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m常见模式——分布式RPC
Storm常见模式——分布式RPC
本文翻译自:https://github.com/nathanmarz/storm/wiki/Distributed-RPC,作为学习Storm DRPC的资料,转载必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及本文翻译链接。
分布式RPC(distributed RPC,DRPC)用于对Storm上大量的函数调用进行并行计算过程。对于每一次函数调用,Storm集群上运行的拓扑接收调用函数的参数信息作为输入流,并将计算结果作为输出流发射出去。
DRPC本身算不上Storm的特性,它是通过Storm的基本元素:streams,spouts,bolts,topologies而衍生的一个模式。DRPC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独立于Storm的库发布,但由于其重要性还是和Storm捆绑在了一起。
总体概述
DRPC通过DRPC Server来实现,DRPC Server的整体工作过程如下:
接收到一个RPC调用请求;
发送请求到Storm上的拓扑;
从Storm上接收计算结果;
将计算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以上过程,在client客户端看来,一个DRPC调用看起来和一般的RPC调用没什么区别。下面代码是client通过DRPC调用“reach”函数,参数为“http://twitter.com”:
- DRPCClient client = new DRPCClient("drpc-host", 3772); String result = client.execute("reach", "http://twitter.com");
DRPC内部工作流程如下:
Client向DRPC Server发送被调用执行的DRPC函数名称及参数。
Storm上的topology通过DRPCSpout实现这一函数,从DPRC Server接收到函数调用流;
DRPC Server会为每次函数调用生成唯一的id;
Storm上运行的topology开始计算结果,最后通过一个ReturnResults的Bolt连接到DRPC Server,发送指定id的计算结果;
DRPC Server通过使用之前为每个函数调用生成的id,将结果关联到对应的发起调用的client,将计算结果返回给client。
LinearDRPCTopologyBuilder
Storm提供了一个topology builder——LinearDRPCTopologyBuilder,它可以自动完成几乎所有的DRPC步骤。包括:
构建spout;
向DRPC Server返回结果;
为Bolt提供函数用于对tuples进行聚集。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个DRPC拓扑只是简单的在输入参数后追加“!”后返回:
- public static class ExclaimBolt extends BaseBasicBolt { public void execute(Tuple tuple, BasicOutputCollector collector) { String input = tuple.getString(1); collector.emit(new Values(tuple.getValue(0), input + "!")); } public void declareOutputFields(OutputFieldsDeclarer declarer) { declarer.declare(new Fields("id", "resul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LinearDRPCTopologyBuilder builder = new LinearDRPCTopologyBuilder("exclamation"); builder.addBolt(new ExclaimBolt(), 3); // ... }
由上述例子可见,我们只需很少的工作即可完成拓扑。当创建LinearDRPCTopologyBuilder
的时候,需要指定拓扑中
DRPC
函数的名称
“
exclamation”
。一个
DRPC Server
可以协调多个函数,每个函数有不同的函数名称。拓扑中的第一个
bolt
的输入是
两
个字段:第一个是请求的
id
号;第二个是请求的参数。
LinearDRPCTopologyBuilder
同时需要最后一个
bolt
发射一个包含两个字段的输出流:第一个字段是请求
id
;第二个字段是计算结果。因此,所有的中间
tuples
必须包含请求
id
作为第一个字段。
例子中,
ExclaimBolt
在输入
tuple
的第二个字段后面追加
“!”
,
LinearDRPCTopologyBuilder
负责处理其余的协调工作:与
DRPC Server
建立连接,发送结果给
DRPC Server
。
本地模式DRPC
DRPC可以以本地模式运行,下面的代码是如何在本地模式运行上面的例子:
- LocalDRPC drpc = new LocalDRPC(); LocalCluster cluster = new LocalCluster(); cluster.submitTopology("drpc-demo", conf, builder.createLocalTopology(drpc)); System.out.println("Results for 'hello':" + drpc.execute("exclamation", "hello")); cluster.shutdown(); drpc.shutdown();
首先创建一个LocalDRPC
对象,该对象在本地模拟一个
DRPC Server
,正如
LocalCluster
在本地模拟一个
Storm
集群一样。然后创建一个
LocalCluster
对象在本地模式下运行拓扑。
LinearDRPCTopologyBuilder
含有单独的方法用于创建本地拓扑和远程拓扑。
本地模式下,
LocalDRPC
并不绑定任何端口,因此
Storm
的拓扑需要了解要通讯的对象
——
这就是为什么
createLocalTopology
方法需要以
LocalDRPC
对象作为输入。
加载完拓扑之后,通过对
LocalDRPC
调用
execute
方法,就可以执行
DRPC
函数调用了。
远程模式DRPC
在实际的Storm集群上运行DRPC也一样很简单。只需完成以下步骤:
启动DRPC Server(s);
配置DRPC Server(s)地址;
向Storm集群提交DRPC拓扑。
首先,通过storm脚本启动DRPC Server:
- bin/storm drpc
然后,在Storm集群中配置DRPC Server地址,这就是DRPCSpout
读取函数调用请求的地方。这一步的配置可以通过
storm.yaml
文件或者拓扑的配置来完成。通过
storm.yaml
文件的配置方式如下:
- drpc.servers: - "drpc1.foo.com" - "drpc2.foo.com"
最后,通过StormSubmitter
启动
DRPC
拓扑。为了以远程模式运行
上面的例子,代码如下:
- StormSubmitter.submitTopology("exclamation-drpc", conf, builder.createRemoteTopology());
createRemoteTopology
被用于为
Storm
集群创建合适的拓扑。
一个复杂的例子
上面的exclamation只是一个简单的DRPC例子。下面通过一个复杂的例子介绍如何在Storm集群内进行DRPC——计算Twitter上每个URL的到达度(reach),也就是每个URL暴露给的不同人的个数。
为了完成这一计算,需要完成以下步骤:
获取所有点选了(tweet)该URL的人;
获取步骤1中所有人的关注者(followers,粉丝);
对所有关注者followers进行去重;
对步骤3中的关注者人数进行求和。
一个简单的URL到达度计算可能涉及成千上万次数据库调用以及数以百万的followers记录,计算量非常大。有了Storm,将很容易实现这一计算过程。单机上可能需要运行几分钟才能完成,在Storm集群上,即使是最难计算的URL也只需要几秒钟。
这个例子的代码在storm-starter:点击这里。这里是如何创建拓扑的代码:
- LinearDRPCTopologyBuilder builder = new LinearDRPCTopologyBuilder("reach"); builder.addBolt(new GetTweeters(), 3); builder.addBolt(new GetFollowers(), 12) .shuffleGrouping(); builder.addBolt(new PartialUniquer(), 6) .fieldsGrouping(new Fields("id", "follower")); builder.addBolt(new CountAggregator(), 2) .fieldsGrouping(new Fields("id"));
- 拓扑的执行分为以下四步:
GetTweeters:获取所有tweet了指定URL的用户列表,这个Bolt将输入流[id, url]转换成输出流[id, tweeter],每个url元组被映射为多个tweeter元组。
GetFollowers:获取步骤1中所有用户列表的followers,这个Bolt将输入流[id, twetter]转换成输出流[id, follower],当某个人同时是多个人的关注者follower,而且这些人都tweet了指定的URL,那么将产生重复的follower元组。
PartialUniquer:将所有followers按照follower id分组,使得同一个follower在同一个task中被处理。这个Bolt接收follower并进行去重计数。
CountAggregator:从各个PartialUniquer中接收各部分的计数结果,累加后完成到达度计算。
下面是PartialUniquer
这个
Bolt
的代码实现:
- public class PartialUniquer extends BaseBatchBolt { BatchOutputCollector _collector; Object _id; Set<String> _followers = new HashSet<String>(); @Override public void prepare(Map conf, TopologyContext context, BatchOutputCollector collector, Object id) { _collector = collector; _id = id; } @Override public void execute(Tuple tuple) { _followers.add(tuple.getString(1)); } @Override public void finishBatch() { _collector.emit(new Values(_id, _followers.size()));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clareOutputFields(OutputFieldsDeclarer declarer) { declarer.declare(new Fields("id", "partial-count")); } }
PartialUniquer
通过继承
BaseBatchBolt
实现了
IBatchBolt
接口,
batch bolt
提供了
API
用于将一批
tuples
作为整体来处理。每个请求
id
会创建一个新的
batch bolt
实例,同时
Storm
负责这些实例的清理工作。
当PartialUniquer
接收到一个
follower
元组时执行
execute
方法,将
follower
添加到请求
id
对应的
HashSet
集合中。
Batch bolt同时提供了finishBatch
方法用于当这个
task
已经处理完所有的元组时调用。
PartialUniquer
发射一个包含当前
task
所处理的
follower ids
子集去重后个数的元组。
在内部实现上,
CoordinatedBolt
用于检测指定的
bolt
是否已经收到指定请求
id
的所有
tuples
元组。
CoordinatedBolt
使用
direct streams管理实现这一协作过程。
拓扑的其他部分易于理解。到达度的每一步的计算过程都是并行进行的,通过DRPC实现也是非常容易的。
Non-linear DRPC拓扑
LinearDRPCTopologyBuilder
只能处理
“
线性的
”DRPC
拓扑
——
正如到达度这样可以通过一系列步骤序列来完成的计算。不难想象,
DRPC
调用中包含有更复杂的带有分支和合并
Bolt
的拓扑。目前,必须自己直接使用
CoordinatedBolt
来完成这种非线性拓扑的计算。
LinearDRPCTopologyBuilder工作过程
DRPCSpout发射[args, return-info],其中return-info包含DRPC Server的主机和端口号,以及DRPC Server为该次请求生成的唯一id号;
构造一个Storm拓扑包含以下部分:
DRPCSpout
PrepareRequest(生成一个请求id,为return info创建一个流,为args创建一个流)
CoordinatedBolt wrappers以及direct groupings
JoinResult(将结果与return info拼接起来)
ReturnResult(连接到DRPC Server,返回结果)
LinearDRPCTopologyBuilder是建立在Storm基本元素之上的高层抽象。
高级进阶
KeyedFairBolt用于组织同一时刻多请求的处理过程;
如何直接使用
CoordinatedBolt
。
Storm常见模式——分布式RPC的更多相关文章
- Storm常见模式——批处理
Storm对流数据进行实时处理时,一种常见场景是批量一起处理一定数量的tuple元组,而不是每接收一个tuple就立刻处理一个tuple,这样可能是性能的考虑,或者是具体业务的需要. 例如,批量查询或 ...
- Storm入门(九)Storm常见模式之流聚合
流聚合(stream join)是指将具有共同元组(tuple)字段的数据流(两个或者多个)聚合形成一个新的数据流的过程. 从定义上看,流聚合和SQL中表的聚合(table join)很像,但是二者有 ...
- Storm常见模式——流聚合
转自:http://www.cnblogs.com/panfeng412/archive/2012/06/04/storm-common-patterns-of-stream-join.html 流聚 ...
- Twitter Storm: storm的一些常见模式
这篇文章列举出了storm topology里面的一些常见模式: 流聚合(stream join) 批处理(Batching) BasicBolt 内存内缓存 + fields grouping 组合 ...
- 【原】Storm分布式RPC
5. Storm高级篇 序列化 分布式RPC High level overview LinearDRPCTopologyBuilder Local mode DRPC Remote mode DRP ...
- 基于netty轻量的高性能分布式RPC服务框架forest<上篇>
工作几年,用过不不少RPC框架,也算是读过一些RPC源码.之前也撸过几次RPC框架,但是不断的被自己否定,最近终于又撸了一个,希望能够不断迭代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顺便也记录一下撸RPC的过程,一来作为 ...
- 一个轻量级分布式RPC框架--NettyRpc
1.背景 最近在搜索Netty和Zookeeper方面的文章时,看到了这篇文章<轻量级分布式 RPC 框架>,作者用Zookeeper.Netty和Spring写了一个轻量级的分布式RPC ...
- 轻量级分布式RPC框架
随笔- 139 文章- 0 评论- 387 一个轻量级分布式RPC框架--NettyRpc 1.背景 最近在搜索Netty和Zookeeper方面的文章时,看到了这篇文章<轻量级分布式 ...
- 一个轻量级分布式 RPC 框架 — NettyRpc
原文出处: 阿凡卢 1.背景 最近在搜索Netty和Zookeeper方面的文章时,看到了这篇文章<轻量级分布式 RPC 框架>,作者用Zookeeper.Netty和Spring写了一个 ...
随机推荐
- SPOJ 375
默默一看提交时间 -- 这是我以前的代码风格--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vector> #i ...
- php上传文件常见错误
今天在文件上传过程中遇到的文件上传不过去,和网页报错,最后经查看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上传文件错误码 error=0 正常上传 error=1 上传的大小超过了input[type=file]的文件上传 ...
- hdu 3729(二分图最大匹配)
I'm Telling the Truth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 ...
- B/S、C/S模式介绍
1.B/S模式 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方式的网络结构. ①.客户端统一采用浏览器如:Netscape和IE,通过Web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出请求,由Web服务器对数据 ...
- Pandas分组运算(groupby)修炼
Pandas分组运算(groupby)修炼 Pandas的groupby()功能很强大,用好了可以方便的解决很多问题,在数据处理以及日常工作中经常能施展拳脚. 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下groupby() ...
- Server SQL 2008 练习
一.修改数据库 (1)给db_temp数据库添加一个数据文件文件db_temp1指定大小为5MB,最大文件大小为100mb,自动递增大小为1MB,存储路径为d:\. 利用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db ...
- 【OpenStack】源码级深入了解删除虚拟机操作
首先看一下虚拟机有多少种状态:(/nova/compute/vmstates.py) ACTIVE = 'active' # VM is running BUILDING = 'building' # ...
- leetcode88 Merged Sorted Array
题意:两个已排好序的数组,合并成新的数组. 解题思路:刚开始做题,完全找不到思路,想用最简单的插入法做,提示超时了大概是for用多了哈哈··看了下别人的方法果断佩服,利用好已排序这个特点,从后往前添加 ...
- run()和start()的区别
run没有启新的线程,start方法才会调用Thread的native的start0方法,start0会调用run方法,开启新的线程,博主这么做,不是多线程顺序执行,而是把业务阻塞在主线程里.请打印: ...
- [BZOJ1444]有趣的游戏(AC自动机+矩阵乘法)
n个等长字符串,机器会随机输出一个字符串(每个字母出现的概率为p[i]),问每个字符串第一个出现的概率是多少. 显然建出AC自动机,套路地f[i][j]表示i时刻位于节点j的概率. 构建转移矩阵,当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