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stat命令

vmstat是Virtual Meomory Statistics(虚拟内存统计)的缩写,可对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进程、CPU活动进行监控。他是对系统的整体情况进行统计,不足之处是无法对某个进程进行深入分析。vmstat 工具提供了一种低开销的系统性能观察方式。因为 vmstat 本身就是低开销工具,在非常高负荷的服务器上,你需要查看并监控系统的健康情况,在控制窗口还是能够使用vmstat 输出结果。

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区别:

直接从物理内存读写数据要比从硬盘读写数据要快的多,因此,我们希望所有数据的读取和写入都在内存完成,而内存是有限的,这样就引出了物理内存与虚拟内存的概念。

物理内存就是系统硬件提供的内存大小,是真正的内存,相对于物理内存,在linux下还有一个虚拟内存的概念,虚拟内存就是为了满足物理内存的不足而提出的策略,它是利用磁盘空间虚拟出的一块逻辑内存,用作虚拟内存的磁盘空间被称为交换空间(Swap Space)。作为物理内存的扩展,linux会在物理内存不足时,使用交换分区的虚拟内存,更详细的说,就是内核会将暂时不用的内存块信息写到交换空间,这样以来,物理内存得到了释放,这块内存就可以用于其它目的,当需要用到原始的内容时,这些信息会被重新从交换空间读入物理内存。linux的内存管理采取的是分页存取机制,为了保证物理内存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内核会在适当的时候将物理内存中不经常使用的数据块自动交换到虚拟内存中,而将经常使用的信息保留到物理内存。

要深入了解linux内存运行机制,需要知道下面提到的几个方面:

首先,Linux系统会不时的进行页面交换操作,以保持尽可能多的空闲物理内存,即使并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内存,Linux也会交换出暂时不用的内存页面。这可以避免等待交换所需的时间。其次,linux进行页面交换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页面在不用时都交换到虚拟内存,linux内核根据”最近最经常使用“算法,仅仅将一些不经常使用的页面文件交换到虚拟内存,有时我们会看到这么一个现象:linux物理内存还有很多,但是交换空间也使用了很多。其实,这并不奇怪,例如,一个占用很大内存的进程运行时,需要耗费很多内存资源,此时就会有一些不常用页面文件被交换到虚拟内存中,但后来这个占用很多内存资源的进程结束并释放了很多内存时,刚才被交换出去的页面文件并不会自动的交换进物理内存,除非有这个必要,那么此刻系统物理内存就会空闲很多,同时交换空间也在被使用,就出现了刚才所说的现象了。关于这点,不用担心什么,只要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可以了。最后,交换空间的页面在使用时会首先被交换到物理内存,如果此时没有足够的物理内存来容纳这些页面,它们又会被马上交换出去,如此以来,虚拟内存中可能没有足够空间来存储这些交换页面,最终会导致linux出现假死机、服务异常等问题,linux虽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自行恢复,但是恢复后的系统已经基本不可用了。因此,合理规划和设计linux内存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虚拟内存原理:

在系统中运行的每个进程都需要使用到内存,但不是每个进程都需要每时每刻使用系统分配的内存空间。当系统运行所需内存超过实际的物理内存,内核会释放某些进程所占用但未使用的部分或所有物理内存,将这部分资料存储在磁盘上直到进程下一次调用,并将释放出的内存提供给有需要的进程使用。

在Linux内存管理中,主要是通过“调页Paging”和“交换Swapping”来完成上述的内存调度。调页算法是将内存中最近不常使用的页面换到磁盘上,把活动页面保留在内存中供进程使用。交换技术是将整个进程,而不是部分页面,全部交换到磁盘上。

分页(Page)写入磁盘的过程被称作Page-Out,分页(Page)从磁盘重新回到内存的过程被称作Page-In。当内核需要一个分页时,但发现此分页不在物理内存中(因为已经被Page-Out了),此时就发生了分页错误(Page Fault)。

当系统内核发现可运行内存变少时,就会通过Page-Out来释放一部分物理内存。经管Page-Out不是经常发生,但是如果Page-out频繁不断的发生,直到当内核管理分页的时间超过运行程式的时间时,系统效能会急剧下降。这时的系统已经运行非常慢或进入暂停状态,这种状态亦被称作thrashing(颠簸)。

1.命令格式:

vmstat [-a] [-n] [-S unit] [delay [ count]]

vmstat [-s] [-n] [-S unit]

vmstat [-m] [-n] [delay [ count]]

vmstat [-d] [-n] [delay [ count]]

vmstat [-p disk partition] [-n] [delay [ count]]

vmstat [-f]

vmstat [-V]

2.命令参数:

-a: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

-f:显示从系统启动至今的fork数量 。

-m:显示slabinfo

-n:只在开始时显示一次各字段名称。

-s:显示内存相关统计信息及多种系统活动数量。

delay:刷新时间间隔。如果不指定,只显示一条结果。

count:刷新次数。如果不指定刷新次数,但指定了刷新时间间隔,这时刷新次数为无穷。

-d:显示磁盘相关统计信息。

-p:显示指定磁盘分区统计信息

-S:使用指定单位显示。参数有 k 、K 、m 、M ,分别代表1000、1024、1000000、1048576字节(byte)。默认单位为K(1024 bytes)

-V:显示vmstat版本信息。

3.使用实例:

显示虚拟内存使用情况

命令:vmstat

[root@localhost ~]# vmstat 5 6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字段说明:

Procs(进程):

r: 运行队列中进程数量

b: 等待IO的进程数量

Memory(内存):

swpd: 使用虚拟内存大小

free: 可用内存大小

buff: 用作缓冲的内存大小

cache: 用作缓存的内存大小

Swap:

si: 每秒从交换区写到内存的大小

so: 每秒写入交换区的内存大小

IO:(现在的Linux版本块的大小为1024bytes)

bi: 每秒读取的块数

bo: 每秒写入的块数

系统:

in: 每秒中断数,包括时钟中断。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数。

CPU(以百分比表示):

us: 用户进程执行时间(user time)

sy: 系统进程执行时间(system time)

id: 空闲时间(包括IO等待时间),中央处理器的空闲时间 。以百分比表示。

wa: 等待IO时间

备注: 如果 r经常大于 4 ,且id经常少于40,表示cpu的负荷很重。如果bi,bo 长期不等于0,表示内存不足。如果disk 经常不等于0, 且在 b中的队列 大于3, 表示 io性能不好。Linux在具有高稳定性、可靠性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可伸缩性和扩展性,能够针对不同的应用和硬件环境调整,优化出满足当前应用需要的最佳性能。因此企业在维护Linux系统、进行系统调优时,了解系统性能分析工具是至关重要的。

命令:vmstat 5 5

表示在5秒时间内进行5次采样。将得到一个数据汇总他能够反映真正的系统情况。

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

命令:vmstat -a 2 5

说明:使用-a选项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时,所显示的内容除增加inact和active外,其他显示内容与例子1相同。

字段说明:

Memory(内存):

inact: 非活跃内存大小(当使用-a选项时显示)

active: 活跃的内存大小(当使用-a选项时显示)

查看系统已经fork了多少次

命令:vmstat -f

说明:这个数据是从/proc/stat中的processes字段里取得的

查看内存使用的详细信息

命令:vmstat -s

说明:这些信息的分别来自于/proc/meminfo,/proc/stat和/proc/vmstat。

查看磁盘的读/写

命令:vmstat -d

说明: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于/proc/diskstats。merged:表示一次来自于合并的写/读请求,一般系统会把多个连接/邻近的读/写请求合并到一起来操作.

查看/dev/sda1磁盘的读/写

命令:vmstat -p /dev/sda1

说明: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于/proc/diskstats。

reads:来自于这个分区的读的次数。

read sectors:来自于这个分区的读扇区的次数。

writes:来自于这个分区的写的次数。

requested writes:来自于这个分区的写请求次数。

查看系统的slab信息

命令:vmstat -m

说明:这组信息来自于/proc/slabinfo。

slab:由于内核会有许多小对象,这些对象构造销毁十分频繁,比如i-node,dentry,这些对象如果每次构建的时候就向内存要一个页(4kb),而其实只有几个字节,这样就会非常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引入了一种新的机制来处理在同一个页框中如何分配小存储区,而slab可以对小对象进行分配,这样就不用为每一个对象分配页框,从而节省了空间,内核对一些小对象创建析构很频繁,slab对这些小对象进行缓冲,可以重复利用,减少内存分配次数。

iostat命令

Linux系统中的 iostat是I/O statistics(输入/输出统计)的缩写,iostat工具将对系统的磁盘操作活动进行监视。它的特点是汇报磁盘活动统计情况,同时也会汇报出CPU使用情况。同vmstat一样,iostat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它不能对某个进程进行深入分析,仅对系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iostat属于sysstat软件包。可以用yum install sysstat 直接安装。

1.命令格式:

iostat [参数] [时间] [次数]

2.命令功能:

通过iostat方便查看CPU、网卡、tty设备、磁盘、CD-ROM 等等设备的活动情况, 负载信息。

3.命令参数:

-C 显示CPU使用情况

-d 显示磁盘使用情况

-k 以 KB 为单位显示

-m 以 M 为单位显示

-N 显示磁盘阵列(LVM) 信息

-n 显示NFS 使用情况

-p[磁盘] 显示磁盘和分区的情况

-t 显示终端和CPU的信息

-x 显示详细信息

-V 显示版本信息

4.使用实例:

显示所有设备负载情况

命令:iostat

[root@CT1186 ~]# iostat
Linux 2.6.-.el5 (CT1186) 2012年12月28日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8.30 0.02 5.07 0.17 0.00 86.44 Device: tps Blk_read/s Blk_wrtn/s Blk_read Blk_wrtn
sda 22.73 43.70 487.42
sda1 0.00 0.00 0.00
sda2 0.11 3.74 3.51
sda3 0.98 0.61 17.51
sda4 0.00 0.00 0.00
sda5 6.95 0.12 108.73
sda6 2.20 0.18 31.22
sda7 12.48 39.04 326.45

cpu属性值说明:

%user:CPU处在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nice:CPU处在带NICE值的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system:CPU处在系统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

%iowait:CPU等待输入输出完成时间的百分比。

%steal:管理程序维护另一个虚拟处理器时,虚拟CPU的无意识等待时间百分比。

%idle:CPU空闲时间百分比。

备注:如果%iowait的值过高,表示硬盘存在I/O瓶颈,%idle值高,表示CPU较空闲,如果%idle值高但系统响应慢时,有可能是CPU等待分配内存,此时应加大内存容量。%idle值如果持续低于10,那么系统的CPU处理能力相对较低,表明系统中最需要解决的资源是CPU。

disk属性值说明:

r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读操作数目。即 rmerge/s

w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写操作数目。即 wmerge/s

r/s:  每秒完成的读 I/O 设备次数。即 rio/s

w/s:  每秒完成的写 I/O 设备次数。即 wio/s

rsec/s:  每秒读扇区数。即 rsect/s

wsec/s:  每秒写扇区数。即 wsect/s

rkB/s:  每秒读K字节数。是 rsect/s 的一半,因为每扇区大小为512字节。

wkB/s:  每秒写K字节数。是 wsect/s 的一半。

avgrq-sz: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 (扇区)。

avgqu-sz:  平均I/O队列长度。

await: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等待时间 (毫秒)。

svctm: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服务时间 (毫秒)。

%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 I/O 操作,即被io消耗的cpu百分比

备注:如果 %util 接近 100%,说明产生的I/O请求太多,I/O系统已经满负荷,该磁盘可能存在瓶颈。如果 svctm 比较接近 await,说明 I/O 几乎没有等待时间;如果 await 远大于 svctm,说明I/O 队列太长,io响应太慢,则需要进行必要优化。如果avgqu-sz比较大,也表示有当量io在等待。

定时显示所有信息

命令:iostat 2 3

说明:每隔 2秒刷新显示,且显示3次

显示指定磁盘信息

命令:iostat -d sda1

显示tty和Cpu信息

命令:iostat -t

以M为单位显示所有信息

命令:iostat -m

查看TPS和吞吐量信息

命令:iostat -d -k 1 1

[root@CT1186 ~]# iostat -d -k 1 1
Linux 2.6.-.el5 (CT1186) 2012年12月28日 Device: tps kB_read/s kB_wrtn/s kB_read kB_wrtn
sda 22.72 21.85 243.71
sda1 0.00 0.00 0.00
sda2 0.11 1.87 1.76
sda3 0.98 0.31 8.75
sda4 0.00 0.00 0.00
sda5 6.95 0.06 54.37
sda6 2.20 0.09 15.61
sda7 12.48 19.52 163.22

说明:这些单位都为Kilobytes。

tps:该设备每秒的传输次数(Indicate the number of transfers per second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一次传输”意思是“一次I/O请求”。多个逻辑请求可能会被合并为“一次I/O请求”。“一次传输”请求的大小是未知的。

kB_read/s:每秒从设备(drive expressed)读取的数据量;

kB_wrtn/s:每秒向设备(drive expressed)写入的数据量;

kB_read:读取的总数据量;kB_wrtn:写入的总数量数据量;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磁盘sda以及它的各个分区的统计数据,当时统计的磁盘总TPS是22.73,下面是各个分区的TPS。(因为是瞬间值,所以总TPS并不严格等于各个分区TPS的总和)

查看设备使用率(%util)、响应时间(await)

命令:iostat -d -x -k 1 1

[root@CT1186 ~]# iostat -d -x -k 1 1
Linux 2.6.-.el5 (CT1186) 2012年12月28日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kB/s wk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sda 0.44 38.59 0.40 22.32 21.85 243.71 23.37 0.04 1.78 4.20 9.54
sda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8.90 0.00 8.26 6.46 0.00
sda2 0.36 0.43 0.11 0.01 1.87 1.76 63.57 0.01 63.75 1.94 0.02
sda3 0.00 1.24 0.04 0.95 0.31 8.75 18.42 0.04 39.77 8.73 0.86
sda4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00 0.00 19.67 19.67 0.00
sda5 0.00 6.65 0.00 6.94 0.06 54.37 15.67 0.26 36.81 4.48 3.11
sda6 0.00 1.71 0.01 2.19 0.09 15.61 14.29 0.03 12.40 5.84 1.28
sda7 0.08 28.56 0.25 12.24 19.52 163.22 29.28 0.27 21.46 5.00 6.25

说明:

r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读操作数目.即 delta(rmerge)/s

w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写操作数目.即 delta(wmerge)/s

r/s:  每秒完成的读 I/O 设备次数.即 delta(rio)/s

w/s:  每秒完成的写 I/O 设备次数.即 delta(wio)/s

rsec/s:  每秒读扇区数.即 delta(rsect)/s

wsec/s: 每秒写扇区数.即 delta(wsect)/s

rkB/s:  每秒读K字节数.是 rsect/s 的一半,因为每扇区大小为512字节.(需要计算)

wkB/s:  每秒写K字节数.是 wsect/s 的一半.(需要计算)

avgrq-sz: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 (扇区).delta(rsect+wsect)/delta(rio+wio)

avgqu-sz:平均I/O队列长度.即 delta(aveq)/s/1000 (因为aveq的单位为毫秒).

await: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等待时间 (毫秒).即 delta(ruse+wuse)/delta(rio+wio)

svctm: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服务时间 (毫秒).即 delta(use)/delta(rio+wio)

%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 I/O 操作,或者说一秒中有多少时间 I/O 队列是非空的,即 delta(use)/s/1000 (因为use的单位为毫秒)

如果 %util 接近 100%,说明产生的I/O请求太多,I/O系统已经满负荷,该磁盘可能存在瓶颈。idle小于70% IO压力就较大了,一般读取速度有较多的wait。同时可以结合vmstat 查看查看b参数(等待资源的进程数)和wa参数(IO等待所占用的CPU时间的百分比,高过30%时IO压力高)。另外 await 的参数也要多和 svctm 来参考。差的过高就一定有 IO 的问题。

avgqu-sz 也是个做 IO 调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个就是直接每次操作的数据的大小,如果次数多,但数据拿的小的话,其实 IO 也会很小。如果数据拿的大,才IO 的数据会高。也可以通过 avgqu-sz × ( r/s or w/s ) = rsec/s or wsec/s。也就是讲,读定速度是这个来决定的。

svctm 一般要小于 await (因为同时等待的请求的等待时间被重复计算了),svctm 的大小一般和磁盘性能有关,CPU/内存的负荷也会对其有影响,请求过多也会间接导致 svctm 的增加。await 的大小一般取决于服务时间(svctm) 以及 I/O 队列的长度和 I/O 请求的发出模式。如果 svctm 比较接近 await,说明 I/O 几乎没有等待时间;如果 await 远大于 svctm,说明 I/O 队列太长,应用得到的响应时间变慢,如果响应时间超过了用户可以容许的范围,这时可以考虑更换更快的磁盘,调整内核 elevator 算法,优化应用,或者升级 CPU。

队列长度(avgqu-sz)也可作为衡量系统 I/O 负荷的指标,但由于 avgqu-sz 是按照单位时间的平均值,所以不能反映瞬间的 I/O 洪水。

形象的比喻:

  • r/s+w/s 类似于交款人的总数
  • 平均队列长度(avgqu-sz)类似于单位时间里平均排队人的个数
  • 平均服务时间(svctm)类似于收银员的收款速度
  • 平均等待时间(await)类似于平均每人的等待时间
  • 平均I/O数据(avgrq-sz)类似于平均每人所买的东西多少
  • I/O 操作率 (%util)类似于收款台前有人排队的时间比例
  • 设备IO操作:总IO(io)/s = r/s(读) +w/s(写) =1.46 + 25.28=26.74
  •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只需要0.36毫秒完成,现在却需要10.57毫秒完成,因为发出的 请求太多(每秒26.74个),假如请求时同时发出的,可以这样计算平均等待时间:平均等待时间=单个I/O服务器时间*(1+2+...+请求总数-1)/请求总数
  • 每秒发出的I/0请求很多,但是平均队列就4,表示这些请求比较均匀,大部分处理还是比较及时。

查看cpu状态

命令:iostat -c 1 3

netstat命令

netstat命令用于显示与IP、TCP、UDP和ICMP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一般用于检验本机各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netstat是在内核中访问网络及相关信息的程序,它能提供TCP连接,TCP和UDP监听,进程内存管理的相关报告。

如果你的计算机有时候接收到的数据报导致出错数据或故障,你不必感到奇怪,TCP/IP可以容许这些类型的错误,并能够自动重发数据报。但如果累计的出错情况数目占到所接收的IP数据报相当大的百分比,或者它的数目正迅速增加,那么你就应该使用netstat查一查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了。

1.命令格式:

netstat [-acCeFghilMnNoprstuvVwx] [-A<网络类型>] [--ip]

2.命令参数:

-a或–all 显示所有连线中的Socket

-A<网络类型>或–<网络类型> 列出该网络类型连线中的相关地址。

-c或–continuous 持续列出网络状态。

-C或–cache 显示路由器配置的快取信息。

-e或–extend 显示网络其他相关信息。

-F或–fib 显示FIB。

-g或–groups 显示多重广播功能群组组员名单。

-h或–help 在线帮助。

-i或–interfaces 显示网络界面信息表单。

-l或–listening 显示监控中的服务器的Socket。

-M或–masquerade 显示伪装的网络连线。

-n或–numeric 直接使用IP地址,而不通过域名服务器。

-N或–netlink或–symbolic 显示网络硬件外围设备的符号连接名称。

-o或–timers 显示计时器。

-p或–programs 显示正在使用Socket的程序识别码和程序名称。

-r或–route 显示Routing Table。

-s或–statistice 显示网络工作信息统计表。

-t或–tcp 显示TCP传输协议的连线状况。

-u或–udp 显示UDP传输协议的连线状况。

-v或–verbose 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V或–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w或–raw 显示RAW传输协议的连线状况。

-x或–unix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A unix”参数相同。

–ip或–inet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A inet”参数相同。

3.使用实例:

无参数使用

命令:netstat

[root@localhost ~]# netstat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w/o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192.168.120.204:ssh 10.2.0.68: ESTABLISHED
udp 192.168.120.204: 10.58.119.119:domain ESTABLISHED
Active UNIX domain sockets (w/o servers)
Proto RefCnt Flags Type State I-Node Path
unix [ ] DGRAM @/org/kernel/udev/udevd
unix [ ] DGRAM /dev/log
unix [ ] DGRAM
unix [ ] DGRAM
unix [ ] STREAM CONNECTED
unix [ ] STREAM CONNECTED

说明:

从整体上看,netstat的输出结果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称为有源TCP连接,其中"Recv-Q"和"Send-Q"指的是接收队列和发送队列。这些数字一般都应该是0。如果不是则表示软件包正在队列中堆积。这种情况只能在非常少的情况见到。

一个是Active UNIX domain sockets,称为有源Unix域套接口(和网络套接字一样,但是只能用于本机通信,性能可以提高一倍)。

Proto显示连接使用的协议,

RefCnt表示连接到本套接口上的进程号,

Types显示套接口的类型,

State显示套接口当前的状态,

Path表示连接到套接口的其它进程使用的路径名。

套接口类型:

-t :TCP

-u :UDP

-raw :RAW类型

--unix :UNIX域类型

--ax25 :AX25类型

--ipx :ipx类型

--netrom :netrom类型

状态说明:

LISTEN:侦听来自远方的TCP端口的连接请求

SYN-SENT:再发送连接请求后等待匹配的连接请求(如果有大量这样的状态包,检查是否中招了)

SYN-RECEIVED:再收到和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对连接请求的确认(如有大量此状态,估计被flood攻击了)

ESTABLISHED:代表一个打开的连接

FIN-WAIT-1:等待远程TCP连接中断请求,或先前的连接中断请求的确认

FIN-WAIT-2:从远程TCP等待连接中断请求

CLOSE-WAIT:等待从本地用户发来的连接中断请求

CLOSING:等待远程TCP对连接中断的确认

LAST-ACK:等待原来的发向远程TCP的连接中断请求的确认(不是什么好东西,此项出现,检查是否被攻击)

TIME-WAIT:等待足够的时间以确保远程TCP接收到连接中断请求的确认

CLOSED:没有任何连接状态

列出所有端口

命令:netstat -a

说明:显示一个所有的有效连接信息列表,包括已建立的连接(ESTABLISHED),也包括监听连接请(LISTENING)的那些连接。

显示当前UDP连接状况

命令:netstat -nu

显示UDP端口号的使用情况

命令:netstat -apu

显示网卡列表

命令:netstat -i

显示组播组的关系

命令:netstat -g

显示网络统计信息

命令:netstat -s

显示关于路由表的信息

命令:netstat -r

列出所有 tcp 端口

命令:netstat -at

统计机器中网络连接各个状态个数

命令:netstat -a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  ConfigCenter git:(develop) netstat -a | 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 S[a]}'
LISTEN
SYN_SENT
CLOSE_WAIT
ESTABLISHED

把状态全都取出来后使用uniq -c统计后再进行排序

命令:netstat -nat |awk '{print $6}'|sort|uniq -c

查看连接某服务端口最多的的IP地址

命令:netstat -nat | grep "192.168.120.20:16067" |awk '{print $5}'|awk -F: '{print $4}'|sort|uniq -c|sort -nr|head -20

找出程序运行的端口

命令:netstat -ap | grep ssh

在 netstat 输出中显示 PID 和进程名称

命令:netstat -pt

找出运行在指定端口的进程

命令:netstat -anpt | grep ':16064'

Linux-(vmstat,iostat,netsta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性能搜集【top/vmstat/iostat】

    为方便问题发生后,问题原因的分析排查,我们可以在服务器中事先部署如下脚本,方便故障发生后,问题原因的分析排查 脚本部署方法: 1.将脚本[top_monitor.sh]上传到服务器 2.登陆虚拟机,并 ...

  2. top(topas),vmstat,iostat在linux和AIX操作系统下显示情况

    top(topas),vmstat,iostat在linux和AIX操作系统下显示情况 分类: Linux基础 2013-08-09 17:26 1093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举报 详细列出各命令 ...

  3. Linux操作系统-命令-netstat

    # 之前已经写过了3篇与"性能测试"有关系的Linux命令,它们分别是free.top.vmstat # 接下来还需要把另外2个命令也写下来:netstat和iostat 最近认真地读了1篇关于"定位 ...

  4. Linux下用netstat查看网络状态、端口状态(转)

    转:http://blog.csdn.net/guodongdongnumber1/article/details/11383019 在linux一般使用netstat 来查看系统端口使用情况步.  ...

  5. linux lsof nmap netstat

    lsof -i :22    # 显示22端口当前运行的程序 lsof -c ssh  # 显示ssh进程打开的文件 lsof -p 2120  #显示进程id2120打开的文件   nmap -sP ...

  6. 在Linux下用netstat查看网络状态、端口状态

    在Linux下用netstat查看网络状态.端口状态 在linux一般使用netstat 来查看系统端口使用情况步. netstat命令是一个监控TCP/IP网络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显示路由表.实 ...

  7. Linux系统采用netstat命令查看DDOS攻击的方法

    Linux系统采用netstat命令查看DDOS攻击的方法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时间:07-05 15:10:21 [大 中 小]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Linux系统采用netstat命令查 ...

  8. linux 命令之netstat

    转自:http://www.maomao365.com/?p=699 linux 命令之netstat 在linux中netstat命令的作用是查看TCP/IP网络当前所开放端口,所对应的本地和外地端 ...

  9. Linux下用netstat查看网络状态、端口状态

    在linux一般使用netstat 来查看系统端口使用情况步. netstat命令是一个监控TCP/IP网络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显示路由表.实际的网络连接以及每一个网络接口设备的 netstat命 ...

  10. Linux环境下Netstat与PS的使用

    Linux下用netstat查看网络状态.端口状态 在linux一般使用netstat 来查看系统端口使用情况步. netstat命令是一个监控TCP/IP网络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显示路由表.实际 ...

随机推荐

  1. android java层实现hook替换method

    Android上的热修复框架 AndFix 大家都很熟悉了,它的原理实际上很简单: 方法替换——Java层的每一个方法在虚拟机实现里面都对应着一个ArtMethod的结构体,只要把原方法的结构体内容替 ...

  2. Vivado级联Modelsim仿真Re-launch问题

    前两天在群里看到有朋友说Vivado级联Modelsim仿真出现修改设计代码后重新run do文件,波形没有随着代码修改而改变,这个问题博主之前没有注意到,因为把Vivado和Modelsim级联好后 ...

  3. Informatica增量抽取时间的设置

    使用数据库或者系统变量的当前时间 Informatica中的$$SYSDATE是表示当前系统时间的系统变量. 通过这个变量,我们对每天抽取的数据可以使用以下表达式来实现增量抽取: 时间戳字段>= ...

  4. ORACLE报表触发器

    http://www.cnblogs.com/quanweiru/archive/2012/09/26/2704308.html 触发器一.报表触发器(report trigger)报表触发器主要用于 ...

  5. Python学习-39.Python中的生成器

    先回顾列表解释 lista = range(10) listb = [elem * elem for elem in lista] 那么listb就将会是0至9的二次方. 现在有这么一个需求,需要存储 ...

  6. Python学习-33.Python中glob模块的一些参数

    glob模块中有一个叫glob的方法可以获取某个目录下的文件. import glob temp=glob.glob("E:\\Temp\\*.txt") print(temp) ...

  7. ABP 基础设施层——集成 Entity Framework

    本文翻译自ABP的官方教程<EntityFramework Integration>,地址为:http://aspnetboilerplate.com/Pages/Documents/En ...

  8. 跨终端Web

    1.终端vs设备 H5页面运行在同一设备的不同终端下. (1)Web浏览器. (2)微信.QQ浏览器. (3)移动App的Webview. (4)TV机顶盒. 2.跨终端的实现方式 (1)响应式 存在 ...

  9. 实例化MD5CryptoServiceProvider报错:此实现不是 Windows 平台 FIPS 验证的加密算法的一部分

    System.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 This implementation is not part of the Windows Platform FIPS valid ...

  10. [ASP.NET]关于DOT NET的IIS配置LocalHost访问和127.0.0.1访问的区别

    项目上遇到一个问题跟大家分享下,配置的localhost地址本地无法访问接口,外网却可以访问,查其原因百度资料比较全面的解释 localhost与127.0.0.1的概念和工作原理之不同 要比较两个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