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黏包?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黏包的情况?该如何避免黏包的情况?

首先来看一个例子

#服务端
import time
from socket import *
server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server.bind(("127.0.0.1",8180))
server.listen(5)
conn,addr = server.accept()
resl = conn.recv(1024)
print(resl.decode('utf-8')) #客户端
from socket import *
import time
client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client.connect(("127.0.0.1",8180))
client.send(b"")
client.send(b'world')

结果:

1234world  #为什么会连在一起了

这种简单的情况其实也好解决:

#客户端
from socket import *
import time
client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client.connect(("127.0.0.1",8180))
client.send(b"")
client.send(b'world')
time.sleep(3) #用时间隔开就能不让它黏在一起
client.send(b'world')

执行结果:

12345
world

还可以这样:

import time
from socket import *
server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server.bind(("127.0.0.1",8180))
server.listen(5)
conn,addr = server.accept()
resl = conn.recv(5) #指定的字节数就不能黏在一起了
print(resl.decode('utf-8'))
res2 = conn.recv(5)
print(res2.decode('utf-8'))

我们可以猜测的:当包的大小有限,同时连续发送的时候就可能出现黏包的情况。

什么是黏包?

只有TCP有黏包现象,UDP永远不会黏包。

之前提到过,TCP是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提供了顺序、可靠、不会重复的数据传输,而且不会加上边界。

这个就意味着,每一个要发送的信息,可能会被拆分成多份,每一份都会不多不少地正确地到达目的地,然后被重新拼装起来,传给正在等待地应用程序。

问题就出现了,传输地数据没有界限,当传输到另一台地机器的时候,从内存中取值的时候,取值的大小取决于recv地参数。

如果需要传输地数据比较大,那么recv肯定无法一次取完,在内存中有残留,这样就会出现黏包地现象。

还有就是为了提高效率,tcp协议在传输地过程中,会将数据包较小的和时间间距比较小的数据包一起发送,这样也会造成黏包。

黏包是如何产生的?

黏包出现的时候,表现在有可能并没有取到自己想要的包,为什么没有取到自己的包了?

难道是内存中没有吗?不是,是因为系统按顺序给你取,而上一个又没有取完,所以就可能取到别人的包,怎么解决了?

改变recv参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recv受制于当前系统可供支配的内存,如果传输的数据比内存大,这样也会产生黏包。

刚才说了,你之所以会取别人的,是别人没有取完,只要能保证每个人都取到自己的包并且不残留就可以了。

那为什么就不能取完了?还是TCP的性质决定了,没有边界,不知道取到那里为止,因此只要让它知道了边界的位置,问题也就解决了。

怎样解决黏包问题?

在传输之前,我们先给对方添加一个包头,这样它就知道取到那里了;

#服务方
from socket import *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struct
server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server.bind(('127.0.0.1',8888))
server.listen(5) while True:
conn,addr = server.accept()
print('收到来自%s的访问' % addr[0])
while True:
try:
cmd = conn.recv(1024)
cmd = cmd.decode("utf-8") #接受的是二进制的格式,因为下面需要执行这条消息,所以必须解码
ret = subprocess.Popen(cmd,shell=True,
stdout=subprocess.PIPE, #正确输出
stderr=subprocess.PIPE, #错误输出
)
stdout = ret.stdout.read()
stderr = ret.stderr.read() #发送之前先创建一个报头
total_size = len(stdout) + len(stderr)
#报头必须是定长,不然发过去,不知道边界也没有意义
header_size = struct.pack('i',total_size) #转化为可以直接传出的二进制,而且i就为4
print(header_size)
conn.send(header_size) conn.send(stdout)
conn.send(stderr) except ConnectionResetError:
break
conn.close()
server.close()

接收方:

#客户端
from socket import *
import struct
client = socket()
client.connect(('127.0.0.1',8888))
while True:
cmd = input(">>>").strip()
if len(cmd) == 0:continue
client.send(cmd.encode("utf-8"))
header_size = client.recv(4) #先接受报头,这样就能知道这个包的边界了
total_size = struct.unpack('i',header_size)[0] #返回的是一个元祖
fact_size = 0
fact = b''
while fact_size < total_size: #使用循环,只有这个包取完了,才能取下一个,这样就没有遗漏
data = client.recv(1024)
fact += data
fact_size += len(data)
print(fact.decode('gbk')) #由于实在window下面执行,所有返回的编码是GBK格式,也只能用GBK解开。
client.close()

上面的代码加上一个包头,已经解决了黏包问题,但是如果我想在包头之中添加其它信息,而struct只能接收数字参数,又该如何了?

我们可以先把需要传输的信息解出来,再在信息中提取边界。

升级版:

#服务端
from socket import *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struct,json
server = 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server.bind(('127.0.0.1',8888))
server.listen(5)
while True:
conn,addr = server.accept()
print('收到来自%s的访问' % addr[0])
while True:
try:
cmd = conn.recv(1024) #因为一般命令都不会太长,使用1024足矣
cmd = cmd.decode("utf-8")
ret = subprocess.Popen(cmd,shell=True,
stdout=subprocess.PIPE, #正确输出
stderr=subprocess.PIPE, #错误输出
)
stdout = ret.stdout.read()
stderr = ret.stderr.read() #发送之前先创建一个报头
total_size = len(stdout) + len(stderr)
#报头必须是定长,不然发过去,不知道边界也没有意义
# 先创建一个报头
header_dict = {'total_size':total_size, #封装的包头
"md5":78978900967890878,
"filename":"a.txt"
}
header_str = json.dumps(header_dict) #字典不能传输,先使用json转化为字符串
header_bytes = header_str.encode('utf-8') #转化成二进制格式,不然直接报错
header_size = struct.pack('i',len(header_bytes)) #第一层数据(包含包头大小)
conn.send(header_size) #发送大小给客户端
conn.send(header_bytes) #包头信息也要一并发过去
conn.send(stdout)
conn.send(stderr)
except ConnectionResetError:
break
conn.close()
server.close()

为什么UDP不会出现黏包问题了?

UDP的数据报会保留边界,这就表示,数据是整个发送的,不会像面向连接的协议那样先被拆分成小块。自然就不会存在残留,所以不会出现黏包现象。

TCP黏包问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netty]--最通用TCP黏包解决方案

    netty]--最通用TCP黏包解决方案:LengthFieldBasedFrameDecoder和LengthFieldPrepender 2017年02月19日 15:02:11 惜暮 阅读数:1 ...

  2. Python网络编程基础 ❷ 基于upd的socket服务 TCP黏包现象

    TCP的长连接 基于upd的socket服务 TCP黏包现象

  3. socketserver tcp黏包

    socket (套接字) tcp(黏包现象原因) 传输中由于内核区缓冲机制(等待时间,文件大小),会在 发送端 缓冲区合并连续send的数据,也会出现在 接收端 缓冲区合并recv的数据给指定port ...

  4. python tcp黏包和struct模块解决方法,大文件传输方法及MD5校验

    一.TCP协议 粘包现象 和解决方案 黏包现象让我们基于tcp先制作一个远程执行命令的程序(命令ls -l ; lllllll ; pwd)执行远程命令的模块 需要用到模块subprocess sub ...

  5. 038.Python关于TCP黏包问题

    黏包现象 1 黏包现象演示 服务端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 注册主机到网络 sk.bind( ("127.0.0.1", ...

  6. tcp黏包问题与udp为什么不黏包

    1.先说下subprocess模块的用法,为了举个黏包的例子 # 通过一个例子 来认识网络编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 所有的客户端执行server端下发的指令,执行完毕后,客户端将执行结果给返回给服务 ...

  7. Linux tcp黏包解决方案

    tcpip协议使用"流式"(套接字)进行数据的传输,就是说它保证数据的可达以及数据抵达的顺序,但并不保证数据是否在你接收的时候就到达,特别是为了提高效率,充分利用带宽,底层会使用缓 ...

  8. tcp黏包

    转载https://www.cnblogs.com/wade-luffy/p/6165671.html 无论是服务端还是客户端,当我们读取或者发送消息的时候,都需要考虑TCP底层的粘包/拆包机制. 回 ...

  9. struct 模块解决 TCP黏包问题

    首先来看一下产生黏包现象的一段代码: # server.py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 sk = socket.socket() sk.bind(('127.0.0.1',9000)) ...

随机推荐

  1. iOS 5的文件存储策略应对

    苹果在iOS 5系统时,对app的文件存储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它的guildline来看,是推荐开发者尽量把app生成的文件放在Caches目录下的.原文如下: Only user-generated ...

  2. go --socket通讯(TCP服务端与客户端的实现)

    这篇文章主要使用Go语言实现一个简单的TCP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协议是 ECHO, 这个RFC 862定义的一个简单协议.为什么说这个协议很简单呢, 这是因为服务器只需把收到的客户端的 ...

  3. EasyMvc入门教程-高级控件说明(19)表单控件

    我们开发的系统,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采集界面数据,传回到服务器,比如:录入学生信息,这时候就需要表单. EasyMvc提供了如下界面控件,如下图所示:(控件+布局) EasyMvc实现了基于模型的绑定, ...

  4. 转: IO设计模式:Reactor和Proactor对比

    转: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2715832 平时接触的开源产品如Redis.ACE,事件模型都使用的Reactor模式:而同样做事件处理的Proact ...

  5. 微信小程序 - 单个题目

    后端传过来的数据,如果通过wx:for遍历出来那就是一个页面全部排下来.... 我的想法就是,页面初始化时设置一个默认值 1/50 就是 index+1 / 50(后端传过来的数组长度),通过控制in ...

  6. 客户推广微信小程序的几种方法如下

    一.店面二维码推广 1.店铺门口张贴 2.餐桌.柜台张贴 3.展架.海报宣传展示 二.结合促销活动,宣传单页上印小程序二维码线下派发 三.餐厅送餐时附带点餐小卡片,印小程序二维码 四.首次扫码立送积分 ...

  7. apache TIME_WAIT解决办法

    最近发现apache与负载均衡器的的连接数过多,而且大部分都是TIME_WAIT,调整apache2.conf后也没效果,最后百度到如下解决方案 通过调整内核参数解决 vi /etc/sysctl.c ...

  8. linux 查找并操作

    find -depth 1 -name 'aa*' | xargs tar -cvf aa.tar 这个命令将为查找当前目录下的所有已aa开头的文件,然后将所有结果"执行打包",打 ...

  9. Ubuntu14.04 x86_64 install Xen

    Recommended reference: 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Xen Step One: Install Ubuntu14.04 on your c ...

  10. 移动app性能测试(待完善)

    移动终端性能测试是测试手机终端是否符合特定性能指标的测试,包括有:内存.CPU.电量.流量.流畅度.时延等 测试准备:测试账号.测试需求.测试用例.待测手机.待测应用包.测试工具.测试电脑 1.  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