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slam14讲公式5.7

$Z\left(\begin{array}{l}{u} \\ {v} \\ {1}\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ccc}{f_{x}} & {0} & {c_{x}} \\ {0} & {f_{y}} & {c_{y}} \\ {0} & {0} & {1}\end{array}\right)\left(\begin{array}{l}{X} \\ {Y} \\ {Z}\end{array}\right) \triangleq \boldsymbol{K P}
$     公式(0)

就是一个三维点投影到二维点的公式

可以写成:

$ depth*uv = K*XYZ \tag{1}$

这里我 用uv代表图像坐标系里的二维点,XYZ代表三维的空间的点

然后还有一个公式5.8

$Z \boldsymbol{P}_{u v}=Z\left[\begin{array}{l}{u} \\ {v} \\ {1}\end{array}\right]=\boldsymbol{K}\left(\boldsymbol{R} \boldsymbol{P}_{w}+\boldsymbol{t}\right)=\boldsymbol{K} \boldsymbol{T} \boldsymbol{P}_{w}$

这个是考虑有一个变换之后的投影公式,可以写成:

$depth*uv = K*T*XYZ \tag{2}$

因为我们要估计的就是深度,所以不能简单的像slam14讲里头把深度Z或者depth省略掉。

slam14讲随意省略深度值Z的做法在深度估计里不太好。

然后考虑下面这种情况:

两个相机观测 同一点云

相机1有坐标系1,相机2有坐标系2

在坐标系1下,观测到的点云的坐标为XYZ1

在坐标系2下,观测到的点云的坐标为XYZ2。

在相机1处观测到彩色图像rgb1和深度图像depth1,相机2处类似。

然后两个相机的点云有如下的转换关系:

$XYZ_2 = \boldsymbol{T}_{21}*XYZ_1 \tag{3}$
根据公式1,在相机1和2处分别有:
$ depth_1*uv_1 = K*XYZ_1 \tag{4} $
$ depth_2*uv_2 = K*XYZ_2 \tag{5} $
得到:
$depth_1*K^{-1}*uv_1 = XYZ_1 \tag{6}$

depth1是标量,所以放在前面

结合公式3得到

$XYZ_2 = \boldsymbol{T}_{21}*depth_1*K^{-1}*uv_1$

再把上式代入公式5得到:

$depth_2*uv_2 = K*\boldsymbol{T}_{21}*depth_1*K^{-1}*uv_1$

下面是sfmlearner论文里头那个公式:

$p_{s} \sim K \hat{T}_{t \rightarrow s} \hat{D}_{t}\left(p_{t}\right) K^{-1} p_{t}$

比较上述两个公式,就知道论文里的公式是怎么来的了,

论文的公式把depth2给省略了,就像slam14讲里头一样。

ps:其实这里可以考虑双目相机的情况,在坐标系1和坐标系2处的两个相机的K不一样,

可以给予双目深度估计更大的灵活性,不需要做双目校正直接训练,

代价就是两个相机有各自的dispnet,参数量更大。灵活性和计算量不能兼得。

上面只是公式,下面开始研究代码

假如你在相机1处有一张彩色图像rgb和一张深度图像depth。

rgb图像是3通道的,长宽为h x w

depth图像是单通道的,每个像素代表深度值Z,长宽和rgb图像一样。

公式0的另一种形式如下:

$ u = fx*X/Z + cx $

$ v = fy*Y/Z + cy $

转换一下得到:

$ X = (u-cx)*Z/fx $

$ Y = (v-cy)*Z/fy $

uv是图像坐标系上的点,因此:

u 的范围为[0, w-1]

v 的范围为[0, h-1]

Z是深度,是depth上每一个像素所代表的值。

u,v,cx,cy,fx,fy,Z都已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上述公式,利用彩色图像rgb和深度图像depth算

出三维坐标XYZ。其实这就是公式6的操作。

当然不应该用for循环去计算每个三维坐标,而应该用meshgrid和矩阵相乘来计算,具体实现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color = cv2.imread('xxx') # 3 channel
depth = cv2.imread('xxx') # 1 channel # 这里假设图片长宽为 640 x 480
h = 480
w = 640 u, v = np.meshgrid(np.arange(0, w), np.arange(0, h)) depthScale = 1 Z = depth/depthScale
X = (u-cx)*Z/fx
Y = (v-cy)*Z/fy X = X.reshape(307200, 1)
Y = Y.reshape(307200, 1)
Z = Z.reshape(307200, 1) XYZ = np.hstack((X, Y, Z))

然后你就得到了一个点云的坐标数据

实现公式3的话,还要考虑齐次、非齐次的问题,就是多增加一行或者一列之类的问题。

在sfmlearner的pytorch代码中:

tgt_img相当于在坐标系1上,ref_img相当于在坐标系2上!!!

ref_img可以有很多张,ref_img的张数加上tgt_img就是sequence length

 视差网络 disp_net 生成4个尺度的视差图
print("disp1 size:", disp1.size() ) # torch.Size([1, 1, 128, 416])
print("disp2 size:", disp2.size() ) # torch.Size([1, 1, 64, 208])
print("disp3 size:", disp3.size() ) # torch.Size([1, 1, 32, 104])
print("disp4 size:", disp4.size() ) # torch.Size([1, 1, 16, 52]) 然后将视差图转换成深度图:
depth = [1/disp for disp in disparities] 视差图的倒数就是深度图 对于pose_net
tgt_img = torch.rand([1, 3, 128, 416])
ref_imgs = [torch.rand([1, 3, 128, 416]), torch.rand([1, 3, 128, 416]) ] explainability_mask, pose = pose_exp_net(tgt_img, ref_imgs) print("pose size:", pose.size() ) # torch.Size([1, 2, 6])

tgt_img相当于相机1的图像,ref_img是相机2的图像。

考虑photometric_reconstruction_loss函数中计算的多个scale中的第一个scale,即128 x 416的尺寸:

然后执行了下面这个操作:

 for i, ref_img in enumerate(ref_imgs_scaled):
# 遍历ref_imgs
current_pose = pose[:, i] ref_img_warped = \
inverse_warp(ref_img,
depth[:,0], # torch.Size([1, 128, 416])
current_pose, # torch.Size([1, 6])
intrinsics_scaled,
rotation_mode,
padding_mode)

传进去的 depth 和 current_pose

根据inverse_warp函数的说明,前面这个1是留给batchsize的

 def set_id_grid(depth):
b, h, w = depth.size()
i_range = torch.arange(0, h).view(1, h, 1).expand(1,h,w).type_as(depth) # [1, H, W]
j_range = torch.arange(0, w).view(1, 1, w).expand(1,h,w).type_as(depth) # [1, H, W]
ones = torch.ones(1,h,w).type_as(depth) pixel_coords = torch.stack((j_range, i_range, ones), dim=1) # [1, 3, H, W]
return pixel_coords
set_id_grid这个函数差不多是起一个meshgrid的功能
下面是pixel2cam函数
 current_pixel_coords = pixel_coords[:,:,:h,:w].expand(b,3,h,w).reshape(b, 3, -1)  # [B, 3, H*W]
cam_coords = (intrinsics_inv @ current_pixel_coords).reshape(b, 3, h, w)
return cam_coords * depth.unsqueeze(1)

注意里头的intrinsics_inv,所以上面的代码相当于

$ depth_1*K^{-1}*uv_1 = XYZ_1$

所以pixel2cam是完成了二维反投影到三维的过程

然后是这么一句

proj_cam_to_src_pixel = intrinsics @ pose_mat # [B, 3, 4]

相当于$K*T_{21}$

$K*T_{21}$的另一个名字也叫做投影矩阵P

src_pixel_coords = cam2pixel(cam_coords,     # XYZ
proj_cam_to_src_pixel[:,:,:3], # R
proj_cam_to_src_pixel[:,:,-1:], # t
padding_mode) # [B,H,W,2]

所以cam2pixel函数完成 XYZ1转换到XYZ2并投影到uv2的任务

inverse_warp的最后一句:

projected_img = F.grid_sample(img, src_pixel_coords, padding_mode=padding_mode)

以及执行完 inverse_warp后,在one_scale中的一句

diff = (tgt_img_scaled - ref_img_warped) * out_of_bound

inverse_warp函数只传进去了ref_img,即坐标系2的图像,然后最后就用tgt_img去减了ref_img_warped,

所以ref_img_warped其实是ref_img投影到tgt_img所在坐标系的图像,即坐标2的图像投影到坐标1。

考虑上面的公式,所以整个warp过程是:

找到和坐标系1上的每个像素对应的坐标系2上的图像的像素的值,然后计算差值。

如果没有落在整数坐标上,就用F.grid_sample计算出来。

基本上,sfmlearner的photometric_reconstruction_loss差不多就是slam里头直接法的光度差的计算过程。

上面差不多就是sfmlearner代码的难点了。

ssim之类的比较简单,不做解析。

============

所以,根据上述内容,如果想跑自己的数据集,在自己拍的视频上训练,

你需要

1,标定自己的相机,得到内参K

2,把你拍的视频分解的图片resize到128x416,在图片resize的时候,内参也要resize

  如果对图片做了其他操作,内参也需要做对应的操作,在custom_tranform.py有相关代码。

  其实就是个相机视锥的变化。

所以谷歌后来出的vid2depth算法在点云上做 ICP 就很容易理解了。。。

sfmlearner剖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fMLearner 记录

    2019年3月2日09:29:54 正在看SfMLearner的pytorch源码,意识到无监督的深度估计最重要的是利用实体的一致性 来建立loss. 对于一个不移动的物体,相机从一个pose到另一个 ...

  2. Depth from Videos in the Wild 解读

    2019年7月17日11:37:05 论文 Depth from Videos in the Wild: Unsupervised Monocular Depth Learning from Unkn ...

  3. 探索C#之6.0语法糖剖析

    阅读目录: 自动属性默认初始化 自动只读属性默认初始化 表达式为主体的函数 表达式为主体的属性(赋值) 静态类导入 Null条件运算符 字符串格式化 索引初始化 异常过滤器when catch和fin ...

  4. jQuery之Deferred源码剖析

    一.前言 大约在夏季,我们谈过ES6的Promise(详见here),其实在ES6前jQuery早就有了Promise,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Deferred对象,宗旨当然也和ES6的Promise一样, ...

  5. [C#] 剖析 AssemblyInfo.cs - 了解常用的特性 Attribute

    剖析 AssemblyInfo.cs - 了解常用的特性 Attribute [博主]反骨仔 [原文]http://www.cnblogs.com/liqingwen/p/5944391.html 序 ...

  6. Membership三步曲之进阶篇 - 深入剖析Provider Model

    Membership 三步曲之进阶篇 - 深入剖析Provider Model 本文的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知道Provider Model 是什么,并且能灵活的在自己的项目中使用它. Membershi ...

  7. 《AngularJS深度剖析与最佳实践》简介

    由于年末将至,前阵子一直忙于工作的事务,不得已暂停了微信订阅号的更新,我将会在后续的时间里尽快的继续为大家推送更多的博文.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微薄,精力有限,希望大家能理解,仍然能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sh ...

  8. 探索c#之Async、Await剖析

    阅读目录: 基本介绍 基本原理剖析 内部实现剖析 重点注意的地方 总结 基本介绍 Async.Await是net4.x新增的异步编程方式,其目的是为了简化异步程序编写,和之前APM方式简单对比如下. ...

  9. ASP.NET Core管道深度剖析(2):创建一个“迷你版”的管道来模拟真实管道请求处理流程

    从<ASP.NET Core管道深度剖析(1):采用管道处理HTTP请求>我们知道ASP.NET Core请求处理管道由一个服务器和一组有序的中间件组成,所以从总体设计来讲是非常简单的,但 ...

随机推荐

  1. Mancala II

    题目描述 Mancala is a family of board games played around the world, sometimes called sowing games, or c ...

  2. vue-slick 插件配置

    autoplay 布尔值 false 自动播放 autoplaySpeed 整数 3000 自动播放间隔 centerMode 布尔值 false 中心模式 centerPadding 字符串 ’50 ...

  3. log4j application.properties 配置文件

    log4j.rootLogger = info,stdout log4j.appender.stdout = 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log4j.appende ...

  4. TCP协议探究(一):报文格式与连接建立终止

    一 TCP:传输控制协议报文格式 1 TCP服务 提供面向连接.可靠的字节流服务 面向连接意味着两方通信,不支持多播和广播 可靠性的支持: 应用数据被分割成TCP认为最适合发送的数据块.由TCP传递给 ...

  5. windows服务与log4net应用

    有时候我们需要用到window服务来执行定时任务,然后配合log4net记录程序运行情况,这里简单记录下配置的整个过程以及注意要点: 一.添加windows服务 1.设计页面,右键添加安装程序

  6. C++遍历文件夹

    struct _finddata_t { unsigned attrib; //文件属性 time_t time_create; //文件创建时间 time_t time_access; //文件上一 ...

  7. Hexo折腾记--小白修改新主题

    UPDATE 2019.5.28 不好意思我又换了个新主题ARIA啦...这回没有个人定制了 前言 如果您曾经来过我的博客,就会发现我的个人博客(https://rye-catcher.github. ...

  8. 使用XPath爬取网页数据

    我们以我的博客为例,来爬取我所有写过的博客的标题. 首先,打开我的博客页面,右键“检查”开始进行网页分析.我们选中博客标题,再次右键“检查”即可找到标题相应的位置,我们继续点击右键,选择Copy,再点 ...

  9. js重点——作用域——内部原理(二)

    本篇是深入分析和理解作用域的第一篇——内部原理和工作模型. 我们知道作用域是变量,对象,函数可访问的一个范围.这说明了我们需要一套良好的规则来存储变量,之后方便查找.所以我们首先要理解的是在哪里而且怎 ...

  10. CSS 定位 四种定位

    absolute  生成绝对定位的元素,相对于static定位以外的第一个父元素进行定位.元素的位置通过“left”,“top”,“right”以及“bottom”属性进行定位. fixed 生成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