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https://www.qikqiak.com/post/use-nodelocal-dns-cache/

NodeLocal DNSCache 通过在集群节点上运行一个 DaemonSet 来提高 clusterDNS 性能和可靠性。处于 ClusterFirst 的 DNS 模式下的 Pod 可以连接到 kube-dns 的 serviceIP 进行 DNS 查询。通过 kube-proxy 组件添加的 iptables 规则将其转换为 CoreDNS 端点。通过在每个集群节点上运行 DNS 缓存,NodeLocal DNSCache 可以缩短 DNS 查找的延迟时间、使 DNS 查找时间更加一致,以及减少发送到 kube-dns 的 DNS 查询次数。

在集群中运行 NodeLocal DNSCache 有如下几个好处:

  • 如果本地没有 CoreDNS 实例,则具有最高 DNS QPS 的 Pod 可能必须到另一个节点进行解析,使用 NodeLocal DNSCache 后,拥有本地缓存将有助于改善延迟
  • 跳过 iptables DNAT 和连接跟踪将有助于减少 conntrack 竞争并避免 UDP DNS 条目填满 conntrack 表(常见的5s超时问题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 从本地缓存代理到 kube-dns 服务的连接可以升级到 TCP,TCP conntrack 条目将在连接关闭时被删除,而 UDP 条目必须超时(默认 nf_conntrack_udp_timeout 是 30 秒)
  • 将 DNS 查询从 UDP 升级到 TCP 将减少归因于丢弃的 UDP 数据包和 DNS 超时的尾部等待时间,通常长达 30 秒(3 次重试+ 10 秒超时)

要安装 NodeLocal DNSCache 也非常简单,直接获取官方的资源清单即可:

$ wget https://github.com/kubernetes/kubernetes/raw/master/cluster/addons/dns/nodelocaldns/nodelocaldns.yaml

该资源清单文件中包含几个变量,其中:

  • __PILLAR__DNS__SERVER__ :表示 kube-dns 这个 Service 的 ClusterIP,可以通过命令 kubectl get svc -n kube-system | grep kube-dns | awk '{ print $3 }' 获取
  • __PILLAR__LOCAL__DNS__:表示 DNSCache 本地的 IP,默认为 169.254.20.10
  • __PILLAR__DNS__DOMAIN__:表示集群域,默认就是 cluster.local

外还有两个参数 __PILLAR__CLUSTER__DNS____PILLAR__UPSTREAM__SERVERS__,这两个参数会通过镜像 1.15.6 版本以上的去进行配置,对应的值来源于 kube-dns 的 ConfigMap 和定制的 Upstream Server 配置。直接执行如下所示的命令即可安装:

$ sed 's/k8s.gcr.io/cnych/g
s/__PILLAR__DNS__SERVER__/10.96.0.10/g
s/__PILLAR__LOCAL__DNS__/169.254.20.10/g
s/__PILLAR__DNS__DOMAIN__/cluster.local/g' nodelocaldns.yaml |
kubectl apply -f -

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来查看对应的 Pod 是否已经启动成功:

$ kubectl get pods -n kube-system | grep node-local-dns
node-local-dns-8zm2f 1/1 Running 0 9m54s
node-local-dns-dd4xg 1/1 Running 0 9m54s
node-local-dns-hs8qq 1/1 Running 0 9m54s
node-local-dns-pxfxn 1/1 Running 0 9m54s
node-local-dns-stjm9 1/1 Running 0 9m54s
node-local-dns-wjxvz 1/1 Running 0 9m54s
node-local-dns-wn5wc 1/1 Running 0 7m49s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使用 DaemonSet 部署 node-local-dns 使用了 hostNetwork=true,会占用宿主机的 8080 端口,所以需要保证该端口未被占用。

但是到这里还没有完,如果 kube-proxy 组件使用的是 ipvs 模式的话我们还需要修改 kubelet 的 --cluster-dns 参数,将其指向 169.254.20.10,Daemonset 会在每个节点创建一个网卡来绑这个 IP,Pod 向本节点这个 IP 发 DNS 请求,缓存没有命中的时候才会再代理到上游集群 DNS 进行查询。 iptables 模式下 Pod 还是向原来的集群 DNS 请求,节点上有这个 IP 监听,会被本机拦截,再请求集群上游 DNS,所以不需要更改 --cluster-dns 参数。

由于我这里使用的是 kubeadm 安装的 1.16 版本的集群,所以我们只需要替换节点上 /var/lib/kubelet/config.yaml 文件中的 clusterDNS 这个参数值,然后重启即可,我们也可以完全在官方的 DaemonSet 资源对象中添加一个 initContainer 来完成这个工作:

initContainers:  # ipvs模式下需要修改dns配置,重启kubelet
- name: setup
image: alpine
tty: true
stdin: true
securityContext:
privileged: true
command:
- nsenter
- --target
- "1"
- --mount
- --uts
- --ipc
- --net
- --pid
- --
- bash
- -c
- |
# 确保 kubelet --cluster-dns 被设置为 169.254.20.10
echo "Configuring kubelet --cluster-dns=169.254.20.10"
sed -i 's/10.96.0.10/169.254.20.10/g' /var/lib/kubelet/config.yaml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systemctl restart kubelet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线上环境还是不推荐用上面的方式,因为它会优先将 kubelet 的 cluster-dns 参数进行修改,然后再去安装 NodeLocal,这中间毕竟有一段真空期,我们完全可以手动去一个节点一个节点验证:

$ sed -i 's/10.96.0.10/169.254.20.10/g' /var/lib/kubelet/config.yaml
$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systemctl restart kubelet

待 node-local-dns 安装配置完成后,我们可以部署一个新的 Pod 来验证下:(test-node-local-dns.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test-node-local-dns
spec:
containers:
- name: local-dns
image: busybox
command: ["/bin/sh", "-c", "sleep 60m"]

直接部署:

$ kubectl apply -f test-node-local-dns.yaml
$ kubectl exec -it test-node-local-dns /bin/sh
/ # cat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169.254.20.10
search default.svc.cluster.local svc.cluster.local cluster.local
options ndots:5

我们可以看到 nameserver 已经变成 169.254.20.10 了,当然对于之前的历史 Pod 要想使用 node-local-dns 则需要重建,当然如果要想去跟踪 DNS 的解析过程的话可以去通过抓包来观察。

在 Kubernetes 集群中使用 NodeLocal DNSCache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在Kubernetes集群中使用calico做网络驱动的配置方法

    参考calico官网:http://docs.projectcalico.org/v2.0/getting-started/kubernetes/installation/hosted/kubeadm ...

  2. 初试 Kubernetes 集群中使用 Traefik 反向代理

    初试 Kubernetes 集群中使用 Traefik 反向代理 2017年11月17日 09:47:20 哎_小羊_168 阅读数:12308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 ...

  3. 在kubernetes集群中创建redis主从多实例

    分类 > 正文 在kubernetes集群中创建redis主从多实例 redis-slave镜像制作 redis-master镜像制作 创建kube的配置文件yaml 继续使用上次实验环境 ht ...

  4. Kubernetes集群中Service的滚动更新

    Kubernetes集群中Service的滚动更新 二月 9, 2017 0 条评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已经“全天候化”,为此,商家的业务系统也要保持7×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服务以满足 ...

  5. 【转载】浅析从外部访问 Kubernetes 集群中应用的几种方式

    一般情况下,Kubernetes 的 Cluster Network 是属于私有网络,只能在 Cluster Network 内部才能访问部署的应用.那么如何才能将 Kubernetes 集群中的应用 ...

  6. Kubernetes集群中Jmeter对公司演示的压力测试

    6分钟阅读 背景 压力测试是评估Web应用程序性能的有效方法.此外,越来越多的Web应用程序被分解为几个微服务,每个微服务的性能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有些是计算密集型的,而有些是IO密集型的. 基于微服 ...

  7. (转)在Kubernetes集群中使用JMeter对Company示例进行压力测试

    背景 压力测试是评估应用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此外,越来越多的应用被拆分为多个微服务而每个微服务的性能不一,有的微服务是计算密集型,有的是IO密集型. 因此,压力测试在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网络应用中扮演着越 ...

  8. kubernetes集群中的pause容器

    昨天晚上搭建好了k8s多主集群,启动了一个nginx的pod,然而每启动一个pod就伴随这一个pause容器,考虑到之前在做kubelet的systemd unit文件时有见到: 1 2 3 4 5 ...

  9. 解决项目迁移至Kubernetes集群中的代理问题

    解决项目迁移至Kubernetes集群中的代理问题 随着Kubernetes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用Kubernetes集群来管理项目.新项目还好,可以选择合适的集群规模从零开始构建项目: ...

随机推荐

  1. 零基础学Java(4)字符串

    字符串 从概念上讲,Java字符串就是Unicode字符序列.例如,字符串"Java\u2122"由5个Unicode字符J.a.v.a和组成.Java没有内置的字符串类型,而是在 ...

  2. 集合-list常用方法总结

    每个方法使用见下方代码详解 点击查看代码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A"); list.add(123); list ...

  3. Ubuntu 隐藏所有窗口快捷键不生效问题

    在绑定界面卡住时,切换到一个tty窗口,再切回来 gsettings reset-recursively org.gnome.settings-daemon.plugins.media-keys gs ...

  4. 总结vue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使用的开发工具是webstorm,它是默认就安装好了vuejs插件,idea要使用的话,需要安装一下该插件 一.快速搭建项目vue-cli 脚手架(Vue2.0) 1.Vue CLI使用前提 –Nod ...

  5. 安装linux下一些常用软件

    1.先卸载一些不常用的软件 apt purge ufw lxd lxd-client lxcfs lxc-common 2.安装一些常用软件 apt install iproute2 ntpdate ...

  6. input函数的高级使用

    经典的a+b问题终于重出江湖了 a=input('a = ') b=input('b = ') print(a+b)//error,因为此时ab是字符串类型,其加号起到的是连接的作用 所以这就是类型转 ...

  7. C#常见的集合

    3中数组式的 Array 在内存上是连续分配的,而且元素类型是一样的 特点:读取快,可以坐标访问,增删慢.长度不变. ArrayList 不定长,连续分配的,元素没有类型限制,任何元素都当成Objec ...

  8. 【PMP学习笔记】第1章 PMP体系引论

    一.什么是项目? 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项目管理是把事办成的方法论,万物皆可项目. 项目的特性 临时性:有明确的"起"和"止" ...

  9. 反射概述和反射获取字节码Class对象的三种方式

    反射:框架设计的灵魂 框架:半成品软件.可以在框架的基础上进行软件开发,简化变法 反射:将类的各个组成部分封装为其他对象,这就是反射机制 好处: 1.可以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操作这些对象. 2.可以解耦 ...

  10. EB和Varuxn的单字聊天

    持续更新! 本文已经征得\(Varuxn\)同意,仅当做记录网课的趣事和"深厚"的友情 原标题<ErB和Varuxn的单字聊天> 原标题来源: 这个想法来源是 \(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