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ARM时代,嵌入式工程师的自我修养
1 嵌入式学习的一些概念理解误区
很多嵌入式初学者认为,学嵌入式,就是学习ARM,就是学习开发板。买一块开发板,然后在上面“移植”u-boot、Linux内核,再使用busybox制作一个根文件系统,大功告成!觉得可以出去找工作了。这其实是有一定片面性的:首先ARM是个CPU架构,跟PC上的X86架构一样,你见过有人在Windows下面学习C/C++编程、MFC编程、网络编程、互联网编程,说自己学习X86的吗?当然,也不可否认,嵌入式平台的多样性、硬件的可定制性导致我们在嵌入式平台上开发应用程序、驱动之前,首先要搭建这个平台,就像我们在Windows下面要装操作系统一样,但是这仅仅是我们学习嵌入式开发的第一步。
其次,关于系统的“移植”,很多人玩了开发板之后,会在自己的简历上写自己移植过u-boot,Linux内核......其实,这种写法也是有点瑕疵的。真正的移植,往一个新的芯片或开发板上porting一个u-boot或Linux内核,那可不是一个人能干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干的事情。时钟、DDR、存储,可能牵涉到各个模块,哪里遇到问题,都需要各个模块的owner去debug,有时候甚至可能是芯片的bug,或者硬件开发板的bug,这就需要我们使用软件去解决、去规避这个坑,这都需要我们在很短时间,甚至一两天的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团队的各个模块专家合力完成。所以说,我们所说的“移植”,其实就像是在Windows下面安装操作系统,按照步骤完成装机。当然,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加深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但是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我们“移植”的系统,都是芯片公司团队做好的系统镜像,我们做的只是配置、编译、安装、甚至升级这些基本的操作。这些环境只是我们学习嵌入式开发的平台,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
2 学习嵌入式,我们到底该学些什么?
嵌入式越来越复杂,一个SOC芯片上集成的模块越来越多。以手机为例,典型的嵌入式产品,我们看看上面集成了多少模块:触摸屏、LCD、USB、WiFi、4G等无线通信、音视频编解码IP、DDR、存储控制器、3D/2D加速、GPS、指纹识别、NFC、DMA、G-sensor各种传感器.......。可以说,现在一个手机的复杂度和硬件配置,已经超过我们的桌面PC了。除了不断增加的硬件,软件方面,比如Linux内核,光内核代码就有1000多万行,每天更新的速度超过你学习的进度,你能学得完嵌入式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吗?
早期PC时代,我们知道能做出X86 CPU量产的也没有几家,Intel、AMD和威盛。但是嵌入式时代不一样了,ARM的IP授权模式导致不同的芯片厂商百家齐放,不同的SOC平台和开发板眼花缭乱,针对不同行业需求定制的SOC平台雨后春笋:手机芯片、平板芯片、视频安防、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甚至人工智能AI芯片....,你到Linux内核的ARCH下面可以看看有多少种CPU架构,再到arch/arm下面看看有多少种开发平台,这还只是加入到内核mainline的平台,算上没有加入Linux内核主线的各种平台,其实数量更多。
众多的芯片架构、不同的开发板平台,我们该如何去学习?
嵌入式和PC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了,Intel已经推出X86架构的CPU和嵌入式产品了,比如平板。ARM也开始进军服务器和笔记本领域了。无论什么CPU架构,ARM、X86、MIPS、PowerPC,还有最近火热的物联网芯片,无论是做嵌入式产品,还是PC、服务器,他们的底层本质其实都没有变,都是计算机原理和系统架构,都是冯诺依曼的计算机架构,图灵原型机的各种实现。
不断复杂的软硬件系统,对嵌入式工程师或者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挑战。这对我们本身的知识和技能有一个更新的要求。早期51单片机时代,我们可以自己使用面包板或者自己画PCB,做一个开发板,然后在上面开发软件。软件、硬件自己全搞。现在不断复杂的SOC平台,再想一个人全搞,软硬通吃,基本不可能,这也导致我们需要分工协作来完成。首先软硬件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自精通自己的领域,然后进行软硬件整合,协作开发。再次,软件方面,嵌入式软件也越来越复杂,Linux内核1000多万行,android源码下载下来就占几个G的空间,自己想全搞,同样不可能,同样需要进行分工。比如android,需要分为BSP工程师、Linux内核工程师、驱动工程师、android中间层开发工程师、APP开发工程师。对于一个Linux内核,也需要分工,各个模块同样进行分工:Linux内核的USB子系统、音频子系统、视频编解码、文件系统......把其中一个模块你搞精通了,工资绝对不是问题。
对于嵌入式学习者来说,我们该学习什么,或者说如何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或者说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如何通过自学,达到公司的用人标准和技术要求,找到一份自己想要的工作?
首先,你要学会做减法,从现实出发,要有这样一个意识:我不可能精通所有的嵌入式技术,学会坚持,制定合理现实的小目标。很多人喜欢那种不切实际的广告轰炸营销,击中你心理上的某个软肋,某个G点,一下子兴奋起来。越熬越浓的心灵鸡汤,并不能解决我们吃饭的生存现实问题。很多人,包括我,在学习的时候,都喜欢给自己树立各种路线、计划、日程表。制定计划时激情满满,热情高涨,激动得睡不着觉。计划宏伟而饱满,仿佛成功就在眼前。但是往往不切实际,往往在早期,遇到各种困难,各种坑,各种拖延导致没有坚持下来,最后夭折。然后接着制定下一个宏伟的计划,继续夭折,生活周而复始,day after day。观察我们生活周围,真正做出成绩的都是那些基于现实出发,能一路坚持下来的人,day by day。有时候你会发现,并不觉得他们有多聪明。
其次,保持自己的兴趣,说白了就是为了坚持下去。见过很多人想学习嵌入式,花了很多米买一块开发板,激情满满,过一段是过去再看,已经不折腾了。嵌入式开发难,难在哪里呢?主要在于开发环境的搭建,软件调试上,不像在Windows上使用VC开发程序,集成开发环境都帮你弄好了,各种断点、单步、查看堆栈、寄存器、内存窗口。而嵌入式不一样,硬件环境搭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电脑的兼容问题,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有时候着实让人抓狂,时间久了,慢慢地学习的激情殆尽,也就不想学习了。这还不算什么,更严重的是,很多人学习嵌入式遇到挫折,往往会打击人的自信,觉得自己能力不行,智商不够,不适合干这行,在心理留下了阴影。对于个人学习者来说,买了开发板,你不买配套的万用表、示波器等调试设备,遇到硬件问题也是一筹莫展,无法解决。其实我们可以完全使用其它的平台去开展我们的研究和学习,比如QEMU,一款可以仿真开发板的开源软件,使用这款开源软件,我们可以在电脑上虚拟一个世面上流行的开发板,然后再在这个仿真的开发板上跑u-boot、Linux内核、挂载根文件系统,使用和开发板一样的源码,运行效果和真实的开发板是一样的。而且,使用QEMU的好处就是,“硬件”永远不会出问题,可以让我们避过硬件的各种坑,腾出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嵌入式软件的各种架构、编程技能、内核驱动....,这些才是嵌入式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不断地去积累,去磨合,去提高的。把大量的时间耗在一个本该不属于学习范畴的硬件bug上或者硬件环境不兼容上,不划算,因为你以后进公司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找硬件工程师,半分钟帮你搞定。所以说,选择一个理想的嵌入式学习平台,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重要。
最后,要保持学习的深度,刻意练习。不要让自己永远待在学习的舒适区,要学会挑战自己,不断去扩展自己知识的边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很多人买了开饭,按照教程,“移植”了u-boot,Linux内核,制作了根文件系统,然后就陷入了迷茫:接着要干什么?要学习什么?想学习又感觉深入不下去,东一耙子,西一耙子,看看这,看看那,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其实,学习嵌入式,基本的嵌入式知识和理论学习还是必要的,很多人推崇边做边学,到项目中学习,实践出真知。当然这也是一个方法,但是也有弊端,那就是学习的不系统,很多有心人到后来还是得回来补课,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很多人玩开发板,烧写镜像,玩得贼溜,但是你知道这里面的原理吗?知道JTAG怎么下载的吗?Jlink和JTAG有什么区别?为什么PC上要装个JTAG软件而Jlink不用?程序的编译和链接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内核镜像要下载内存的某个地址?换个地址行不行?为什么我们编写的程序要在有OS的环境下运行,在ARM开发板裸机环境下,你能写一个跑起来的程序吗?只有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你才会对嵌入式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超越了平台,一通百通。
3 80%的嵌入式知识和技能,其实跟硬件平台无关
嵌入式开发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80%其实跟硬件平台无没有无关系的。比如计算机系统原理、编程技能、程序的编译链接、你对Linux内核的理解、设备模型、驱动架构、项目管理等等。
真正跟硬件平台有关的,比如驱动开发,上面的框架是跟平台无关的,下面跟各个硬件平台的适配部分,可能跟硬件平台就有关系了,寄存器配置、开发板硬件配置等。而对于嵌入式工程师来说,尤其是驱动开发工程师,等你工作后,你会发现,跟应用开发相比,真正要写的代码量很少,往往只需要改几行代码。但是往往这几行的代码量,需要你深厚的背景知识:硬件知识、通信协议、对芯片、开发平台资源掌握、对Linux内核架构、设备模型、驱动框架的理解,这些才是嵌入式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你看到很多广告还在以开发板或者平台作为噱头,能拿多少工资作为宣传,这时候你的脑海里要有这种意识,这是一种推广宣传。工资多少是由你自己的水平和市场大行情决定的,虽然在面试时HR会对你本身的水平评估有一些误差,但是要相信,时间会证明你自己的真实价值,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才是王道。真正的技术需要自己花时间慢慢吸收、积累、消化,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外在的心灵鸡汤或高煲老鸭汤,只能让你一时地热情高涨,产生暂时的错觉,并不能真正的提高技能。
后ARM时代,嵌入式工程师的自我修养的更多相关文章
- 《web全栈工程师的自我修养》读书笔记
有幸读了yuguo<web全栈工程师的自我修养>,颇有收获,故在此对读到的内容加以整理,方便指导,同时再回顾一遍书中的内容. 概览 整本书叙述的是作者的成长经历,通过经验的分享,给新人或者 ...
- web性能优化 来自《web全栈工程师的自我修养》
最近在看<web全栈工程师的自我修养>一书,作者是来自腾讯的前端工程师.作者在做招聘前端的时候问应聘者web新能优化有什么了解和经验,应聘者思索后回答“在发布项目之前压缩css和 Java ...
- 《Web全栈工程师的自我修养》读书笔记(转载)
[声明] 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文章原始出处→_→ 生命壹号:http://www.cnblogs.com/smyhvae/ 文章来源:http://www.cnblogs.com/smyhvae/p/5 ...
- 嵌入式C语言自我修养 13:C语言习题测试
13.1 总结 前面12节的课程,主要针对 Linux 内核中 GNU C 扩展的一些常用 C 语言语法进行了分析.GNU C 的这些扩展语法,主要用来完善 C 语言标准和编译优化.而通过 C 标准的 ...
- 嵌入式C语言自我修养 06:U-boot镜像自拷贝分析:section属性
6.1 GNU C 的扩展关键字:attribute GNU C 增加一个 __atttribute__ 关键字用来声明一个函数.变量或类型的特殊属性.声明这个特殊属性有什么用呢?主要用途就是指导编译 ...
- 嵌入式C语言自我修养 04:Linux 内核第一宏:container_of
4.1 typeof 关键字 ANSI C 定义了 sizeof 关键字,用来获取一个变量或数据类型在内存中所占的存储字节数.GNU C 扩展了一个关键字 typeof,用来获取一个变量或表达式的类型 ...
- 《web全栈工程师的自我修养》阅读笔记
在买之前以为这本书是教你怎么去做一个web全栈工程师,以及介绍需要掌握的哪些技术的书,然而看的过程中才发现,是一本方法论的书.读起来的感觉有点像红衣教主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以一些自己的 ...
- 嵌入式C语言自我修养 03:宏构造利器:语句表达式
3.1 基础复习:表达式.语句和代码块 表达式 表达式和语句是 C 语言中的基础概念.什么是表达式呢?表达式就是由一系列操作符和操作数构成的式子.操作符可以是 C 语言标准规定的各种算术运算符.逻辑运 ...
- 嵌入式C语言自我修养 05:零长度数组
5.1 什么是零长度数组 顾名思义,零长度数组就是长度为0的数组. ANSI C 标准规定:定义一个数组时,数组的长度必须是一个常数,即数组的长度在编译的时候是确定的.在ANSI C 中定义一个数组的 ...
随机推荐
- ckeditor粘贴word
); Server.setTimeout(_this.config.timeout, function(cli){ cli.end('timeout\n'); }); console.log('Ser ...
- Ubuntu 18.04安装fcitx输入法
1.卸载ibus及所有组件 ----------------------------------------------------------------------------------- ro ...
-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60 D. Magic Gems
易得递推式为f[i]=f[i-1]+f[i-M] 最终答案即为f[N]. 由于N很大,用矩阵快速幂求解. code: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 ...
- 【csp模拟赛九】--dfs
思路: 这道题可以宽搜,深搜,最短路 代码: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iostream> #incl ...
- IDEA2018全局搜索中搜索jar包/lib
搜索jar包 配置find in path ctrl+shift+f 点击 ...处 把lib添加进来 点击OK保存 之后在IDEA中 , 双击shift , 调出全局搜索框就可以搜索到 jar包里的 ...
- 10月清北学堂培训 Day 1
今天是杨溢鑫老师的讲授~ T1 1 题意: n * m 的地图,有 4 种不同的地形(包括空地),6 种不同的指令,求从起点及初始的状态开始根据指令行动的结果. 2 思路:(虽然分了数据范围但是实际上 ...
- 3、Web server 之httpd2.2 配置说明
http协议实现的程序 静态(httpd, nginx, lighttpd) 动态 (IIS, tomcat, jetty, jboss, resin, websphere, weblogic ...
- [ZJOI2004]嗅探器 (割点)
这题就比较好玩吧水题 以数据范围来看随便怎么做就能过 \(O(n)\)显然我们得过一个割点,其次这个割点得在\(x-y\)中间且不为始终点 其他都好说,在中间:从\(x\)开始遍历,首先得保证\(x- ...
- (转)glances用法
借鉴: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1304_caoyq_glances/index.html glances 可以为 Unix 和 Linu ...
- try 和 catch 的用法
try块是什么? 一个try块就是程序尝试去执行一段代码,try块后面会有几个异常处理块,如果try块中发生了异常,程序执行流就会进入相应的异常处理块中. 以下程序会帮助理解这个概念 #inclu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