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实现SSD目标检测(pytorch)

特别说明:

  1. 本系列文章是Pytorch目标检测手册的翻译+总结
  2.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光看论文不够,得亲自实现

第一章 相关概念概述

1.1 检测框表示

边界宽(bounding box)是包围一个物体(objective)的框,用来表示这个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等信息。不是最小外接矩形,仅仅是一个转动角度为 0 的框。如下图1-1所示:

表示框的方法有很多(不赘述),图1-1的方式为框的边界四个极值坐标\(x_{min},y_{min},x_{max},y_{max}\)。

但是这样做的有点缺点

  • 知道\(x_{min},y_{min},x_{max},y_{max}\),我们无法知道这个目标的更多信息(比例),必须画出来才有感官
  • 如果没有图像的宽高,像素值毫无用处(其实还是无法知道比例信息)

改进方式如下图1-2所示

1-2使用比例的方式,很直观的知道目标更多的信息

但是还有一个缺点

  • 直接看这个信息,我们不知道目标长宽信息(当然你自己可以另外计算)
  • 也不知道中心位置(相对于边界,我们更关心中心)

再次改进的方式如下图1-3所示:

\(c_x,c_y,w,h\),中心点+宽高的方式,满足视觉信息最大化。

1.2 交并比

如何用来判断一个框检测的好与坏?

  1. 使用交集\(A \cap B\)

直接使用交集的大小去判断好坏,大尺度和小尺度不对等

比如:A和B大小都为100,交集50. C和D大小都为10,交集5.

如何说明这两组哪个好坏?

通过上述的例子,我们发现少了一个比例问题。。。

  1. 使用 \(\frac{A{\cap}B}{A{\cup}B}\)交集除以并集

完全解决上诉问题

注意:这里还存在一个关于LOSS的问题,具体可参考GIOU

第二章 基础网络

注释:这里实现的是SSD300,并非SSD512.

2.1 基础网络

当前都是使用特征提取的基础架构,VGG、ResNet、DenseNet。。。等,原作者使用VGG-16架构作为基础网络。如下图2-1所示

原始VGG-16是基于ImageNet训练的,参数优异。但是为了符合我们的设计,需要对基础网络做一定程度的修改。

  • 原始输入300*300图像
  • 对于池化后非整数feature map进行像上取整,比如con3_3==>>7575,进行池化之后的大小为38 38,而不是37 * 37。
  • 修改maxpooling_5==>>(size=3 * 3,stride=1),作用是不再将feature map的大小减半。
  • 我们不需要全连接层,对 FC6 和 FC7 进行修改为conv6和conv7。直接去掉FC8

FC层修改为CONV层

说明:原作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笔者这里默认大家有基础网络架构。

全连接和卷积的区别之处在于reshape!!!

也就是说卷积之后进行reshape(nuns,1)和全连接结果一样

总结:

  • 大家不妨试一下,对VGG的最后全连接改为卷积,然后最后做一个reshape看看效果。
  • 想一下效果一样的,CNN就是学习参数,与最后的形式无关

2.2 附加网络

我们当前已经学会如何从FC转换为CONV,以下对VGG-16进行转换。

VGG-16输入图像为224 * 224 * 3,那么conv5_3的输出也就是7 * 7 * 512。

  • FC6的输入是7 * 7 * 512的一行向量,输出是4096 * 1的向量,那么参数数量为:4096 * 7 * 7 * 512,也就等于kernel=512 * 7 * 7 * 4046
  • FC7的输入4096 * 1,输出为4096 * 1,也就等于kernel = 4096 * 1 * 1 * 4096

虽然转化到卷积了,但是channel太大了,512都挺大,别说4096了。。。

作者对其maxpooling和卷积进行了调整,如下图2-5所示

个人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1. 按照转换,Conv6的输入是7 * 7的feature,卷积也是7 * 7的大小。不符合常理,feature太小,卷积核太大。
  2. Conv7的channel=4096,那么深的通道完全没有必要(网络没大到那种地步)
  3. 考虑到后面金字塔采样(FPN),feature得有层次感

我们添加了额外的四个卷积块,feature map的变化是通过卷积的stride=2来实现的,并非maxpooling

注意是每隔一个stride=1之后接一个stride=2,这样做的感觉是过度一下

就像maxpooling不能紧接着来maxpooling一样

第三章 先验框设计

3.1 引言

在介绍先验框(prior box)的设计之前,我们先确认一下目的:检测出目标种类位置

我们先从种类检测入手:

以VGG-16为例,输出是1000 * 1.代表1000个种类的预测

我们事先把标签(label)编码成one-hot形式,训练结果接一个softmax,loss就可以使用交叉熵返回梯度。

没毛病,完全可以

问题一:一个图像中有两个目标呢?

我们可以让输出为1000 * 2,其他情况类似直接为1000 * nums

问题二:如何知道输出对应哪个呢?

假设输入图像为5 * 5,我们就让输出为5 * 5 * 1000,这样就可以知道每个像素属于什么label

好像这是语义分割了。。。

我们再从位置入手:

我们之前定义了bounding box的形式, $ c_x, c_y, w, h $

跟着上面VGG-16的思路走,一个目标就输出4 * 1即可

问题三:同种类一样,存在多个目标呢?

类似种类,输出4 * 1 * nums即可

问题四:同种类一样,确定对应的种类?

假设输入图像为5 * 5,我们就让输出为5 * 5 * 2,注意这里没必要输出 \(c_x, c_y\) ,因为每个像素也就知道位置了

问题五:一个像素点多个目标问题?

这种情况很少很少,可以输出5 * 5 * nums * 2,nums是一个冗余,极少情况的冗余

这里就不上图了,自己想一下即可明白,而且后面会有SSD的分类说明!

3.2 先验框设计

3.1节中,我们知道直接输出每个像素点的框W和H即可,为什么现在又来个先验框呢?

注意:这种方式是完全可行的,大家可以移步EASTAdvanceEAST

我们先来说直接输出W和H的缺点

  • 深度学习学到的东西是有能力限制的,而不是说什么都可以学到(理想情况可以),比如ResNet多加了一个原始数据(ResNet模块)就能更好的学习?
  • 按理说RPN模块应该过时了,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人使用?比如SiamMask目标跟踪领域
  • W和H的波动幅度都很大,直接去学习较为困难,我们能不能降低学习代价

直接抛出一个话题,对比下图3-1两种学习目标,哪个更容易学习?

毋容置疑,肯定第二章方式更容易学习,具体如何设计,且看SSD大神作者的方案

以这里为出发点,我们称事先定义的bounding box为先验框

  • 我们在conv4_3, conv7, conv8_2, conv9_2, conv10_2, conv11_2.这些feature map上定义先验框 ,采用FPN(特征金字塔)进行多尺度检测的方案。
  • 定义一个参数 \(s\) ,\(w * h = s^2\),先验框最大存在于Conv4_3上,设置为0.1,也就是图像的10%大小。
  • 为了进一步降低学习成本,定义不同比例的先验框。1:1、1:2、2:1等,其中每一层额外加一个1:1的框,其他的框面积都是s,而这个额外的框\(s = \sqrt{s_k*s_{k+1}}\)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衔接上下两个feature
Feature Map From Feature Map Dimensions Prior Scale Aspect Ratios Number of Priors per Position Total Number of Priors on this Feature Map
conv4_3 38, 38 0.1 1:1, 2:1, 1:2 + an extra prior 4 5776
conv7 19, 19 0.2 1:1, 2:1, 1:2, 3:1, 1:3 + an extra prior 6 2166
conv8_2 10, 10 0.375 1:1, 2:1, 1:2, 3:1, 1:3 + an extra prior 6 600
conv9_2 5, 5 0.55 1:1, 2:1, 1:2, 3:1, 1:3 + an extra prior 6 150
conv10_2 3, 3 0.725 1:1, 2:1, 1:2 + an extra prior 4 36
conv11_2 1, 1 0.9 1:1, 2:1, 1:2 + an extra prior 4 4
Grand Total 8732 priors

3.3 先验框可视化

我们先看一下定义s之后的基本公式:
\[
w * h = s^2
\]

\[
\frac{w}{h}=a
\]

\[
w = s * \sqrt{a}
\]

\[
h = \frac{s}{\sqrt{a}}
\]

下面对conv9_2进行可视化:

con9_2总共有6个框,五个框面积是0.55,一个框面积是0.63

注意:文章全部参数都是归一化之后的,请移步bounding box定义查看

大于边界直接裁断,其余feature map照部就搬即可,不再赘述

3.4 学习参数定义

3.1节,我们对比了学习代价问题,具体的学习参数这节进行详细说明

观察上图3-3,是先验框和实际框之间的偏差图,具体我们学习哪些参数?

下面直接看作者的设计:

按照3.1节说的,为什么不直接定义成\(c_x - c_{x1}\) (帽子用x1代替),而作者定义了除以\(w_{x1}\)

因为较大的先验对应较小的偏差时,这个偏差很难学习,会导致大目标边界不准确。

下图3-5情况一和情况二哪个学习的更好?没有归一化,根本无法使用

第四章 网络输出定义

3.1节中已经进行了初步说明,作者的思路也是按照这个进行的

种类的输出,这个多定义个背景(background)类,也就是nums = nums + 1,当然也可以没有背景类,那么负样本就无法进行学习,会大大降低网络的鲁棒性!!!

如上图4-1所示

  • 位置输出:采用3 * 3的卷积输出4个通道(这里没考虑单个像素多个目标情况),对应之前的(g_c_x, g_c_y, g_w, g_h)
  • 种类输出:采用3*3的卷积输出nums个通道(这里没考虑单个像素多个目标情况),对应之前VGG-16的输出。

下面以具体的Con9_2为例,如下图4-2所示:

定位的24 = 4 * 6===>>4:输出参数,6:先验框的数量

种类的6*n_class===>>同上

更为具体的如下图5-4所示:

作者还怕读者不懂,特意举了个例子,假设就两个种类:猫和狗,一个背景

网络输出如下图5-5

将位置和种类对应上,输出一个完整的矩阵,如下图5-6所示:

第五章 LOSS设计

5.1 目标框匹配

在计算LOSS之前,我们得先把框对应上(输出框和目标框的对应关系)

  • 假设一张图有N个目标,那就需要找到N和8732(这是叠加了输出的偏差信息)个框的交集

  • 为每个目标匹配一个最大交集的框
  • 如果一个先验框与目标的交集小于0.5,那么就当这个先验框为负样本
  • 如果一个先验框和目标的交集大于0.5,那么这个先验框为正样本,并且最大的交集为其匹配的种类
  • 匹配的label都存在种类的标签

插曲: 有些人搞不懂正样本负样本的概念

正样本:这个先验框匹配到目标框,并且用于计算位置种类的LOSS,其中位置loss为了更好的框住目标,种类loss为了提高置信度。

负样本:这个先验框没有匹配到目标框,或者匹配到的目标框小于阈值(0.5等),并且位置不用计算loss(因为background没有框位置),种类需要计算loss,提高背景那一类的置信度。

上图5-25-3给出了具体的例子,容易理解不在赘述。

5.2 LOSS计算

定位LOSS

定位的loss使用SmoothL1,没什么好说的

种类LOSS

现在遇到一个问题,我们直接使用交叉熵的LOSS的话,8732个框,基本百分之八十都是负样本,而负样本学习的结果是使当前的框种类置信度更高(背景)。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类间不平衡情况,导致背景检测很准确,可能部分目标都会检测成背景

作者采用的解决方案是:舍弃简单的负样本,重点学习困难的负样本

假设绿色为负样本框(实际背景不存在框),情况一相较于情况二更容易学习,那么我们舍弃情况一,使用情况二进行训练。

总的LOSS

其中a也是一个可以作为学习的参数(笔者没试过),原文中a=1

第六章 非极大值抑制

这一章比较简单,直接看后面代码即可

从零开始实现SSD目标检测(pytorch)(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F项目实战(SSD目标检测)-VOC2007

    TF项目实战(SSD目标检测)-VOC2007 训练好的模型和代码会公布在网上: 步骤: 1.代码地址:https://github.com/balancap/SSD-Tensorflow 2.解压s ...

  2. 如何使用 pytorch 实现 SSD 目标检测算法

    前言 SSD 的全称是 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它和 YOLO 一样,是 One-Stage 目标检测算法中的一种.由于是单阶段的算法,不需要产生所谓的候选区域,所 ...

  3. AI SSD目标检测算法

    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简称SSD,是一种目标检测算法. Single Shot意味着SSD属于one stage方法,multibox表示多框预测. CNN 多尺 ...

  4. 动手创建 SSD 目标检测框架

    参考:单发多框检测(SSD) 本文代码被我放置在 Github:https://github.com/XinetAI/CVX/blob/master/app/gluoncvx/ssd.py 关于 SS ...

  5. caffe SSD目标检测lmdb数据格式制作

    一.任务 现在用caffe做目标检测一般需要lmdb格式的数据,而目标检测的数据和目标分类的lmdb格式的制作难度不同.就目标检测来说,例如准备SSD需要的数据,一般需要以下几步: 1.准备图片并标注 ...

  6. TF项目实战(基于SSD目标检测)——人脸检测1

    SSD实战——人脸检测 Tensorflow 一 .人脸检测的困难: 1. 姿态问题 2.不同种族人, 3.光照 遮挡 带眼睛 4.视角不同 5. 不同尺度 二. 数据集介绍以及转化VOC: 1. F ...

  7. 使用SSD目标检测c++接口编译问题解决记录

    本来SSD做测试的Python接口用起来也是比较方便的,但是如果部署集成的话,肯定要用c++环境,于是动手鼓捣了一下. 编译用的cmake,写的CMakeList.txt,期间碰到一些小问题,简单记录 ...

  8. SSD目标检测实战(TF项目)——人脸检测2

    数据转化为VOC格式: 一.我们先看 VOC格式的数据是什么??? Annotations:存放xml 包括 文件夹信息   图片名称. 图片尺寸信息. 图片中object的信息. JPEGImage ...

  9. 【目标检测】SSD:

    slides 讲得是相当清楚了: http://www.cs.unc.edu/~wliu/papers/ssd_eccv2016_slide.pdf 配合中文翻译来看: https://www.cnb ...

随机推荐

  1. SQL Server2008 查找用户登录日志

    select loginname,accdate from sys.syslogins

  2. dev 从表处理

    从表列名,从表选中行和主表选中一样,var selectrow = detailView.GetRow(detailView.FocusedRowHandle) as obj; private voi ...

  3. sql 防注入(更新问题)

    一下这条语句虽然不会是数据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但是会对数据库主从造成影响 update `article` where `article_id` = '40&n974742=v995656' ...

  4. 【转载】 C#使用Select方法快速获取List集合集合中某个属性的所有值集合

    在C#的List集合操作或者数组操作中,有时候我们需要获取到List集合元素中所有的对象的某个属性,然后存放到一个数组集合中,此时就可以使用到List集合以及数组的扩展方法Select方法快速实现获取 ...

  5. 6.JUC之ReentrantReadWriteLock

    一.概述: Java纪年1.5年,ReentrantReadWriteLock诞生于JUC,此后,国人一般称它为读写锁.人如其名,他就是一个可重入锁,同时他还是一个读写锁 a)跟ReentrantLo ...

  6. pandas(四)

    合并  merge,concat,join pd.merge(df1,df2,on=‘列名’,how='') df1.join(df2,how='outer',on='') pd.concat([df ...

  7. Anaconda基础使用

    Windows下Anaconda操作:在Anaconda Prompt下执行 1. Anaconda 更新 conda update conda conda update anaconda conda ...

  8. 某个Spring Cloud分布式架构

  9. URI和URL、REST

    URI和URL 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 是一个紧凑的字符串用来标示抽象或物理资源.可以分为URL,URN或同时具备locators 和names特性的一个东 ...

  10. unittest(一)IDE导出的代码分析

    在 Python 语言下有诸多单元测试框架,如 unittest.Pytest.nose 等,其中 unittest 框架(原名 PyUnit 框架)为 Python 语言自带的单元测试框架,从 P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