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ternet网络是一种数据报网络(另一种是虚电路网络,用于ATM等),主要功能是路由和转发。

二、IP数据报(分组)格式(IPV4版本)

首部 描述
版本号(4bit) 描述IP协议的版本号,目前主要有V4和V6两个版本
首部长度(4bit) 以四字节为单位例如: 5 -> IP首部长度为20(5 * 4)字节,不这么计算的话,长度描述根本不够
服务类型(8bit) 指示期望获得哪种类型的服务

1 .只有在网络提供区分服务(DiffServ)时使用 

2.一般情况下不使用,通常IP分组的该字段(第2字节)的值为00H
总长度(16bit) IP分组的总字节数(首部 + 数据)

1. 最大IP分组的总长度: 65535B 

2.最小的IP分组首部: 20B

3. IP分组可以封装的最大数据:65535 - 20 = 65515B
生存时间TTL(8bit) IP分组在网络中可以通过的路由器数(或跳步数)

1.路由器转发一次分组, TTL减1

2.如果TTL=0,路由器则丢弃该IP分组
协议(8bit) 指示IP分组封装的是哪个协议的数据包,实现复用/分解
首部校验和(16位) 实现对IP分组首部的差错检测

1.计算校验和时,该字段置全0

2.采用反码算数运算求和,和的反码作为首部校验和字段

3.逐跳计算、逐跳校验
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字段(各占32bit) 分别标识发送分组的源主机/路由器(网络接口)和接收分组的目的主机/路由器(网络接口)的IP地址
选项字段(长度可变,范围在1~40B之间) 携带安全、源选路径、时间戳和路由记录等内容(实际上很少被使用)
填充(长度可变,范围在0~3B之间) 目的是补齐整个首部,符合32位对齐,即保证首部长度是4字节的倍数
标识字段(16bit) 标识一个IP分组,IP协议利用一个计数器,每产生IP分组计数器加1,作为该IP分组的标识
标志位(3bit)

1. DF (Don’t Fragment)

2. MF (More Fragment)

DF =1:禁止分片;

DF =0:允许分片

MF =1:非最后一片;

MF =0:最后一片(或未分片)
片偏移(13bit) 一个IP分组分片封装原IP分组数据的相对偏移量
片偏移字段以8字节为单位

三、IP数据报分片

1.最大传送单元(MTU):链路层数据帧可封装数据的上限。

2.不同链路的MTU不一样,那么传送到另外一个较小的MTU的链路时,那就会涉及IP分片。

3.IP分片与重组

**大IP分组向较小MTU链路传输时,可以进行“分片”(得看分组标志位里给不给分片,不给分片则会把分组扔掉并发送ICMP报文)

**IP分片到达最终目的主机时,目的主机负责“重组”分片。

**那么目的主机当然需要一些标识来帮助“重组”,IP首部的相关字段(总长度、标识、标志位和片偏移,上面已介绍)用于标识分片和确定分片顺序。

**如果某片丢失,则会等待一段时间,等不到则扔掉所有分片

4.IP分片过程

接下来可以做道考研的这种计算题

四、IP编址

解决IP分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实际是要给那些接口编址。那么有哪些接口呢?--实现网络功能的接口

路由器通常有多个接口,主机通常有一个或两个接口(有线的以太网和无线网,无线网不用,那是链路层的事)

IP地址:32比特编号标识主机、路由器的接口。按照点分十进制(32比特分为四组,每组8位用二进制表示,经转换后就是四组十进制数)书写,如下:

1.怎么样为接口分配IP地址(IP子网)

IP地址分为网络号(高位比特)和主机号(低位比特),某区域内网络号相同,主机号标识自己。

上面这些具有相同网络号的网络就是构成了IP子网的概念。

IP子网:

**具有相同网络号

**不跨越路由器(第三及以上层网络设备)可以彼此物理联通的接口

2.有类IP地址(IP地址分类)

关于网络号和主机号分别占用多少比特,怎么划分

如图: 

特殊IP地址 
 

私有IP地址 

五、IP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

区分一个IP子网更小范围的网络,改进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知道是否划分了子网,而且到底划分了多少位呢?——答案是子网掩码

关于子网掩码的问题请看另一篇博文:

子网掩码!如何划分子网掩码,计算IP地址

给子网分配一个地址:192.168.1.x/24
那么其中的/24就是子网掩码,表示前24比特定义了子网地址。

在主机上设置子网掩码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判断将要连接的ip地址和主机是否处于一个子网,如果是,则只经过数据链路层,直接发送到ip地址,而不经过路由,否则将数据包发送到路由。

子网地址+子网掩码——>确定子网大小

将IP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按位与运算,提取子网地址。例如以下: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2:IP协议(IPV4)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计算机网络 4.网络层与IP协议

    网络中的每一台主机和路由器都有一个网络层部分.而路由器中也没有网络层以上的层次.网络层是协议栈中最复杂的层次. 转发forwarding:当一个分组到达某路由器的输入链路时.该路由器将分组移动到适当的 ...

  2. 计算机网络自学之路-----IP协议(3)

    前面一期说到了IP层的IP协议跟ARP协议,因为IPV4协议自身有些不足的地方,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又引入了一些别的协议.觉得这种弥补方式治标不治本~~ 1)ICMP网络控制报文协议 2)CIDR无类域 ...

  3. 计算机网络自学之路------IP协议(2)

    之前忘记说了,这些内容都是边看视频边写的,视频出自西安交通大学. 本期说的是IP分组转发的内容,里面详细介绍了IP协议跟ARP协议,最后再给出一个例子,说明这两个协议在网络中传输的具体过程. 1)Ip ...

  4. 计算机网络自学之路------IP协议(1)

    1)TCP/IP模型与OSI对应 2)TCP/IP集每层主要协议 3)IP协议 4)IP地址的命名与使用 5)子网与子网掩码 1)TCP/IP模型与OSI对应关系 我们看到,TCP/IP只有四层与OS ...

  5. 计算机网络知识之TCP/IP协议簇

    OSI参考模型 OSI的来源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 一般都叫OSI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年研究的网 ...

  6. 计算机网络——OSI、TCP/IP协议族详解

    一.OSI七层协议体系结构域TCP/IP四层体系结构对比 ISO/OSI模型,即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 ...

  7. IP协议详解

    Internet地址结构 表示IP地址 目前的IP版本有4和6. 目前最流行的就是IPv4,有十进制和二进制两种表示方法.分别是: 点分四组十进制.每一组范围是[0~255],如:255.255.25 ...

  8. 网络通信-在浏览器输入url,基于TCP/IP协议,浏览器渲染的解释

    知识点1: 网络模型 TCP/IP四层 和ISO七层模型 (统一省略后面层字.比如传输代表传输层) 知识点2: 在应用层中TCP建立连接,经历的三次握手协议 首先:,TCP协议是什么? 为什么要三次握 ...

  9. 计算机网络三:域名、IP地址和TCP/IP协议

    一.域名        域名(Domain Name),简称域名.网域,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字符型标志名字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有时 ...

随机推荐

  1. Tomcat9控制台中文乱码的解决方案

    1.网上大部分都是这种方法 注释掉 tomcat 9 安装目录下的conf里的 logging.properties 找到 java.util.logging.ConsoleHandler.encod ...

  2. Winform中对自定义xml配置文件进行Xml节点的添加与删除

    场景 Winform中自定义xml配置文件后对节点进行读取与写入: https://blog.csdn.net/BADAO_LIUMANG_QIZHI/article/details/10053213 ...

  3. AirFlow简介

    1, 简介 ​ Airflow是一个可编程,调度和监控的工作流平台,基于有向无环图(DAG),airflow可以定义一组有依赖的任务,按照依赖依次执行.airflow提供了丰富的命令行工具用于系统管控 ...

  4. js 事件委托获取子元素下标

    html:部分 <ul> <li>第一个</li> <li>第二个</li> <li>第三个</li> <li ...

  5. python做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变换(fft) 法国科学家傅里叶提出,任何一条周期曲线,无论多么跳跃或不规则,都能表示成一组光滑正弦曲线叠加之和.傅里叶变换即是把一条不规则的曲线拆解成一组光滑正弦曲线的过程. 傅里叶变换的目的 ...

  6. linux 操作系统级别监控 free命令

    free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 free -m 以MB为单位 free -k 以KB为单位 free -m 以MB为单位显示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同理,也可以使用-k.-g等其他的单位显示 ...

  7. python小基础

    1.计算机基础知识 中央处理器 CPU 人的大脑 内存 缓存数据 临时记忆 硬盘 储存数据 永久记忆 什么是操作系统 ? 控制计算机工作的流程 什么是应用程序? 安装在操作系统之上的软件 2.pyth ...

  8. JavaScript之深入对象(二)

    上一篇随笔讲解了构造函数.原型及原型链相关的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另一个问题:this. 一     this 的指向 1,  函数预编译过程中,this指向window 我们在讲解函数预编译过程 ...

  9. Android系统开发实务实训

    实训项目 :               Android系统开发实务实训                           项目成品名称:         绝地坦克                 ...

  10. Spring Boot 梳理 - 4个核心

    Spring Boot 魔法的核心:自动配置.起步依赖.命令行界面.Actuator 自动配置: 不用手动配置JdbcTemplate的Bean 不用手动配置DataSource的Bean Spr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