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Amoeba for MySQL也是实现读写分离


环境描述:
操作系统:CentOS6.5 32位
主服务器Master:192.168.179.146
从服务器Slave:192.168.179.147
调度服务器MySQL-Proxy:192.168.179.142
由于电脑配置不行,安装了三台虚拟机,就卡死了,只能将就一下,由于是一主
一从,所以,导致读写都在master上,有机会,再弄两台slave来测试
一.mysql主从复制,参考:http://www.cnblogs.com/lin3615/p/5679828.html

二、mysql-proxy实现读写分离
1、安装mysql-proxy
实现读写分离是有lua脚本实现的,现在mysql-proxy里面已经集成,无需再安装

下载:http://dev.mysql.com/downloads/mysql-proxy/ 一定要下载对应的版本

  1. tar zxvf mysql-proxy-0.8.5-linux-glibc2.3-x86-32bit.tar.gz
  2. mv mysql-proxy-0.8.5-linux-glibc2.3-x86-32bit /usr/local/mysql-proxy

2、配置mysql-proxy,创建主配置文件

  1. cd /usr/local/mysql-proxy
  2. mkdir lua #创建脚本存放目录
  3. mkdir logs #创建日志目录
  4. cp share/doc/mysql-proxy/rw-splitting.lua ./lua #复制读写分离配置文件
  5. cp share/doc/mysql-proxy/admin-sql.lua ./lua #复制管理脚本
  6. vi /etc/mysql-proxy.cnf #创建配置文件
  7. [mysql-proxy]
  8. user=root #运行mysql-proxy用户
  9. admin-username=lin3615 #主从mysql共有的用户
  10. admin-password=123456 #用户的密码
  11. proxy-address=192.168.179.142:4040 #mysql-proxy运行ip和端口,不加端口,默认4040
  12. proxy-read-only-backend-addresses=192.168.179.147 #指定后端从slave读取数据
  13. proxy-backend-addresses=192.168.179.146 #指定后端主master写入数据
  14. proxy-lua-script=/usr/local/mysql-proxy/lua/rw-splitting.lua #指定读写分离配置文件位置
  15. admin-lua-script=/usr/local/mysql-proxy/lua/admin-sql.lua #指定管理脚本
  16. log-file=/usr/local/mysql-proxy/logs/mysql-proxy.log #日志位置
  17. log-level=info #定义log日志级别,由高到低分别有(error|warning|info|message|debug)
  18. daemon=true #以守护进程方式运行
  19. keepalive=true #mysql-proxy崩溃时,尝试重启
  20. #保存退出!
  21. chmod 660 /etc/mysql-porxy.cnf

3、修改读写分离配置文件

  1. vim /usr/local/mysql-proxy/lua/rw-splitting.lua
  2. if not proxy.global.config.rwsplit then
  3. proxy.global.config.rwsplit = {
  4. min_idle_connections = 1, #默认超过4个连接数时,才开始读写分离,改为1
  5. max_idle_connections = 1, #默认8,改为1
  6. is_debug = false
  7. }
  8. end

4、启动mysql-proxy

  1. /usr/local/mysql-proxy/bin/mysql-proxy --defaults-file=/etc/mysql-proxy.cnf
  2. netstat -tupln | grep 4000 #已经启动
  3.  
  4. killall -9 mysql-proxy #关闭mysql-proxy使用

5、测试读写分离
(1).在主服务器创建proxy用户用于mysql-proxy使用,从服务器也会同步这个操作

  1. mysql> grant all on *.* to 'lin3615'@'192.168.179.142' identified by '123456';

(2).使用客户端连接mysql-proxy

  1. mysql -u lin3615 -h 192.168.179.142 -P 4040 -p123456

接下来就按基本的 curd执行即可,由于只有一台slave,测试时,每次读写都是从master,电脑性能无法开四台虚拟机,所以有机会,再测试多台 slave,看下是否OK

读写分离,延迟是个大问题

在slave服务器上执行 show slave status,
可以看到很多同步的参数,要注意的参数有:
Master_Log_File:slave中的I/O线程当前正在读取的master服务器二进制式日志文件名.
Read_Master_Log_Pos:在当前的 master服务器二进制日志中,slave中的I/O线程已经读取的位置
Relay_Log_File:SQL线程当前正在读取与执行中继日志文件的名称
Relay_Log_Pos:在当前的中继日志中,SQL线程已读取和执行的位置
Relay_Master_Log_File:由SQL线程执行的包含多数近期事件的master二进制日志文件的名称
Slave_IO_Running:I/O线程是否被启动并成功连接到master
Slave_SQL_Running:SQL线程是否被启动
Seconds_Behind_Master:slave服务器SQL线程和从服务器I/O线程之间的差距,单位为秒计

slave同步延迟情况出现:
1.Seconds_Behind_Master不为了,这个值可能会很大
2.Relay_Master_Log_File和Master_Log_File显示bin-log的编号相差很大,说明bin-log在slave上没有及时同步,所以近期执行的 bin-log和当前I/O线程所读的 bin-log相差很大
3.mysql的 slave数据库目录下存在大量的 mysql-relay-log日志,该日志同步完成之后就会被系统自动删除,存在大量日志,说明主从同步延迟很厉害

mysql主从同步延迟原理
mysql主从同步原理
主库针对读写操作,顺序写 binlog,从库单线程去主库读"写操作的binlog",从库取到 binlog在本地原样执行(随机写),来保证主从数据逻辑上一致.
mysql的主从复制都是单线程的操作,主库对所有DDL和DML产生 binlog,binlog是顺序写,所以效率很高,slave的Slave_IO_Running线程到主库取日志,效率比较高,下一步问题来了,slave的 slave_sql_running线程将主库的 DDL和DML操作在 slave实施。DML,DDL的IO操作是随即的,不能顺序的,成本高很多,还有可能slave上的其他查询产生 lock,由于 slave_sql_running也是单线程的,所以 一个 DDL卡住了,需求需求执行一段时间,那么所有之后的DDL会等待这个 DDL执行完才会继续执行,这就导致了延迟.由于master可以并发,Slave_sql_running线程却不可以,所以主库执行 DDL需求一段时间,在slave执行相同的DDL时,就产生了延迟.

主从同步延迟产生原因
当主库的TPS并发较高时,产生的DDL数量超过Slave一个 sql线程所能承受的范围,那么延迟就产生了,当然还有就是可能与 slave的大型 query语句产生了锁等待
首要原因:数据库在业务上读写压力太大,CPU计算负荷大,网卡负荷大,硬盘随机IO太高
次要原因:读写 binlog带来的性能影响,网络传输延迟
主从同步延迟解决方案
架构方面
1.业务的持久化层的实现采用分库架构,mysql服务可平行扩展分散压力
2.单个库读写分离,一主多从,主写从读,分散压力。
3.服务的基础架构在业务和mysql之间加放 cache层
4.不同业务的mysql放在不同的机器
5.使用比主加更了的硬件设备作slave
反正就是mysql压力变小,延迟自然会变小

硬件方面:
采用好的服务器

mysql主从同步加速
1、sync_binlog在slave端设置为0
2、–logs-slave-updates 从服务器从主服务器接收到的更新不记入它的二进制日志。
3、直接禁用slave端的binlog
4、slave端,如果使用的存储引擎是innodb,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2

从文件系统本身属性角度优化
master端
修改linux、Unix文件系统中文件的etime属性, 由于每当读文件时OS都会将读取操作发生的时间回写到磁盘上,对于读操作频繁的数据库文件来说这是没必要的,只会增加磁盘系统的负担影响I/O性能。可以通过设置文件系统的mount属性,组织操作系统写atime信息,在linux上的操作为:
打开/etc/fstab,加上noatime参数
/dev/sdb1 /data reiserfs noatime 1 2
然后重新mount文件系统
#mount -oremount /data

主库是写,对数据安全性较高,比如sync_binlog=1,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 之类的设置是需要的
而slave则不需要这么高的数据安全,完全可以讲sync_binlog设置为0或者关闭binlog,innodb_flushlog也可以设置为0来提高sql的执行效率
1、sync_binlog=1 o
MySQL提供一个sync_binlog参数来控制数据库的binlog刷到磁盘上去。
默认,sync_binlog=0,表示MySQL不控制binlog的刷新,由文件系统自己控制它的缓存的刷新。这时候的性能是最好的,但是风险也是最大的。一旦系统Crash,在binlog_cache中的所有binlog信息都会被丢失。
如果sync_binlog>0,表示每sync_binlog次事务提交,MySQL调用文件系统的刷新操作将缓存刷下去。最安全的就是sync_binlog=1了,表示每次事务提交,MySQL都会把binlog刷下去,是最安全但是性能损耗最大的设置。这样的话,在数据库所在的主机操作系统损坏或者突然掉电的情况下,系统才有可能丢失1个事务的数据。
但是binlog虽然是顺序IO,但是设置sync_binlog=1,多个事务同时提交,同样很大的影响MySQL和IO性能。
虽然可以通过group commit的补丁缓解,但是刷新的频率过高对IO的影响也非常大。对于高并发事务的系统来说,
“sync_binlog”设置为0和设置为1的系统写入性能差距可能高达5倍甚至更多。
所以很多MySQL DBA设置的sync_binlog并不是最安全的1,而是2或者是0。这样牺牲一定的一致性,可以获得更高的并发和性能。
默认情况下,并不是每次写入时都将binlog与硬盘同步。因此如果操作系统或机器(不仅仅是MySQL服务器)崩溃,有可能binlog中最后的语句丢失了。要想防止这种情况,你可以使用sync_binlog全局变量(1是最安全的值,但也是最慢的),使binlog在每N次binlog写入后与硬盘同步。即使sync_binlog设置为1,出现崩溃时,也有可能表内容和binlog内容之间存在不一致性。

2、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这个很管用)
抱怨Innodb比MyISAM慢 100倍?那么你大概是忘了调整这个值。默认值1的意思是每一次事务提交或事务外的指令都需要把日志写入(flush)硬盘,这是很费时的。特别是使用电池供电缓存(Battery backed up cache)时。设成2对于很多运用,特别是从MyISAM表转过来的是可以的,它的意思是不写入硬盘而是写入系统缓存。
日志仍然会每秒flush到硬 盘,所以你一般不会丢失超过1-2秒的更新。设成0会更快一点,但安全方面比较差,即使MySQL挂了也可能会丢失事务的数据。而值2只会在整个操作系统 挂了时才可能丢数据。

3、ls(1) 命令可用来列出文件的 atime、ctime 和 mtime。
atime 文件的access time 在读取文件或者执行文件时更改的
ctime 文件的create time 在写入文件,更改所有者,权限或链接设置时随inode的内容更改而更改
mtime 文件的modified time 在写入文件时随文件内容的更改而更改
ls -lc filename 列出文件的 ctime
ls -lu filename 列出文件的 atime
ls -l filename 列出文件的 mtime
stat filename 列出atime,mtime,ctime
atime不一定在访问文件之后被修改
因为:使用ext3文件系统的时候,如果在mount的时候使用了noatime参数那么就不会更新atime信息。
这三个time stamp都放在 inode 中.如果mtime,atime 修改,inode 就一定会改, 既然 inode 改了,那ctime也就跟着改了.
之所以在 mount option 中使用 noatime, 就是不想file system 做太多的修改, 而改善读取效能

4.进行分库分表处理,这样减少数据量的复制同步操作

mysql-proxy实现读写分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ySQL主从(MySQL proxy Lua读写分离设置,一主多从同步配置,分库分表方案)

    Mysql Proxy Lua读写分离设置 一.读写分离说明 读写分离(Read/Write Splitting),基本的原理是让主数据库处理事务性增.改.删操作(INSERT.UPDATE.DELE ...

  2. mysql proxy 数据库读写分离字符集乱码

    mysql proxy 数据库读写分离字符集乱码 解决办法 在对应配置后端数据库服务器的配置.cnf中加入如下代码 init-connect='SET NAME UTF8' skip-characte ...

  3. Docker-Mysql-proxy Mysql Proxy实现读写分离

      Docker-Mysql-proxy Mysql实现读写分离与负载 原理 MySQL Proxy处于客户端应用程序和MySQL服务器之间,通过截断.改变并转发客户端和后端数据库之间的通信来实现其功 ...

  4. Mysql主从复制,读写分离(mysql-proxy),双主结构完整构建过程

    下面介绍MySQL主从复制,读写分离,双主结构完整构建过程,不涉及过多理论,只有实验和配置的过程. Mysql主从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博文地址:) 原理是master将改变记录到二进制日志(bina ...

  5. 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MySQL主从复制及读写分离[转]

    mysql主从复制配置   保证主库和从库数据库数据一致 mysql主库MASTER配置(在my.cnf中加入以下配置):log-bin=master-binbinlog-do-db=test #需要 ...

  6. 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MySQL主从复制及读写分离

    一.主服务器(master)配置 1.修改MySQL配置文件my.ini [mysqld] log-bin=mysql-binlog-bin-index=mysql-bin.indexserver-i ...

  7. Mysql主从复制,读写分离(mysql-proxy)

    Mysql主从复制,读写分离(mysql-proxy) 下面介绍MySQL主从复制,读写分离,双主结构完整构建过程,不涉及过多理论,只有实验和配置的过程. Mysql主从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博文地址 ...

  8. MySQL/MariaDB数据库的PROXY实现读写分离

    MySQL/MariaDB数据库的PROXY实现读写分离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ProxySQL概述 1>.各家互联网公司读写分离的解决方案 m ...

  9. 利用oneproxy部署mysql数据库的读写分离

    实验系统:CentOS 6.6_x86_64 实验前提:防火墙和selinux都关闭 实验说明:本实验共有4台主机,IP分配如拓扑 实验软件:mariadb-10.0.20 oneproxy-rhel ...

  10. Amoeba+Mysql实现数据库读写分离

    一.Amoeba 是什么 Amoeba(变形虫)项目,专注 分布式数据库 proxy 开发.座落与Client.DB Server(s)之间.对客户端透明.具有负载均衡.高可用性.sql过滤.读写分离 ...

随机推荐

  1. NLP+语篇分析(五)︱中文语篇分析研究现状(CIPS2016)

    摘录自:CIPS2016 中文信息处理报告<第三章 语篇分析研究进展.现状及趋势>P21 CIPS2016 中文信息处理报告下载链接:http://cips-upload.bj.bcebo ...

  2. DirectDraw用到的DDSURFACEDESC2

    DDSURFACEDESC2 结构定义一个需求的平面.下面的例子演示了结构的定义和标志位的设定: // Create the primary surface with one back buffer. ...

  3. R语言︱SNA-社会关系网络 R语言实现专题(基础篇)(一)

    每每以为攀得众山小,可.每每又切实来到起点,大牛们,缓缓脚步来俺笔记葩分享一下吧,please~ --------------------------- 笔者寄语:这里所有的应用代码都来自与igrap ...

  4. 【linux】linux下vi命令的使用

    进入vi的命令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n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n行首 vi + filename :打开文件,并将光标置于最后 ...

  5. C#超级实用的一种类型—匿名类型

    顾名思义 匿名类型就是没有名字的类型.当一个新的匿名对象定义与前面已经存在的类型定义的内部变量类型相同时,编译器就会只生成一个类定义,而不是各一个.匿名类型对象中仍然可以再包含匿名对象. 在C#3.0 ...

  6. freemarker处理哈希表的内建函数

    freemarker处理哈希表的内建函数 1.简易说明 (1)map取值 (2)key取值 2.实现示例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 ...

  7. [RPC Fault faultString="Cannot invoke method 'saveOrUpdate'." faultCode="Server.ResourceUnavailable"

    1.错误描述 [RPC Fault faultString="Cannot invoke method 'saveOrUpdate'." faultCode="Serve ...

  8. Spring Boot 文件上传

    其实网上已经有很多这样的文章了.为什么我还要记录一下呢?原因是在工作中对接外系统时,碰到了他们调取我们文件上传接口确存在着http请求头部规范的情况,从而导致用传统方法获取不到参数.今天就来整理下Sp ...

  9. Emacs考场配置

    当年\(NOip\)考场配置不记得啦 存在这里搞事情 (set-background-color "gray15") (set-foreground-color "gra ...

  10. AC自动机模板2(【CJOJ1435】)

    题面 Description 对,这就是裸的AC自动机.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统计出模版字符串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 Input 第一行:模版字符串的个数N. 第2->N+1行:N个字符串.(每个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