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http://www.softeng.cn/?p=53

今天的主要内容是,使用CodeIgniter框架完整的MVC内容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器,通过这个计算器,让大家能够体会到我在第一节课中所介绍的标准的MVC框架与用户交互的一个过程。下面,开始今天的课程。
首先,还是和昨天一样,解压下载到的CodeIgniter框架源码,更改目录名称为CI_02(如果不会此步骤,请看第一课)并载入工程。在昨天的例子中,大家可以看到,最先被修改的控制器是Welcome类,可是一般来说,访问一个网站不应该是先访问根目录下的index页面吗?其实这里是CI框架的一个功能,也是大多数MVC框架都有的功能,那就是设置默认控制器,在CI中有很多配置文件,其中在config文件夹下的routes.php(路由配置,这里写的多清楚啊)文件里,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行代码
$route['default_controller'] = "welcome";

这行代码的作用就是配置默认的控制器,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学习到CI框架,这里,我们将这行代码修改为

$route['default_controller'] = "calculate";

接下来,我们创建属于我们自己的calculate控制器,在controllers文件夹下,新建一个php文件,文件名是calculate.php,然后书写里面的代码

<?php if ( ! defined('BASEPATH')) exit('No direct script access allowed');

/*
* 计算控制器,类名首字母必须大写,所有的控制器必须继承自CI_Controller类
*/
class Calculate extends CI_Controller {
// 构造方法
function __construct() {
parent::__construct();
} // 默认方法
function index() {
// 加载calculate_view视图
$this->load->view('calculate_view');
}
} /* End of file calculate.php */
/* Location: ./application/controllers/calculate.php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可以注意到,我们的类名与文件名同名,但首字母是大写的,这是CI的规则,必须这样做,而且,所有的控制器都必须要继承自CI_Controller类,另外,可以看到,我们在文件结束的地方只有两行注释,并没有PHP的结束标签“?>”,在这里不对此做过多解释,只是CI推荐这样写,如果大家对这点感兴趣,我会在后面的课程中讲到。
在上面的控制器当中加载了一个视图,但是这个视图现在还没有,没关系,现在我们就来动手写这个视图,在views文件夹下新建一个php文件,文件名为calculate_view.php,打开文件,书写具体的代码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title>网页计算器</title>
<style type="text/css">
#calculators {
margin: 10% auto;
width:430px;
border:1px solid #000;
}
</style>
</head> <body>
<div id="calculators">
<form action="index.php/calculate/count" method="post">
<input type="text" name="num1" id="num1" />
<select name="operate" id="operate">
<option value="+">+</option>
<option value="-">-</option>
<option value="x">x</option>
<option value="÷">÷</option>
</select>
<input type="text" name="num2" id="num2" />
<input type="submit" value="计算" />
</form>
</div>
</body>
</html>

在上面的表单中,我们的提交路径指向的其实是calculate类中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的名字就是count,关于CI框架路径的规则,我将在下一讲中详细介绍。接下来,我们来书写controller中对应的代码,在calculate控制器中加入如下的函数:

function count() {
// 使用输入类接收参数
$num1 = $this->input->post('num1');
$op = $this->input->post('operate');
$num2 = $this->input->post('num2'); if (is_numeric($num1) && is_numeric($num2)) {
// 如果两个数输入均为数字,则调用calculate_model模型下的count方法
$result = $this->calculate_model->count($num1, $num2, $op);
}
}

我们看到在控制器的代码中,调用了calculate_model模型下面的count方法,但是在调用模型之前,控制器必须先要加载函数,所以,需要在控制器的构造函数中,加入如下代码:

// 加载计算模型
$this->load->model('calculate_model');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控制器里面的调用,创建我们的calculate_model模型和count方法,所有的模型都是放在models文件夹下的,所以,我们需要在models文件夹下创建一个名为calculate_model.php的文件,创建好后,我们来书写model端的代码:

<?php
/**
* 计算模型,类名首字母必须大写,所有的模型必须继承自CI_Model类
*/
class Calculate_model extends CI_Model { function __construct() {
parent::__construct();
} /*
* 计算函数
*/
function count($num1, $num2, $op) {
if ($op == "+") {
return $num1 + $num2;
}else if ($op == "-") {
return $num1 - $num2;
}else if ($op == "x") {
return $num1 * $num2;
}else if ($op == "÷" && $num2 != 0) {
return $num1 / 1.0 / $num2;
}else {
return FALSE;
}
}
} /* End of file calculate_model.php */
/* Location: ./application/models/calculate_model.php */

现在,已经进行到了模型将计算结果返回给了控制器,还剩最后一步,就构成了一个标准的、完整的MVC框架执行过程,那就是控制器再次加载视图来显示计算结果。我们需要在views文件夹下创建一个视图(PHP文件),取名为result_view.php,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title>网页计算器</title>
<style type="text/css">
#calculators {
margin: 10% auto;
width:430px;
border:1px solid #000;
}
</style>
</head> <body>
<div id="calculators">
<?php
// 从控制器接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操作
if (is_numeric($num1) && is_numeric($num2) && $op && $result && $result != FALSE) {
echo $num1." ".$op." ".$num2." = ".$result."<br />";
}else {
echo "计算错误<br />";
}
?>
<a href="/CI_02">返回首页</a>
</div>
</body>
</html>

大家可以注意到,在这个视图中,出现了PHP代码,而且出现了一些变量,这些变量是哪来的呢?这就是今天要讲到的另一个重点,给视图添加动态数据。在视图的使用中,可以通过控制器给视图添加动态数据,这些数据在控制器里都是以数组键值对的形式定义的,在控制器加载视图的同时,数据数组做为参数传递给视图;在视图中,我们只需要知道数据在数组中的键名就可以取到想要的数据。比如,在控制器里定义的数据数组是:

$data = array('num1' => 1, 'num2' => 2, 'op' => +, 'result' => 3);

那么在视图中,只需要知道键名,就可以取得相对应的数据,比如:

echo $num1." ".$op." ".$num2." = ".$result."<br />";

写好了用于显示计算结果的视图,也学会了怎样给视图添加动态数据,现在只需要稍微修改一下前面写好的控制器的count函数,计算结果就可以显示在result_view视图上了,对count函数修改后的代码如下:

function count() {
// 使用输入类接收参数
$num1 = $this->input->post('num1');
$op = $this->input->post('operate');
$num2 = $this->input->post('num2'); if (is_numeric($num1) && is_numeric($num2)) {
// 如果两个数输入均为数字,则调用calculate_model模型下的count方法
$result = $this->calculate_model->count($num1, $num2, $op);
// 生成要传给视图的数据
$data = array('num1' => $num1, 'num2' => $num2, 'op' => $op, 'result' => $result);
// 加载视图
$this->load->view('result_view', $data);
}
}
可以看到,上面的代码中,只是将用户输入的数字和操作符以及模型返回的计算结果放入data数组中,然后将数组做为加载视图时的第二个参数,就可以实现在视图中显示计算结果。
看到这里,恭喜你,你已经成功的学会了MVC框架的基本内容,其实一点都不难,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将逐步讲解CI框架中其他类库和辅助函数的使用方法。
总结:今天学习了CI框架的MVC框架的基本内容,到此位置,MVC的基本功能已经实现,下一讲的内容是URI以及使用ajax。
 
第二课源代码下载地址:

CI(CodeIgniter)框架入门教程——第二课 初始MVC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odeIgniter框架入门教程——第一课 Hello World!

    本文转载自:http://www.softeng.cn/?p=45 今天开始,我将在这里连载由我自己编写的<CodeIgniter框架入门教程>,首先,这篇教程的读着应该是有PHP基础的编 ...

  2. CodeIgniter框架入门教程——第三课 URL及ajax

    本文转载自:http://www.softeng.cn/?p=74 这节课讲一下CI框架的路由规则,以及如何在CI框架下实现ajax功能. 首先,先介绍CI框架的路由规则,因为CI框架是在PHP的基础 ...

  3. Go-Micro框架入门教程(一)---框架结构

    Go语言微服务系列文章,使用golang实现微服务,这里选用的是go-micro框架,本文主要是对该框架的一个架构简单介绍. 1. 概述 go-micro是go语言下的一个很好的微服务框架. 1.服务 ...

  4. Java - Struts框架教程 Hibernate框架教程 Spring框架入门教程(新版) sping mvc spring boot spring cloud Mybatis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42149 http://how2j.cn/k/hibernate/hibernate-tutorial/31.html?tid=6 ...

  5. Elasticsearch7.X 入门学习第二课笔记----基本api操作和CRUD

    原文:Elasticsearch7.X 入门学习第二课笔记----基本api操作和CRUD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 ...

  6. iOS开发 ReactiveCocoa入门教程 第二部分

    ReactiveCocoa 是一个框架,它允许你在你的iOS程序中使用函数响应式(FRP)技术.加上第一部分的讲解,你将会学会如何使用信号量(对事件发出数据流)如何替代标准的动作和事件处理逻辑.你也会 ...

  7. ReactiveCocoa入门教程--第二部分

    翻译自:http://www.raywenderlich.com/62796/reactivecocoa-tutorial-pt2 ReactiveCocoa 是一个框架,它允许你在你的iOS程序中使 ...

  8. .NET轻量级MVC框架:Nancy入门教程(二)——Nancy和MVC的简单对比

    在上一篇的.NET轻量级MVC框架:Nancy入门教程(一)——初识Nancy中,简单介绍了Nancy,并写了一个Hello,world.看到大家的评论,都在问Nancy的优势在哪里?和微软的MVC比 ...

  9. NeHe OpenGL教程 第二课:多边形

    前言 声明,此 NeHe OpenGL教程系列文章由51博客yarin翻译(2010-08-19),本博客为转载并稍加整理与修改.对NeHe的OpenGL管线教程的编写,以及yarn的翻译整理表示感谢 ...

随机推荐

  1. Java NIO 同步非阻塞

    同步非阻塞IO (NIO) NIO是基于事件驱动思想的,实现上通常采用Reactor(http://en.wikipedia.org/wiki/Reactor_pattern)模式,从程序角度而言,当 ...

  2. mybatis oracle BLOB类型字段保存与读取

    一.BLOB字段 BLOB是指二进制大对象也就是英文Binary Large Object的所写,而CLOB是指大字符对象也就是英文Character Large Object的所写.其中BLOB是用 ...

  3. SQL Server锁定【2015.12.17】

    锁定的体系分类   1.表级锁 保证数据在逻辑上的一致性. 包含:行级锁.分页锁.表.数据分页.LOB分页以及索引叶子级锁. 2.闩 保证数据在物理上的一致性,系统采用,比锁少耗资源,对用户不可见. ...

  4. WebService 实例

    使用Java WebService API实现 1.服务端接口: package com.h3c.itac.webservice; import javax.jws.WebService; @WebS ...

  5. Linux信号

    信号本质上就是一个软件中断,它既可以作为两个进程间的通信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 信号可以终止一个正常程序的执行, 通常被用于处理意外情况 ,* 信号是异步的, 也就是进程并不知道信号何时会到达 $ki ...

  6. 【JAVA 小结】Java关于类与对象的代码

    分别建立2个类class works 和 Person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work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7. Java报表FineReport在医院院长查询分析系统中有什么用

    1.医院院长查询系统的价值 目前,大中型医院的信息处理正从传统手工方式飞速向电脑信息化建设方案转变,一个大中型医院担负着繁重的医疗和科研任务,以及繁杂的事务性工作,院长必须时刻与各科室保持密切的连续, ...

  8. DPM检测模型 训练自己的数据集 读取接口修改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楼燚(yì)航的blog :http://www.cnblogs.com/louyihang-loves-baiyan/ 未经允许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本文主要是针对上一篇基于D ...

  9. 分享——张南《从Desktop到Mobile的自动化测试实践》

    张南在top100summit(14年)上分享了google从Desktop到Mobile的自动化测试实践,这里分享一下 案例简述 随着每年移动用户量的增长,移动网络速度以及覆盖力的增强,移动设备逐年 ...

  10. NOIP2002pj产生数[floyd 高精度]

    背景 给出一个整数 n(n<10^30) 和 k 个变换规则(k<=15). 规则:一位数可变换成另一个一位数:规则的右部不能为零. 例如:n=234.有规则(k=2):2->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