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 FET)简称场效应管,是一种由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的半导体器件,也称为单极型晶体管,它主要分型场效应管(Junction FET, JFET)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ET,MOSFET),属于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器件,具有输入电阻高、噪声小、功耗低、动态范围大、易于集成、无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范围宽等优点。

本节我们讲解一下N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在一块P型硅片(半导体)衬底(Substrate,也有称为Bulk或Body)上,形成两个高掺杂的N+区,分别命名为源(Source)区与漏(Drain)区,从中引出的电极分别称为源极(S)与漏极(D)。在P型衬底表面覆盖薄薄的一层SiO2(二氧化硅)作为绝缘层,叫栅氧化层或栅绝缘层,再在上面覆盖一层金属(现今广泛使用多晶硅,Poly-Silicon),其引出的电极称为栅极(Gate, S),这就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名称的由来。

其原理图符号应如下所示:

从结构上可以看出,MOS管是完全对称的,因此理论上源极S与漏极D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在MOS管中,源极为提供载流子的端子,而漏极为接收载流子的端子,源和漏的命名也由此而来,N沟通MOS管的源极通常连接至电路的最低电位,而P沟通MOS管的源极连接至电路的最高电位(为什么?)。

对于单个MOS场效应管,衬底B通常与源极S连接在一起,这样两个电极的电位是一致的,这样可以避免体效应引起阈值电压的漂移(后面会提到),因此,你看到的MOS场效应管符号可能如下图所示:

这样场效应管就应该如下图所示:

实际的场效应管通常把衬底电极B与源极电极S做在一起,因此,通常我们是看不到衬底电极的。由于N区与P型衬底之间存在PN结(也叫做耗尽层),因此上图中已经形成了两个二极管,如下图所示:

很明显,左边的那个PN结(二极管)因B极与S极的短接而相当于不存在,右侧的二极管则称为寄生二极管,它是由源极S指向漏极D,因此,我们也有可能看到如下图所示的MOS场效应管原理图符号:

下图来自国际整流器IR的NMOS场效应管IRFP150N数据手册:

下面我们来看看N沟通MOS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假设初始状态如下图所示,即栅-源电压VGS与漏-源电压VDS均为0V,这种状态称为截止区,亦即漏极D与源极S之间是不导通的。

如果此时在漏-源两极之间施加正向电压VDS,则仍然有一定的漏电流,我们称之为漏源泄漏电流IDSS(Drain-to-Source Leakage Current,增强型MOS管的IDSS很小,一般是uA级别,如下图所示:

当对栅极G与源极S施加正向电压VGS时,在正向电场的作用力下,N区中的电子(多子)与P型衬底中的电子(少子)均被吸附到栅极下的衬底表面,并与P型衬底中空穴(多子)复合而形成负离子为主的空间电荷区,这个空间电荷区把两侧的空间电荷区连接起来,但这个时候的栅-源电压VGS比较小,因此,漏极D与源极S仍然是不导通的(即截止区),如下图所示(关于电子与空穴复合可参考文章《二极管》):

此时,也有相应的-源泄漏电流IGSS(Gate-to-Source Forward Leakage,因为栅极与源极之间相当于两个平板,而SiO2绝缘层相当于平板之间的介质,因此形成的平板电容肯定会有一定的泄漏电流,此值越小表示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绝缘氧化层的绝缘性越好。

当栅-源电压VGS继续增大时,N区与P型衬底中的电子被进一步吸附到栅极下的衬底表面,直到电子的浓度大于空穴浓度,原来两个N区中间的P型衬底变换为N型,并将两侧的N区连通。我们把刚刚能使源-漏两极之间能够导通的电压称为阈值电压VGS(th)(Gate Threahold Voltage,此值取决于场效应管的工艺,绝缘层越薄(电势梯度越大),N+区掺杂浓度愈高(电子越多),衬底掺杂浓度愈低(则P衬底的空穴越小,需要复合的电子就越少),则相应的阈值电压就越小

这个导电沟通是由原来的P型衬底转变为N型的,因此也称为反型层。导电沟通也存在一定的电阻,我们称其为通态漏源电阻RDS(on)(Static Drain-to-Source On-Resistance,显然,栅-源极间电压VGS越大,则反型层中的自由电子浓度也相应越大,导电沟道也越深,因此RDS(on)也越小,但是VGS也有其最大值VGSS,通常为±10V~20V左右,超过此值则栅-源极间可能会被击穿。

 

此时的N型导电沟道与P型衬底之间也形成了一个PN结,如下图所示:

原理图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与该PN结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以后你就不用记什么“箭头指向栅极是N沟道”之类的口诀了,而原理图符号两侧的线段则分别表示栅极与源极,并且在默认情况下是不导通的,所以是三条虚线段。很容易可以预想到,耗尽型MOS管的原理图符号应该是一条实线,因为耗尽型MOS管在默认情况下源极与漏极之间是导通的,如下图所示:

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由于P型衬底与源极S连接在一起,当对栅-源两极之间施加VGS正向电压时,才可以在相对较低的电场下也可以将P型衬底中的少子电子吸附过来,如果P型衬底没有与源极S相连接(悬空),或连接的是其它更高的电平,则由于P型衬底是悬空的(相当于栅-源电压找不到发力点),在正常的栅-源电压VGS电压下很难形成导电沟通,继而使MOS管无法正常工作。

换句话讲,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我们需要更大的栅-源电压VGS才能形成N型导电沟道,亦即导致阈值电压VGS(th)的变化(漂移),如下图所示:

此时源极S与漏极D之间是导通的,如果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VDS正向电压,则会形成电流回路,如下图所示:

MOS管的漏-源极之间能通过的最大电流称为漏极电流ID(Drain Current,也有些数据手册称为源极电流IS(Source Current,其实两者是一致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相对于没有添加漏-源电压VDS前(VDS=0)的状态,栅-漏极之间的正向电压VGD会因为VDS的施加而减弱,即VGD=VGS-VDS,也就是说,栅-源极的正向电场最强,产生的导电沟通最深,而越往漏极靠近,产生正向电场逐渐减弱,这样导致导电沟通的深度是不均匀的。

这种状态也称为非饱和区(Nonsaturation Region,也叫变阻区(Ohmic Region

当漏-源电压VDS增大到其值为VGS-VGS(th)时,由于VGD形成的正向电场不足以在漏极端吸附足够的电子而造成N型沟道的消失,此时源极与漏极间也是不导通的。这种由VDS引起沟道不导通的现象称之为预夹断。这种状态也称为饱和区(Saturation Region,也叫放大区(Active Region),使用场效应管组成的放大电路应工作在此种状态(与三极管的饱和区不一样)。

在MOS管的放大区,VDS的存在使其产生预夹断,这时漏极电流ID几乎不再受VDS控制,即仅受控于栅-源电压VGS,这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受控于基极电流IB一样,只不过是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它可以等效如下图所示:

当漏-源电压VDS增大到某一程度时,漏极与P型衬底间的PN结引发雪崩击穿,此时电流迅速上升,MOS管进入到击穿区,如下图所示:

其中,V(BR)DSS即漏-源击穿电压(Drain-to-Source Breakdown Voltage

与三极管类型,MOS管也有相应的伏安特性曲线,但是MOS管输入栅极电流非常小,输入特性曲线就没有太大的必要,在共源极连接形式中,N沟道MOS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我们用下图所示的电路对IRFP150进行输出特性曲线的仿真:

其中,XIV1为IV特性分析仪(IV-Analyzer),也就是伏安特性曲线分析仪,非常适合于测量分立半导体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

双击XIV1后,在弹出的对话框内进入 Simulate Parameters仿真参数设置界面,如下图所示进行设置:

再运行仿真(交互式仿真模式下)即可出现如下图所示的伏安特性曲线:

下图为IRFP150数据手册的参数:

读者可以对照之前的描述解读此规格书的电气参数,另外,还有一些寄生及延迟时间之类的参数,我们留待下一节讲解。

原文地址点击这里

N沟通场效应管深度图解(1)工作原理及Multisim实例仿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开关电源(1)之BUCK降压变换器工作原理及Multisim实例仿真

    开关电源(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即开关稳压电源,是相对于线性稳压电源的一种的新型稳压电源电路,它通过对输出电压实时监测并动态控制开关管导通与断开的时间比值来稳定 ...

  2. 图解 Git 工作原理

    此页图解 git 中的最常用命令.如果你稍微理解git的工作原理,这篇文章能够让你理解的更透彻. 基本用法 上面的四条命令在工作目录.暂存目录(也叫做索引)和仓库之间复制文件. git add fil ...

  3. Servlet 生命周期、工作原理-是单实例多线程

    Servelet是单实例多线程的 参考:servlet单实例多线程模式 一.Servlet生命周期 大致分为4部:Servlet类加载-->实例化-->服务-->销毁 1.Web C ...

  4. 图解Ajax工作原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gj0930/p/6126542.html Ajax指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的 Jav ...

  5. 深度图解Redis Cluster原理

    不想谈好吉他的撸铁狗,不是好的程序员,欢迎微信关注「SH的全栈笔记」 前言 上文我们聊了基于Sentinel的Redis高可用架构,了解了Redis基于读写分离的主从架构,同时也知道当Redis的ma ...

  6. JVM 垃圾回收器工作原理及使用实例介绍(转载自IBM),直接复制粘贴,需要原文戳链接

    原文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lo-JVMGarbageCollection/ 再插一个关于线程和进程上下文,待判断 http://b ...

  7. JVM 垃圾回收器工作原理及使用实例介绍

    IBM介绍文档: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lo-JVMGarbageCollection/ Java 的新生代串行垃圾回收器中使用了复制 ...

  8. MapReduce工作原理(简单实例)

    Map-Reduce框架的运作完全基于<key,value>对,即数据的输入是一批<key,value>对,生成的结果也是一批<key,value>对,只是有时候它 ...

  9.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原理详解及Multisim实例仿真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Wien bridge oscillator circuit),简称"文氏电桥",是一种适于产生正弦波信号的振荡电路之一,此电路振荡稳定且输出波形良好,在较宽的频 ...

随机推荐

  1. C++入门教程之二:变量

    C++入门教程之二:变量 变量,顾名思义,意思是变化的量.变量的定义是计算机语言中能储存计算结果或能表示值的抽象概念.一个基本的程序需要变量,因此变量是程序设计中的一大重点. 变量基本结构 var_t ...

  2. windows性能计数器搜集方法

    windows性能计数器搜集方法 PerfMon-Windows性能监视器是个好东西,可以辅助我们分析发生问题时间段服务器资源占用情况,但是部署性能计数器确实一个相当麻烦的事情,往往这种枯燥的事别人还 ...

  3. QQ账号登录测试用例

  4. 痞子衡嵌入式:在i.MXRT启动头FDCB里使能串行NOR Flash的Continuous read模式

    大家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经搞技术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给大家介绍的是在FDCB里使能串行NOR Flash的Continuous read模式. 前面关于串行Flash传输时序的文章 <Fast R ...

  5. 三分钟了解B2B CRM系统的特点

    最近很多朋友想了解什么是B2B CRM系统,说到这里小Z先来给大家说说什么是B2B--B2B原本写作B to B,是Business-to-Business的缩写.正常来说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生意往来 ...

  6. margin (子元素远离父元素边框)

    如果父盒子没有设置border框着,那么他的子元素无法利用margin-top 来远离父元素的上边框 如果使用了margin-top会使子元素和父元素一起往下移 (子想离,父不设置border边框 则 ...

  7. jQ的四类基本选择器

    jQuery的四种选择器 jQ选择器与css选择器本质上相差不大,但是在使用容易混淆格式或属性 1.基础选择器 $('#id名') $('.类名') $('.类名1 .类名2') $('标签名.类名' ...

  8. [刷题] 51 N-Queens

    要求 将n个皇后摆放在n*n的棋盘中,使横.竖和两个对角线方向均不会同时出现两个皇后 思路 尝试在一行中摆放,如果摆不下,回到上一行重新摆放,直到所有行都摆下 快速判断不合法情况 竖向:col[i]表 ...

  9. 在 Linux 中,最直观、最可见的部分就是 文件系统(file system)

    在 Linux 中,最直观.最可见的部分就是 文件系统(file system).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关于 Linux 中国的文件系统,系统调用以及文件系统实现背后的原理和思想.这些思想中有一些来 ...

  10. 强哥PHP面向对象学习笔记

    面向对象编程OOP目标:重用性.灵活性.扩展性特点:封装.继承.多态 类的书写方法:class PersionName{} 特征:属性.其实就是变量行为:方法.其实就是函数 1.实例化对象2.对象中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