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正题之前我们讲一段有关任务传递的小故事,抛砖迎玉下:

话说一家软件公司,来一个任务,分派给了开发经理去完成:

开发经理拿到,看了一下,感觉好简单,于是

开发经理:分派给了开发组长

开发组长:分派给了自己组员(程序员)

程序员:分派给了自己带的实习生。

实习生:好苦逼,无法分派,怎么办啊?只能自己干了

但是实习生能不能做好,有两种情况了。

情况一:

实习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琢磨,熬夜,奋斗,死敲,皇天不负有心人啊,完成了。

后来又来一个类似的任务,也按着这样传递下去了(开发经理->开发组长->程序员->实习生),又有实习生完成了。

情况二:

实习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琢磨,就是毫无头绪,无法完成,只能求教师傅(程序员)了。

程序员:啊,我怎么没留意就给实习生搞了,这任务好难啊,自己研究下,也没有头绪,没办法只能请求组长了。

开发组长:这任务不难啊,怎么我底下的人都不会了,没办法,只能自己搞了,经过,一段时间,完成了,感想,以后要是又有跟这个很类似的任务,我就自己弄了,不给他们弄了。

后来又来一个类似的任务,传递是这样的

开发经理:分派给开发组长

开发组长:啊,又是跟着上一个很类似的任务,我自己弄吧,没过多久也完成了!

PS:以上就是一个任务传递的过程。上级一开始总会想把任务分派给自己的下属去弄,然后任务一步一步去传递下去,最后由一个人去完成他,当然传递下 去,最底下人不会,也会一步一步的回滚,又他上级去完成,如果又有一个类似的任务,那个节点不会的人就不会再传递给他,给他也不会弄。当然实现中,这些任 务的传递也可能被分派人去拦截,比如说,开发组长本打算分派给程序员,突然他不想传递了,就半路拦截了下来。

而在我们android Touch事件传递机制跟这个很类似,思想差不多,有句话说,设计来源于生活。跟Touch事件有关的处理方法主要由三个:

//分派事件
public boolean dispatchTouchEvent(MotionEvent ev)
//拦截事件
public boolean onInterceptTouchEvent(MotionEvent ev)
//处理事件
public boolean onTouchEvent(MotionEvent event)

用他们的时候,我们只需要重写一下,即可操作,这三个方法主要在三种类被调用,那三种类呢?

基类 例子类 拥有的方法
继承Activity(activity类) MainActivity(因项目而异)
dispatchTouchEvent,onTouchEvent
继承ViewGroup(View容器) RelativeLayout,FrameLayout,LinearLayout,AbsoluteLayout,ListView,ScrollView…
dispatchTouchEvent,onInterceptTouchEvent,onTouchEvent
继承View(View控件) Button,EditText,TextView,ImageView….
dispatchTouchEvent,onTouchEvent

而这三个方法的含义是什么呢?

事件 含义
dispatchTouchEvent
用来分派事件。
其中调用了onInterceptTouchEvent()和onTouchEvent(),一般不重写该方法
onInterceptTouchEvent
用来拦截事件。
ViewGroup类中的源码实现就是{return false;}表示不拦截该事件,
事件将向下传递(传递给其子View);
若手动重写该方法,使其返回true则表示拦截,事件将终止向下传递,
事件由当前ViewGroup类来处理,就是调用该类的onTouchEvent()方法
onTouchEvent
用来处理事件。
返回true则表示该View能处理该事件,事件将终止向上传递(传递给其父View);
返回false表示不能处理,则把事件传递给其父View的onTouchEvent()方法来处理

根据上面的小故事,我们用代码去实现一下:

我新建了四个类:MainActivity(开发经理),FirstFrameLayout(开发组长),SecondRelativeLayout(程序员),ThirdTextView(实习生)

在界面的层次关系如下图:

我就好比我们前面的故事情况一,情况二那么模拟下:

情况一

首先我们按照上面的故事情况一那样,任务一级一级传递下去(将viewgroup的类的onInterceptTouchEvent都返回 false),然后事件就会一直传递到,ThirdTextview,最后,我们把它的onTouchEvent返回ture(含义是实习生处理成功 了)。我们点击蓝色区域。我们看下日志。

情况二

首先我们还是一级级传递下去(将viewgroup的类的onInterceptTouchEvent都返回false),然后是传递到 ThirdTextview,我们将它的onTouchEvent返回false(含义是实习生处理失败了),再讲 SecondRelativeLayout的onTouchEvent返回false(含义是程序员处理失败了),最后讲 FirstFrameLayout的onTouchEvent返回true(含义是组长处理成功了)。我们点击蓝色区域。我们看下日志,如下图。

注:上面两种情况的日志图,红色框代表第一个任务,黄色框代表第二个类似的任务。根据上图日志,我们画下传递图:

情况一事件传递图:

情况二事件传递图:

从上面两张事件传递图我们的出来一些结论:

1.事件是先有dispatchTouchEvent分派给下一级

2.要经过onInterceptTouchEvent是否需要拦截,不拦截传递给下一级,最终传递给view控件,

3.onTouchEvent方法中,在处理事件中,如果返回True,则表示能处理,传递将会终止。反着,不能,如果不能的话,这会返回上一级的onTouchEvent方法中,如果还是false,会一直到到上一层的onTouchEvent方法中。

好奇的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图二中的黄色线,没有像红色线那样,先传递到最底层,然后再回滚回去,这是为什么呢?

答:就如我们故事中,他都知道了,底下人都不会去做了,那么他干嘛还分派给他呢,他就会自己做了,直接给onTouchEvent ,这就是事件传递中的“记忆”功能。我们是手指点击蓝色区域,Touch事件有两个,第一个ACTION_DOWN,第二个ACTION_UP,第一个 ACTION_DOWN事件向下传递到某View,它把事件继续传递交给它的子View,它会记录该事件是否被它下面的View给处理成功了,(怎么能知 道呢?如果该事件会再次被向上传递到我这里来由我的onTouchEvent来处理,那就说明下面的View都没能成功处理该事件);当第二个 ACTION_UP事件向下传递到该View,该View的dispatchTouchEvent方法机会判断,若上次的事件由下面的view成功处理 了,那么这次的事件就继续交给下面的来处理,若上次的事件没有被下面的处理成功,那么这次的事件就不会向下传递了,该View直接调用自己的 onTouchEvent方法来处理该事件。

PS:关于这“记忆”功能的信息只在一系列事件完成之前有效,也就是从ACTION_DOWN事件开始,直到后续事件 ACTION_MOVE,ACTION_UP结束后,“记忆”的信息就会清除。也就是说如果某View处理ACTION_DOWN事件失败了 (onTouchEvent()返回false),那么后续的ACTION_MOVE,ACTION_UP等事件就不会再传递到该View了,由其父 View自己来处理。在下一次发生ACTION_DOWN事件的时候,还是会传递到该View的。

补充说明:

-》若在向下传递的过程中被拦截了,即onInterceptTouchEvent方法返回true,则事件将停止向下传递,直接由当前的onTouchEvent方法来处理,若处理成功则OK,若处理不成功,则事件会向上传递。

Android Touch事件传递机制通俗讲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droid Touch事件传递机制 二:单纯的(伪生命周期)

    转载于:http://blog.csdn.net/yuanzeyao/article/details/38025165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主要讲解了Android源码中的Touch事件的传递过程,现在 ...

  2. Android touch 事件传递机制

    前言: (1)在自定义view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事件拦截处理,比如在侧滑菜单的时候,我们希望在侧滑菜单里面有listview控件,但是我们希望既能左右滑动又能上下滑动,这个时候就需要对触摸的touch事 ...

  3. Android Touch事件传递机制 二:单纯的(伪生命周期) 这个清楚一点

    转载于:http://blog.csdn.net/yuanzeyao/article/details/38025165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主要讲解了Android源码中的Touch事件的传递过程,现在 ...

  4. Android Touch事件传递机制详解 下

    尊重原创:http://blog.csdn.net/yuanzeyao/article/details/38025165 资源下载: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yu ...

  5. Android Touch事件传递机制 一: OnTouch,OnItemClick(监听器),dispatchTouchEvent(伪生命周期)

      ViewGroup View  Activity dispatchTouchEvent 有 有 有 onInterceptTouchEvent 有 无 无 onTouchEvent 有 有 有 例 ...

  6. Android Touch事件传递机制引发的血案

    尊重原创:http://blog.csdn.net/yuanzeyao/article/details/38942135 关于Android Touch事件传递机制我之前也写过两篇文章,自觉得对Tou ...

  7. Android Touch事件传递机制具体解释 下

    尊重原创:http://blog.csdn.net/yuanzeyao/article/details/38025165 资源下载: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yu ...

  8. (转)Android Touch事件传递机制

    -----来源:http://www.trinea.cn/android/touch-event-delivery-mechanism/ 介绍Android Touch事件的传递机制. 不少朋友私信问 ...

  9. Android Touch事件传递机制具体解释 上

    尊重原创:http://blog.csdn.net/yuanzeyao/article/details/37961997 近期总是遇到关于Android Touch事件的问题,如:滑动冲突的问题,曾经 ...

随机推荐

  1. None

    0 值的整型 / 浮点型.空字符串('').空列表([]). 空元组((,)).空字典({}).空集合(set())都等价于 False,但是不等于 None thing = None if thin ...

  2. SQL优化34条

    我们要做到不但会写SQL,还要做到写出性能优良的SQL,以下为笔者学习.摘录.并汇总部分资料与大家分享! (1)      选择最有效率的表名顺序(只在基于规则的优化器中有效): ORACLE 的解析 ...

  3. Android主题theme和风格style总结

    用到了Android的主题和风格,感觉很多地方需要总结和记录下来.其实主题和风格是有很大的作用的,特别是界面要求比较高的客户端. Style:是一个包含一种或者多种格式化属性的集合,我们可以将其用为一 ...

  4. linux命令——磁盘命令mkdir

    一.介绍 mkdir 命令用于创建文件夹或目录(类似dos下的md命令),要求创建目录的用户在当前目录中具有写权限, 并且指定目录名不能是当前目录中已有的目录或文件名称.名称区分大小写. 二.用法及参 ...

  5. Color Length

    题意: 给出两个字符串,求把两字符串组成一个字符串使的字符串中的相同字母的最远距离的和最小. 分析: 本题关键在于怎么计算距离和的方法上.dp[i][j]表示处理到长度i的a串,长度j的b串还需要的计 ...

  6. LeetCode题解——Regular Expression Matching

    题目: 正则表达式的匹配,'.'能匹配任何一个字符,'*'之前必须有一个字符,两个结合起来表示之前那个字符出现0到无穷次. 解法: 一定要注意'*'必须结合前面的字符一起使用. 代码: class S ...

  7. 【和我一起学Python吧】Python3.0与2.X版本的区别

    做为一个前端开发的码农,却正在阅读最新版的<A byte of Python>.发现Python3.0在某些地方还是有些改变的.准备慢慢的体会,与老版本的<A byte of Pyt ...

  8. C语言的代码内存布局

    由以下3个部分组成: 1)BSS 段 BSS段(bss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BSS是英文Block Started by Symbol的简称.BSS ...

  9. matlab图像基础知识

    1.MATLAB支持的几种图像文件格式: ⑴JPEG(Joint Photogyaphic Expeyts Group):一种称为联合图像专家组的图像压缩格式. ⑵BMP(Windows Bitmap ...

  10. <Chapter 2>2-2-2-1.介绍JSPs,JSTL,和EL(Introducing JSPs, JSTL, and EL)

    现在,我们的时钟显示了UTC时区的时间.我们希望我们的应用可以让用户自定义时区,并且为将来的访问记住用户的偏好.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使用Google帐户来识别哪个用户正在使用这个应用. 在我们深入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