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并发王者课》,本文是该系列文章中的第22篇,铂金中的第9篇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ReentrantLock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等同步工具。在本文中,将为你介绍最后一个同步工具,即Exchanger.

Exchanger用于两个线程在某个节点时进行数据交换。在用法上,Exchanger并不复杂,但是实现上会稍微有点费解。所以,考虑到Exchanger在平时使用的场景并不多,况且多数读者对一些“枯燥”的源码的耐受度有限(可能引起不适或烦躁等不良情绪,阻碍学习),本文将侧重讲它的使用和思想,对于源码不会过多展开,点到为止。

一、Exchanger的使用场景

在峡谷中,铠和兰陵王都是擅长打野的英雄,各自对野怪的偏好也不完全相同。所以,为了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野怪,他们经常会在峡谷的交易中心交换各自的猎物。

这一天,铠打到了一只棕熊,而兰陵王则收获了一只野狼,并且彼此都想要对方的野怪。于是,他们约定在峡谷交易中心交换双方的野怪,谁先到了就先等会。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这幅图来表示:

在铠和兰陵王交换猎物的过程中,有三个点需要你留意:

  • 交换的双方有明确的交易地点(峡谷交易中心);
  • 交换的双方具有明确的交易对象(比如棕熊和野狼);
  • 谁先到了就等会儿(他们中总会有先来后到)。

如果用代码来实现的话,也是有多种方式可以选择,比如前面所学过的同步方法等。不过,虽然做也是可以做的,只是没那么方便。所以,接下来我们就用Exchanger来实现这一过程。

在下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exchanger,它就类似于峡谷交易中心,而它的类型Exchanger<WildMonster> 则明确表示交换的对象是野怪

接着,我们再定义两个线程,分别代表兰陵王。在其线程的内部,会通过前面定义的exchanger对象来和对方进行交换数据。交换完成后,他们彼此将获得对方的物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xchanger<WildMonster> exchanger = new Exchanger<> (); // 定义交换地点和交换类型 Thread 铠 = newThread("铠", () -> {
try {
WildMonster wildMonster = new Bear("棕熊");
say("我手里有一只:" + wildMonster.getName());
WildMonster exchanged = exchanger.exchange(wildMonster); // 交换后将获得对方的物品
say("交易完成,我获得了:", wildMonster.getName(), "->", exchanged.getNam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hread 兰陵王 = newThread("兰陵王", () -> {
try {
WildMonster wildMonster = new Wolf("野狼");
say("我手里有一只:" + wildMonster.getName());
WildMonster exchanged = exchanger.exchange(wildMonster);
say("交易完成,我获得了:", wildMonster.getName(), "->", exchanged.getNam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铠.start();
兰陵王.start();
}

下面是上面代码用到的内部类:

 @Data
private static class WildMonster {
protected String name;
} private static class Wolf extends WildMonster {
public Wolf(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private static class Bear extends WildMonster {
public Bea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示例代码运行结果如下:

铠:我手里有一只:棕熊
兰陵王:我手里有一只:野狼
兰陵王:交易完成,我获得了:野狼->棕熊
铠:交易完成,我获得了:棕熊->野狼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从结果中可以看到,铠用棕熊换到了野狼,而兰陵王则用野狼换到了棕熊,他们完成了交换。

以上就是Exchanger的用法,看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事实上也确实很简单。在使用Exchanger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几点:

  • 定义Exchanger对象,各线程通过这个对象完成交换
  • 在Exchanger对象中要定义类型,也就是这两个线程要交换什么
  • 线程在调用Exchanger进行交换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先到的那个线程会原地等待另外一个线程的出现。比如,铠先到交换地点,可这时候兰陵王还没有到,那么铠会等待兰陵王的出现,除非超过设置的时间限制,比如兰陵王中途被妲己蹲了草丛。反之亦然,兰陵王先到也到等铠的出现。

二、Exchanger的源码与实现

虽然理解Exchanger的思想很容易,了解其用法也很简单,但是若要理清它几百余行的源码却并非易事。其原因在于,槽是Exchanger中的核心概念和属性,Exchanger中的数据交换分为单槽交换多槽交换,其中单槽交换源码简单,但多槽交换却很复杂。所以,下文对Exchanger源码的阐述以概括为主,不会对源码深究。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参考阅读这篇文章,作者对其源码的解读较为详细。

1. 核心构造

与其他同步工具不同的是,Exchanger有且仅有一个构造函数。在这个构造中,也只初始化了一个对象participant.

public Exchanger() {
participant = new Participant();
}

从继承关系看,Participant本质上是一个ThreadLocal,而其中的Node则是线程的本地变量。

static final class Participant extends ThreadLocal<Node> {
public Node initialValue() {
return new Node();
}
}

2. 核心属性

Exchanger有四个核心变量,如下所示。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用以计算的其他变量。不过,为避免引入不必要的复杂度,本文暂不提及。

//ThreadLocal变量,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一个副本
private final Participant participant; //多槽位,高并发下使用,保存待匹配的Node实例
private volatile Node[] arena; //单槽位,arena未初始化时使用的保存待匹配的Node实例
private volatile Node slot; //初始值为0,当创建arena后会被赋值成SEQ,用来记录arena数组的可用最大索引,会随着并发的增大而增大直到等于最大值FULL,会随着并行的线程逐一匹配成功而减少恢复成初始值
private volatile int bound;

Node的具体细节,注意其中的item和match.

 @sun.misc.Contended static final class Node {
int index; //arena的下标,多个槽位的时候使用
int bound; // 上一次记录的Exchanger.bound
int collides; // 记录的 CAS 失败数
int hash; // 用于自旋
Object item; // 这个线程的数据项
volatile Object match; // 交换的数据
volatile Thread parked; // 当阻塞时,设置此线程,不阻塞的话会自旋
}

3. 核心方法

// 交换数据
// 如果一个线程达到后,会等待其他线程的到达(除非自己被中断)。然后,该线程会和到达的线程交换数据。
// 如果线程在到达后,已经有其他线程在等待。那么,将会唤起该线程并交换数据。
public V exchange(V x)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带有超时限制的交换
public V exchange(V x,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TimeoutException {...}

所以,从源码上看上文的示例,那么铠和兰陵王交换数据的过程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小结

以上就是关于Exchanger的全部内容。在学习Exchanger时,要侧重理解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场景,以及它的基本用法。对于其源码,当前阶段可以选择“不求甚解”,以降维的方式降低学习难度,日后再循序渐进理解。我在写本文时,也曾多次考虑是否要讲清楚源码,最终还是决定暂缓,毕竟现阶段理解它、学会它才是重点。

正文到此结束,恭喜你又上了一颗星

夫子的试炼

  • 使用Exchanger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

延伸阅读与参考资料

关于作者

关注【技术八点半】,及时获取文章更新。传递有品质的技术文章,记录平凡人的成长故事,偶尔也聊聊生活和理想。早晨8:30推送作者品质原创,晚上20:30推送行业深度好文。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监督,我们一起从青铜到王者

并发王者课-铂金9:互通有无-Exchanger如何完成线程间的数据交换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并发王者课-铂金1:探本溯源-为何说Lock接口是Java中锁的基础

    欢迎来到<并发王者课>,本文是该系列文章中的第14篇. 在黄金系列中,我们介绍了并发中一些问题,比如死锁.活锁.线程饥饿等问题.在并发编程中,这些问题无疑都是需要解决的.所以,在铂金系列文 ...

  2. 并发王者课-铂金6:青出于蓝-Condition如何把等待与通知玩出新花样

    欢迎来到<[并发王者课](https://juejin.cn/post/6967277362455150628)>,本文是该系列文章中的**第19篇**.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阻塞队 ...

  3. 并发王者课-铂金8:峡谷幽会-看CyclicBarrier如何跨越重峦叠嶂

    欢迎来到<并发王者课>,本文是该系列文章中的第21篇,铂金中的第8篇.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CountDownLatch的用法.在协调多线程的开始和结束时,CountDownLatc ...

  4. 并发王者课-铂金10:能工巧匠-ThreadLocal如何为线程打造私有数据空间

    欢迎来到<并发王者课>,本文是该系列文章中的第23篇,铂金中的第10篇. 说起ThreadLocal,相信你对它的名字一定不陌生.在并发编程中,它有着较高的出场率,并且也是面试中的高频面试 ...

  5. 并发王者课-铂金2:豁然开朗-“晦涩难懂”的ReadWriteLock竟如此妙不可言

    欢迎来到<并发王者课>,本文是该系列文章中的第15篇.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Java中锁的基础Lock接口.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Java中锁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基本型接口,即ReadWri ...

  6. [笔记][Java7并发编程实战手冊]3.8 并发任务间的数据交换Exchanger

    [笔记][Java7并发编程实战手冊]系列文件夹 简单介绍 Exchanger 是一个同步辅助类.用于两个并发线程之间在一个同步点进行数据交换. 同意两个线程在某一个点进行数据交换. 本章exchan ...

  7. 并发王者课 - 青铜4:synchronized用法初体验

    在前面的文章<双刃剑-理解多线程带来的安全问题>中,我们提到了多线程情况下存在的线程安全问题.本文将以这个问题为背景,介绍如何通过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解这一问题.当然,在青铜 ...

  8. 并发王者课 - 青铜 2:峡谷笔记 - 简单认识Java中的线程

    在前面的<兵分三路:如何创建多线程>文章中,我们已经通过Thread和Runnable直观地了解如何在Java中创建一个线程,相信你已经有了一定的体感.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基于前面的示例代 ...

  9. 并发王者课-青铜5:一探究竟-如何从synchronized理解Java对象头中的锁

    在前面的文章<青铜4:synchronized用法初体验>中,我们已经提到锁的概念,并指出synchronized是锁机制的一种实现.可是,这么说未免太过抽象,你可能无法直观地理解锁究竟是 ...

随机推荐

  1. django访问mysql数据库--模型(model)

    一.安装: sudo pip install mysql-connector-python sudo pip install MySQL-python 异常情况,如果提示pip超时 curl http ...

  2. Spring Cloud(Dalston.SR1)

    Spring Cloud 示例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Yanshaoshuai/microservicecloud Eureka 集群搭建 microservicecloud- ...

  3. Mysql_源码包安装详细过程

    一.mysql安装 1.二进制安装 2.源码包安装 3.rpm包安装 1.源码包安装 1)上传或下载源码包 [root@db02 ~]# rz mysql-5.6.46.tar.gz 2)安装依赖 由 ...

  4. Hive 安装和配置

    环境准备 已安装 HDFS 和 Yarn 集群环境 Windows 已安装 MySQL 8 (开启远程连接用户权限) 安装步骤 1. 上传并解压 Hive 安装文件 将 apache-hive-3.1 ...

  5. fcntl详解

    功能描述:根据文件描述词来操作文件的特性. #include <unistd.h>#include <fcntl.h> int fcntl(int fd, int cmd);  ...

  6. Centos下删除文件后空间并未释放

    [root@DeviceSP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vda3 90G 82G 3.8G 96% / tmp ...

  7. System Verilog设计例化和连接

  8. F5 BIG-IQ 8.0 发布 - 借助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管理您的所有 BIG-IP 设备和服务

    针对完整可见性和控制的 BIG-IQ 集中式管理 BIG-IP 设备和服务的端到端控制 高效管理(编排.可见性和合规性)依赖于跨本地和云部署中始终如一的应用服务和安全策略.利用独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对 ...

  9. Tensorflow 2.0 搭建神经网络(局部)

    前向传播 tensorflow.keras 搭建网络时,内部的网络可以直接完成所有层的前向计算.全连接Dense() 层,最后一层的神经元的个数需要和最后一层线性函数 w x + b 的维度对应上,中 ...

  10. 循环IRNNv2Layer实现

    循环IRNNv2Layer实现 IRNNv2Layer实现循环层,例如循环神经网络(RNN),门控循环单元(GRU)和长期短期记忆(LSTM).支持的类型为RNN,GRU和LSTM.它执行循环操作,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