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插入类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思想:将第i个插入到前i-1个中的适当位置

时间复杂度:T(n) = O(n²)。

空间复杂度:S(n) = O(1)。

稳定性:稳定排序。

如果碰见一个和插入元素相等的,那么插入元素把想插入的元素放在相等元素的后面。

所以,相等元素的前后顺序没有改变,从原无序序列出去的顺序就是排好序后的顺序,所以插入排序是稳定

哨兵有两个作用:
① 进人查找(插入位置)循环之前,它保存了R[i]的副本,使不致于因记录后移而丢失R[i]的内容;
②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查找循环中"监视"下标变量j是否越界。一旦越界(即j=0),因为R[0].可以和自己比较,循环判定条件不成立使得查找循环结束,从而避免了在该循环内的每一次均要检测j是否越界(即省略了循环判定条件"j>=1")
public void insertSort(int[] array){
for(int i=1;i<array.length;i++)//第0位独自作为有序数列,从第1位开始向后遍历
{
if(array[i]<array[i-1])//0~i-1位为有序,若第i位小于i-1位,继续寻位并插入,否则认为0~i位也是有序的,忽略此次循环,相当于continue
{
int temp=array[i];//保存第i位的值
int k = i - 1;
for(int j=k;j>=0 && temp<array[j];j--)//从第i-1位向前遍历并移位,直至找到小于第i位值停止
{
array[j+1]=array[j];
k--;
}
array[k+1]=temp;//插入第i位的值
}
}
}

2.折半插入排序

思想:将数据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序列中,通过不断与中间点比较大小来确定位置

时间复杂度:比较时的时间减为O(n㏒n),但是移动元素的时间耗费未变,所以总是得时间复杂度还是O(n²)。

空间复杂度:S(n) = O(1)。

稳定性:稳定排序。

3.希尔排序

思想:又称缩小增量排序法。把待排序序列分成若干较小的子序列,然后逐个使用直接插入排序法排序,最后再对一个较为有序的序列进行一次排序,主要是为了减少移动的次数,提高效率。原理应该就是从无序到渐渐有序,要比直接从无序到有序移动的次数会少一些。

时间复杂度:O(n的1.5次方)

空间复杂度:O(1)

稳定性:不稳定排序。{2,4,1,2},2和1一组4和2一组,进行希尔排序,第一个2和最后一个2会发生位置上的变化。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
int[]a={49,38,65,97,76,13,27,49,78,34,12,64,1};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前:");
for(int i=0;i<a.length;i++)
{
System.out.print(a[i]+" ");
}
//希尔排序
int d=a.length;
while(true)
{
d=d/2;
for(int x=0;x<d;x++)
{
for(int i=x+d;i<a.length;i=i+d)
{
int temp=a[i];
int j;
for(j=i-d;j>=0&&a[j]>temp;j=j-d)
{
a[j+d]=a[j];
}
a[j+d]=temp;
}
}
if(d==1)
{
break;
}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排序之后:");
for(int i=0;i<a.length;i++)
{
System.out.print(a[i]+" ");
}
}
}

二、交换类排序

1.冒泡排序

时间复杂度:T(n) = O(n²)。

空间复杂度:S(n) = O(1)。

稳定性:稳定排序。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void sort(int[] a)
{
int temp = 0;
for (int i = a.length - 1; i > 0; --i)
{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a[j + 1] < a[j])
{
temp = a[j];
a[j] = a[j + 1];
a[j + 1] = temp;
}
}
}
}
}

2.快速排序

思想:对冒泡排序的改进,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时间复杂度:平均T(n) = O(n㏒n),最坏O(n²)。

空间复杂度:S(n) = O(㏒n)。

稳定性:不稳定排序

首先把数组的第一个数拿出来做为一个key,在前后分别设置一个i,j做为标识,然后拿这个key对这个数组从后面往前遍历,及j--,直到找到第一个小于这个key的那个数,然后交换这两个值,交换完成后,我们拿着这个key要从i往后遍历了,及i++;一直循环到i=j结束,当这里结束后,我们会发现大于这个key的值都会跑到这个key的后面

 

三、选择类排序

1.简单选择排序

时间复杂度:T(n) = O(n²)。

空间复杂度:S(n) = O(1)。

稳定性:不稳定排序

思路:

1)从待排序的序列中,找到关键字最小的元素

2)如果最小的元素不在第一位,就和第一个元素互换位置

3)从余下的N-1个元素中,找到关键字最小的元素,重复 1)、2)步

public class SelectionSort {
public void selectionSort(int[] list) {
// 需要遍历获得最小值的次数
// 要注意一点,当要排序 N 个数,已经经过 N-1 次遍历后,已经是有序数列
for (int i = 0; i < list.length - 1; i++) {
int temp = 0;
int index = i; // 用来保存最小值得索引
// 寻找第i个小的数值
for (int j = i + 1; j < list.length; j++) {
if (list[index] > list[j]) {
index = j;
}
}
// 将找到的第i个小的数值放在第i个位置上
temp = list[index];
list[index] = list[i];
list[i] = temp;
System.out.format("第 %d 趟:\t", i + 1);
printAll(list);
}
}
// 打印完整序列
public void printAll(int[] list) {
for (int value : list) {
System.out.print(value + "\t");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初始化一个随机序列
final int MAX_SIZE = 10;
int[] array = new int[MAX_SIZE];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for (int i = 0; i < MAX_SIZE; i++) {
array[i] = random.nextInt(MAX_SIZE);
}
// 调用排序方法
SelectionSort selection = new SelectionSort();
System.out.print("排序前:\t");
selection.printAll(array);
selection.selectionSort(array);
System.out.print("排序后:\t");
selection.printAll(array);
}
}

 2.树形选择排序

思想:为了减少比较次数,两两进行比较,得出的较小的值再两两比较,直至得出最小的输出,然后在原来位置上置为∞,再进行比较。直至所有都输出。

时间复杂度:T(n) = O(n㏒n)。

空间复杂度:较简单选择排序,增加了n-1个额外的存储空间存放中间比较结果,就是树形结构的所有根节点。S(n) = O(n)。

稳定性:稳定排序。

 3.堆排序

【待】

四.、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

思想:假设初始序列有n个记录,首先将这n个记录看成n个有序的子序列,每个子序列的长度为1,然后两两归并,得到n/2向上取整个长度为2(n为奇数时,最后一个序列的长度为1)的有序子序列

     在此基础上,在对长度为2的有序子序列进行两两归并,得到若干个长度为4的有序子序列  

  ·  如此重复,直至得到一个长度为n的有序序列为止。

时间复杂度:T(n) = O(n㏒n)

空间复杂度:S(n) = O(n)

稳定性:稳定排序

public class Merg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int[] a, int low, int mid, int high) {
int[] temp = new int[high - low + 1];
int i = low;// 左指针
int j = mid + 1;// 右指针
int k = 0;
// 把较小的数先移到新数组中
while (i <= mid && j <= high) {
if (a[i] < a[j]) {
temp[k++] = a[i++];
} else {
temp[k++] = a[j++];
}
}
// 把左边剩余的数移入数组
while (i <= mid) {
temp[k++] = a[i++];
}
// 把右边边剩余的数移入数组
while (j <= high) {
temp[k++] = a[j++];
}
// 把新数组中的数覆盖nums数组
for (int k2 = 0; k2 < temp.length; k2++) {
a[k2 + low] = temp[k2];
}
}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Sort(int[] a, int low, int high) {
int mid = (low + high) / 2;
if (low < high) {
// 左边
mergeSort(a, low, mid);
// 右边
mergeSort(a, mid + 1, high);
// 左右归并
merge(a, low, mid, high);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 51, 46, 20, 18, 65, 97, 82, 30, 77, 50 };
mergeSort(a, 0, a.length - 1);
System.out.println("排序结果:" + Arrays.toString(a));
}
}

 五、分配类排序

1.多关键字排序:

【待】

2.链式基数排序:

思想:先分配,再收集,就是先按照一个次关键字收集一下,然后进行收集(第一个排序),然后再换一个关键字把新序列分配一下,然后再收集起来,又完成一次排序,这样所有关键字分配收集完后,就完成了排序。

时间复杂度:T(n) = O( d ( n + rd ) )

空间复杂度:S(n) = O(rd)

稳定性:稳定排序

总结各种排序算法【Java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八大排序算法Java

    目录(?)[-] 概述 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Straight Insertion Sort 插入排序希尔排序Shells Sort 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Simple Selection Sort 选择 ...

  2. 八大排序算法Java实现

    本文对常见的排序算法进行了总结. 常见排序算法如下: 直接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 简单选择排序 堆排序 冒泡排序 快速排序 归并排序 基数排序 它们都属于内部排序,也就是只考虑数据量较小仅需要使用内存的排 ...

  3. 排序算法(Java实现)

    这几天一直在看严蔚敏老师的那本<数据结构>那本书.之前第一次学懵懵逼逼,当再次看的时候,发觉写的是非常详细,非常的好. 那就把相关的排序算法用我熟悉的Java语言记录下来了.以下排序算法是 ...

  4. 6种基础排序算法java源码+图文解析[面试宝典]

    一.概述 作为一个合格的程序员,算法是必备技能,特此总结6大基础算法.java版强烈推荐<算法第四版>非常适合入手,所有算法网上可以找到源码下载. PS:本文讲解算法分三步:1.思想2.图 ...

  5. 排序算法Java版,以及各自的复杂度,以及由堆排序产生的top K问题

    常用的排序算法包括: 冒泡排序:每次在无序队列里将相邻两个数依次进行比较,将小数调换到前面, 逐次比较,直至将最大的数移到最后.最将剩下的N-1个数继续比较,将次大数移至倒数第二.依此规律,直至比较结 ...

  6. 九大排序算法Java实现

    之前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时花了三天时间整理九大排序算法,并采用Java语言来实现,今天第一次写博客,刚好可以把这些东西从总结的文档中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同时作为自己以后的备忘录. 1.排序算法时间复杂 ...

  7. 排序系列 之 希尔排序算法 —— Java实现

    基本思想: 希尔排序的实质就是分组插入排序,又称缩小增量法. 将整个无序序列分割成若干个子序列(由相隔某个“增量”的元素组成的)分别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依次缩减增量再进行排序,待整个序列中的元素基本 ...

  8. 十大基础排序算法[java源码+动静双图解析+性能分析]

    一.概述 作为一个合格的程序员,算法是必备技能,特此总结十大基础排序算法.java版源码实现,强烈推荐<算法第四版>非常适合入手,所有算法网上可以找到源码下载. PS:本文讲解算法分三步: ...

  9. 排序算法Java代码实现(一)—— 选择排序

    以下几篇随笔都是记录的我实现八大排序的代码,主要是贴出代码吧,讲解什么的都没有,主要是为了方便我自己复习,哈哈,如果看不明白,也不要说我坑哦! 本片分为两部分代码: 常用方法封装 排序算法里需要频繁使 ...

  10. 【排序算法】希尔排序算法 Java实现

    希尔排序算法是按其设计者希尔(Donald Shell)的名字命名,该算法由1959年公布,是插入排序的一种更高效的改进版本. 希尔排序是基于插入排序的以下两点性质而提出改进方法的: 插入排序在对几乎 ...

随机推荐

  1. JVM学习笔记一:内存管理

    参考资料 本文参考:<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作者 周志明 知识产权归作者所有 走近java java组成部分:java语言.各平台虚拟机.Class文件结构.java api 类库.第三 ...

  2. gitlab和github一起使用

    还是在转我笔记上的内容, 也算备份 参考(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2994742) 可以对比着看, 我记得参考里面有个点没有说详细, 我把自己的流程记下 ...

  3. 暑假集训D10总结

    刷题 今天上了一天的树,然后就下不来了,(根本就没上去吧) 打了道256行的SpalySplay,然后在COGS上过了道4星半的[NOI2005]维护数列,然后--我发现!@#在内网上竟然E了(喵喵喵 ...

  4. POJ3614 Sunscreen 优先队列+贪心

    Description To avoid unsightly burns while tanning, each of the C (1 ≤ C ≤ 2500) cows must cover her ...

  5. spring持久类po或者javabean为什么常常实现序列化?

    无论用hibernate或者mybatis结合spring做开发还是其他,系统里持久类往往要实现序列化, implements Serializable.我还是比较好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直只知道个 ...

  6. JPA常用注解

    JPA全称Java Persistence API.JPA通过JDK 5.0注解或XML描述对象-关系表的映射关系,并将运行期的实体对象持久化到数据库中.        JPA由EJB 3.0软件专家 ...

  7. python--DenyHttp项目(2)--ACM监考客户端测试版☞需求分析

    写脚本之前,先写个需求分析 以后会多写一些脚本,会注意这方面的 禁止HTTP请求☞需求分析 核心功能: 通过修改Hosts文件,禁止用户访问百度等搜索引擎 实现方法: 通过CMD控制台命令COPY覆盖 ...

  8. 照着官方文档学习react

    笨人学习法 10000个小时策略来学习,因为笨.先照着官方文档敲一遍,写一遍. 准备 先要准备环境.搭建一个基于webpack的react环境:Hello ReactJS. demo: https:/ ...

  9. java多线程系列(五)---synchronized ReentrantLock volatile Atomic 原理分析

    java多线程系列(五)---synchronized ReentrantLock volatile Atomic 原理分析 前言: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指正. 目录 认识cpu.核心与线程 java ...

  10. linux文件系统目录解析

    Linux下的文件系统为树形结构,入口为/ 树形结构下的文件目录: 无论哪个版本的Linux系统,都有这些目录,这些目录应该是标准的.各个Linux发行版本会存在一些小小的差异,但总体来说,还是大体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