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nnel的VXLAN模式工作原理
跨主机通信的一个解决方案是Flannel,由CoreOS推出,最早支持的是UDP模式,但是因为性能太差被淘汰了,
过时的UDP模式
相比两台宿主机直接通信,多出了flanneld的处理过程,发出IP包的过程经过了三次用户态到内核态的数据拷贝(linux的上下文切换代价比较大)
flannel进行udp的封装和解封都是在用户态完成的。
工作原理如下
以flanel0是一个TUN设备,功能是:在操作系统内核和用户应用程序之间传递IP包,操作系统将一个IP包发给flanel0,flanel0把IP包发给创建这个设备的应用程序:flanel进程(内核态->用户态)
2.相反,flanel进程向flanel0发送一个IP包,IP包会出现在宿主机的网络栈中,然后根据宿主机的路由表进行下一步处理(用户态->内核态)
当IP包从容器经过docker0出现在宿主机,又根据路由表进入flanel0设备后,宿主机上的flanneld进程就会收到这个IP包
flanneld如何知道IP地址对应的容器运行在哪个Node上?
flannel管理的容器网络里,一台宿主机上的所有容器,都属于该宿主机被分配的“子网”,例如Node1的子网是100.96.1.0/24,container-1的IP地址是100.96.1.2
子网与宿主机的对应不关系,存在Etcd中
当flanneld进程处理flannel0传入的IP包时,就可以根据目的IP地址(如100.96.2.3),匹配到对应的子网(比如100.96.2.0/24),从Etcd中找到这个子网对应的宿主机的IP地址(10.168.0.3)
然后flanneld在收到container-1给container-2的包后,把这个包直接封装在UDP包里,发送给Node2(UDP包的源地址,就是Node1,目的地址是Node2)
每台宿主机的flanneld都监听着8285端口,所以flanneld只要把UDP发给Node2的8285端口就行了。然后Node2的flanneld再把IP包发送给它所管理的TUN设备flannel0,flannel0设备再发给docker0
所以,后来出现了性能更好的VXLAN模式
什么是VXLAN?
VXLAN,即Virtual Extensible LAN(虚假可扩展局域网),是Linux本身支持的一网种网络虚拟化技术。VXLAN可以完全在内核态实现封装和解封装工作,从而通过“隧道”机制,构建出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
VXLAN的设计思想是:
在现有的三层网络之上,“覆盖”一层虚拟的、由内核VXLAN模块负责维护的二层网络,使得连接在这个VXLAN二nfcu网络上的“主机”(虚拟机或容器都可以),可以像在同一个局域网(LAN)里那样自由通信。
为了能够在二nfcu网络上打通“隧道”,VXLAN会在宿主机上设置一个我死的网络设备作为“隧道”的两端,叫VTEP:VXLAN Tunnel End Point(虚拟隧道端点)
Flannel的VXLAN工作原理
flanel.1设备,就是VXLAN的VTEP,即有IP地址,也有MAC地址
与UPD模式类似,当container-发出请求后,上的地址10.1.16.3的IP包,会先出现在docker网桥,再路由到本机的flannel.1设备进行处理(进站)
为了能够将“原始IP包”封装并发送到正常的主机,VXLAN需要找到隧道的出口:上的宿主机的VTEP设备,这个设备信息,由宿主机的flanneld进程维护
VTEP设备之间通过二层数据桢进行通信,源VTEP设备收到原始IP包后,在上面加上一个目的MAC地址,封装成一个导去数据桢,发送给目的VTEP设备(获取 MAC地址需要通过三层IP地址查询,这是ARP表的功能)
封装过程只是加了一个二层头,不会改变“原始IP包”的内容
这些VTEP设备的MAC地址,对宿主机网络来说没什么实际意义,称为内部数据桢,并不能在宿主机的二层网络传输,Linux内核还需要把它进一步封装成为宿主机的一个普通的数据桢,好让它带着“内部数据桢”通过宿主机的eth0进行传输,Linux会在内部数据桢前面,加上一个我死的VXLAN头,VXLAN头里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叫VNI,它是VTEP识别某个数据桢是不是应该归自己处理的重要标识。
在Flannel中,VNI的默认值是1,这也是为什么宿主机的VTEP设备都叫flannel.1的原因
一个flannel.1设备只知道另一端flannel.1设备的MAC地址,却不知道对应的宿主机地址是什么。
在linux内核里面,网络设备进行转发的依据,来自FDB的转发数据库,这个flannel.1网桥对应的FDB信息,是由flanneld进程维护的
linux内核再在IP包前面加上二层数据桢头,把Node2的MAC地址填进去。这个MAC地址本身,是Node1的ARP表要学习的,需Flannel维护,这时候Linux封装的“外部数据桢”的格式如下
然后Node1的flannel.1设备就可以把这个数据桢从eth0发出去,再经过宿主机网络来到Node2的eth0
Node2的内核网络栈会发现这个数据桢有VXLAN Header,并且VNI为1,Linux内核会对它进行拆包,拿到内部数据桢,根据VNI的值,所它交给Node2的flannel.1设备
Flannel的VXLAN模式工作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 LVS负载均衡机制之LVS-DR模式工作原理以及简单配置
本博文主要简单介绍一下LVS负载均衡集群的一个基本负载均衡机制:LVS-DR:如有汇总不当之处,请各位在评论中多多指出. LVS-DR原理: LVS的英文全称是Linux Virtual Server ...
- Linux lvs三种模式工作原理
LVS:Linux Virtual Sevser,Linux虚拟服务器,由章文嵩先生成立的有关负载均衡的开源项目.基于Linux内核.优化后并发量可以达到百万级. NAT模式: NAT(Network ...
- LVS-DR工作原理图文详解
为了阐述方便,我根据官方原理图另外制作了一幅图,如下图所示:VS/DR的体系结构: 我将结合这幅原理图及具体的实例来讲解一下LVS-DR的原理,包括数据包.数据帧的走向和转换过程. 官方的原理说明:D ...
- 用阿里云ecs部署kubernetes/K8S的坑(VIP、slb、flannel、gw模式)
1 阿里云ecs不支持keepalived vip 1.1 场景描述 本来计划用keepalived配合nginx做VIP漂移,用以反代多台master的apiserver的6443端口,结果部署了v ...
- Kubernetes网络插件Flannel的三种工作模式
跨主机通信的一个解决方案是Flannel,由CoreOS推出,支持3种实现:UDP.VXLAN.host-gw 一.UDP模式(性能差) 核心就是通过TUN设备flannel0实现(TUN设备是工作在 ...
- 【转】虚拟机VMware3种网络模式(桥接、nat、Host-only)的工作原理
VMware网络配置详解一:三种网络模式简介 安装好虚拟机以后,在网络连接里面可以看到多了两块网卡: 其 中VMnet1是虚拟机Host-only模式的网络接口,VMnet8是NAT模式的网络接口, ...
- [转]虚拟机VMware3种网络模式(桥接、nat、Host-only)的工作原理
VMware网络配置详解一:三种网络模式简介 安装好虚拟机以后,在网络连接里面可以看到多了两块网卡: 其 中VMnet1是虚拟机Host-only模式的网络接口,VMnet8是NAT模式的网络接口,这 ...
- Buck工作原理分析,连续模式,断续模式
Part01:Buck电路工作原理: 图1-1 Buck电路拓扑结构 Buck电路的拓扑结构如图1-1所示: (1) input接输入电源,既直流电动势: (2) IGBT1为开关管,可以选择以全控型 ...
- SpringMVC内容略多 有用 熟悉基于JSP和Servlet的Java Web开发,对Servlet和JSP的工作原理和生命周期有深入了解,熟练的使用JSTL和EL编写无脚本动态页面,有使用监听器、过滤器等Web组件以及MVC架构模式进行Java Web项目开发的经验。
熟悉基于JSP和Servlet的Java Web开发,对Servlet和JSP的工作原理和生命周期有深入了解,熟练的使用JSTL和EL编写无脚本动态页面,有使用监听器.过滤器等Web组件以及MVC架构 ...
随机推荐
- spring aop 之链式调用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概述 AOP(Aspect Orient Programming),我们一般称为面向方面(切面)编程,作为面向对象的一种补充,用于处理系统中分布于各个模块的横 ...
- Winform中自定义xml配置文件后对节点进行读取与写入
场景 Winform中自定义xml配置文件,并配置获取文件路径: https://blog.csdn.net/BADAO_LIUMANG_QIZHI/article/details/100522648 ...
- apache ignite系列(三):数据处理(数据加载,数据并置,数据查询)
使用ignite的一个常见思路就是将现有的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入到ignite中,然后直接使用ignite中的数据,相当于将ignite作为一个缓存服务,当然ignite的功能远不止于此,下面以 ...
- Hibernate 框架简单解说
- yolo进化史之yolov3
yolov3的论文写的比较简略,不看yolov1,yolov2很难直接看懂. 建议先看v1,v2论文. yolov3主要做了几点改进 改进了特征提取部分的网络结构 多尺度预测 分类由softmax改为 ...
- Java第二次作业第四题
文本行输入学生姓名,下来框选择课程名称,文本行输入课程成绩:点击"录入"按钮,相关信息显示在文本区:点击"统计"按钮,将所有录入的成绩的平均成绩显示在另一个文本 ...
- iOS渠道追踪统计方法大全
说起 iOS 的渠道统计,不少人会想到苹果官方的 App 分析功能(iTunes Connect),但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发现,这个服务的统计维度还不够全面,许多广告主和运营人员更关心的是各个推广渠道实际 ...
- 安装vue-cli 3.
安装node.js,查看版本node -v 修改npm为阿里的镜像源 npm install cnpm -g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查看 ...
- RDDs基本操作之Transformations
逐元素Transformation map() map()接收函数,把函数应用到RDD的每个元素,返回新的RDD 举例: val lines = sc.parallelize(Array(" ...
- WebStorm2017.3.4版本 注册码
http://idea.singee77.com http://im.js.cn: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