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weback在web构建工具的激烈竞争中逐渐脱引而出。 无论是编译速度、报错提示、可扩展性等都给前端开发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本篇文章是个人对webpack的一点小研究总结。

webpack在开发者社区的反馈

类似gulp把自己定位为stream building tools一样,webpack把自己定位为module building system。
在webpack看来,所有的文件都是模块,只是处理的方式依赖不同的工具而已。

webpack同时也把node的IO和module system发挥的淋漓尽致。 webpack在配合babel(ES6/7)tsc(typescript)等DSL语言预编译工具的时候,驾轻就熟,为开发者带来了几乎完美的体验。

webpack整体架构(以webpack.config主要部分进行划分)

  1. entry: 定义整个编译过程的起点

  2. output: 定义整个编译过程的终点

  3. module: 定义模块module的处理方式

  4. plugin 对编译完成后的内容进行二度加工

  5. resolve.alias 定义模块的别名

webpack的核心module

无论你是jsx,tsx,html,css,scss,less,png文件,webpack一视同仁为module。并且每个文件[module]都会经过相同的编译工序 loader==> plugin。

关于以上这点,以如下一个简单的webpack.config文件为例。看下webpack会做什么


 module.exports =  {
watch: true,
entry: './index.js',
devtool: 'source-map',
output: {
path: path.resolve(process.cwd(),'dist/'),
filename: '[name].js'
},
resolve: {
alias:{ jquery: 'src/lib/jquery.js', }
},
plugins: [
new webpack.ProvidePlugin({
$: 'jquery',
_: 'underscore',
React: 'react'
}),
new WebpackNotifierPlugin()
],
module: {
loaders: [{
test: /\.js[x]?$/,
exclude: /node_modules/,
loader: 'babel-loader'
}, {
test: /\.less$/,
loaders:['style-loader', 'css-loader','less-loader']
}, {
test: /\.(png|jpg|gif|woff|woff2|ttf|eot|svg|swf)$/,
loader: "file-loader?name=[name]_[sha512:hash:base64:7].[ext]"
}, {
test: /\.html/,
loader: "html-loader?" + JSON.stringify({minimize: false })
} ]
}
};

webpack是如何处理如上webpack.config文件解析

1. 确定webpack编译上下文context

默认情况下就是node启动的工作目录process.cwd(),当然也可以在配置中手动指定context。

webpack在确定webpack.config中entry的路径依赖时,会根据这个context确定每个要编译的文件(assets)的绝对路径。

2.entry和output 确定webpack的编译起点和终点

顾名思义,entry定义webpack编译起点,入口模块。 对应的结果为compolation.assets

output定义webpack编译的终点,导出目录

3. module.loaders 和 module.test 确定模块预编译处理方式

以babel为例,当webpack发现模块名称匹配test中的正则/js[x]?的时候。

它会将当前模块作为参数传入babel函数处理,babel([当前模块资源的引用])

函数执行的结果将会缓存在webpack的compilation对象上,并分配唯一的id 。

以上的这一步,非常非常关键。唯一的id值决定了webpack在最后的编译结果中,是否会存在重复代码。
而缓存在compilation对象上,则决定了webpack可以在plugin阶段直接拿取模块资源进行二度加工。

4. plugin阶段发生在webpack的module.loader处理之后,一般用来做一些优化操作。

比如webpack.ProvidePlugin,它会在对编译结果再加工的操作过程中进行自定义的变量注入,当模块中碰到比如_这个变量的时候,webpack将从缓存的module中取出underscore模块加载进引用_的文件(compilation.assets)。
比如WebpackNotifierPlugin,它会在编译结果ready的时通知开发者,output已经就绪。

5.resolve.alias的作用就是对module模块提供别名,并没有什么特殊的。

【副作用】 webpack编译过程中的电脑卡慢?

在weback经历以上流程的时候,查看你的内存,你会发现,内存飙升!!!

这一般都是loader阶段,对DSL进行AST抽象语法树分析的时候,由于大量应用递归,内存溢出的情
况也是非常常见。

output目录不是一个渐进的编译目录,只有在最后compilation结果ready的时候,才会写入,造成开发者等待的时候,output目录始终为空。

【大招】 webpack将编译结果导出到output是怎么做到的,为啥output不是渐进的写入文件

如上,webpack在plugin结束前,将会在内存中生成了棵巨大的文件模块tree

这个阶段就是ready阶段,webpack写入output目录的分割点。

这棵树的枝叶节点就是所有的module[由import或者require为标志,并配备唯一moduleId],

这棵树的主枝干就是所有的assets,也就是我们entry中的东西。

这棵树也是webpackPlugin的处理的时候的arguments。

总结

好吧,对于开发者来说,整体而言webpack的编译过程细节比较多,但是大体的框架还是比较直观。

里面涉及到的类似DSL,AST的概念及模块缓存等等,在构建工具中还是比较常见的。

一切文件皆为模块也和react的一切都可以变为JS一样,对前端世界带来了新的开发理念。

anyway,写webpackPlugin相对于loader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

在写plugin的过程可以对webpack有个更加直观的认识,鼓励多多尝试。

最后,案例一个之前写的一个 repowebpackPlugin编写
webpack官方文档

webpack编译流程漫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细说 webpack 之流程篇

    摘自: http://taobaofed.org/blog/2016/09/09/webpack-flow/ 引言 目前,几乎所有业务的开发构建都会用到 webpack .的确,作为模块加载和打包神器 ...

  2. 细说webpack之流程篇

    引言 目前,几乎所有业务的开发构建都会用到 webpack .的确,作为模块加载和打包神器,只需配置几个文件,加载各种 loader 就可以享受无痛流程化开发.但对于 webpack 这样一个复杂度较 ...

  3. vue项目实战, webpack 配置流程记录

    vue项目实战记录,地址在这 购物车单界面 npm install npm run dev 跑起来可以看到界面效果 这里简单记录一下webpack的编译流程 入口 package.json " ...

  4. [Erlang 0113] Elixir 编译流程梳理

    注意:目前Elixir版本还不稳定,代码调整较大,本文随时失效      之前简单演示过如何从elixir ex代码生成并运行Erlang代码,下面仔细梳理一遍elixir文件的编译过程,书接上文,从 ...

  5. 关于webpack编译scss文件

    css加载器文件通常和extract-text-webpack-plugin一块使用,我们可以在源文件src目录下写scss文件,然后通过webpack编译成css文件到输出目录public,这个目录 ...

  6. WebPack系列:Webpack编译的代码如何在tomcat中使用时静态资源路径不对的问题如何解决

    问题:     使用webpack+vue做前端,使用tomcat提供api,然后npm run build之后需要将编译,生成如下文件: |   index.html \---appserver   ...

  7. Gcc的编译流程分为了四个步骤:

    http://blog.csdn.net/xiaohouye/article/details/52084770(转) Gcc的编译流程分为了四个步骤: 1.预处理,生成预编译文件(.文件): Gcc ...

  8. 编译流程,C开发常见文件类型名

    编译流程 我们常说的编译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指从源程序到可执行程序的整个过程,实际上,C语言编译的过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预编译->编译->汇编->链接 预编译是把include关键字所 ...

  9. Nginx模块开发1_明白自定义模块的编译流程

    自定义模块的编译流程 --add-module参数 configure使用--add-module参数指定添加模块目录. config脚本 由--add-module指定的目录保存为$ngx-addo ...

随机推荐

  1. Android查缺补漏(View篇)--自定义 View 中 wrap_content 无效的解决方案

    自定义 View 中 wrap_content 无效的解决方案 做过自定义 View 的童鞋都会发现,直接继承 View 的自定义控件需要重写 onMeasure() 方法,并设置 wrap_cont ...

  2. 怎样在Spark、Flink应用中使用Protobuf 3的包

    如果在在Spark.Flink应用中使用Protobuf 3的包,因为Spark默认使用的是2.5版本的包,提交任务时,可能会报如下异常: com.google.protobuf.CodedInput ...

  3. JavaWeb项目之电话本,两个版本,以及总结反思

    使用技术: Oracle 数据库 前端后台: Servlet + jsp + JDBC + html + css + js 前端界面自定, 但一定实现需要的功能 实现功能: 用户可以登录 登录之后可以 ...

  4. samba 搭建

    #useradd -M -s /sbin/nologin kvmshare #mkdir /home/etl #chown kvmshare:kvmshare /home/etl 将本地账号添加到 s ...

  5. Android LayoutInflator 解析

    一.实际使用场景引入: 在ListView的Adapter的getView方法中基本都会出现,使用inflate方法去加载一个布局,用于ListView的每个Item的布局.  同样,在使用ViewP ...

  6. 解决报错:IncompleteElementException: Could not find result map...

    今天遇到这样一个报错,记录一下: org.apache.ibatis.builder.IncompleteElementException: Could not find result map com ...

  7. echarts异步数据加载(在下拉框选择事件中异步更新数据)

    接触echarts 大半年了,从不会到熟练也做过不少的图表,隔了一段时间没使用这玩意,好多东西真心容易忘了.在接触echarts这期间也没有总结什么东西,今天我就来总结一下如何在echart中异步加载 ...

  8. MST系列

    1.POJ2485 Highways 蛮水的 数组一开始开小了卡了一会儿 我可能是个傻逼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 ...

  9. C#常用单词

    C#语言需要的一些英语注释 About -----关于 abstract -----抽象的 Abstract ------抽象的 Accept -----接受 activat -----活跃 add  ...

  10. ConcurrentHashMap 从Java7 到 Java8的改变

    一.关于分段锁 集合框架很大程度减少了java程序员的重复劳动,然而,在Java多线程环境中,以线程安全的方式使用集合类是一个首先考虑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程序员了解到了ConcurrentHash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