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V文件读取:
Csv文件格式如下:分别有2行三列。

访问代码如下:
f=open(r'E:\py_prj\test.csv','rb')
f_csv=csv.reader(f)
for f in f_csv:
    print f
在这里f是一个元组,为了访问某个字段,需要用索引来访问对应的值,如f[0]访问的是first,f[1]访问的是second,f[2]访问的是third. 用列索引的方式很难记住。一不留神就会搞错。可以考虑用对元组命名的方式
这里介绍namedtuple的方法。
下面的例子中实现用namedtuple创建一个对象赋值给user。其中对象实例是user,包含了3个属性值,分别是name,age,height。通过赋值后得到u
就可以利用属性访问的方法u.name来访问各个属性
user=namedtuple('user',['name','age','height'])
u=user(name='zhf',age=20,height=180)
print u.name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到csv文件的读取上。代码修改如下
f=open(r'E:\py_prj\test.csv','rb')
f_csv=csv.reader(f)
heading=next(f_csv)
Row=namedtuple('Row',heading)
for row in f_csv:
    row=Row(*row)
    print row.first,row.second,row.third
 
这样访问起来就直观多了。那么用对象的方式看起来太复杂了点。可以用字典的方式么。也是可以的而且方法更加简洁。方法如下。
f=open(r'E:\py_prj\test.csv','rb')
f_csv=csv.DictReader(f)
for row in f_csv:
    print row['first']
 
同样的写入也可以用csv.DictWriter()
 
Json数据:
Json和xml是网络世界上用的最多的数据交换格式。Json主要有以下特点:
1 对象表示为键值对,也就是字典的形式
2 数据又逗号分隔
3 花括号保存对象
4 方括号保存数组
 
操作json文件的方法如下:
data={'name':'zhf','age':30,'location':'china'}
f=open('test.json','w')
json.dump(data,f)
f=open('test.json','r')
print json.load(f)
在生成的json文件中格式如下:

可以看到json的这种键值结构在感官上比XML的结构要简单得多,也更一目了然。
我们还可以对json进行扩展。如下面的数据。在record的键值里面是一个数组,数组里面有2个字典数据
data={'name':'zhf','age':30,'location':'china','record':[{'first':'china','during':10},{'second':'chengdu','during':20}]}
可以看到json可以存储复杂的数据结构。当我们打印出来的时候。可以看到结构的可视化结果不怎么好。

我们可以用pprint的方法将结果打印出结构化的样子:pprint(json.load(f))
这样看起来就清晰直观多了
解析XML文件: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指可扩展标记语言,被设计用来传输和存储数据。XML和JSON两种文件格式是互联网上应用得最多的数据传输格式。Python解析XML有三种方法:一是xml.dom.*模块。二是xml.sax.*模块 三是xml.etree.ElementTree模块
首先介绍dom模块。一个DOM的解析器在解析一个XML文档的时候。一次性读取整个文档。把文档中的所有元素保存在内存中的一个树结构中。 可以看到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解析数据小的XML文档,否则会很耗内存。
比如下面的结构。<string-array>下面包括许多<item>。这个结构包含了北京市下面的地级市
解析代码如下:
def xml_try():
    domtree=xml.dom.minidom.parse(r'D:\test_source\arrays.xml')
    data=domtree.documentElement
    city=data.getElementsByTagName('string-array')
    for c in city:
        print c.getAttribute('name')
        cityname =c.getElementsByTagName('item')
        for name in cityname:
            print name.childNodes[0].data
首先用domtree.documentElement将XML文件所有内容录入。然后用getElementsByTagName读取所有tag名字为string-array的结构。然后在每个结构里面再进行具体的解析。遍历到子节点的时候用childNodes来访问最后的末端元素。getAttribute得到具体的属性。

同样的文件我们用ElementTree解析方法如下:首先查找所有的string-array节点。然后再其中查找所有的item节点。然后输出节点内容
from xml.etree.ElementTree import parse
 
def xml_try():
    doc=parse(r'D:\test_source\arrays.xml')
    for city in doc.findall('string-array'):
        name=city.findall('item')
        for n in name:
            print n.text
如果我们想精准的查找某个节点结构。方法如下:
doc1=parse(r'D:\test_source\rss20.xml')
for item in doc1.iterfind('channel/item/title'):
    print item.text
xml结构如下:
上面是定位了最后一级的子节点。如果要定位到上面的父节点,然后查找所有的子节点的方法如下:
doc1=parse(r'D:\test_source\rss20.xml')
for item in doc1.iterfind('channel/item'):
    print item.findtext('title')
    print item.findtext('link')
 
前面2种方法都是一次性的将XML文件所有数据读入,然后再来进行查找。这种方法优点是查找速度快,但是很耗内存。其实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只是查找特定的元素。一次性的全部读入。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数据被写入。如果可以边查找边判断的话,那么可以大大的节约内存,iterparse就是这样的方法:还是用之前的文档。
from xml.etree.ElementTree import iterparse
doc2=iterparse(r'D:\test_source\rss20.xml',('start','end'))
for event,elem in doc2:
    print 'the event is %s' % event
    print elem.tag,elem.text
我们截取了一小部分的结果。

对应的XML结构

发现什么规律么,当遇到<title>的字符的时候,event就是start,当遇到</title>的时候event就是end. Iterparse返回2个元素,一个是event。一个是elem.这个elem就是位于start和end之间的元素。从上面的打印可以看到elem.tag,elem.text被打印了两次。这是由于在event为start的时候,打印了一次。在event为end的时候又被打印了一次。
我们可以修改代码如下,当只有在event为end的时候才输出text
doc2=iterparse(r'D:\test_source\rss20.xml',('start','end'))
for event,elem in doc2:
    print 'the event is %s' % event
    if event == 'end':
        print elem.tag,elem.text
既然iterparse能够扫描一个个的元素,并得到对应的text.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个函数转换为生成器。代码修改如下:
 
 
def xml_try(element):
    tag_indicate=[]
   
doc2=iterparse(r'D:\test_source\rss20.xml',('start','end'))
    for event,elem in doc2:
        if event == 'start':
            tag_indicate.append(elem.tag)
        if event == 'end':
            if tag_indicate.pop() == element:
                yield elem.text
if __name__=='__main__':
   for r in xml_try('title'):
       print r
 
在上面的代码中。当event为start的时候,记录此时的tag。当event为end的时候,比较记录的tag值和传入的element值。如果相当,则返回此时的elem.text. 在代码中我们传入的是title。得到的结果如下。
从上面几段代码可以看到,iterparse主要应用于比较大的xml文件。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次性的读入所有数据形成树状结构,很耗内存。
 


 

 

												

python cookbook第三版学习笔记七:python解析csv,json,xml文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cookbook第三版学习笔记八:解析码流

    Binascii模块 通过名字很容易知道这个模块的作用,binary, ascii.两个字母的合成,也就是二进制和ascii的转换模块 下面先介绍下字母的ascii码 a-z的ascii是从97-12 ...

  2. python cookbook第三版学习笔记十:类和对象(一)

    类和对象: 我们经常会对打印一个对象来得到对象的某些信息. class pair:     def __init__(self,x,y):         self.x=x         self. ...

  3. python cookbook第三版学习笔记四:文本以及字符串令牌解析

    文本处理: 假设你存在一个目录,下面存在各种形式的文件,有txt,csv等等.如果你只想找到其中一种或多种格式的文件并打开该如何办呢.首先肯定是要找到满足条件的文件,然后进行路径合并在一一打开. pa ...

  4. python cookbook第三版学习笔记六:迭代器与生成器

    假如我们有一个列表 items=[1,2,3].我们要遍历这个列表我们会用下面的方式 For i in items:   Print i 首先介绍几个概念:容器,可迭代对象,迭代器 容器是一种存储数据 ...

  5. python cookbook第三版学习笔记 一

    数据结构 假设有M个元素的列表,需要从中分解出N个对象,N<M,这会导致分解的值过多的异常.如下: record=['zhf','zhf@163.com','775-555-1212','847 ...

  6. python cookbook第三版学习笔记十三:类和对象(三)描述器

    __get__以及__set__:假设T是一个类,t是他的实例,d是它的一个描述器属性.读取属性的时候T.d返回的是d.__get__(None,T),t.d返回的是d.__get__(t,T).说法 ...

  7. python cookbook第三版学习笔记二十:可自定义属性的装饰器

    在开始本节之前,首先介绍下偏函数partial.首先借助help来看下partial的定义 首先来说下第一行解释的意思: partial 一共有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也就是第一个参数,是一个函数, ...

  8. python cookbook第三版学习笔记十六:抽象基类

    假设一个工程中有多个类,每个类都通过__init__来初始化参数.但是可能有很多高度重复且样式相同的__init__.为了减少代码.我们可以将初始化数据结构的步骤归纳到一个单独的__init__函数中 ...

  9. python cookbook第三版学习笔记十五:property和描述

    8.5 私有属性: 在python中,如果想将私有数据封装到类的实例上,有两种方法:1 单下划线.2 双下划线 1 单下划线一般认为是内部实现,但是如果想从外部访问的话也是可以的 2 双下划线是则无法 ...

随机推荐

  1. 百度前端开发规范 by fex-team

    github:https://github.com/fex-team/styleguide 离线版本: 链接:http://pan.baidu.com/s/1gfr857l 密码:cvk3 注:只支持 ...

  2. 开篇有益:为什么选择MongoDB?

    为啥用MongoDB? 赶NoSQL时髦? Auto-shard等激动人心的特性? •No! 08年,还都是浮云. 最初的想法是寻找一个可靠的分布式K/V解决MySQL的问题. NoSQL(NoSQL ...

  3. 我希望早几年知道的5个Unix命令

    使用*nix系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还是有一些命令是被我一直忽略的,真希望我能早几年发现这些命令. 1. man ascii 这个命令会打印出八进制.十六进制和十进制的ASCII码表.难以置信我是一个 ...

  4. FAB使用在CoordinatorLayout的隐藏动画

    import android.content.Context; import android.os.Build; import android.support.design.widget.Coordi ...

  5. 关于<textarea>的内容中换行的表示方法

    <textarea>sdfsdfsffsd fer</textarea>

  6. python核心编程学习(第三版)之字符串匹配

    表示择一匹配的管道符号|,表示一个“从多个模式中选中其一”,有时候也称作并或者逻辑或 点号或者句号.符号匹配出了换行符\n以外的任何字符.如果要匹配句号,只需要使用反斜线转移句号符号的功能. ^匹配字 ...

  7. 初始----python数字图像处理--:环境安装与配置

    一提到数字图像处理编程,可能大多数人就会想到matlab,但matlab也有自身的缺点: 1.不开源,价格贵 2.软件容量大.一般3G以上,高版本甚至达5G以上. 3.只能做研究,不易转化成软件. 因 ...

  8. Solidworks如何开启自动求解

    1 我打开了一个DWG格式的文件,提示草图太大,关闭的自动求解(就是没法撤销了)   2 工具-草图设定-自动求解   3 随便做一个标注,然后发现撤销按钮可以使用了,点击之后也的确可以撤销刚才的操作 ...

  9. 谈论程序中的token

    -> //指针,一旦符号分开就会成以下两个意思,我们一定要注意符号 - //减号 > //大与 int a,big; if(x>big) big = x; C语言以及一些其它语言会自 ...

  10. 新版本号的tlplayer for android ,TigerLeapMC for windows公布了

    tlplayer for android 新版本号修正了图像倾斜等等问题,添加了动态水印功能. 支持hls(m3u8),http,rtsp,mms,rtmp等网络协议. 声明tlplayer 上的变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