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系列》 知识点整理(转)
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系列 对原型和闭包等相关知识的讲解,由浅入深,通俗易懂,每个字都值得细细研究。
一、一切都是对象
1. typeof操作符输出6种类型:string boolean number undefined function object
2. 数组、null object都是object类型
3. 对象:若干属性的集合。js中,数组是对象,函数是对象,对象是对象
4. 函数和对象的关系:
1. 函数生成对象:通过new构造函数生成实例对象
2. 函数是一种对象:
1. 所有的函数都有一个prototype(原型)属性,是一个对象,这个对象中默认的存在一个constructor属性指向函数本身。
2. 每个对象都有一个隐藏的属性:`__proto__`,指向创建这个对象的构造函数的prototype
3. 函数也是对象,当然也有`__proto__`属性,指向Function.prototype(大写Function的原型)
4. 总结:
1. 自定义构造函数(也是对象)的`__proto__`指向Function.prototype;
2. Object.`__proto__`也指向Function.protorype;
3. Function.`__proto__`指向Function.prototype(Function这个对象,当然是被Function函数自身创建的,所以指向自身的prototype)
5. Function.prototype这个对象,是被Object创建的对象,它的隐藏`__proto__`属性,指向Object.prototype,最后,Object.prototype指向Null!
二、 继承
1. 访问一个对象的属性时,先在基本属性中查找,如果没有找到,沿着`__proto__`这个属性(指向构造函数的prototype)往上找
2. 实际应用中如何区分一个属性是自有的还是在原型中的呢?——obj.hasOwnProperty(proName)
3.每个函数都有call、apply方法,length、arguments等属性,肯定是继承的,都是继承自Function.prototype
4. 原型的灵活性:
在Java和C#中,你可以简单的理解class是一个模子,对象就是被这个模子压出来的一批一批月饼。
压个啥样,就得是个啥样,不能随便动,动一动就坏了。
而在javascript中,就没有模子了,月饼被换成了面团,你可以捏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三、执行上下文
1. **一段代码**在正真一行一行执行前,浏览器事先做了准备工作:
1. 对变量的**声明**,但不赋值,赋值是在执行到赋值语句时进行的
2. 直接对this进行**赋值**
3. 函数:
1. 函数声明:function foo(){} //把函数名赋值了!
2. 函数表达式: var foo = function(){} //由于是var的变量,与第一种情况一样,只声明,不赋值
4. 总结:
1. var出来的变量,函数表达式,只声明,不赋值,默认undefined
2. this:赋值
3. 函数声明:赋值
2. 执行**代码段**前的这个准备工作,就叫做执行上下文/上下文环境/执行环境
3. 这个**代码段**其实又分为三种情况:
1. 全局代码
2. eval()
3. 函数【重点↓】
4. 函数代码段中的执行上下文有这些数据:
1. var 出来的变量只声明,没赋值
2. this和函数声明已经赋值
3. 特殊的地方:
1. arguments变量和函数的参数都已经被赋值
- function foo(x){
- console.log(arguments);
- console.log(x);
- }
- foo(10);
- //在进入函数体内部开始执行之前,函数体内部的arguments和参数x已经被赋值了
2. **自由变量的取值作用域:赋值**
5. 由此可知,函数每调用一次,都会产生一个新的执行上下文环境,因为不同的调用可能会有不同的参数传入
6. 函数在定义的时候(不是调用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函数体内部**自由变量**的**作用域**

- var a =10;
- function fn(){
- console.log(a);
- //本函数在创建的时候就决定了这个a要取值的作用域:全局作用域
- }
- function bar(f){
- var a = 20;
- f();
- }
- bar(fn); //10

7. 关于this的一点小问题

- var obj = {
- x:10,
- fn:function(){
- function f(){
- console.log(this);
- console.log(this.x);
- }
- f();
- }
- };
- obj.fn(); //this指window
- /*
- obj.fn保存了指向
- function(){
- function f(){
- console.log(this);
- console.log(this.x);
- }
- f();
- }
- 的指针,加一个(): =>obj.fn()表示开始调用:
- function f(){
- console.log(this);
- console.log(this.x);
- }
- f();
- 这个f函数在window环境调用执行,所以this指向window
- */

8. 上下文环境的执行顺序
1. 执行全局代码时,会产生一个全局上下文环境。
2. 每次调用函数时,会产生函数内部的执行上下文环境。
3. 当函数调用完成时,这个上下文环境以及其中的数据都会被消除,再重新回到全局上下文环境。
4. 处于活动状态的执行上下文环境只有一个。

- var a=10;
- function bar(x){
- var b = 5;
- fn(x+b);
- };
- function fn(y){
- var c = 5;
- console.log(y+c);
- };
- bar(10);
- ----------------解析----------------------
- /*
- 1. 产生全局上下文执行环境,该声明的声明,该赋值的赋值
- 1. a = 10 ; fn = function(); bar = function()
- 2. 到调用bar(10)函数时,进入bar函数内部,产生函数内部的执行上下文环境,该声明的声明,该赋值的赋值
- 1. b = 5; x = 10; arguments = [10]
- 3. 接着调用fn函数,进入fn函数内部,产生函数内部的执行上下文环境,该声明的声明,该赋值的赋值
- 2. c = 5 ; y = 15;
- 4. fn函数执行完毕,它对应的上下文执行环境都会被销毁,里面保存的数据都没有了
- 5. bar函数同样如此,它对应的上下文执行环境都会被销毁,数据清除
- */

四、自由变量和作用域
1. 作用域:javascript除了全局作用域之外,只有函数可以产生作用域。所以,在声明变量时,全局代码要在代码前端声明,函数中要在函数体一开始就声明好。除了这两个地方,其他地方都不要出现变量声明。而且建议用“单var”形式。
2. 作用域就是一个地盘,最大的用处就是隔离变量,使不同作用域下相同的变量名不会产生冲突
3. 每个函数都会创建自己的作用域,作用域在函数**定义**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而不是在调用的时候确定

- var a = 10,b=20;
- function fn(x){
- var a =100, c = 300;
- function bar(x){
- var a = 1000,d = 4000;
- console.log(x);
- console.log(a);
- console.log(b);
- console.log(c);
- console.log(d);
- }
- bar(100);
- bar(200);
- }
- fn(10);
- ----------------------解析:--------------------------
- /*
- 1. 产生全局上下文执行环境,该声明的声明,该赋值的赋值
- 1. a = 10; b=20; fn = function();
- 2. 到调用fn(10)函数时,进入fn函数内部,产生函数内部的执行上下文环境,该声明的声明,该赋值的赋值
- 1. a = 100 ; c = 300 ; x = 10 ; arguments = [10] ; bar = function()
- 3. 到调用bar(100)函数时,进入bar函数内部,产生函数内部的执行上下文环境,该声明的声明,该赋值的赋值
- 1. a = 1000 ; d = 4000 ; x = 100;
- 4. 到调用bar(200)函数时,进入bar函数内部,产生函数内部的执行上下文环境,该声明的声明,该赋值的赋值
- 1. a = 1000 ; d = 4000 ; x = 200;
- 2. 与bar(100)函数相比较,同一个作用域,不同的调用,产生不同的执行上下文环境
- 5. 总结:
- 1. 作用域只是一个“地盘”,一个抽象的概念,其中没有变量。
- 2. 要通过作用域对应的执行上下文环境来获取变量的值。
- 3. 同一个作用域下,不同的调用会产生不同的执行上下文环境,继而产生不同的变量的值。
- 4. 作用域中变量的值是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确定的,而作用域却是在函数创建时就确定了。
- 5. 所以,如果要查找一个作用域下某个变量的值,就需要找到这个作用域对应的执行上下文环境,再在其中寻找变量的值。
- */

4. 自由变量:在函数内部中使用的变量x,却没有在函数内部声明,也就是在其他作用域中声明的,对这个函数来说,x就是自由变量

- var x= 10;
- function fn(){
- var b = 20;
- console.log(x+b);
- //x就是自由变量
- }
- /*
- 1. b从本作用域中取,x就要到另外的作用域中取,
- 2. 是到fn的父级作用域取吗?不是的!
- */
- --------------------分割线---------------------------
- var x= 10;
- function fn(){
- console.log(x);
- }
- function show(f){
- var x = 20;
- function foo(){
- f(); //10
- }
- foo();
- }
- show(fn);
- //因此:要到创建这个函数的那个作用域中取值——是“创建”,而不是“调用”,切记切记。
- //创建fn函数的作用域是window,所以,x = 10;
- /*
- 总结一下:
- 1. 先在当前作用域查找变量x,没有找到则继续;
- 2. 如果当前作用域是全局作用域,则证明x未定义,结束;否则继续;
- 3. 不是全局作用域,那就是函数作用域,将**创建该函数的作用域**作为当前作用域;
- 4. 跳到第一步循环……
- */

5. 必须多次重复强调:要去**创建**这个函数的作用域取值,而不是“父作用域”。
五、最后的闭包:
1. 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函数被调用完成之后,其执行上下文环境将被销毁,其中的变量也会被同时销毁。
2. 但有些情况下,函数调用完,其执行上下文环境没有销毁,其中的变量也还在内存中,这就是闭包的核心内容。

- function fn(){
- var max = 10 ;
- return function bar(x){
- if(x>max){console.log(x);}
- };
- }
- var f1 = fn(),max = 100 ;
- f1(15);
- ----------------解析:---------------------
- /*
- 1. 执行所有代码前,先生成全局上下文执行环境,该声明的声明,该赋值的赋值
- 1. fn = function() ; f1 = undefined ; max = 100;
- 2. 执行fn()函数,进入fn函数的上下文执行环境,声明、赋值
- 1. max = 10 ; bar = function() ;
- 2. 执行fn函数里的语句,把bar函数return出去,赋值给fn
- 3. 【重点】此时,fn函数执行完毕了,按理来说,fn的上下文执行环境应该被销毁,变量从内存清除,但在这里不能这么做!!
- 1. 因为执行fn函数的过程中返回了一个bar函数,这个bar函数的特别之处在于, 它创建了一个自己独立的作用域。
- 2. 在bar函数内部,有一个max自由变量,如果自己没有,就要到创建这个函数的作用域中找,就是fn函数作用域中的max
- 3. 所以,这个max不能被销毁,fn函数的上下文执行环境不能被销毁,依然存在于执行栈中。
- 4. 也就是说,执行完var f1 = fn() ,max = 100;之后,全局上下文环境将变为活动状态,但是fn()上下文环境依然会在执行上下文栈中。
- 5. 创建bar函数是在执行fn函数时创建的。fn()早就执行结束了,但是fn()执行上下文环境还存在与栈中,里面的变量声明、赋值都还在,
- 6. 因此bar(15)时,max可以查找到。如果fn()上下文环境销毁了,那么max就找不到值了。
- */

六、上下文环境和作用域的关系
1. 上下文环境:就是一个对象,里面保存了许多属性,所有变量都在这个对象里面存着。对于函数来说,上下文环境是在调用函数的时候创建
2. 作用域:是一个地盘,一个抽象的概念,规定了变量起作用的范围。除了全局作用域之外只有函数才能创建作用域,作用域在函数定义时确定,而不是在函数调用时确定。
3. 关系:
1. 要通过作用域对应的执行上下文环境来获取变量的值。
2. 同一个作用域下,不同的调用会产生不同的执行上下文环境,继而产生不同的变量的值。
3. 作用域中变量的值是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确定的,而作用域却是在函数创建时就确定了。
4. 如果要查找一个作用域下某个变量的值,就需要找到这个作用域对应的执行上下文环境,再在其中寻找变量的值。
《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系列》 知识点整理(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 《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系列》 知识点整理
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系列 对原型和闭包等相关知识的讲解,由浅入深,通俗易懂,每个字都值得细细研究. 一.一切都是对象 1. typeof操作符输出6种类型:string boolea ...
- 转: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系列
转自: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系列 从下面目录中可以看到,本系列有16篇文章,外加两篇后补的,一共18篇文章.写了半个月,从9月17号开始写的.每篇文章更新时,读者的反馈还是可以的,虽然 ...
- 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系列
从下面目录中可以看到,本系列有16篇文章,外加两篇后补的,一共18篇文章.写了半个月,从9月17号开始写的.每篇文章更新时,读者的反馈还是可以的,虽然不至于上头条,但是也算是中规中矩,有看的人,也有评 ...
- 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8)——简述【执行上下文】上
什么是“执行上下文”(也叫做“执行上下文环境”)?暂且不下定义,先看一段代码: 第一句报错,a未定义,很正常.第二句.第三句输出都是undefined,说明浏览器在执行console.log(a)时, ...
- 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10)——this
接着上一节讲的话,应该轮到“执行上下文栈”了,但是这里不得不插入一节,把this说一下.因为this很重要,js的面试题如果不出几个与this有关的,那出题者都不合格. 其实,this的取值,分四种情 ...
- 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4)——隐式原型
注意:本文不是javascript基础教程,如果你没有接触过原型的基本知识,应该先去了解一下,推荐看<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第三版)>第6章: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上节已经提到 ...
- 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5)——instanceof
又介绍一个老朋友——instanceof. 对于值类型,你可以通过typeof判断,string/number/boolean都很清楚,但是typeof在判断到引用类型的时候,返回值只有object/ ...
- 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6)——继承
为何用“继承”为标题,而不用“原型链”? 原型链如果解释清楚了很容易理解,不会与常用的java/C#产生混淆.而“继承”确实常用面向对象语言中最基本的概念,但是java中的继承与javascript中 ...
- 深入理解javascript原型和闭包(7)——原型的灵活性
在Java和C#中,你可以简单的理解class是一个模子,对象就是被这个模子压出来的一批一批月饼(中秋节刚过完).压个啥样,就得是个啥样,不能随便动,动一动就坏了. 而在javascript中,就没有 ...
随机推荐
- Linux下用freetds连接mssql中文乱码的问题【参考1】
由于工作原因我们需要通过php访问我们以前的Sql Server 2005数据,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的诞生.废话就少说了,做程序设计的最不喜欢兜圈子了.用简介步骤说明问题,往下看.系统: Linux ...
- Js中把JSON字符串转换为JSON对象(eval()、new Function())
在JS中将JSON的字符串解析成JSON数据格式,一般有两种方式: 1.一种为使用eval()函数. 2. 使用Function对象来进行返回解析. 第一种解析方式:使用eval函数来解析,并且使用j ...
- linux下usb驱动接口中端点介绍
端点 USB 通讯的最基本形式是通过一个称为端点的东西.一个USB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数据(从主机到设备(称为输出端点)或者从设备到主机(称为输入端点)).端点可被看作一个单向的管道. 一个 USB ...
- c#与java之比较(转自Jack.Wang's home)
很多人说C#是微软用来和Java抗衡的武器,因为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尽管如此,两者不同的地方也很多,所谓“于细微处见差异”.那么两者的相似和区 别都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从今天开始,会从各个 ...
- 6个超炫酷的HTML5电子书翻页动画
相信大家一定遇到过一些电子书网站,我们可以通过像看书一样翻页来浏览电子书的内容.今天我们要分享的HTML5应用跟电子书翻页有关,我们精选出来的6个电子书翻页动画都非常炫酷,而且都提供源码下载,有需要的 ...
- 济南学习 Day2 T1 am
T1 题意:从1− n中找一些数乘起来使得答案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求这个完全平方数 最大可能是多少. 解析: 1. 质因数分解 2. 1->n用质因数指数的相加的形式将1*n累乘起来 3. ...
- 从malloc中窥探Linux内存分配策略
malloc函数是C/C++中常用内存分配库函数,本篇文章将以Linux平台上的malloc为剖析对象,深入了解分配一块内存的旅程. malloc入门 使用malloc,需要包含头文 ...
- 十个最常见的Java字符串问题
翻译自:Top 10 questions of Java Strings 1.怎样比较字符串?用”==”还是用equals()? 简单地说,”==”测试两个字符串的引用是否相同,equals()测试两 ...
- sql模糊查询
SQL 模糊查询 在进行数据库查询时,有完整查询和模糊查询之分. 一般模糊查询语句如下: SELECT 字段 FROM 表 WHERE 某字段 Like 条件 其中关于条件,SQL提供了四种匹配模式: ...
- ROS
1 SSH 为什么我用 ssh 用户名 就不行,用 ssh xxx.xxx.xxx.xxx -l 用户名 就可以了呢 2 SCP 传送文件到另一个IP 用法: scp xxx root@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