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文章很长,只想了解逻辑而不深入的,可以直接跳到总结部分


初识

首先,从它暴露对外的API开始


ReactReduxContext
/*
提供了 React.createContext(null)
*/ Provider
/*
一个储存数据的组件,渲染了ContextProvider,内部调用redux中store.subscribe
订阅数据,每当redux中的数据变动,比较新值与旧值,判断是否重新渲染
*/ connect
/*
一个高阶组件,第一阶传入对数据处理方法,第二阶传入要渲染的组件
内部处理了:
1. 对参数的检查
2. 对传入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没传怎么处理,传了提供什么参数,传的类型不同怎么处理,结果如何比较等等)
3. 静态方法转移
4. 对渲染组件的传递(传递给connectAdvanced)
*/ connectAdvanced
/*
保存每一次执行的数据,执行connect定义的方案和逻辑,新旧数据对比(全等对比),渲染组件
这里作为公开API,如果我们去使用,那么connect里面的逻辑就需要我们自定义了。
*/

现在对它的大概工作范围有了解后,我们可以开始沿着执行顺序分析。


抽丝

Provider

我们使用时,当写完了redux的reducer, action, bindActionCreators, combineReducers, createStore这一系列内容后,
我们得到了一个store

会先使用<Provider store={store}包裹住根组件。

这时,Provider组件开始工作


componentDidMount() {
this._isMounted = true
this.subscribe()
}

第一次加载,需要执行subscribe

subscribe是什么呢,就是对reduxstore执行subscribe一个自定义函数,
这样,每当数据变动,这个函数便会执行


subscribe() {
const { store } = this.props
// redux 的 store 订阅
// 订阅后,每当state改变 则自动执行这个函数
this.unsubscribe = store.subscribe(() =&gt; {
// store.getState() 获取最新的 state
const newStoreState = store.getState()
// 组件未加载,取消
if (!this._isMounted) {
return
}
// 比较state是否相等,全等的不更新
this.setState(providerState =&gt; {
if (providerState.storeState === newStoreState) {
return null
}
return { storeState: newStoreState }
})
})
/* ... */
}

看到吗,这个自定义函数非常简单,每次收到数据,进行全等比较,不等则更新数据。

这个组件的另2个生命周期函数:


componentWillUnmount() {
if (this.unsubscribe) this.unsubscribe()
this._isMounted = false
} componentDidUpdate(prevProps) {
// 比较store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跳过
if (this.props.store !== prevProps.store) {
// 取消订阅之前的,再订阅现在的(因为数据(store)不同了)
if (this.unsubscribe) this.unsubscribe()
this.subscribe()
}
}

这2段的意思就是,每当数据变了,就取消上一次数据的订阅,在订阅本次的数据,
当要销毁组件,取消订阅。

一段题外话(可跳过):

这个逻辑用HooksuseEffect简直完美匹配!


useEffect(()=&gt;{
subscribe()
return ()=&gt;{
unSubscribe()
}
},props.data)

这段的意思就是,当props.data发生改变,执行unSubscribe(),再执行subscribe()

逻辑完全一致有没有!

最后的render

这里Context就是React.createContext(null)


&lt;Context.Provider value={this.state}&gt;
{this.props.children}
&lt;/Context.Provider&gt;

到这里我称为react-redux的第一阶段。

一个小总结,第一阶段就做了1件事:

定义了Provider组件,内部订阅了store


connect

到主菜了,先看它的export

export default createConnect()

一看,我们应该有个猜测,这货createConnect是个高阶函数。

看看它的参数吧。


export function createConnect({
connectHOC = connectAdvanced,
mapStateToPropsFactories = defaultMapStateToPropsFactories,
mapDispatchToPropsFactories = defaultMapDispatchToPropsFactories,
mergePropsFactories = defaultMergePropsFactories,
selectorFactory = defaultSelectorFactory
} = {}) {
/* ... */
}

题外话:一个编写默认对象内部含有默认值的方法


function a({x=1,y=2}={}){} a() // x:1,y:2
a({}) // x:1,y:2
a({x:2,z:5}) //x:2,y:2

这里先说明一下它的参数,后面读起来会很顺。


connectHOC: 一个重要组件,用于执行已确定的逻辑,渲染最终组件,后面会详细说。
mapStateToPropsFactories: 对 mapStateToProps 这个传入的参数的类型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法。
mapDispatchToPropsFactories: 对 mapDispatchToProps 这个传入的参数的类型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法。
mergePropsFactories: 对 mergeProps 这个传入的参数的类型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法。
selectorFactory: 以上3个只是简单的返回另一个合适的处理方法,它则执行这些处理方法,并且对结果定义了如何比较的逻辑。

可能有点绕,但react-redux就是这么一个个高阶函数组成的,selectorFactory后面会详细说。

首先我们再次确定这3个名字很长,实际很简单的函数(源码这里不放了)

mapStateToPropsFactories

mapDispatchToPropsFactories

mergePropsFactories

它们只是判断了参数是否存在,是什么类型,并且返回一个合适的处理方法,它们并没有任何处理逻辑。

  • 举个例子:

    const MyComponent=connect((state)=>state.articles})

    这里我只定义了mapStateToProps,并且是个function,那么mapStateToPropsFactories就会返回一个
    处理function的方法。

    我没有定义mapDispatchToProps,那么mapDispatchToPropsFactories检测不到参数,
    则会提供一个默认值dispatch => ({ dispatch }),返回一个处理非function(object)的方法。

那么处理逻辑是谁定义呢?

wrapMapToProps

wrapMapToProps.js这个文件内部做了以下事情:

  1. 定义了一个处理object的方法(简单的返回即可,因为最终目的就是要object)。
  2. 定义了一个处理函数高阶函数(执行2次)的方法,这个方法比上面的复杂在于它需要检测参数是否订阅了ownProps

检测方法很简单,就是检查参数的length(这里dependsOnOwnProps是上一次检查的结果,如果存在则不需要再次检查)


export function getDependsOnOwnProps(mapToProps) {
return mapToProps.dependsOnOwnProps !== null &amp;&amp;
mapToProps.dependsOnOwnProps !== undefined
? Boolean(mapToProps.dependsOnOwnProps)
: mapToProps.length !== 1
}

回到connect,继续往下看


export function createConnect({
/* 上面所讲的参数 */
} = {}) {
return function connect(
mapStateToProps,
mapDispatchToProps,
mergeProps,
{
pure = true,
areStatesEqual = strictEqual,
areOwnPropsEqual = shallowEqual,
areStatePropsEqual = shallowEqual,
areMergedPropsEqual = shallowEqual,
...extraOptions
} = {}
) {
/* ... */
}
}

已经到了我们传递参数的地方,前3个参数意思就不解释了,最后的参数options


areStatesEqual = strictEqual, // ===比较
areOwnPropsEqual = shallowEqual, // 浅比较
areStatePropsEqual = shallowEqual, // 浅比较
areMergedPropsEqual = shallowEqual, // 浅比较

它们用在selectorFactory这个比较数据结果的方法内部。

继续往下看


export function createConnect({
/* 上面已讲 */
} = {}) {
return function connect(
/* 上面已讲 */
) {
const initMapStateToProps = match(
mapStateToProps,
mapStateToPropsFactories,
'mapStateToProps'
)
const initMapDispatchToProps = match(
mapDispatchToProps,
mapDispatchToPropsFactories,
'mapDispatchToProps'
)
const initMergeProps = match(mergeProps, mergePropsFactories, 'mergeProps')

这里定义了3个变量(函数),match的作用是什么?

mapStateToProps举例来说,

因为上面也说了,mapStateToPropsFactories里面有多个方法,需要找到一个适合mapStateToProps的,
match就是干这事了。

match方法内部遍历mapStateToPropsFactories所有的处理方法,任何一个方法能够匹配参数mapStateToProps,便被match捕获返回,
如果一个都找不到则报错提示参数配置错误。

现在这3个变量定义明确了,都是对应的参数的合适的处理方法。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

做个小总结,第二阶段做了哪些事:

  1. connect接收了对参数处理方案(3个...Factories)。
  2. connect接收了参数的结果比较方案(selectFactory)
  3. connect接收了参数(mapStateToProps,mapDispatchToProps,mergeProps,options)。
  4. 定义了比较方案(4个are...Equal,其实就是全等比较浅比较)。

前2个阶段都是定义阶段,接下来需要我们传入自定义组件,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

connect(...)(Component)


接着看connect源码


export function createConnect({
/* 上面已讲 */
} = {}) {
return function connect(
/* 上面已讲 */
) {
/* 上面已讲 */
return connectHOC(selectorFactory, {
// 方法名称,用在错误提示信息
methodName: 'connect',
// 最终渲染的组件名称
getDisplayName: name =&gt; `Connect(${name})`,
shouldHandleStateChanges: Boolean(mapStateToProps),
// 以下是传递给 selectFactory
initMapStateToProps,
initMapDispatchToProps,
initMergeProps,
pure,
areStatesEqual,
areOwnPropsEqual,
areStatePropsEqual,
areMergedPropsEqual, // any extra options args can override defaults of connect or connectAdvanced
...extraOptions
})
}
}

这里执行了connectHOC(),传递了上面已经讲过的参数,而connectHOC = connectAdvanced

因此我们进入最后一个对外APIconnectAdvanced

connectAdvanced

connectAdvanced函数,之前也提过,就是一个执行、组件渲染和组件更新的地方。

它里面没有什么新概念,都是将我们上面讲到的参数进行调用,最后根据结果进行渲染新组件。

还是从源码开始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connectAdvanced(
selectorFactory,
{
// 执行后作用于connect这个HOC组件名称
getDisplayName = name =&gt; `ConnectAdvanced(${name})`,
// 用于错误提示
methodName = 'connectAdvanced',
// 有REMOVED标志,这里不关注
renderCountProp = undefined,
// 确定connect这个HOC是否订阅state变动,好像已经没有用到了
shouldHandleStateChanges = true,
// 有REMOVED标志,这里不关注
storeKey = 'store',
// 有REMOVED标志,这里不关注
withRef = false,
// 是否通过 forwardRef 暴露出传入的Component的DOM
forwardRef = false,
// React的createContext
context = ReactReduxContext, // 其余的(比较方法,参数处理方法等)将会传递给上面的 selectFactory
...connectOptions
} = {}
) {
/* ... */
}

参数也没什么特别的,有一个forwardRef作用就是能获取到我们传入的Component的DOM。
这里也不深入。

接着看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connectAdvanced(
/* 上面已讲 */
) {
/* ...对参数的一些验证和提示哪些参数已经作废... */ // 定义Context
const Context = context return function wrapWithConnect(WrappedComponent) {
/* ...检查 WrappedComponent 是否符合要求... */ /* ...获取传入的WrappedComponent的名称... */ /* ...通过WrappedComponent的名称计算出当前HOC的名称... */ /* ...获取一些上面的参数(没有新的参数,都是之前见过的)... */ // Component就是React.Component
let OuterBaseComponent = Component
let FinalWrappedComponent = WrappedComponent // 是否纯组件
if (pure) {
OuterBaseComponent = PureComponent
} /* 定义 makeDerivedPropsSelector 方法,作用后面讲 */ /* 定义 makeChildElementSelector 方法,作用后面讲 */ /* 定义 Connect 组件,作用后面讲 */ Connect.WrappedComponent = WrappedComponent
Connect.displayName = displayName /* ...如果是forWardRef 为true的情况,此处不深入... */ // 静态方法转换
return hoistStatics(Connect, WrappedComponent)
}
}

这一段特别长,因此我将不太重要的直接用注释说明了它们在做什么,具体代码就不放了(不重要)。

并且定义了3个新东西,makeDerivedPropsSelectormakeChildElementSelector,Connect

先看最后一句hoistStatics就是hoist-non-react-statics,它的作用是将组件WrappedComponent的所有非React
静态方法传递到Connect内部。

那么最终它还是返回了一个Connect组件。

Connect组件

这个组件已经是我们写了完整connect(...)(Component)的返回值了,所以能确定,只要调用<Connect />,就能渲染出一个新的组件出来。

因此它的功能就是确定是否重复更新组件和确定到底更新什么?

看一个组件,从constructor看起


class Connect extends OuterBase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super(props) /* ...提示一些无用的参数...*/ this.selectDerivedProps = makeDerivedPropsSelector()
this.selectChildElement = makeChildElementSelector()
this.renderWrappedComponent = this.renderWrappedComponent.bind(this)
}
/* ... */
}

绑定了一个方法,看名字是render的意思,先不管它。

执行了2个函数。

Connect组件还没完,这里先放着,我们先看makeDerivedPropsSelectormakeChildElementSelector

makeDerivedPropsSelector


function makeDerivedPropsSelector() {
// 闭包储存上一次的执行结果
let lastProps
let lastState
let lastDerivedProps
let lastStore
let sourceSelector return function selectDerivedProps(state, props, store) {
// props和state都和之前相等 直接返回上一次的结果
if (pure &amp;&amp; lastProps === props &amp;&amp; lastState === state) {
return lastDerivedProps
} // 当前store和lastStore不等,更新lastStore
if (store !== lastStore) {
lastStore = store // 终于调用 selectorFactory 了
sourceSelector = selectorFactory(
store.dispatch,
selectorFactoryOptions
)
} // 更新数据
lastProps = props
lastState = state // 返回的就是最终的包含所有相应的 state 和 props 的结果
const nextProps = sourceSelector(state, props) // 最终的比较
if (lastDerivedProps === nextProps) {
return lastDerivedProps
}
lastDerivedProps = nextProps
return lastDerivedProps
}
}

大概的说,makeDerivedPropsSelector的执行,先判断了当前传入的props(组件的props)state(redux传入的state)
跟以前的是否全等,如果全等就不需要更新了;

如果不等,则调用了高阶函数selectFactory,并且获得最终数据,最后再判断最终数据和之前的最终数据是否全等。

为什么第一次判断了,还要判断第二次,而且都是===判断?

因为第一次获取的stateredux传入的,是整个APP的所有数据,它们不等说明有组件更新了,但不确定是否是当前组件;

第二次比较的是当前组件的最新数据和以前数据对比。

现在,我们知道selectFactory的作用是获取当前组件的的最新数据,深入源码看看。

selectFactory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finalPropsSelectorFactory(
// redux store的store.dispatch
dispatch,
// 3种已经确定了的处理方法
{ initMapStateToProps, initMapDispatchToProps, initMergeProps, ...options }
) {
// 返回一个针对用户传入的类型的解析函数
// 例如 mapStateToProps 如果是function,那么就返回proxy,proxy可以判断是否需要ownProps,并且对高阶函数的 mapStateToProps 进行2次处理,
// 最终确保返回一个plainObject,否则报错
const mapStateToProps = initMapStateToProps(dispatch, options)
const mapDispatchToProps = initMapDispatchToProps(dispatch, options)
const mergeProps = initMergeProps(dispatch, options)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verifySubselectors(
mapStateToProps,
mapDispatchToProps,
mergeProps,
options.displayName
)
} const selectorFactory = options.pure
? pureFinalPropsSelectorFactory
: impureFinalPropsSelectorFactory // 默认pure问题true,因此执行 pureFinalPropsSelectorFactory(...)
return selectorFactory(
mapStateToProps,
mapDispatchToProps,
mergeProps,
dispatch,
options
)
}

参数就不说了,看注释。

以下3个,到底返回了什么,源码在wrapMapToProps.js上面也说过这个文件内部做了什么事情。


const mapStateToProps = initMapStateToProps(dispatch, options)
const mapDispatchToProps = initMapDispatchToProps(dispatch, options)
const mergeProps = initMergeProps(dispatch, options)

这3个调用返回的一个函数,名字叫proxy,这个proxy一旦调用,
就能返回经过mapStateToProps, mapDispatchToProps, mergeProps这3个参数处理过后的数据(plainObject)。

接下来:


const selectorFactory = options.pure
? pureFinalPropsSelectorFactory
: impureFinalPropsSelectorFactory // 默认pure问题true,因此执行 pureFinalPropsSelectorFactory(...)
return selectorFactory(
mapStateToProps,
mapDispatchToProps,
mergeProps,
dispatch,
options
)

返回了selectorFactory的调用值,也就是pureFinalPropsSelectorFactory(pure默认为true)。

pureFinalPropsSelectorFactory,它的代码不少,但逻辑很明了,大方向就是对比数据。

这里关键的如何比较不列代码,只用注释讲明白它的逻辑。


export function pureFinalPropsSelectorFactory(
// 接受3个proxy方法
mapStateToProps,
mapDispatchToProps,
mergeProps,
dispatch,
// 接受3个比较方法
{ areStatesEqual, areOwnPropsEqual, areStatePropsEqual }
) { /* ...定义变量保存之前的数据(闭包)... */ function handleFirstCall(firstState, firstOwnProps) {
/* ...定义第一次执行数据比较的方法,也就是简单的赋值给上面定义的闭包变量... */
} function handleNewPropsAndNewState() {
/* 当state和props都有变动时的处理方法 */
} function handleNewProps() {
/* 当state无变动,props有变动时的处理方法 */
} function handleNewState() {
/* 当state有变动,props无变动时的处理方法 */
} // 后续数据比较的方法
function handleSubsequentCalls(nextState, nextOwnProps) {
// 浅比较
const propsChanged = !areOwnPropsEqual(nextOwnProps, ownProps)
// 全等比较
const stateChanged = !areStatesEqual(nextState, state)
// 更新数据
state = nextState
ownProps = nextOwnProps
// 当发生不相等的3种情况(关键)
if (propsChanged &amp;&amp; stateChanged) return handleNewPropsAndNewState()
if (propsChanged) return handleNewProps()
if (stateChanged) return handleNewState()
// 比较都相等,直接返回旧值
return mergedProps
}
return function pureFinalPropsSelector(nextState, nextOwnProps) {
return hasRunAtLeastOnce
? handleSubsequentCalls(nextState, nextOwnProps)
: handleFirstCall(nextState, nextOwnProps)
}
}

上面的闭包变量储存了上一次的数据,关键点就是当和这一次的数据比较后,如果处理更新。

react-redux将它分为3种情况

  • stateprops都相等。
  • state相等,props不等。
  • state不等,props相等。

  • 第一种:stateprops都相等

    • mapStateToProps(proxy):

      不管是否订阅ownProps,执行mapStateToProps, 因为state有变动。

    • mapDispatchToProps(proxy):

      只有订阅了ownProps,才会执行mapDispatchToProps,因为state变动与mapDispatchToProps无影响。

    • mergedProps(proxy):

      必定执行,将所有结果合并。

  • 第二种:state相等,props不等

    • mapStateToProps(proxy):

      只有订阅了ownProps,才会执行mapStateToProps, 因为state无变动。

    • mapDispatchToProps(proxy):

      只有订阅了ownProps,才会执行mapDispatchToProps,因为state变动与mapDispatchToProps无影响。

    • mergedProps(proxy):

      必定执行,将所有结果合并。

  • 第三种:state不等,props相等

    • mapStateToProps(proxy):

      不管是否订阅ownProps,执行mapStateToProps, 因为state有变动。

      注意,这里结果需要浅比较判断

      因为如果没有浅比较检查,而两者刚好浅比较相等
      那么最后也会认为返回一个新的props,也就是相当于重复更新了。

      之所以第一个stateprops都有变动的不需要浅比较检查,
      是因为如果props变了,则必须要更新组件。

    • mapDispatchToProps(proxy):

      不会执行,因为它只关注props

    • mergedProps(proxy):

      只有上面浅比较不等,才会执行。

makeDerivedPropsSelector的总结:

通过闭包管理数据,并且通过浅比较和全等比较判断是否需要更新组件数据。

makeChildElementSelector

makeChildElementSelector也是一个高阶函数,储存了之前的数据组件,并且判断与当前的判断。

这里是最终渲染组件的地方,因为需要判断一下刚才最终给出的数据是否需要去更新组件。

2个逻辑:

  1. 数据与之前不等(===),更新组件。
  2. forWardRef属性值与之前不等,更新组件。

否则,返回旧组件(不更新)。

继续回到Connect组件。

之后就是render


render() {
// React的createContext
const ContextToUse = this.props.context || Context return (
&lt;ContextToUse.Consumer&gt;
{this.renderWrappedComponent}
&lt;/ContextToUse.Consumer&gt;
)
}

Context.Consumer内部必须是一个函数,这个函数的参数就是Context.Providervalue,也就是reduxstore

renderWrappedComponent

最后一个函数:renderWrappedComponent


renderWrappedComponent(value) {
/* ...验证参数有效性... */ // 这里 storeState=store.getState()
const { storeState, store } = value // 传入自定义组件的props
let wrapperProps = this.props let forwardedRef
if (forwardRef) {
wrapperProps = this.props.wrapperProps
forwardedRef = this.props.forwardedRef
} // 上面已经讲了,返回最终数据
let derivedProps = this.selectDerivedProps(
storeState,
wrapperProps,
store
) // 返回最终渲染的自定义组件
return this.selectChildElement(derivedProps, forwardedRef)
}

总算结束了,可能有点混乱,做个总结吧。


总结

我把react-redux的执行流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对应我们的代码编写(搭配导图阅读)


一张导图:


第一阶段:

对应的用户代码:


&lt;Provider store={store}&gt;
&lt;App /&gt;
&lt;/Provider&gt;

执行内容有:

  1. 定义了Provider组件,这个组件内部订阅了reduxstore,保证当store发生变动,会立刻执行更新。

第二阶段:

对应的用户代码:


connect(mapStateToProps,mapDispatchToProps,mergeProps,options)

执行内容有:

  1. connect接收了参数(mapStateToProps,mapDispatchToProps,mergeProps,options)。
  2. connect接收了对参数如何处理方案(3个...Factories)。
  3. connect接收了参数的结果比较方案(selectFactory)
  4. 定义了比较方案(4个are...Equal,其实就是全等比较浅比较)。

第三阶段:

对应的用户代码:


let newComponent=connect(...)(Component) &lt;newComponent /&gt;

执行内容有:

  1. 接受自定义组件(Component)。
  2. 创建一个Connect组件。
  3. Component的非React静态方法转移到Connect
  4. 获取Provider传入的数据(redux的整个数据),利用闭包保存数据,用于和未来数据做比较。
  5. 当比较(===)有变动,执行上一阶段传入的参数,获取当前组件真正的数据。
  6. 利用闭包保存当前组件真正的数据,用于和未来作比较。
  7. 通过全等和浅比较,处理state变动和props变动的逻辑,判断返回新数据还是旧数据。
  8. 利用闭包保存渲染的组件,通过上面返回的最终数据,判断需要返回新组件还是就组件。

逻辑理顺了,还是很好理解的。

其中第三阶段就是对外APIconnectAdvanced的执行内容。


此处查看更多前端源码阅读内容。

或许哪一天,我们需要设计一个专用的数据管理系统,那么就利用好connectAdvanced
我们要做的就是编写一个自定义第二阶段的逻辑体系。

感谢阅读!

来源: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7062631

高性能和可扩展的React-Redux的更多相关文章

  1. webpack+react+redux+es6开发模式

    一.预备知识 node, npm, react, redux, es6, webpack 二.学习资源 ECMAScript 6入门 React和Redux的连接react-redux Redux 入 ...

  2. angular开发者吐槽react+redux的复杂:“一个demo证明你的开发效率低下”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写的是jquery开发者吐槽angular的复杂.作为一个angular开发者,我来吐槽一下react+redux的复杂. 例子 为了让大家看得舒服,我用最简单的一个demo来展示r ...

  3. webpack+react+redux+es6

    一.预备知识 node, npm, react, redux, es6, webpack 二.学习资源 ECMAScript 6入门 React和Redux的连接react-redux Redux 入 ...

  4. React+Redux开发实战项目【美团App】,没你想的那么难

    README.md 前言 开始学习React的时候,在网上找了一些文章,读了官网的一些文档,后来觉得React上手还是蛮简单的, 然后就在网上找了一个React实战的练手项目,个人学完之后觉得这个项目 ...

  5. React+Redux实现追书神器网页版

    引言 由于现在做的react-native项目没有使用到redux等框架,写了一段时间想深入学习react,有个想法想做个demo练手下,那时候其实还没想好要做哪一个类型的,也看了些动漫的,小说阅读, ...

  6. React Redux 与胖虎

    这是一篇详尽的 React Redux 扫盲文. 对 React Redux 已经比较熟悉的同学可以直接看 <React Redux 与胖虎他妈>. 是什么 React Redux 是 R ...

  7. react+redux教程(六)redux服务端渲染流程

    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react+redux服务端渲染.个人认为,react击败angular的真正“杀手锏”就是服务端渲染.我们为什么要实现服务端渲染,主要是为了SEO. 例子 例子仍然是官方的计数器 ...

  8. react+redux教程(五)异步、单一state树结构、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异步.单一state树结构.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这三个知识点. 例子 这个例子是官方的例子,主要是从Reddit中请求新闻列表来显示,可以切换reac ...

  9. react+redux官方实例TODO从最简单的入门(6)-- 完结

    通过实现了增-->删-->改-->查,对react结合redux的机制差不多已经了解,那么把剩下的功能一起完成吧 全选 1.声明状态,这个是全选状态 2.action约定 3.red ...

  10. react+redux官方实例TODO从最简单的入门(1)-- 前言

    刚进公司的时候,一点react不会,有一个需求要改,重构页面!!!完全懵逼,一点不知道怎么办!然后就去官方文档,花了一周时间,就纯react实现了页面重构,总体来说,react还是比较简单的,由于当初 ...

随机推荐

  1. 快照方式备份MySQL数据库及举例

    快照方式备份MySQL数据库及举例 作者: 红豆殺 日期: 2011 年 03 月 17 日发表评论7条评论查看评论   一.创建逻辑卷 依照如下连接的文档创建一个逻辑卷 http://www.178 ...

  2. margin-top百分比问题

    (1)其实margin-top和margin-bottom的百分比,一般是按容器元素的宽度而不是高度来计算的,padding同理.

  3. javascript 通用定义

    通用约定 注释 原则 As short as possible(如无必要,勿增注释):尽量提高代码本身的清晰性.可读性. As long as necessary(如有必要,尽量详尽):合理的注释.空 ...

  4. linux文件系统的类型

    文件系统的类型 兄弟连介绍-Linux有四种基本文件系统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连接文件和特殊文件,可用file命令来识别. 普通文件:如文本文件.C语言元代码.SHELL脚本.二进制的可执行文件等 ...

  5. Golang在京东列表页实践总结

    Golang在京东列表页实践总结 作者:张洪涛 10余年软件开发和设计经验,曾就职于搜狐.搜狗.前matrixjoy公司联合创始人.甘普科技CTO. 目前线上状态 基于搜索实现: 全量数据,搜索结果不 ...

  6. HOJ 2315 Time(模拟)

    Description Kim是一个掌控时间的大师.不同于一般人,他习惯使用秒来计算时间.如果你问他现在是几点,他会告诉你现在是今天的xxxx秒.Mik想要考考Kim.他想知道从某一天的00:00:0 ...

  7. codevs 4064 组合 x

    很久之前发过啦~不过删掉了...再发一下 4064 组合 时间限制: 1 s 空间限制: 256000 KB 题目等级 : 黄金 Gold 题解 查看运行结果 题目描述 Description 组合就 ...

  8. webstorm主题更换和webstorm汉化

    主题更换方式一 主题类型:*.jar 在webstorm程序中选择 : 菜单栏 File -> Setting ->Import Settings  选中下载的.jar文件 主题更换方式二 ...

  9. iOS9 3DTouch 之 Home Screen Quick Actions

    最后更新:2016-12-18 测试环境: Xcode8.1 一.前言 iOS9 已经过去一年了,3D Touch也在项目中实战过,但一直没有总结一下,现在新的项目也用到了3D Touch, 网上找了 ...

  10. 续上文,Unity3D面试ABC

    http://www.unitymanual.com/blog-3573-685.html 最先执行的方法是: 1.(激活时的初始化代码)Awake,2.Start.3.Update[FixUpd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