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内存管理是语言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决定语言性能的重要因素。无论是C语言的手工管理,还是Java的垃圾回收,都成为语言最重要的特征。这里以Python语言为例子,说明一门动态类型的、面向对象的语言的内存管理方式。

对象的内存使用

赋值语句是语言最常见的功能了。但即使是最简单的赋值语句,也可以很有内涵。Python的赋值语句就很值得研究。

1
a = 1

整数1为一个对象。而a是一个引用。利用赋值语句,引用a指向对象1。Python是动态类型的语言(参考动态类型),对象与引用分离。Python像使用“筷子”那样,通过引用来接触和翻动真正的食物——对象。

引用和对象

为了探索对象在内存的存储,我们可以求助于Python的内置函数id()。它用于返回对象的身份(identity)。其实,这里所谓的身份,就是该对象的内存地址。

1
2
3
4
a = 1
 
print(id(a))
print(hex(id(a)))

在我的计算机上,它们返回的是:

11246696
'0xab9c68'

分别为内存地址的十进制和十六进制表示。

在Python中,整数和短小的字符,Python都会缓存这些对象,以便重复使用。当我们创建多个等于1的引用时,实际上是让所有这些引用指向同一个对象。

1
2
3
4
5
a = 1
b = 1
 
print(id(a))
print(id(b))

上面程序返回

11246696

11246696

可见a和b实际上是指向同一个对象的两个引用。

为了检验两个引用指向同一个对象,我们可以用is关键字。is用于判断两个引用所指的对象是否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True
a = 1
b = 1
print(a is b)
 
# True
a = "good"
b = "good"
print(a is b)
 
# False
a = "very good morning"
b = "very good morning"
print(a is b)
 
# False
a = []
b = []
print(a is b)

上面的注释为相应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到,由于Python缓存了整数和短字符串,因此每个对象只存有一份。比如,所有整数1的引用都指向同一对象。即使使用赋值语句,也只是创造了新的引用,而不是对象本身。长的字符串和其它对象可以有多个相同的对象,可以使用赋值语句创建出新的对象。

在Python中,每个对象都有存有指向该对象的引用总数,即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

我们可以使用sys包中的getrefcount(),来查看某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某个引用作为参数,传递给getrefcount()时,参数实际上创建了一个临时的引用。因此,getrefcount()所得到的结果,会比期望的多1。

1
2
3
4
5
6
7
from sys import getrefcount
 
a = [1, 2, 3]
print(getrefcount(a))
 
b = a
print(getrefcount(b))

由于上述原因,两个getrefcount将返回2和3,而不是期望的1和2。

对象引用对象

Python的一个容器对象(container),比如表、词典等,可以包含多个对象。实际上,容器对象中包含的并不是元素对象本身,是指向各个元素对象的引用。

我们也可以自定义一个对象,并引用其它对象:

1
2
3
4
5
6
7
8
class from_obj(object):
def __init__(self, to_obj):
self.to_obj = to_obj
 
b = [1,2,3]
a = from_obj(b)
print(id(a.to_obj))
print(id(b))

可以看到,a引用了对象b。

对象引用对象,是Python最基本的构成方式。即使是a = 1这一赋值方式,实际上是让词典的一个键值"a"的元素引用整数对象1。该词典对象用于记录所有的全局引用。该词典引用了整数对象1。我们可以通过内置函数globals()来查看该词典。

当一个对象A被另一个对象B引用时,A的引用计数将增加1。

1
2
3
4
5
6
7
from sys import getrefcount
 
a = [1, 2, 3]
print(getrefcount(a))
 
b = [a, a]
print(getrefcount(a))

由于对象b引用了两次a,a的引用计数增加了2。

容器对象的引用可能构成很复杂的拓扑结构。我们可以用objgraph包来绘制其引用关系,比如

1
2
3
4
5
6
x = [1, 2, 3]
y = [x, dict(key1=x)]
z = [y, (x, y)]
 
import objgraph
objgraph.show_refs([z], filename='ref_topo.png')

objgraph是Python的一个第三方包。安装之前需要安装xdot。

1
2
sudo apt-get install xdot
sudo pip install objgraph

objgraph官网

两个对象可能相互引用,从而构成所谓的引用环(reference cycle)。

1
2
3
a = []
b = [a]
a.append(b)

即使是一个对象,只需要自己引用自己,也能构成引用环。

1
2
3
a = []
a.append(a)
print(getrefcount(a))

引用环会给垃圾收机制带来很大的麻烦,我将在后面详细叙述这一点。

引用减少

某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可能减少。比如,可以使用del关键字删除某个引用:

1
2
3
4
5
6
7
8
from sys import getrefcount
 
a = [1, 2, 3]
b = a
print(getrefcount(b))
 
del a
print(getrefcount(b))

del也可以用于删除容器元素中的元素,比如:

1
2
3
a = [1,2,3]
del a[0]
print(a)

如果某个引用指向对象A,当这个引用被重新定向到某个其他对象B时,对象A的引用计数减少:

1
2
3
4
5
6
7
8
from sys import getrefcount
 
a = [1, 2, 3]
b = a
print(getrefcount(b))
 
a = 1
print(getrefcount(b))

垃圾回收

吃太多,总会变胖,Python也是这样。当Python中的对象越来越多,它们将占据越来越大的内存。不过你不用太担心Python的体形,它会乖巧的在适当的时候“减肥”,启动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将没用的对象清除。在许多语言中都有垃圾回收机制,比如Java和Ruby。尽管最终目的都是塑造苗条的提醒,但不同语言的减肥方案有很大的差异。

从基本原理上,当Python的某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降为0时,说明没有任何引用指向该对象,该对象就成为要被回收的垃圾了。比如某个新建对象,它被分配给某个引用,对象的引用计数变为1。如果引用被删除,对象的引用计数为0,那么该对象就可以被垃圾回收。比如下面的表:

1
2
a = [1, 2, 3]
del a

del a后,已经没有任何引用指向之前建立的[1, 2, 3]这个表。用户不可能通过任何方式接触或者动用这个对象。这个对象如果继续待在内存里,就成了不健康的脂肪。当垃圾回收启动时,Python扫描到这个引用计数为0的对象,就将它所占据的内存清空。

然而,减肥是个昂贵而费力的事情。垃圾回收时,Python不能进行其它的任务。频繁的垃圾回收将大大降低Python的工作效率。如果内存中的对象不多,就没有必要总启动垃圾回收。所以,Python只会在特定条件下,自动启动垃圾回收。当Python运行时,会记录其中分配对象(object allocation)和取消分配对象(object deallocation)的次数。当两者的差值高于某个阈值时,垃圾回收才会启动。

我们可以通过gc模块的get_threshold()方法,查看该阈值:

1
2
import gc
print(gc.get_threshold())

返回(700, 10, 10),后面的两个10是与分代回收相关的阈值,后面可以看到。700即是垃圾回收启动的阈值。可以通过gc中的set_threshold()方法重新设置。

我们也可以手动启动垃圾回收,即使用gc.collect()。

分代回收

Python同时采用了分代(generation)回收的策略。这一策略的基本假设是,存活时间越久的对象,越不可能在后面的程序中变成垃圾。我们的程序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对象,许多对象很快产生和消失,但也有一些对象长期被使用。出于信任和效率,对于这样一些“长寿”对象,我们相信它们的用处,所以减少在垃圾回收中扫描它们的频率。

小家伙要多检查

Python将所有的对象分为0,1,2三代。所有的新建对象都是0代对象。当某一代对象经历过垃圾回收,依然存活,那么它就被归入下一代对象。垃圾回收启动时,一定会扫描所有的0代对象。如果0代经过一定次数垃圾回收,那么就启动对0代和1代的扫描清理。当1代也经历了一定次数的垃圾回收后,那么会启动对0,1,2,即对所有对象进行扫描。

这两个次数即上面get_threshold()返回的(700, 10, 10)返回的两个10。也就是说,每10次0代垃圾回收,会配合1次1代的垃圾回收;而每10次1代的垃圾回收,才会有1次的2代垃圾回收。

同样可以用set_threshold()来调整,比如对2代对象进行更频繁的扫描。

1
2
import gc
gc.set_threshold(700, 10, 5)

孤立的引用环

引用环的存在会给上面的垃圾回收机制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些引用环可能构成无法使用,但引用计数不为0的一些对象。

1
2
3
4
5
6
a = []
b = [a]
a.append(b)
 
del a
del b

上面我们先创建了两个表对象,并引用对方,构成一个引用环。删除了a,b引用之后,这两个对象不可能再从程序中调用,就没有什么用处了。但是由于引用环的存在,这两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都没有降到0,不会被垃圾回收。

孤立的引用环

为了回收这样的引用环,Python复制每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可以记为gc_ref。假设,每个对象i,该计数为gc_ref_i。Python会遍历所有的对象i。对于每个对象i引用的对象j,将相应的gc_ref_j减1。

遍历后的结果

在结束遍历后,gc_ref不为0的对象,和这些对象引用的对象,以及继续更下游引用的对象,需要被保留。而其它的对象则被垃圾回收。

总结

Python作为一种动态类型的语言,其对象和引用分离。这与曾经的面向过程语言有很大的区别。为了有效的释放内存,Python内置了垃圾回收的支持。Python采取了一种相对简单的垃圾回收机制,即引用计数,并因此需要解决孤立引用环的问题。Python与其它语言既有共通性,又有特别的地方。对该内存管理机制的理解,是提高Python性能的重要一步。

原文引用:http://www.jb51.net/article/54544.htm

Python深入学习之内存管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学习Day9 内存管理

    复习 :文件处理 1. 操作文件的三步骤:-- 打开文件:此时该文件在硬盘的空间被操作系统持有 |  文件对象被应用程序持用 -- 操作文件:读写操作 -- 释放文件:释放操作系统对文件在硬盘间的持有 ...

  2. java虚拟机学习-JVM内存管理:深入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4)

    Java与C++之间有一堵由内存动态分配和垃圾收集技术所围成的高墙,墙外面的人想进去,墙里面的人却想出来. 概述: 说起垃圾收集(Garbage Collection,下文简称GC),大部分人都把这项 ...

  3. java虚拟机学习-JVM内存管理:深入Java内存区域与OOM(3)

    概述 Java与C++之间有一堵由内存动态分配和垃圾收集技术所围成的高墙,墙外面的人想进去,墙里面的人却想出来. 对于从事C.C++程序开发的开发人员来说,在内存管理领域,他们即是拥有最高权力的皇帝又 ...

  4. <Python基础>python是如何进行内存管理的

    .Python 是如何进行内存管理的?答:从三个方面来说,一对象的引用计数机制,二垃圾回收机制,三内存池机制⒈对象的引用计数机制Python 内部使用引用计数,来保持追踪内存中的对象,所有对象都有引用 ...

  5. RT-Thread学习2 —— 内存管理学习记录

    RT-Thread学习2 -- 内存管理学习记录1 小内存管理算法(mem.c) 1. 小内存管理法: 小内存管理算法是一个简单的内存分配算法.初始时,它是一块大的内存.当需要分配内存块时,将从这个大 ...

  6. Python 源码学习之内存管理 -- (转)

    Python 的内存管理架构(Objects/obmalloc.c):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 [ int ] [ dict ] [ list ] ... [ str ...

  7. python是如何进行内存管理的

    Python引入了一个机制:引用计数. python内部使用引用计数,来保持追踪内存中的对象,Python内部记录了对象有多少个引用,即引用计数,当对象被创建时就创建了一个引用计数,当对象不再需要时, ...

  8. OC学习10——内存管理

    1.对于面向对象的语言,程序需要不断地创建对象.这些对象都是保存在堆内存中,而我们的指针变量中保存的是这些对象在堆内存中的地址,当该对象使用结束之后,指针变量指向其他对象或者指向nil时,这个对象将称 ...

  9. Python是如何进行内存管理

    三个方面:一对象的引用计数机制,二垃圾回收机制,三内存池机制 一.对象的引用计数机制 Python内部使用引用计数,来保持追踪内存中的对象,所有对象都有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增加的情况: 1,一个对象分 ...

随机推荐

  1. 【Docker】容器中找不到vi命令

    在Docker容器中找不到vi命令 解决办法: 1.通过命令获取最新的软件包 apt-get-update 2.安装vi命令 apt-get install vim 安装过程中提示是否进行输入Y即可. ...

  2. 使用poi导出execl

    使用poi需要用到的jar包 本文的导出基于execl的模板导出,在大部分表头固定而格式花样比较复杂的建议使用本文介绍的方法(表头固定,只需要填充值) 1.在webroot目录下新建report文件夹 ...

  3. HTTP报文01

    #xiaodeng #HTTP报文01 #HTTP权威指南 45 报文向下游流动- 不管是请求报文还是响应报文,所有报文都会向下游流动. 所有报文的发送者都在接收者的上游. 报文的组成部分 对报文进行 ...

  4. 查看tomcat启动文件都干点啥---catalina.bat(转)

    在上一次查看tomcat启动文件都干点啥一文中,我们总结出,startup.bat文件的作用就是找到catalina.bat文件,然后把参数传递给它,在startup.bat中,调用catalina. ...

  5. VC2012编译CEF3-转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tiplip/article/details/42047815 下载 代码下载:http://cefbuilds.com/,CEF 3.2556.1 ...

  6. kafka具体解释一、Kafka简单介绍

    背景:      当今社会各种应用系统诸如商业.社交.搜索.浏览等像信息工厂一样不断的生产出各种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面临例如以下几个挑战: 怎样收集这些巨大的信息 怎样分析它 怎样及时做到如上两点 ...

  7. Linux-Linux下安装redis报错"undefined reference to__sync_add_and_fetch_4"解决办法

    如果出现这种错误可以在make的时候加上CFLAGS="-march=i686" 即 make CFLAGS="-march=i686" ----------- ...

  8. 搭建前端vue环境,安装vue-cli遇到Please try running this command again as root/Administrator的解决方案

    最近在搭前端环境,装完node.js之后,准备安装vue工程的初始化工具时(npm install -g vue-cli),遇到这个坑: 大体的意思就是权限问题,导致/usr/local/lib/no ...

  9. 将数据库dbcp连接池改为c3p0连接池(草稿,别点)

    D:\Develop\apache-tomcat-7.0.52\bin\catalina.bat run[2017-12-26 02:31:29,174] Artifact pers:war expl ...

  10. 【LeetCode】127. Word Ladder

    Word Ladder Given two words (start and end), and a dictionary, find the length of shortest trans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