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记录自林晓斌(丁奇)老师的《MySQL实战45讲》

(本篇内图片均来自丁奇老师的讲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16) --“order by”是怎么工作的?

  在林老师的课程中,第15讲是前面问题的答疑,我打算最后将答疑问题统一整理出来,所以就继续这些内容的笔记了。

全字段排序:

假设有一个表是这么设计的: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NOT NULL,
`city` varchar(16) NOT NULL,
`name` varchar(16) NOT NULL,
`age` int(11) NOT NULL,
`addr` varchar(128)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city` (`city`)
) ENGINE=InnoDB;

  这时,你的SQL语句可以这么写:

select city,name,age from t where city='杭州' order by name limit 1000;

  如果我们使用explain命令来看这个语句的情况会发现,extra这个字段中的"Using filesort"表示的就是需要排序,MySQL会给每个线程分配一块内存用于排序,称为sort buffer.我们知道,非主键索引其实存储的是对应的主键id。因此上述语句的执行流程大致如下:

  1. 初始化sort_buffer,确定放入name,city,age三个字段。
  2. 从索引city找到第一个满足city=‘杭州’条件的主键id。
  3. 到主键id索引取出整行,取name,city,age三个字段的值,存入sort_buffer中
  4. 从索引city取下一个记录的主键id;
  5. 重复步骤3,4直到city的值不满足查询条件为止。
  6. 对sort_buffer中的数据按照字段name做快速排序。
  7. 按照排序结果取前1000行返回给客户端。

  我们暂且把这个排序过程,称为全字段排序,执行流程的示意图如下:

  

  其中的“按name排序”这个动作,可能在内存中完成,也可能需要使用外部排序,这取决于排序所需的内存和参数sort_buffer_size。这个参数的含义是MySQL为排序开辟的内存(sort buffer)大小。如果要排序的数据量小于sort_buffer_size,排序就在内存中完成。但如果排序量太大,内存放不下,则不得不利用磁盘临时文件辅助排序。而关于外部排序,需要知道的是:外部排序一般使用归并算法进行排序。可以这么简单理解,MySQL将需要排序的数据分成N份,每一份单独排序后存在这些临时文件中。然后把这N个有序文件再合并成一个有序的大文件。如果sort_buffer_size越小,需要分成的份数就越多,number_of_tmp_files的值就越大。

RowId排序:

  上面这个过程中,排序操作是在sort_buffer和临时文件中执行的。但这个算法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查询要返回的字段很多,那么sort_buffer里面要放的字段就会很多,这样能放得下的行数就会很少,要分成很多个临时文件,排序的性能会很差。那么,如果MySQL认为排序的单行长度太大会怎么做呢?

  我们先来修改一个参数的值。SET max_length_for_sort_data=16.这个参数是MySQL中专门用于控制排序的行数据的长度的一个参数。它的意思是,如果单行的长度超过这个值,MySQL就认为单行太大,要换一个排序算法。上述建表中可以看到,city,name,age的总长度为36,大于我们刚刚设置的16,我们再来看看计算过程有什么变化。

  新的方式中要放入sort_buffer的字段由原来的name,city,age变为了要排序的列(name)和主键Id.很明显,这样排序的结果是不包含city和age字段的,因此不能直接返回。所以整个流程就变为:

  1. 初始化sort_buffer,确定放入两个字段,name和id
  2. 从索引city找到一个满足city='杭州'条件的主键id
  3. 到主键id索引取出整行,取name,id这两个字段,存入sort_buffer中;
  4. 从索引city取下一个记录的主键id
  5. 重复步骤3,4,直到不满足city='杭州'条件为止。
  6. 对sort_buffer中的数据按照字段name进行排序。
  7. 遍历排序结果,取前1000行,并按照id的值回到原表中取出city,name和age三个字段返回给客户端。

全字段排序 VS rowid排序:

  如果MySQL担心排序内存太小,会影响排序效率,才会采用rowid排序算法,这样排序过程中一次可以排序更多行,但是需要回到原表去取数据。

  如果MySQL认为内存足够大,会优先选择全字段排序,把需要的字段都放到sort_buffer中,这样排序后就会直接从内存里面返回查询结果了,不用再回到原表去取数据。这也体现了MySQL的一个设计思想:如果内存够,就要多利用内存,尽量减少磁盘访问。对于InnoDB表来说,rowid排序会要求会标多造成磁盘读,因此不会被优先选择。排序是一个成本比较高的操作,其实,并不是所有的order by语句,都需要排序操作的。从上面分析的执行过程,我们可以看到,MySQL之所以需要临时表来进行排序,原因是原来的数据都是无序的。(好像有点废话~~)。如果能保证从city这个索引上取出来的行,天然就是按照name递增来排序的,就可以不用排序了。

  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个表上创建一个city和name的联合索引,对应的sql语句是:

  alter table t add index city_user(city,name);

  这个索引除了满足city=‘杭州’的数据会聚集在一起,还额外满足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如果一组city='杭州'的记录,那么就可以保证这些记录都是按name继续进行排序的。所以语句执行流程就变为:

  1. 从索引city_user找到第一个满足条件city=‘杭州’的主键id
  2. 到主键id索引去除整行,取name,city,age三个字段的值,作为结果集的一部分直接返回。
  3. 从索引city_user取下一个记录
  4. 重复步骤2,3直到查到第1000条记录或是不满足city=‘杭州’为止。

  额外补充一点,假设city=‘杭州’的数据有4000条,当你用explain命令去查看上面几次的排序语句时会发现,除city_user这个索引外,其他的扫描行数都为4000。因为要获取全部的city=‘杭州’之后才能按照name排序取前一行。而如果使用了city_user索引,则只需要扫描1000行就能返回结果。

  那么,还有没有可能再快一点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之前有介绍过“覆盖索引”.如果你要查询的字段完全包含在覆盖索引之内,就不需要再返回主键id索引中取出全部的数据来了。即减少了回表,具体流程就不写出来了。

上期问题:

  在上期关于count计数的讨论中,我们用了事务来确保数据的精确性。由于事务可以保证中间结果不被别的事务读到,因此修改计数值和插入新的记录的顺序是不影响逻辑结果的。但是,从并发系统性能的角度考虑,你觉得在这个事务序列里,应该先插入操作记录,还是先更新计数表呢?

  关于上期的内容,具体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上一篇

  用一个计数表记录一个业务表的总行数,在往业务表插入数据的时候,需要给计数值加1.逻辑上实现是启动一个事务,执行两个语句:

  1. insert into 数据表。
  2. update 计数表,计数值加1.

  应该怎么安排这两个语句的顺序呢?并发系统性能的角度考虑,应该先插入操作记录,再更新计数表。因为更新计数表涉及到行锁的竞争,先插入再更新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事务之间的锁等待,提升并发度。

  关于每篇最后这个问题,我打算更换一下格式,以后整理几篇文章之后再单独出一篇问题的总结,也方便阅读。因此这篇就先不留下问题了。

MySQL 笔记整理(16) --“order by”是怎么工作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最全mysql笔记整理

    mysql笔记整理 作者:python技术人 博客:https://www.cnblogs.com/lpdeboke Windows服务 -- 启动MySQL net start mysql -- 创 ...

  2. 16 | “order by”是怎么工作的? 学习记录

    <MySQL实战45讲>16 | “order by”是怎么工作的? 学习记录http://naotu.baidu.com/file/0be0e0acdf751def1c0ce66215e ...

  3. MySQL 笔记整理(1) --基础架构,一条SQL查询语句如何执行

    最近在学习林晓斌(丁奇)老师的<MySQL实战45讲>,受益匪浅,做一些笔记整理一下,帮助学习.如果有小伙伴感兴趣的话推荐原版课程,很不错. 1) --基础架构,一条SQL查询语句如何执行 ...

  4. MySQL 笔记整理(10) --MySQL为什么有时会选错索引?

    笔记记录自林晓斌(丁奇)老师的<MySQL实战45讲> (本篇内图片均来自丁奇老师的讲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10) --MySQL为什么有时会选错索引? MySQL中的一张表上可以 ...

  5. MySQL 笔记整理(5) --深入浅出索引(下)

    笔记记录自林晓斌(丁奇)老师的<MySQL实战45讲> 5) --深入浅出索引(下) 这次的笔记从一个简单的查询开始: 建表语句是这样的 mysql> create table T ...

  6. MySQL 笔记整理(18) --为什么这些SQL语句逻辑相同,性能却差异巨大?

    笔记记录自林晓斌(丁奇)老师的<MySQL实战45讲> (本篇内图片均来自丁奇老师的讲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18) --为什么这些SQL语句逻辑相同,性能却差异巨大? 本篇我们以三 ...

  7. MySQL 笔记整理(17) --如何正确地显示随机消息?

    笔记记录自林晓斌(丁奇)老师的<MySQL实战45讲> (本篇内图片均来自丁奇老师的讲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17) --如何正确地显示随机消息? 如果有这么一个英语单词表,需要每次 ...

  8. MySQL 笔记整理(14) --count(*)这么慢,我该怎么办?

    笔记记录自林晓斌(丁奇)老师的<MySQL实战45讲> (本篇内图片均来自丁奇老师的讲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14) --count(*)这么慢,我该怎么办? 有时你会发现,随着系统 ...

  9. MySQL 笔记整理(6) --全局锁和表锁:给表加个字段怎么有这么多阻碍

    笔记记录自林晓斌(丁奇)老师的<MySQL实战45讲> 6) --全局锁和表锁:给表加个字段怎么有这么多阻碍 数据库锁设计的初衷是处理并发问题.作为多用户共享的资源,当出现并发访问的时候, ...

随机推荐

  1. istio添加Fluentd

    这个教程展示了istio如何自定义日志格式,并且将其发送给fluent.Fluentd 是一个开源的日志收集器,支持多种数据输出并且有一个可插拔架构.Elasticsearch是一个流行的后端日志记录 ...

  2. ABP学习笔记(1)-使用mysql

    前言 开始学习ABP啦 下载官方模板 ​ 下载地址: https://aspnetboilerplate.com/Templates ​ 我这边选择的是.NET Core+VUE 移除SqlServe ...

  3. ASP.NET Core实现 随处可见的基本身份认证

    概览 在HTTP中,基本认证(Basic access authentication,简称BA认证)是一种用来允许网页浏览器或其他客户端程序在请求资源时提供用户名和口令形式的身份凭证的一种登录验证方式 ...

  4. python爬虫踩坑教程

    我们的目标是爬取下面这个个网址上的2010~2018年的数据 http://stockdata.stock.hexun.com/zrbg/Plate.aspx?date=2015-12-31 获取我们 ...

  5. 面向对象之三个基本特征(javaScript)

    1. 前言 2. 封装 3. 继承 4. 多态 5. 总结 1. 前言 了解过面向对象的同学应该都知道,面向对象三个基本特征是:封装.继承.多态,但是对于这三个词具体可能不太了解. 2. 封装 在说封 ...

  6. .NET(WinCE、WM)转Android开发——Xamarin和Smobiler对比

    对比 WinCE Android 行业场景 扫描分拣.车载.工控 扫描分拣.车载定位 开发语言 C++.C# Java/.NET(Smobiler) 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 Androi ...

  7. 学习笔记—CSS基础

    概念 CSS 指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 是一种标记语言,属于浏览器解释型语言,可以直接由浏览器执行,不需要编译. HTML只负责网页的内容,标签尽量只负责语意不负 ...

  8. vue 脚手架 立即可以写业务 vue + vue-router + less + axios + elementUI + moment

    https://github.com/cynthiawupore/wq-cli

  9. Challenges-XSS

    https://alf.nu/alert1 warmup adobe JSON

  10. cesium 之三维场景展示篇(附源码下载)

    前言 cesium 官网的api文档介绍地址cesium官网api,里面详细的介绍 cesium 各个类的介绍,还有就是在线例子:cesium 官网在线例子,这个也是学习 cesium 的好素材. 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