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ubernetes基础概念
一、基础概念
1、Master节点
整个集群的控制中枢。Master节点是Kubernetes集群的控制节点,在生产环境中不建议部署集群核心组件外的任何Pod,公司业务的Pod更是不建议部署到Master节点上,以免升级或者维护时对业务造成影响。
- Kube-APIServer:集群的控制中枢,各个模块之间信息交互都需要经过Kube-APIServer,同时它也是集群管理、资源配置、整个集群安全机制的入口。
- Controller-Manager:集群的状态管理器,保证Pod或其他资源达到期望值,也是需要和APIServer进行通信,在需要的时候创建、更新或删除它所管理的资源。
- Scheduler:集群的调度中心,它会根据指定的一系列条件,选择一个或一批最佳的节点,然后部署我们的Pod。
- Etcd:键值数据库,报错一些集群的信息,一般生产环境中建议部署三个以上节点(奇数个)。
2、Node节点
也叫Worker、Node节点、Minion节点
- Kubelet:负责监听节点上Pod的状态,同时负责上报节点和节点上面Pod的状态,负责与Master节点通信,并管理节点上面的Pod。
- Kube-proxy:负责Pod之间的通信和负载均衡,将指定的流量分发到后端正确的机器上。
- 查看Kube-proxy工作模式:curl 127.0.0.1:10249/proxyMode
- Ipvs:监听Master节点增加和删除service以及endpoint的消息,调用Netlink接口创建相应的IPVS规则。通过IPVS规则,将流量转发至相应的Pod上。
- Iptables:监听Master节点增加和删除service以及endpoint的消息,对于每一个Service,他都会场景一个iptables规则,将service的clusterIP代理到后端对应的Pod。
注意:kubelet,kube-proxy也可以部署在master节点上,kubernetes集群并没有规定master和node节点。只是我们抽象逻辑出来的概念。
3、
Pod是Kubernetes中最小的单元,Pod资源对象是一种集合了一到多个应用容器、存储资源、专用IP及支撑容器运行的其他选项的逻辑组件。Pod代表着Kubernetes的部署单元及原子运行单元,即一个应用程序的单一运行实例,它通常由共享资源且关系紧密的一个或多个应用容器组成每个Pod还包含了一个Pause容器,Pause容器是Pod的父容器,为整个Pod提供网络基础设施设定的,主要负责僵尸进程的回收管理,通过Pause容器可以使同一个Pod里面的多个容器共享存储、PID、IPC等。
3.1、Pod基础
- 自主式pod
- 控制器管理的pod
- Replication Controller (复制控制器)
- ReplicaSet(复制集)
- Deployment (无状态应用)
- StatefulSet (有状态应用)
- DeamonSet (守护进程)
- HPA(HorizontalPodAutoscaler),水平pod自动伸缩控制器
- Job,Ctonjob
3.2、定义一个pod
创建pod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直接run运行,也可以定义一个yaml文件创建。
3.2.1、直接运行的方式创建一个Pod,--image代表指定镜像
[root@master yaml]# kubectl run --image=tomcat tomcat-app
pod/tomcat-app created
[root@master yaml]# kubectl get pods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nginx-app 1/1 Running 0 31m
tomcat-app 1/1 Running 0 22s
3.2.2、用yaml文件创建
[root@master yaml]# kubectl create -f nginx.yaml
pod/nginx-yaml created
[root@master yaml]# kubectl get pods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nginx-app 1/1 Running 0 35m
nginx-yaml 1/1 Running 0 10s
tomcat-app 1/1 Running 0 4m5s
#yaml文件放在下边供大家参考,yaml文件的字段信息说明也已经标上注释
3.2.3、nginx-app1.yaml
# cat nginx-app.yaml
apiVersion: v1 # 必选,API的版本号
kind: Pod # 必选,类型Pod
metadata: # 必选,元数据
name: nginx # 必选,符合RFC 1035规范的Pod名称
namespace: default # 可选,Pod所在的命名空间,不指定默认为default,可以使用-n 指定namespace
labels: # 可选,标签选择器,一般用于过滤和区分Pod
app: nginx
role: frontend # 可以写多个
annotations: # 可选,注释列表,可以写多个
app: nginx
spec: # 必选,用于定义容器的详细信息
initContainers: # 初始化容器,在容器启动之前执行的一些初始化操作
- command:
- sh
- -c
- echo "I am InitContainer for init some configuration"
image: busybox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name: init-container
containers: # 必选,容器列表
- name: nginx # 必选,符合RFC 1035规范的容器名称
image: nginx:latest # 必选,容器所用的镜像的地址
imagePullPolicy: Always # 可选,镜像拉取策略
command: # 可选,容器启动执行的命令
- nginx
- -g
- "daemon off;"
workingDir: /usr/share/nginx/html # 可选,容器的工作目录
volumeMounts: # 可选,存储卷配置,可以配置多个
- name: webroot # 存储卷名称
mountPath: /usr/share/nginx/html # 挂载目录
readOnly: true # 只读
ports: # 可选,容器需要暴露的端口号列表
- name: http # 端口名称
containerPort: 80 # 端口号
protocol: TCP # 端口协议,默认TCP
env: # 可选,环境变量配置列表
- name: TZ # 变量名
value: Asia/Shanghai # 变量的值
- name: LANG
value: en_US.utf8
resources: # 可选,资源限制和资源请求限制
limits: # 最大限制设置
cpu: 1000m
memory: 1024Mi
requests: # 启动所需的资源
cpu: 100m
memory: 512Mi
# startupProbe: # 可选,检测容器内进程是否完成启动。注意三种检查方式同时只能使用一种。
# httpGet: # httpGet检测方式,生产环境建议使用httpGet实现接口级健康检查,健康检查由应用程序提供。
# path: /api/successStart # 检查路径
# port: 80
readinessProbe: # 可选,健康检查。注意三种检查方式同时只能使用一种。
httpGet: # httpGet检测方式,生产环境建议使用httpGet实现接口级健康检查,健康检查由应用程序提供。
path: / # 检查路径
port: 80 # 监控端口
livenessProbe: # 可选,健康检查
#exec: # 执行容器命令检测方式
#command:
#- cat
#- /health
#httpGet: # httpGet检测方式
# path: /_health # 检查路径
# port: 8080
# httpHeaders: # 检查的请求头
# - name: end-user
# value: Jason
tcpSocket: # 端口检测方式
port: 80
initialDelaySeconds: 60 # 初始化时间
timeoutSeconds: 2 # 超时时间
periodSeconds: 5 # 检测间隔
successThreshold: 1 # 检查成功为2次表示就绪
failureThreshold: 2 # 检测失败1次表示未就绪
lifecycle:
postStart: # 容器创建完成后执行的指令, 可以是exec httpGet TCPSocket
exec:
command:
- sh
- -c
- 'mkdir /data/ '
preStop:
httpGet:
path: /
port: 80
# exec:
# command:
# - sh
# - -c
# - sleep 9
restartPolicy: Always # 可选,默认为Always
#nodeSelector: # 可选,指定Node节点
# region: subnet7
imagePullSecrets: # 可选,拉取镜像使用的secret,可以配置多个
- name: default-dockercfg-86258
hostNetwork: false # 可选,是否为主机模式,如是,会占用主机端口
volumes: # 共享存储卷列表
- name: webroot # 名称,与上述对应
emptyDir: {} # 挂载目录
#hostPath: # 挂载本机目录
# path: /etc/hosts
3.2.4、nginx-app2.yaml
# cat nginx-app2.yaml
apiVersion: v1 # 必选,API的版本号
kind: Pod # 必选,类型Pod
metadata: # 必选,元数据
name: nginx # 必选,符合RFC 1035规范的Pod名称
# namespace: default # 可选,Pod所在的命名空间,不指定默认为default,可以使用-n 指定namespace
labels: # 可选,标签选择器,一般用于过滤和区分Pod
app: nginx
role: frontend # 可以写多个
annotations: # 可选,注释列表,可以写多个
app: nginx
spec: # 必选,用于定义容器的详细信息
# initContainers: # 初始化容器,在容器启动之前执行的一些初始化操作
# - command:
# - sh
# - -c
# - echo "I am InitContainer for init some configuration"
# image: busybox
#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 name: init-container
containers: # 必选,容器列表
- name: nginx # 必选,符合RFC 1035规范的容器名称
image: nginx:1.15.2 # 必选,容器所用的镜像的地址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 可选,镜像拉取策略, IfNotPresent: 如果宿主机有这个镜像,那就不需要拉取了. Always: 总是拉取, Never: 不管是否存储都不拉去
command: # 可选,容器启动执行的命令 ENTRYPOINT, arg --> cmd
- nginx
- -g
- "daemon off;"
workingDir: /usr/share/nginx/html # 可选,容器的工作目录
# volumeMounts: # 可选,存储卷配置,可以配置多个
# - name: webroot # 存储卷名称
# mountPath: /usr/share/nginx/html # 挂载目录
# readOnly: true # 只读
ports: # 可选,容器需要暴露的端口号列表
- name: http # 端口名称
containerPort: 80 # 端口号
protocol: TCP # 端口协议,默认TCP
env: # 可选,环境变量配置列表
- name: TZ # 变量名
value: Asia/Shanghai # 变量的值
- name: LANG
value: en_US.utf8
# resources: # 可选,资源限制和资源请求限制
# limits: # 最大限制设置
# cpu: 1000m
# memory: 1024Mi
# requests: # 启动所需的资源
# cpu: 100m
# memory: 512Mi
# startupProbe: # 可选,检测容器内进程是否完成启动。注意三种检查方式同时只能使用一种。
# httpGet: # httpGet检测方式,生产环境建议使用httpGet实现接口级健康检查,健康检查由应用程序提供。
# path: /api/successStart # 检查路径
# port: 80
# readinessProbe: # 可选,健康检查。注意三种检查方式同时只能使用一种。
# httpGet: # httpGet检测方式,生产环境建议使用httpGet实现接口级健康检查,健康检查由应用程序提供。
# path: / # 检查路径
# port: 80 # 监控端口
# livenessProbe: # 可选,健康检查
#exec: # 执行容器命令检测方式
#command:
#- cat
#- /health
#httpGet: # httpGet检测方式
# path: /_health # 检查路径
# port: 8080
# httpHeaders: # 检查的请求头
# - name: end-user
# value: Jason
# tcpSocket: # 端口检测方式
# port: 80
# initialDelaySeconds: 60 # 初始化时间
# timeoutSeconds: 2 # 超时时间
# periodSeconds: 5 # 检测间隔
# successThreshold: 1 # 检查成功为2次表示就绪
# failureThreshold: 2 # 检测失败1次表示未就绪
# lifecycle:
# postStart: # 容器创建完成后执行的指令, 可以是exec httpGet TCPSocket
# exec:
# command:
# - sh
# - -c
# - 'mkdir /data/ '
# preStop:
# httpGet:
# path: /
# port: 80
# exec:
# command:
# - sh
# - -c
# - sleep 9
restartPolicy: Always # 可选,默认为Always,容器故障或者没有启动成功,那就自动该容器,Onfailure: 容器以不为0的状态终止,自动重启该容器, Never:无论何种状态,都不会重启
#nodeSelector: # 可选,指定Node节点
# region: subnet7
# imagePullSecrets: # 可选,拉取镜像使用的secret,可以配置多个
# - name: default-dockercfg-86258
# hostNetwork: false # 可选,是否为主机模式,如是,会占用主机端口
# volumes: # 共享存储卷列表
# - name: webroot # 名称,与上述对应
# emptyDir: {} # 挂载目录
# #hostPath: # 挂载本机目录
# # path: /etc/hosts
#
3.3、Pod探针
- StartupProbe:k8s 1.16版本后新加的探测方式,用于判断容器内应用程序是否已经启动。如果配置了startupProbe,就会先禁止其他的探测,直到它成功为止,成功后将不在进行探测。
- LivenessProbe:用于探测容器是否运行,如果探测失败,kubelet会根据配置的重启策略进行相应的处理。若没有配置该探针,默认就是success。
- ReadinessProbe:一般用于探测容器内的程序是否健康,它的返回值如果为success,那么久代表这个容器已经完成启动,并且程序已经是可以接受流量的状态。
3.4、Pod探针方式
- ExecAction:在容器内执行一个命令,如果返回值为0,则认为容器健康。
- TCPSocketAction:通过TCP连接检查容器内的端口是否是通的,如果是通的就认为容器健康。
- HTTPGetAction:通过应用程序暴露的API地址来检查程序是否是正常的,如果状态码为200~400之间,则认为容器健康。
3.5、Pod探针检查参数配置
- initialDelaySeconds: 60 # 初始化时间
- timeoutSeconds: 2 # 超时时间
- periodSeconds: 5 # 检测间隔
- successThreshold: 1 # 检查成功为1次表示就绪
- failureThreshold: 2 # 检测失败2次表示未就绪
4、kubernetes基础概念的更多相关文章
- 1-2、kubernetes架构概述和kubernetes基础概念
kubernetes https://draveness.me/understanding-kubernetes http://kubernetes.kansea.com/docs/ master/n ...
- kubernetes基础概念知多少
kubernetes(简称k8s)是一种用于在一组主机上运行和协同容器化应用程序的管理平台,皆在提供高可用.高扩展性和可预测性的方式来管理容器应用的生命周期.通过k8s,用户可以定义程序运行方式.部署 ...
- 入门Kubernetes -基础概念
一.Kubernetes概述 Kubernetes ,又称为 k8s(首字母为 k.首字母与尾字母之间有 8 个字符.尾字母为 s,所以简称 k8s)或者简称为 "kube" ,是 ...
- Kubernetes基础概念及架构概述
Kubernetes 架构 Kubernetes是一个全新的基于容器技术的分布式架构,虽然Kubernetes只有三年,但它是谷歌十几年以来大规模应用容器技术的经验积累和升华的一个重要发展成果.确切的 ...
- kubernetes基础概念
kubernetes是基于容器技术的分布式架构领先方案.具有完备的集群管理能力,包括多层次的安全防护和准入机制.多租户应用支撑能力.透明的服务注册和服务发现机制.内建智能负载均衡器.强大的故障发现和自 ...
- Kubernetes 学习笔记(一):基础概念
个人笔记,仅本人查阅使用,不保证正确. 零.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专注于应用解耦合,通过将应用彻底地组件化和服务化,每个微服务只包含一个非常小的功能,比如权限管理.日志收集等等.由这一组微服务组合起来,提 ...
- Kubernetes基本概念与架构
Kubernetes,面向云原生应用的新“云平台” Kubernetes:以google Brog为原型 Kubernetes的成长历程: l 2014年,Kubernetes正式由google开源 ...
- Kubernetes(K8s)基础概念 —— 凿壁偷光
Kubernetes(K8s)基础概念 -- 凿壁偷光 K8s是什么:全称 kubernetes (k12345678s) 作用:用于自动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的 ...
- 4.第三篇 PKI基础概念、cfssl工具介绍及kubernetes中证书
文章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DgwNzQ1MQ==&mid=2247483787&idx=1&sn=08dd3404 ...
随机推荐
- python 连接远程服务器,修改时间
import paramiko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 timedelta def set_time(hostname): ssh = paramiko.SSHClien ...
- C#计算复利方法
复利即是指利滚知利 如存入1000,年利息回0.003,存了答10年,则调用fl(0.003,1000,10); double fl(double rate,double cash,int times ...
- linux下利用JMX监控Tomcat
利用JMX监控Tomcat,就是相当于部署在tomcat上的应用作为服务端,也就是被管理资源的对象.然后通过程序或者jconsole远程连接到该应用上来.远程连接需要服务器端提供ip和port.如果需 ...
- 实现html页面转pdf
实现方式比较简单,使用js代码实现的. 需要引入的js: 1.jQuery.js: 2.html2canvas.js(实现方式是先将Html页面转换成image图片然后在转换为pdf,所以转换之后会有 ...
- 🔥 LeetCode 热题 HOT 100(71-80)
253. 会议室 II(NO) 279. 完全平方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numSquares(int n) { // dp[i] : 组成和为 i 的最少完全平方 ...
- ETL数仓测试
前言 datalake架构 离线数据 ODS -> DW -> DM https://www.jianshu.com/p/72e395d8cb33 https://www.cnblogs. ...
- Android 模块打包生成aar远程坐标(sdk)
Android 模块打包生成aar远程坐标 打包成AAR到本地仓库 在模块的gradle文件中加入apply plugin: 'maven' *repository(url:"file:/ ...
- IOS真机调试找不到设备:ERROR: Could not connect to lockdownd, error code -[x]
报错信息: Could not connect to lockdownd, error code -3 解决方法:修改var/db/lockdown文件夹的读写权限 在终端找到文件夹cd var/db ...
- 等Excel工作簿关闭后自动加密压缩备份
;; 等Excel工作簿关闭后自动加密压缩备份.ahk;; 腾讯QQ号 595076941; 作者:boai; 写作日期:2019年5月15日; 版本号:第1版; 手机号(中国移动) 138##### ...
- 记录21.07.23 —— Vue.js基础(二)
Vue基础(二) 过滤器 过滤器作用 全局过滤器 输出结果 私有过滤器 输出结果 把其中一个做点修改 错误信息 自定义指令 全局自定义指令 私有自定义指令 钩子函数 注意:fond-weight是粗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