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Elasticsearch是一个很火的分布式搜索系统,提供了非常强大而且易用的查询和分析能力,包括全文索引、模糊查询、多条件组合查询、地理位置查询等等,而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聚合能力。因为其查询场景非常丰富,所以如果泛泛的分析其查询性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而且除了场景之外,还有很多影响因素,包括机型、参数配置、集群规模等等。本文主要是针对几种主要的查询场景,从查询原理的角度分析这个场景下的查询开销,并给出一个大概的性能数字,供大家参考。

Lucene查询原理

本节主要是一些Lucene的背景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同学可以略过。

Lucene的数据结构和查询原理

Elasticsearch的底层是Lucene,可以说Lucene的查询性能就决定了Elasticsearch的查询性能。关于Lucene的查询原理大家可以参考以下这篇文章:

Lucene查询原理

Lucene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几种数据结构,这决定了数据是如何被检索的,本文再简单描述一下几种数据结构:

  1. FST:保存term字典,可以在FST上实现单Term、Term范围、Term前缀和通配符查询等。
  2. 倒排链:保存了每个term对应的docId的列表,采用skipList的结构保存,用于快速跳跃。
  3. BKD-Tree:BKD-Tree是一种保存多维空间点的数据结构,用于数值类型(包括空间点)的快速查找。
  4. DocValues:基于docId的列式存储,由于列式存储的特点,可以有效提升排序聚合的性能。

组合条件的结果合并

了解了Lucene的数据结构和基本查询原理,我们知道:

  1. 对单个词条进行查询,Lucene会读取该词条的倒排链,倒排链中是一个有序的docId列表。
  2. 对字符串范围/前缀/通配符查询,Lucene会从FST中获取到符合条件的所有Term,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些Term再查找倒排链,找到符合条件的doc。
  3. 对数字类型进行范围查找,Lucene会通过BKD-Tree找到符合条件的docId集合,但这个集合中的docId并非有序的。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给一个组合查询条件,Lucene怎么对各个单条件的结果进行组合,得到最终结果。简化的问题就是如何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1. 对N个倒排链求交集

上面Lucene原理分析的文章中讲过,N个倒排链求交集,可以采用skipList,有效的跳过无效的doc。

2. 对N个倒排链求并集

处理方式一:仍然保留多个有序列表,多个有序列表的队首构成一个优先队列(最小堆),这样后续可以对整个并集进行iterator(堆顶的队首出堆,队列里下一个docID入堆),也可以通过skipList的方式向后跳跃(各个子列表分别通过skipList跳)。这种方式适合倒排链数量比较少(N比较小)的场景。

处理方式二:倒排链如果比较多(N比较大),采用方式一就不够划算,这时候可以直接把结果合并成一个有序的docID数组。

处理方式三:方式二中,直接保存原始的docID,如果docID非常多,很消耗内存,所以当doc数量超过一定值时(32位docID在BitSet中只需要一个bit,BitSet的大小取决于segments里的doc总数,所以可以根据doc总数和当前doc数估算是否BitSet更加划算),会采用构造BitSet的方式,非常节约内存,而且BitSet可以非常高效的取交/并集。

3. BKD-Tree的结果怎么跟其他结果合并

通过BKD-Tree查找到的docID是无序的,所以要么先转成有序的docID数组,或者构造BitSet,然后再与其他结果合并。

查询顺序优化

如果采用多个条件进行查询,那么先查询代价比较小的,再从小结果集上进行迭代,会更优一些。Lucene中做了很多这方面的优化,在查询前会先估算每个查询的代价,再决定查询顺序。

结果排序

默认情况下,Lucene会按照Score排序,即算分后的分数值,如果指定了其他的Sort字段,就会按照指定的字段排序。那么,排序会非常影响性能吗?首先,排序并不会对所有命中的doc进行排序,而是构造一个堆,保证前(Offset+Size)个数的doc是有序的,所以排序的性能取决于(Size+Offset)和命中的文档数,另外就是读取docValues的开销。因为(Size+Offset)并不会太大,而且docValues的读取性能很高,所以排序并不会非常的影响性能。

各场景查询性能分析

上一节讲了一些查询相关的理论知识,那么本节就是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具体的一些测试数字来分析一下各个场景的性能。测试采用单机单Shard、64核机器、SSD磁盘,主要分析各个场景的计算开销,不考虑操作系统Cache的影响,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单Term查询

ES中建立一个Index,一个shard,无replica。有1000万行数据,每行只有几个标签和一个唯一ID,现在将这些数据写入这个Index中。其中Tag1这个标签只有a和b两个值,现在要从1000万行中找到一条Tag1=a的数据(约500万)。给出以下查询,那么它耗时如何呢:
请求:
{
"query": {
"constant_score": {
"filter": {
"term": {
"Tag1": "a"
}
}
}
},
"size": 1
}'
响应:
{"took":233,"timed_out":false,"_shards":{"total":1,"successful":1,"skipped":0,"failed":0},"hits":{"total":5184867,"max_score":1.0,"hits":...}

这个请求耗费了233ms,并且返回了符合条件的数据总数:5184867条。

对于Tag1="a"这个查询条件,我们知道是查询Tag1="a"的倒排链,这个倒排链的长度是5184867,是非常长的,主要时间就花在扫描这个倒排链上。其实对这个例子来说,扫描倒排链带来的收益就是拿到了符合条件的记录总数,因为条件中设置了constant_score,所以不需要算分,随便返回一条符合条件的记录即可。对于要算分的场景,Lucene会根据词条在doc中出现的频率来计算分值,并取分值排序返回。

目前我们得到一个结论,233ms时间至少可以扫描500万的倒排链,另外考虑到单个请求是单线程执行的,可以粗略估算,一个CPU核在一秒内扫描倒排链内doc的速度是千万级的。

我们再换一个小一点的倒排链,长度为1万,总共耗时3ms。

{"took":3,"timed_out":false,"_shards":{"total":1,"successful":1,"skipped":0,"failed":0},"hits":{"total":10478,"max_score":1.0,"hits":...}

Term组合查询

首先考虑两个Term查询求交集:

对于一个Term的组合查询,两个倒排链分别为1万和500万,合并后符合条件的数据为5000,查询性能如何呢?
请求:
{
"size": 1,
"query": {
"constant_score": {
"filter": {
"bool": {
"must": [
{
"term": {
"Tag1": "a" // 倒排链长度500万
}
},
{
"term": {
"Tag2": "0" // 倒排链长度1万
}
}
]
}
}
}
}
}
响应:
{"took":21,"timed_out":false,"_shards":{"total":1,"successful":1,"skipped":0,"failed":0},"hits":{"total":5266,"max_score":2.0,"hits":...}

这个请求耗时21ms,主要是做两个倒排链的求交操作,因此我们主要分析skipList的性能。

这个例子中,倒排链长度是1万、500万,合并后仍有5000多个doc符合条件。对于1万的倒排链,基本上不进行skip,因为一半的doc都是符合条件的,对于500万的倒排链,平均每次skip1000个doc。因为倒排链在存储时最小的单位是BLOCK,一个BLOCK一般是128个docID,BLOCK内不会进行skip操作。所以即使能够skip到某个BLOCK,BLOCK内的docID还是要顺序扫描的。所以这个例子中,实际扫描的docID数粗略估计也有几十万,所以总时间花费了20多ms也符合预期。

对于Term查询求并集呢,将上面的bool查询的must改成should,查询结果为:

{"took":393,"timed_out":false,"_shards":{"total":1,"successful":1,"skipped":0,"failed":0},"hits":{"total":5190079,"max_score":1.0,"hits":...}

花费时间393ms,所以求并集的时间是多于其中单个条件查询的时间。

字符串范围查询

RecordID是一个UUID,1000万条数据,每个doc都有一个唯一的uuid,从中查找0~7开头的uuid,大概结果有500多万个,性能如何呢?
请求:
{
"query": {
"constant_score": {
"filter": {
"range": {
"RecordID": {
"gte": "0",
"lte": "8"
}
}
}
}
},
"size": 1
}
响应:
{"took":3001,"timed_out":false,"_shards":{"total":1,"successful":1,"skipped":0,"failed":0},"hits":{"total":5185663,"max_score":1.0,"hits":...} 查询a开头的uuid,结果大概有60多万,性能如何呢? 请求:
{
"query": {
"constant_score": {
"filter": {
"range": {
"RecordID": {
"gte": "a",
"lte": "b"
}
}
}
}
},
"size": 1
}
响应:
{"took":379,"timed_out":false,"_shards":{"total":1,"successful":1,"skipped":0,"failed":0},"hits":{"total":648556,"max_score":1.0,"hits":...}

这个查询我们主要分析FST的查询性能,从上面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FST的查询性能相比扫描倒排链要差许多,同样扫描500万的数据,倒排链扫描只需要不到300ms,而FST上的扫描花费了3秒,基本上是慢十倍的。对于UUID长度的字符串来说,FST范围扫描的性能大概是每秒百万级。

字符串范围查询加Term查询

字符串范围查询(符合条件500万),加上两个Term查询(符合条件5000),最终符合条件数目2600,性能如何?
请求:
{
"query": {
"constant_score": {
"filter": {
"bool": {
"must": [
{
"range": {
"RecordID": {
"gte": "0",
"lte": "8"
}
}
},
{
"term": {
"Tag1": "a"
}
},
{
"term": {
"Tag2": "0"
}
}
]
}
}
}
},
"size": 1
}
结果:
{"took":2849,"timed_out":false,"_shards":{"total":1,"successful":1,"skipped":0,"failed":0},"hits":{"total":2638,"max_score":1.0,"hits":...}

这个例子中,查询消耗时间的大头还是在扫描FST的部分,通过FST扫描出符合条件的Term,然后读取每个Term对应的docID列表,构造一个BitSet,再与两个TermQuery的倒排链求交集。

数字Range查询

对于数字类型,我们同样从1000万数据中查找500万呢?
请求:
{
"query": {
"constant_score": {
"filter": {
"range": {
"Number": {
"gte": 100000000,
"lte": 150000000
}
}
}
}
},
"size": 1
}
响应:
{"took":567,"timed_out":false,"_shards":{"total":1,"successful":1,"skipped":0,"failed":0},"hits":{"total":5183183,"max_score":1.0,"hits":...}

这个场景我们主要测试BKD-Tree的性能,可以看到BKD-Tree查询的性能还是不错的,查找500万个doc花费了500多ms,只比扫描倒排链差一倍,相比FST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地理位置相关的查询也是通过BKD-Tree实现的,性能很高。

数字Range查询加Term查询

这里我们构造一个复杂的查询场景,数字Range范围数据500万,再加两个Term条件,最终符合条件数据2600多条,性能如何?
请求:
{
"query": {
"constant_score": {
"filter": {
"bool": {
"must": [
{
"range": {
"Number": {
"gte": 100000000,
"lte": 150000000
}
}
},
{
"term": {
"Tag1": "a"
}
},
{
"term": {
"Tag2": "0"
}
}
]
}
}
}
},
"size": 1
}
响应:
{"took":27,"timed_out":false,"_shards":{"total":1,"successful":1,"skipped":0,"failed":0},"hits":{"total":2638,"max_score":1.0,"hits":...}

这个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竟然只需要27ms!因为在上一个例子中,数字Range查询耗时500多ms,而我们增加两个Term条件后,时间竟然变为27ms,这是为何呢?

实际上,Lucene在这里做了一个优化,底层有一个查询叫做IndexOrDocValuesQuery,会自动判断是查询Index(BKD-Tree)还是DocValues。在这个例子中,查询顺序是先对两个TermQuery求交集,得到5000多个docID,然后读取这个5000多个docID对应的docValues,从中筛选符合数字Range条件的数据。因为只需要读5000多个doc的docValues,所以花费时间很少。

简单结论

  1. 总体上讲,扫描的doc数量越多,性能肯定越差。
  2. 单个倒排链扫描的性能在每秒千万级,这个性能非常高,如果对数字类型要进行Term查询,也推荐建成字符串类型。
  3. 通过skipList进行倒排链合并时,性能取决于最短链的扫描次数和每次skip的开销,skip的开销比如BLOCK内的顺序扫描等。
  4. FST相关的字符串查询要比倒排链查询慢很多(通配符查询更是性能杀手,本文未做分析)。
  5. 基于BKD-Tree的数字范围查询性能很好,但是由于BKD-Tree内的docID不是有序的,不能采用类似skipList的向后跳的方式,如果跟其他查询做交集,必须先构造BitSet,这一步可能非常耗时。Lucene中通过IndexOrDocValuesQuery对一些场景做了优化。

最后结尾再放一个彩蛋,既然扫描数据越多,性能越差,那么能否获取到足够数据就提前终止呢,下一篇文章我会介绍一种这方面的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很多场景下的查询性能。

阿里云双十一1折拼团活动:已满6人,都是最低折扣了
【满6人】1核2G云服务器99.5元一年298.5元三年 2核4G云服务器545元一年 1227元三年
【满6人】1核1G MySQL数据库 119.5元一年
【满6人】3000条国内短信包 60元每6月
参团地址:http://click.aliyun.com/m/1000020293/

阅读原文

基于Lucene查询原理分析Elasticsearch的性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ucene 查询原理 传统二级索引方案 倒排链合并 倒排索引 跳表 位图

    提问: 1.倒排索引与传统数据库的索引相比优势? 2.在lucene中如果想做范围查找,根据上面的FST模型可以看出来,需要遍历FST找到包含这个range的一个点然后进入对应的倒排链,然后进行求并集 ...

  2. Lucene底层原理和优化经验分享(1)-Lucene简介和索引原理

    Lucene底层原理和优化经验分享(1)-Lucene简介和索引原理 2017年01月04日 08:52:12 阅读数:18366 基于Lucene检索引擎我们开发了自己的全文检索系统,承担起后台PB ...

  3. Elasticsearch系列---聚合查询原理

    概要 本篇主要介绍聚合查询的内部原理,正排索引是如何建立的和优化的,fielddata的使用,最后简单介绍了聚合分析时如何选用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 正排索引 聚合查询的内部原理是什么,Elastich ...

  4. 用事实说话,成熟的ORM性能不是瓶颈,灵活性不是问题:EF5.0、PDF.NET5.0、Dapper原理分析与测试手记

    [本文篇幅较长,可以通过目录查看您感兴趣的内容,或者下载格式良好的PDF版本文件查看] 目录 一.ORM的"三国志"    2 1,PDF.NET诞生历程    2 2,Linq2 ...

  5. (转)用事实说话,成熟的ORM性能不是瓶颈,灵活性不是问题:EF5.0、PDF.NET5.0、Dapper原理分析与测试手记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bluedoctor/p/3378683.html [本文篇幅较长,可以通过目录查看您感兴趣的内容,或者下载格式良好的PDF版本文件查看] 目录 ...

  6. Spark MLlib LDA 基于GraphX实现原理及源代码分析

    LDA背景 LDA(隐含狄利克雷分布)是一个主题聚类模型,是当前主题聚类领域最火.最有力的模型之中的一个,它能通过多轮迭代把特征向量集合按主题分类.眼下,广泛运用在文本主题聚类中. LDA的开源实现有 ...

  7. WebGIS中兴趣点简单查询、基于Lucene分词查询的设计和实现

    文章版权由作者李晓晖和博客园共有,若转载请于明显处标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naaoveGIS/. 1.前言 兴趣点查询是指:输入框中输入地名.人名等查询信息后,地图上可 ...

  8. 一种安全云存储方案设计(下)——基于Lucene的云端搜索与密文基础上的模糊查询

    一种安全的云存储方案设计(未完整理中) 一篇老文了,现在看看错漏颇多,提到的一些技术已经跟不上了.仅对部分内容重新做了一些修正,增加了一些机器学习的内容,然并卵. 这几年来,云产品层出不穷,但其安全性 ...

  9. C#编写了一个基于Lucene.Net的搜索引擎查询通用工具类:SearchEngineUtil

    最近由于工作原因,一直忙于公司的各种项目(大部份都是基于spring cloud的微服务项目),故有一段时间没有与大家分享总结最近的技术研究成果的,其实最近我一直在不断的深入研究学习Spring.Sp ...

随机推荐

  1. Java多线程常用写法,使用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是基于抽象类和接口而言的. //匿名内部类(解决定义过多文件的问题,标准开发一个类就是一个文件) // new Runnable() { // @Override // public voi ...

  2. Mybatis入门(附源码压缩包下载)

    首先,来个项目全景预览,文章尾部附上Demo下载链接 [1]pom.xml配置(加入jar包)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 ...

  3. 从有状态应用(Session)到无状态应用(JWT),以及 SSO 和 OAuth2

    不管用哪种方式认证用户,都可能被中间人攻击窃取 SessionID 或 Token,从而发生 CSRF 攻击.解决方式就是全站 HTTPS.现在 Let's Encrypt 已经支持免费的通配符 HT ...

  4. EL表达式(三)自定义 EL 表达式

    自定义EL函数(静态方法): 编写步骤: 1.编写一个Java类,提供一个静态方法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GetLength { public sta ...

  5. vue分页练习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 ...

  6. Altium Designer chapter3总结

    绘制电路原理图中需要注意的如下: (1)元件库的操作:元件库的加载和卸载.查找元件. (2)元件操作: 1.放置元件(元件库中,place part,快捷键)中place part中的history可 ...

  7. hdu6575Budget

    Problem Description Avin’s company has many ongoing projects with different budgets. His company rec ...

  8. std::map使用结构体自定义键值

    使用STL中的map时候,有时候需要使用结构题自定义键值,比如想统计点的坐标出现的次数 struct Node{ int x,y; }; ...... map<Node,int>mp; m ...

  9. 5G网络的深度强化学习:联合波束成形,功率控制和干扰协调

    摘要:第五代无线通信(5G)支持大幅增加流量和数据速率,并提高语音呼叫的可靠性.在5G无线网络中共同优化波束成形,功率控制和干扰协调以增强最终用户的通信性能是一项重大挑战.在本文中,我们制定波束形成, ...

  10. nmon内存分析

    可参考: MemTotal:显示当前服务器物理内存大小,本服务器有8063180 KB≍7874 MB左右. MemFree:显示当前服务器的空闲内存大小,本服务器有5052336 KB≍4934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