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阿里P7架构师带你分析ArrayList集合源码,建议是先收藏再看!
ArrayList简介
ArrayList 是 Java 集合框架中比较常用的数据结构了。ArrayList是可以动态增长和缩减的索引序列,内部封装了一个动态再分配的Object[]数组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ArrayList继承抽象类AbstractList,实现了 List 接口,同时还实现了 RandomAccess、Cloneable、Serializable 接口,所以ArrayList 是支持快速访问、复制、序列化的。
主要成员变量
// 底层存储元素的数组
transient Object[] elementData;
// ArrayList的实际大小
private int size;
注意:size 才是 elementData数组中实际的元素个数,而 elementData.length 为数组的容量,表示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元素。
// ArrayList的默认初始化容量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CAPACITY = 10;
ArrayList的默认初始容量大小为 10。
// 记录对List操作的次数
protected transient int modCount = 0;
这个变量是定义在 AbstractList 中的,主要使用是在 Iterator,目的是防止在List在迭代的过程中被修改。
// 空的Object类型数组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EMPTY_ELEMENTDATA = {};
// 空的Object类型数组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
两个空的数组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讲就是第一次添加元素(使用add方法)时知道elementData是从空的构造函数还是有参构造函数被初始化的。以便确认下一步的扩容机制。
构造函数
ArrayList类共有三种构造函数:
- 无参构造函数
- 带有参数为初始容量initialCapacity的构造函数
- 带有参数为Collection集合的构造函数
1、无参构造函数
public ArrayList() {
this.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注意:虽然在源码的注释中说该构造函数构造一个容量大小为 10 的空的ArrayList,但实际上构造函数只是给 elementData 赋值了一个空的数组(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在第一次向ArrayList添加元素时容量才扩大至10的。
2、带有参数为初始容量initialCapacity的构造函数
public ArrayList(int initialCapacity) {
// 如果initalCapacity大于0,直接创建一个长度Object数组赋值为elementData;
if (initialCapacity > 0) {
this.elementData = new Object[initialCapacity];
}
// 如果initalCapcity等于0,直接将空数组EMPETY_ELEMENTDATA复制给elementData
else if (initialCapacity == 0) {
this.elementData = EMPTY_ELEMENTDATA;
}
// 如果initalCapcity小于于0,则抛出异常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else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
当 initialCapacity 为0时则是把 EMPTY_ELEMENTDATA 赋值给 elementData。 当 initialCapacity 大于零时初始化一个大小为 initialCapacity 的 object 数组并赋值给 elementData。
3、带有参数为Collection集合的构造函数
public Array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
// 将 Collection 转化为数组并赋值给elementData
elementData = c.toArray();
// 把elementData中元素的个数赋值给size并判断其是否为0
if ((size = elementData.length) != 0) {
// 如果 size 不为零,则判断 elementData 的 class 类型是否为 Object[],不是的话则做一次转换。
if (elementData.getClass() != Object[].class)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size, Object[].class);
}
// 如果 size 为零,则把 EMPTY_ELEMENTDATA 赋值给 elementData,相当于new ArrayList(0)。
else {
this.elementData = EMPTY_ELEMENTDATA;
}
}
该构造方法主要就是将Collection集合的实现类转换为ArrayList。
主要操作方法
add方法(添加单个元素)
public boolean add(E e) {
// 先确认ArrayList集合容量大小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 先给elementData中size位置赋值为e,然后size自增
elementData[size++] = e;
return true;
}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Internal(int minCapacity) {
// 如果elementData为默认的空数组,则给minCapacity赋值为初始的默认容量
if (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minCapacity = Math.max(DEFAULT_CAPACITY, minCapacity);
}
// modCount自增,并确定容量大于数组的长度
ensureExplicitCapacity(minCapacity);
}
private void ensureExplicitCapacity(int minCapacity) {
// modCount自增,修改次数加1
modCount++;
// 如果minCapacity超过了数组长度,则进行扩容
if (min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0)
grow(minCapacity);
}
上述三个函数的调用关系很简单,也很清楚。
- 在add方法中,每次添加元素到ArrayList中时都会先确认下集合容量大小,然后将size位置的元素赋值为e,size再进行自增。
- 在ensureCapacityInternal方法中先对elementData进行判断 ,如果elementData为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就取 DEFAULT_CAPACITY 和 minCapacity 的最大值也就是10。这就是 EMPTY_ELEMENTDATA 与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的区别所在。同时也验证了上面的说法:使用无参构造函数时是在第一次添加元素时初始化容量为10 。
- ensureExplicitCapacity 方法中首先对modCount 自增1,记录操作次数,然后如果 minCapacity 大于 elementData 的长度,则对集合进行扩容。显然当第一次添加元素时 elementData 的长度为零。那我们来看看 grow 函数。
private void grow(int minCapacity) {
// ArrayList的旧容量为数组长度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将新容量赋值为原容量的1.5倍(左移一位相当于除以二)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
// 如果此时新容量还是小于添加元素后的容量,则将新容量直接赋值为添加元素后的容量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0)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如果此时新容量大于数组的最大大小,则返回上限最大的容量
if (new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0)
newCapacity = hugeCapacity(minCapacity);
// 把旧的数组elementData拷贝到新的elementData,并将容量设置为newCapacity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
默认将list的容量扩容至原来容量的 1.5 倍。但是扩容之后也不一定适用,有可能太小,有可能太大。所以才会有下面两个 if 判断。如果1.5倍太小的话,则将增加元素的容量大小赋值给newCapacity,如果1.5倍太大或者我们需要的容量太大,则调用hugeCapacity函数,给newCapacity赋一个合适的值。最后将原数组中的数据复制到大小为 newCapacity 的新数组中,并将新数组赋值给 elementData。
private static int hugeCapacity(int minCapacity) {
// 如果minCapacity小于0,就抛出异常
if (minCapacity < 0) // overflow
throw new OutOfMemoryError();
// 如果此时增加元素后得minCapacity大于数组的最大长度就返回整数最大值,否则返回数组最大值
return (min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Integer.MAX_VALUE :
MAX_ARRAY_SIZE;
}
add方法(批量添加,在指定位置添加)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 检查index是否越界
rangeCheckForAdd(index);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 Increments modCount!!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 elementData, index + 1, size - index);
elementData[index] = element;
size++;
}
public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
Object[] a = c.toArray();
int numNew = a.length;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numNew); // Increments modCount
System.arraycopy(a, 0, elementData, size, numNew);
size += numNew;
return numNew != 0;
}
public boolean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 {
rangeCheckForAdd(index);
Object[] a = c.toArray();
int numNew = a.length;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numNew); // Increments modCount
int numMoved = size - index;
if (numMoved > 0)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 elementData, index + numNew, numMoved);
System.arraycopy(a, 0, elementData, index, numNew);
size += numNew;
return numNew != 0;
}
这三个方法基本思路与上述add方法基本思路是一致,博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remove方法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 检查index是否越界,如果越界则抛出异常
rangeCheck(index);
// modCount自增,修改次数加一
modCount++;
// 获取elementData在index位置的值
E oldValue = elementData(index);
// 获取后移的位置长度
int numMoved = size - index - 1;
// 如果大于零,则调用System.arraycopy方法完成数组移动
if (numMoved > 0)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1, elementData, index, numMoved);
// size自减,并将elementData索引值为size的元素引用赋值为空,让GC对他进行回收
elementData[--size] = null;
// 返回index位置的值
return oldValue;
}
当我们调用 remove(int index) 时,首先会检查 index 是否合法,然后再判断要删除的元素是否位于数组的最后一个位置。如果 index 不是最后一个,就再次调用 System.arraycopy() 方法拷贝数组。说白了就是将从 index + 1 开始向后所有的元素都向前挪一个位置。然后将数组的最后一个位置空,size - 1。如果 index 是最后一个元素那么就直接将数组的最后一个位置空,size - 1即可。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 如果o为空,则查找数组中为空的索引,并调用fastRemove方法进行删除,并返回true
if (o == null) {
for (int index = 0; index < size; index++)
if (elementData[index] == null) {
fastRemove(index);
return true;
}
}
// 如果o不为空,则查找数组中与该元素相等的索引,并调用fastRemove方法进行删除,并返回true
else {
for (int index = 0; index < size; index++)
if (o.equals(elementData[index])) {
fastRemove(index);
return true;
}
}
// 如果list中不存在则返回false
return false;
}
下面我们在看fastRemove方法,fastRemove方法相较于remove(int index)方法少了一步对index的判断,因为remove(Object o)就是在数组中进行查询一定是合法的,所以在fastRemove中没必要对index进行判断。
private void fastRemove(int index) {
modCount++;
int numMoved = size - index - 1;
if (numMoved > 0)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1, elementData, index,numMoved);
elementData[--size] = null; // clear to let GC do its work
}
get方法
public E get(int index) {
// 检查index是否合法,是否越界
rangeCheck(index);
// 利用数组的特点,直接访问数组中该索引位置上的元素
return elementData(index);
}
总结
- ArrayList可以存放null。
- ArrayList本质上就是一个elementData数组。
- ArrayList区别于数组的地方在于能够自动扩展大小,其中关键的方法就是gorw()方法。
- ArrayList中removeAll(collection c)和clear()的区别就是removeAll可以删除批量指定的元素,而clear是全是删除集合中的元素。
- ArrayList由于本质是数组,所以它在数据的查询方面会很快,而在插入删除这些方面,性能下降很多,有移动很多数据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 ArrayList实现了RandomAccess,所以在遍历它的时候推荐使用for循环。
最后
欢迎关注公众号:前程有光,领取一线大厂Java面试题总结+各知识点学习思维导+一份300页pdf文档的Java核心知识点总结!
深入浅出!阿里P7架构师带你分析ArrayList集合源码,建议是先收藏再看!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转头条:阿里p7架构师:三年经验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
问:工作中,有时候实现一个功能,会去看有没有现成的轮子可用.对于重复造轮子与改造轮子有什么看法? 答:一定会的,其实这也是一个提高技术能力的方法,比如今天想做个日期转换的功能,JDK8有日期的新特性就 ...
- 阿里P7架构师详解微服务链路追踪原理
背景介绍 在微服务横行的时代,服务化思维逐渐成为了程序员的基本思维模式,但是,由于绝大部分项目只是一味地增加服务,并没有对其妥善管理,当接口出现问题时,很难从错综复杂的服务调用网络中找到问题根源,从而 ...
- 详解阿里P7架构师是怎么在Spring中实现事务暂停
摘要 Spring框架是一个流行的基于轻量级控制反转容器的Java/J2EE应用框架,尤其在数据访问和事务管理方面的能力是众所周知的.Spring的声明性事务分离可以应用到任何POJO目标对象,并且包 ...
- 阿里P7架构师是如何解决跨域问题的!你有遇到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就算是一个管理后端也偏向于使用前后端分离的部署方式去做,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一前后端分离就产生了跨域问题,所以许多同学把跨域和前后端分离项目联系在了一起,其实跨域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前后 ...
- Java开发不懂Docker,学尽Java也枉然,阿里P8架构师手把手带你玩转Docker实战
转: Java开发不懂Docker,学尽Java也枉然,阿里P8架构师手把手带你玩转Docker实战 Docker简介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 ...
- 百度资深架构师带你深入浅出一致性Hash原理
一.前言 在解决分布式系统中负载均衡的问题时候可以使用Hash算法让固定的一部分请求落到同一台服务器上,这样每台服务器固定处理一部分请求(并维护这些请求的信息),起到负载均衡的作用. 但是普通的余数h ...
- 十年阿里java架构师的六大设计原则和项目经验
先看一幅图吧: 这幅图清晰地表达了六大设计原则,但仅限于它们叫什么名字而已,它们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将从原文.译文.理解.应用,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1.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 ...
- 阿里P8架构师深度概述分布式架构
简介 作为一名架构师,我们要专业,要能看懂代码,及时光着臂膀去机房,也能独挡一面!及时同事搞不定问题,或者撂挑子,你也能给老大一个坚定的眼神:不怕,有我在!还能在会议室上滔滔不绝,如若无人,让不懂技术 ...
- 阿里P8架构师谈:MySQL慢查询优化、索引优化、以及表等优化总结
更多内容:https://www.toutiao.com/i6599796228886626829/?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
随机推荐
- MFC二进制文件读取
1.mfc Document-vew doc类中读取 doc类中读取,在Vew类中可直接使用. 在菜单栏NewFile/OpenFile 后,系统自动调用Serialize()函数 if :写入文件 ...
- 14_TTS
TTS(Text to speech)为语音合成的意思.本课程主要介绍了TTS的使用方法. 1 package cn.eoe.tts; 2 3 import java.util.Locale; 4 i ...
- C#设计模式-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概念 组合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 你可以使用它将对象组合成树状结构, 并且能像使用独立对象一样使用它们.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是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 ...
- PyQt(Python+Qt)学习随笔:枚举类QTreeWidgetItem.ItemType、QListWidgetItem.ItemType的取值及含义
老猿Python博文目录 专栏:使用PyQt开发图形界面Python应用 老猿Python博客地址 在Model/View的便利类QTreeWidget.QListWidgetItem中的项类型分别是 ...
- 第十四章 web前端开发小白学爬虫
老猿从事IT开发快三十年了,接触互联网也很久了,但自己没有做过web前端开发,只知道与前端开发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如B/S架构.html标签.js脚本.css样式.xml解析.cookies.http ...
- PyQt学习随笔:ListView控件的视图和数据模型分离案例
Qt 中view类控件的目的是实现数据和模型分离,控件展示数据,数据保存在数据存储中,数据存储中的数据改变了,则控件中展示的数据跟随改变.当设计时只指定了一个控件和一个数据存储关联时,这种分离虽然也能 ...
- 【Docker】 CentOS7 安装 Docker 及其使用方法 ( 一 )
系列目录: [Docker] CentOS7 安装 Docker 及其使用方法 ( 一 ) [Docker] 使用Docker 在阿里云 Centos7 部署 MySQL 和 Redis (二) [D ...
- vue结合element-ui实现二级复选框checkbox
vue结合element-ui实现二级复选框checkbox 话不多说先上效果 交互:1.点击按钮全选,所有的checkbox全部选中:点击清空,所有的checkbox框都不选:点击确定获取选中的ch ...
- CF500G / T148321 走廊巡逻
题目链接 这题是 Codeforces Goodbye 2014 的最后一题 CF500G,只是去掉了 \(u \not= x, v \not = v\) 的条件. 官方题解感觉有很多东西说的迷迷瞪瞪 ...
- kylin的实现原理
摘自https://blog.bcmeng.com/post/kylin-cube.html#kylin%E7%9A%84%E9%A2%84%E8%AE%A1%E7%AE%97%E6%98%AF%E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