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单例模式

因程序需要,有时我们只需要某个类同时保留一个对象,不希望有更多对象,此时,我们则应考虑单例模式的设计。

二. 单例模式的特点

1. 单例模式只能有一个实例。

2. 单例类必须创建自己的唯一实例。

3. 单例类必须向其他对象提供这一实例。

三. 单例模式VS静态类

在知道了什么是单例模式后,我想你一定会想到静态类,“既然只使用一个对象,为何不干脆使用静态类?”,这里我会将单例模式和静态类进行一个比较。

1. 单例可以继承和被继承,方法可以被override,而静态方法不可以。

2. 静态方法中产生的对象会在执行后被释放,进而被GC清理,不会一直存在于内存中。

3. 静态类会在第一次运行时初始化,单例模式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即可以延迟加载。

4. 基于2, 3条,由于单例对象往往存在于DAO层(例如sessionFactory),如果反复的初始化和释放,则会占用很多资源,而使用单例模式将其常驻于内存可以更加节约资源。

5. 静态方法有更高的访问效率。

6. 单例模式很容易被测试。

几个关于静态类的误解:

误解一:静态方法常驻内存而实例方法不是。

实际上,特殊编写的实例方法可以常驻内存,而静态方法需要不断初始化和释放。

误解二:静态方法在堆(heap)上,实例方法在栈(stack)上。

实际上,都是加载到特殊的不可写的代码内存区域中。

静态类和单例模式情景的选择:

情景一:不需要维持任何状态,仅仅用于全局访问,此时更适合使用静态类。

情景二:需要维持一些特定的状态,此时更适合使用单例模式。

四. 单例模式的实现

1. 懒汉模式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Demo {
  2.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Demo instance;
  3. private SingletonDemo(){
  4. }
  5. public static SingletonDemo getInstance(){
  6. if(instance==null){
  7. instance=new SingletonDemo();
  8. }
  9. return instance;
  10. }
  11. }

如上,通过提供一个静态的对象instance,利用private权限的构造方法和getInstance()方法来给予访问者一个单例。

缺点是,没有考虑到线程安全,可能存在多个访问者同时访问,并同时构造了多个对象的问题。之所以叫做懒汉模式,主要是因为此种方法可以非常明显的lazy loading。

针对懒汉模式线程不安全的问题,我们自然想到了,在getInstance()方法前加锁,于是就有了第二种实现。

2. 线程安全的懒汉模式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Demo {
  2.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Demo instance;
  3. private SingletonDemo(){
  4. }
  5.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Demo getInstance(){
  6. if(instance==null){
  7. instance=new SingletonDemo();
  8. }
  9. return instance;
  10. }
  11. }

然而并发其实是一种特殊情况,大多时候这个锁占用的额外资源都浪费了,这种打补丁方式写出来的结构效率很低。

3. 饿汉模式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Demo {
  2.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Demo instance=new SingletonDemo();
  3. private SingletonDemo(){
  4. }
  5. public static SingletonDemo getInstance(){
  6. return instance;
  7. }
  8. }

直接在运行这个类的时候进行一次loading,之后直接访问。显然,这种方法没有起到lazy loading的效果,考虑到前面提到的和静态类的对比,这种方法只比静态类多了一个内存常驻而已。

4. 静态类内部加载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Demo {
  2.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3.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Demo instance=new SingletonDemo();
  4. }
  5. private SingletonDemo(){
  6.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 has loaded");
  7. }
  8. public static SingletonDemo getInstance(){
  9.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10. }
  11. }

使用内部类的好处是,静态内部类不会在单例加载时就加载,而是在调用getInstance()方法时才进行加载,达到了类似懒汉模式的效果,而这种方法又是线程安全的。

5. 枚举方法

  1. enum SingletonDemo{
  2. INSTANCE;
  3. public void otherMethods(){
  4. System.out.println("Something");
  5. }
  6. }

 

Effective Java作者Josh Bloch 提倡的方式,在我看来简直是来自神的写法。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

(1)自由序列化。

(2)保证只有一个实例。

(3)线程安全。

如果我们想调用它的方法时,仅需要以下操作:

  1. public class Hello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3. SingletonDemo.INSTANCE.otherMethods();
  4. }
  5. }

这种充满美感的代码真的已经终结了其他一切实现方法了。

6. 双重校验锁法

  1. public class SingletonDemo {
  2.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Demo instance;
  3. private SingletonDemo(){
  4.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 has loaded");
  5. }
  6. public static SingletonDemo getInstance(){
  7. if(instance==null){
  8. synchronized (SingletonDemo.class){
  9. if(instance==null){
  10. instance=new SingletonDemo();
  11. }
  12. }
  13. }
  14. return instance;
  15. }
  16. }

接下来我解释一下在并发时,双重校验锁法会有怎样的情景:

STEP 1. 线程A访问getInstance()方法,因为单例还没有实例化,所以进入了锁定块。

STEP 2. 线程B访问getInstance()方法,因为单例还没有实例化,得以访问接下来代码块,而接下来代码块已经被线程1锁定。

STEP 3. 线程A进入下一判断,因为单例还没有实例化,所以进行单例实例化,成功实例化后退出代码块,解除锁定。

STEP 4. 线程B进入接下来代码块,锁定线程,进入下一判断,因为已经实例化,退出代码块,解除锁定。

STEP 5. 线程A获取到了单例实例并返回,线程B没有获取到单例并返回Null。

理论上双重校验锁法是线程安全的,并且,这种方法实现了lazyloading。

Java公开课-06.单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学习经验分享(最近听了一节Java公开课)

    最近听了一节Java公开课,讲的Tomcat8.0的,老师分享的学习方法很好, 时间和精力要用对地方 1.学习一个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先学主要的主流的,不要学了很多不该学,没必要学的东西 2.要花时间总 ...

  2. Java学习笔记之---单例模型

    Java学习笔记之---单例模型 单例模型分为:饿汉式,懒汉式 (一)要点 1.某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 2.必须自行创建实例 3.必须自行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 (二)实现 1.只提供私有的构造方法 2 ...

  3. java中安全的单例与不安全的单例

    java中安全的单例与不安全的单例 1.内部静态类(安全的)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privat ...

  4. JAVA的设计模式之单例设计模式

    1.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自行提供这个实例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 1)理论 Java Singleton模式主要作用是保证在Java应用程序中,一个类Class只有一个实例存在. 使用Singl ...

  5. java基础学习之单例设计模式学习

    最近狂补java基础的我重新学习了下单例,下面直接贴出代码,以作备忘 package com.darling.single; /** * 单例模式 * 单例即在内存中只存在该类的一个实例,要想实现这个 ...

  6. 【java设计模式】之 单例(Singleton)模式

    1. 单例模式的定义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是一个比較简单的模式.其原始定义例如以下:Ensure a class has only one instance, and pro ...

  7. Java设计模式:Singleton(单例)模式

    概念定义 Singleton(单例)模式是指在程序运行期间, 某些类只实例化一次,创建一个全局唯一对象.因此,单例类只能有一个实例,且必须自己创建自己的这个唯一实例,并对外提供访问该实例的方式. 单例 ...

  8. Java中Class和单例类的作用与类成员的理解

    Java中Class类的作用与深入理解 在程序运行期间,Java运行时系统始终为所有的对象维护一个被称为运行时的类型标识.这个信息跟踪着每个对象所属的类.JVM利用运行时信息选择相应的方法执行.而保存 ...

  9. java新手笔记12 单例

    1.单例 package com.yfs.javase;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single = new ...

随机推荐

  1. oracle临时表空间 ORA-01652:无法通过16(在表空间XXX中)扩展 temp 字段

    今天在查数据的时候报错  ORA-01652:无法通过16(在表空间temp1中)扩展 temp 字段 查看表空间使用明细 SELECT b.tablespace,        b.segfile# ...

  2. Java-Filter-FilterChain-FilterConfig源码

    public interface Filter { /** * Called by the web container to indicate to a filter that it is being ...

  3. PS 滤镜——平面坐标变换到极坐标

    %%% orthogonal coordinate to polar coordinate %%% 平面坐标转极坐标 clc; clear all; close all; addpath('E:\Ph ...

  4. Android绘图机制(一)——自定义View的基础属性和方法

    Android绘图机制(一)--自定义View的基础属性和方法 自定义View看起来,确实看起来高深莫测,很多Android开发都不是特别在行这一块,这里面的逻辑以及一些绘画都是有一点难的,说一下我目 ...

  5. Unity UGUI

    超详细的基础教程传送门:(持续更新中) Unity UGUI之Canvas&EventSystem:http://blog.csdn.net/qq992817263/article/detai ...

  6. 关于getchar函数缓冲区的问题

    最近,看到有同学问我关于getchar()这个函数缓冲区的问题,结合我以前的学习,我将对getchar()进行一次总结,当然,这些都是别人已经提过的东西,我只是总结,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首先,用get ...

  7. ruby用来发送互联网邮件

    其实只要你任性的可以,用telnet也是可以发邮件的哦.不过本猫没那么任性,还是用KISS原则来发邮件吧.本篇博文只介绍了如何发邮件,但没涉及收邮件的事,以后如有机会会单独开一篇博文介绍. ruby通 ...

  8. JS基础速成(三)- DOM(文件对象模型)

    .t1 { background-color: #ff8080; width: 1100px; height: 40px } 一.DOM树的基本结构 DOM节点分为三大类:元素节点(标签节点),属性节 ...

  9. windows10 conda python多版本切换

    之前为了学习安装了python2.7是通过anaconda2安装的 现在想换用Python3  所以寻找版本并存 可以来回切换的方法 打开命令提示符,记住是命令提示符 不是win10自带的window ...

  10. Roundcube Webmail File Disclosure Vulnerability(CVE-2017-16651)

    Preface Software: https://roundcube.net/ Versions: 1.1.0 - 1.1.9, 1.2.0 - 1.2.6, 1.3.0 - 1.3.2 C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