashtable<E,~>实现的,常用的操作如add(E)、remove(E)、contains(E)时间复杂度都是O(1)。

基础命令

sAdd         key member [member2 ...]

如果key不存在则会自动创建

返回值:成功插入的元素数量(插入操作前集合中已存在的元素会被忽略插入,不参与计数)

sRem       key member [member2 ...]

返回删除成功的元素个数

sMembers      key

返回集合中所有元素

sIsMember     key member

判断元素是否在集合中

scard               key

返回集合中元素个数

随机操作

sPop                 key

从集合中随机弹出一个元素

sRandMember key [count]

随机从集合中获取一个元素,可以指定count参数来随机获取多个元素。

集合间运算命令

sDiff          key [key2 …]

差集(A-B:所有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

“sDiff A B C”表示(A-B)-C

sInter       key [key2 …]

交集

sUnion      key [key2 …]

并集

sDiffStore                  destCollection key1 [key2 ...]

这3个命令会将运算结果存储在destCollection键中而不会返回,常用于需要进行多步集合运算的场景中,如需要先进行差集再将结果和其它键计算交集。

sInterStore       destCollection key1 [key2 ...]

sUnionStore     destCollection key1 [key2 ...]

实践

1、存储文章标签

由于一个文章的所有标签不会重复,且在展示时没要求标签顺序,所以可以用集合类型键ARTICLE:articleId:TAGS来存储文章标签。

2、通过标签搜索文章

为每个标签定义一个集合类型键TAG:tagname:ARTICLES来存储该标签下的文章ID列表。用sMember可得到一个标签下所有文章;用sInter可得到同属于某几个标签的文章。

3.6、有序集合类型[zset]

在集合类型的基础上,有序集合类型为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关联了一个分数,所以比集合类型多了一些与分数有关的操作。有序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但是不同元素的分数可以相同。

有序集合类型与列表类型

相似点

区别

1)有序

2)可以获取某一范围的元素

1)实现方式不同

2)列表中不能简单地调整某个元素的位置,但是有序集合可以(通过更改这个元素的分数)

3)有序集合比列表更耗内存

基础命令

zAdd        key score member [score2 member2 ..]

描述:加入一个指定分数的元素,若元素已存在则更新该元素的分数。分数可以是整数、double、+inf(正无穷)、-inf(负无穷)。

返回值:新加入到集合中的元素个数

zScore     key member

返回元素的分数

zIncrBy   key increment member

描述:增加某个元素的分数,分数可为负数。

返回值:更改后的分数

zCard        key

返回元素数量,类比sCard

zRem       key member [member2 ...]

返回成功删除的元素数量(不包含本来就不存在的元素)

跟顺序相关的命令

zRange              key start end [withScores]

zRange命令会按照元素分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返回索引从start到end之间的所有元素[start, end],zReRange则是从大到小。加上”withScores”参数表示需要同时获取元素的分数。

zRange可类比列表的LRange,索引都是从0开始,负数索引表示从最右边开始往前数(-1表示最右边的元素)

zRange命令时间复杂度为O(log(n+m)),n为有序集合的基数,m为要返回的元素个数。

对于分数相同的元素,redis会按照字典序(0<9<A<Z<a<z)来进行排列。

zRevRange      key start end [withScores]

z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withScores] [limit offset count]

zRangeByScore命令按元素分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返回分数在min和max之间的所有元素[min, max]。

如果希望分数范围不包含端点值,可以在分数前加上”(”,例如”80 (100”表示[80, 100)。min和max支持无穷大+inf和-inf,例如”(80 +inf”表示80分以上。

limit offset count和在sql中的语义一样,表示在获得元素列表的基础上向后偏移offset个元素,然后获取前count个元素。

zRevRangeByScore key max min

[withScores] [limit offset count]

zRemRangeByRank         key start end

按排名范围删除,返回删除的元素数量

zRem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按分数范围删除,返回删除的元素数量

zCount                               key min max

获取指定分数范围的元素个数

zRank                                 key member

获得指定元素的排名(0开始)

zRevRank                          key member

集合间运算命令(用到再查)

zInterStore …

计算有序集合的交集

zUnionStore …

计算有序集合的并集

实践

1按文章点击量顺序获取文章列表

集合类型键ARTICLES:ARTICLE.VISIT.COUNT,以文章ID作为集合元素,以文章访问量作为元素分数。没当一篇文章被访问时,就用”zIncrBy ARTICLES:ARTICLE.VISIT.COUNT 1 aticleId”来更新文章访问量。

这样,通过”zReRange ARTICLES:ARTICLE.VISIT.COUNT (pageIndex-1)*pageSize pageIndex*pageSize-1”命令即可实现按照文章点击量顺序获取文章列表。通过”zScore ARTICLES:ARTICLE.VISIT.COUNT articleId”可获取某篇文章的访问量。有了这个键,就不再用3.2节定义的字符串类型键ARTICLE:articleId:VISIT.COUNT来记录单个文章的访问量了。

2改进按时间顺序排列文章

3.4节的列表类型键实现,在更改元素顺序上比较麻烦;为了能够自由更改文章发布时间,这里采用有序集合类型代替列表类型,以文章ID作为集合元素,文章发布的Unix时间(一个秒数)作为元素分数;通过修改元素的分数来实现更改文章发布时间,通过zRevRangeByScore来实现获取指定时间范围的文章列表。

读书笔记——《redis入门指南(第2版)》第三章 入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读书笔记]Hadoop权威指南 第3版

    下面归纳概述了用于设置MapReduce作业输出的压缩格式的配置属性.如果MapReduce驱动使用了Tool接口,则可以通过命令行将这些属性传递给程序,这比通过程序代码来修改压缩属性更加简便. Ma ...

  2. 【Todo】【读书笔记】机器学习实战(Python版)

    还是把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单独拎出来吧,因为内容比较多. P38. Logistic 回归. 觉得还蛮实用的.囫囵吞枣看的.要细看.

  3. 读书笔记之《编程小白的第1本Python入门书》

    本书电子版下载地址:百度网盘 写在前面:你需要这本书的原因 有没有那一个瞬间,让你想要放弃学习编程? 在我决心开始学编程的时候,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每天编程1小时的计划,那时候工作很忙,我只能等到晚上9 ...

  4. .NET Core实战项目之CMS 第三章 入门篇-源码解析配置文件及依赖注入

    作者:依乐祝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yilezhu/p/9998021.html 写在前面 上篇文章我给大家讲解了ASP.NET Core的概念及为什么使用它,接着 ...

  5. CSAPP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第二版)第三章家庭作业答案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第二版)>CSAPP 第三章 家庭作业 这一章介绍了AT&T的汇编指令 比较重要 本人完成了<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第二版)>(以下简称CSAPP) ...

  6. 《Redis入门指南(第二版)》读书思考总结之Redis五大数据类型

    热身:系统级命令 1. 获得符合规则的键名列表 KEYS pattern 模式匹配 产品的缓存:product+"."+....;  => keys product* 订单的 ...

  7. [读书笔记] CSS权威指南2: 结构和层叠

    层叠样式表中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可能就是层叠——冲突的声明要通过这个层叠过程排序,并由此确定最终的文档表示.这个过程的核心是选择器及其相关声明的特殊性,以及继承机制. 特殊性 对于每个规则,用户代理会计算 ...

  8. [读书笔记] CSS权威指南1: 选择器

    通配选择器 可以与任何元素匹配,就像是一个通配符 /*每一个元素的字体都设置为红色*/ * { color: red; } 元素选择器 指示文档元素的选择器. /*为body的字体设置为红色*/ bo ...

  9. Java 螺纹第三版 第三章数据同步 读书笔记

    多线程间共享数据问题 一.Synchronizedkeyword      atomic一词与"原子"无关,它以前被觉得是物质的最小的单元,不能再被拆解成更小的部分.      当 ...

随机推荐

  1. Django框架(七)

    15 Django组件-中间件 中间件 中间件的概念 中间件顾名思义,是介于request与response处理之间的一道处理过程,相对比较轻量级,并且在全局上改变django的输入与输出.因为改变的 ...

  2. vscode sass live compiler

    { "liveSassCompile.settings.formats": [{ "format": "expanded", "e ...

  3. zabbix3.4.7页面中文乱码

    无须重启任何服务,刷新页面即可.

  4. AutoMapper实现对象转换的几种方式

    namespace ConsoleApplication1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普通转换 Name name ...

  5. c函数创建文件和路径

    bool NewFileName(const char* filename) { size_t len; < (len = strlen(filename))) { char* tmpbuf, ...

  6. c函数 文件名通配符

    static bool IsMatched(CONST TCHAR* p, CONST TCHAR* q) { CONST TCHAR *r, *z, *x = _T(""); f ...

  7. javascrit--常用互动方法

    本文是刚开始学习javascript的一些基础知识 JavaScript--互动 JavaScript输出内容 document.write("内容"+"<br&g ...

  8. SVN创建分支/合并分支/切换分支

    在建立项目版本库时,可首先建好项目文件夹,并在其中建立trunk, branches, tags三个空的子目录.这样在trunk中开始进行开发 trunk是主分支,是日常开发进行的地方. branch ...

  9. php源码学习——开篇

    这个系列是对php源码的学习记录.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可能并不能写的非常清晰和深入,所以,可能只适合本人阅读:) 初次接触php源码,看到陌生的文件夹和大量的文件,可能会觉得茫然无措.php-inter ...

  10. 莫烦tensorflow(7)-mnist

    import tensorflow as tffrom tensorflow.examples.tutorials.mnist import input_data#number 1 to 10 d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