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集系列(一) 传统subset 问题,例 [LeetCode] Subset, Subset II, Bloomberg 的一道面试题
引言
Coding 问题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给定一个集合,求出这个集合所有的子集(所谓子集,就是包含原集合中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或者求出满足一定要求的子集,比如子集中元素总和为定值,子集元素个数为定值等等。
我把它们归类为子集系列问题。
这篇博文作为子集系列第一篇,着重讨论最传统的子集问题,也就是“给定一个集合,求出这个集合所有的子集”,没有附加要求。我会讨论解决此类题目的两种思路,并做一些比较。
还是从具体题目开始
例题1, 不包含重复元素的集合S,求其所有子集
Given a set of distinct integers, S, return all possible subsets.
Note:
- Elements in a subset must be in non-descending order.
- The solution set must not contain duplicate subsets.
For example,
If S = [1,2,3]
, a solution is:
[
[3],
[1],
[2],
[1,2,3],
[1,3],
[2,3],
[1,2],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 subsets(vector<int> &S) {
}
};
题目来自LeetCode Subsets
思路一
可以用递推的思想,观察S=[], S =[1], S = [1, 2] 时解的变化。
可以发现S=[1, 2] 的解就是 把S = [1]的所有解末尾添上2,然后再并上S = [1]里面的原有解。因此可以定义vector<vector<int> > 作为返回结果res, 开始时res里什么都没有,第一步放入一个空的vecotr<int>,然后这样迭代n次,每次更新res 内容,最后返回res。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 subsets(vector<int> &S) {
vector<vector<int> > res;
vector<int> emp;
res.push_back(emp);
sort(S.begin(), S.end());
if(S.size() == ) return res;
for(vector<int>::iterator ind = S.begin(); ind < S.end(); ++ind){
int size = res.size();
for(int i = ; i < size; ++i){
vector<int> v;
for(vector<int>::iterator j = res[i].begin(); j < res[i].end(); ++j){
v.push_back(*j);
}
v.push_back(*ind);
res.push_back(v);
}
}
return res;
}
};
10 / 10 test cases passed. Runtime: 16 ms
这里注意因为res一直在增长,所以遍历res的时候不能用vector<int>::iterator,否则可能因为vector重新allocate内存而地址失效,因此直接使用数组下标。
思路二
所谓子集,就是包含原集合中的一些元素,不包含另一些元素。如果单独看某一个元素,它都有两种选择:"被包含在子集中"和"不被包含在子集中",对于元素个数为n、且不含重复元素的S,子集总数是2n。因此我们可以遍历S的所有元素,然后用递归考虑每一个元素包含和不包含的两种情况。
代码,这种思路需要用到递归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 subsets(vector<int> &S) {
vector<int> v;
sort(S.begin(), S.end());
subsetsCore(S, , v);
return res;
}
private:
vector<vector<int> > res;
void subsetsCore(vector<int> &S, int start, vector<int> &v){
if(start == S.size()) { res.push_back(v); return;}
vector<int> v2;
for(vector<int>::iterator i = v.begin(); i < v.end(); v2.push_back(*(i++)));
v.push_back(S[start]);
subsetsCore(S, start+, v); //包含S[start]
subsetsCore(S, start+, v2); //不包含S[start]
}
};
10 / 10 test cases passed. Runtime: 40 ms
例题2,S中包含有重复元素
原题中规定原集合S中的元素是distinct的。如果S中包含有重复元素(也就是LeetCode中题Subset II),这种思路需要如何改进?
Subsets II
Given a collection of integers that might contain duplicates, S, return all possible subsets.
Note:
- Elements in a subset must be in non-descending order.
- The solution set must not contain duplicate subsets.
思路一
我们以S=[1,2,2]为例:
可以发现从S=[1,2]变化到S=[1,2,2]时,多出来的有两个子集[2,2]和[1,2,2],这两个子集,其实就是 [2], [1,2]末尾都加上2 而产生。而[2], [1,2] 这两个子集实际上是 S=[1,2]的解到 S=[1]的解 新添加的部分。
因此,若S中有重复元素,可以先排序;遍历过程中如果发现当前元素S[i] 和 S[i-1] 相同,那么不同于原有思路中“将当前res中所有自己拷贝一份再在末尾添加S[i]”的做法,我们只将res中上一次添加进来的子集拷贝一份,末尾添加S[i]。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 subsetsWithDup(vector<int> &S) {
vector<vector<int> > subsets;
vector<int> v;
subsets.push_back(v);
if(S.empty()) return subsets;
sort(S.begin(), S.end());
int m = ; //m 用来存储上一次加进来的子集们的起始index
for(vector<int>::iterator i = S.begin(); i < S.end(); ++i){
int start = ((i != S.begin() && *i == *(i-)) ? m : ); //如果S的当前元素和前一个元素相同,只拷贝上次加进来的子集
int end = subsets.size();
for(int j = start; j < end; ++j){
vector<int> vt;
for(vector<int>::iterator k = subsets[j].begin(); k < subsets[j].end(); ++k){
vt.push_back(*k);
}
vt.push_back(*i);
subsets.push_back(vt);
}
m = end;
}
return subsets;
}
};
19 / 19 test cases passed,Runtime: 72 ms
小结:
思路一的切入点是:比较S=[1]和S=[1,2] 的解的区别,找到转移方程。实现方式是不停迭代和更新res。
实现的优势是不需要使用递归,迭代即可完成;但需要定义一个vector<vector<int> > res,然后迭代过程中不停基于res已有的子集生成新的子集,再添加到res中,也就是说res除了用于最终返回,在迭代过程中还有临时存放点的作用。
用与上题类似的思路二来解:
对于含有重复元素的S,可以先排序,然后考虑去重: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所遍历的当前元素S[i] 和 目前的子集的末尾元素相同,那么就不再需要考虑"不包含当前元素到子集中"的情况,只需要考虑"包含当前元素到子集中一种情况"。举个例子:对于S=[1,2,2],如果遍历到第二个"2",当前子集v是[1, 2],这个时候如果考虑"不把2包含进子集的情况",即维持子集=[1,2]不动,遍历下一个元素;这样其结果会出现重复。因为考虑另一个递归调用,其当前子集v是[1],也遍历到了S的第二个"2",它将这个"2"元素放入当前子集,虽然继续遍历下一个元素。这两个递归调用的结果是重复的。因此,若当前递归调用所遍历到的元素和当前子集v的末尾元素相同,只考虑"把当前元素添加到子集末尾"的情况。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 subsetsWithDup(vector<int> &S) {
vector<int> v;
sort(S.begin(), S.end());
subsetsCore(S, , v);
return res;
}
private:
vector<vector<int> > res;
void subsetsCore(vector<int> &S, int start, vector<int> &v){
if(start == S.size()) { res.push_back(v); return;}
if(v.size() == || v[v.size()-] != S[start]){ //When S[start] != v[v.size()-1], we need to consider both case: add S[start] into v; not add S[start] to v. If S[start] == v[v.size()-1], we only need to consider the case add S[start] into v.
vector<int> v2;
for(vector<int>::iterator i = v.begin(); i < v.end(); v2.push_back(*(i++)));
subsetsCore(S, start+, v2);
}
v.push_back(S[start]);
subsetsCore(S, start+, v);
}
};
19 / 19 test cases passed,Runtime: 52 ms
上面的解法中因为老是要从v拷贝元素到v2,所以比较占用时间,可以设置一个全局vector<int>,回溯增删。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 subsetsWithDup(vector<int> &S) {
sort(S.begin(), S.end());
subsetsCore(S, );
return res;
}
private:
vector<int> path;
vector<vector<int> > res;
void subsetsCore(vector<int> &S, int start){
if(start == S.size()) { res.push_back(path); return;}
if(path.size() == || path[path.size()-] != S[start])
subsetsCore(S, start+); //When S[start] != v[v.size()-1], we need to consider both case: add S[start] into v; not add S[start] to v. If S[start] == v[v.size()-1], we only need to consider the case add S[start] into v.
path.push_back(S[start]);
subsetsCore(S, start+);
path.pop_back();
}
};
19 / 19 test cases passed,Runtime: 48 ms
因为case区分度不够的缘故,在这个例子中没有快太多,但在下一篇文章中的Combination 例题中,使用全局的path会省去很多时间。
小结
从本质上来说,思路二和思路一是同一种解法,只是切入角度不同,致使实现方式不同。思路二虽然没有显示定义vector<vector<int>>来存放所有子集,但是所有递归里新开的vector<int>,加起来所占用的空间和思路一所占用空间一样,思路二还多出了递归所占用的栈空间。
例题3,string 的子集
子集求解可以再做一些改变,比如:S不再是一个vector<int>,而是一个string,求其所有的sub string。
我参加Bloomberg的面试时,曾经遇到S为string的题目,S的长度小于30,要求求出S这个字符串所有的sub string。例如S = "abc",输出 "a" "b" "c" "ab" "ac" "bc" "abc",空子串不需要输出。
要求不能用递归,不能申请vector或者数组,直接输出所有sub string。当时我曾经做过LeetCode上的Subset,也就是本文中拿来当例题的题目,刷LeetCode时,用第一种思路解出来了,就没有再继续深究下去。结果遇到这一题时(只有十多分钟解题),一紧张,满脑子都是原来的思路一,没能给出符合要求的解。
其实如果从"每个元素都有包含进子集和不包含进子集两种可能",也就是思路二入手,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
思路二的本质是"考虑每一个元素的两种情况",虽然不能用递归,但是因为S的长度小于30,我们可以用一个unsigned int 的每个bit位来表示S的每一个字符的两种情况。当然这解法的前提是S这个string中不含重复字符。
代码
void subsets(string s) {
if(s.length() == ) return;
unsigned int i = , judgeEnd = ( << s.length()) - ; //judgeEnd用来判定i 递增的终止
unsigned int mask = ; //mask用于滤出 i 的每一位
int j = ;
for(; (i & judgeEnd) > ; cout << endl, ++i){
for(mask = << (s.length() - ), j = ; j < s.length(); ++j, mask = mask >> ){
if(mask & i) cout << s[j];
}
}
}
做过类似的题目依然面试没过,也算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吧。刷题的本质,是为了让自己通过接触不同的题目,在总结思考中提升coding能力。对于做的每一题,都需要发散开来,探究不同的解法和思路;如果仅仅满足于AC,结果一旦题目有所变化,反而会被原来的思路束缚住手脚。
续篇:
子集系列(一) 传统subset 问题,例 [LeetCode] Subset, Subset II, Bloomberg 的一道面试题的更多相关文章
- 二叉树系列 - 二叉树的深度,例 [LeetCode]
二叉树的深度的概念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 到"叶子"节点的距离. 一般来说,如果直接说“深度”,都是指最大深度,即最远叶子的距离. 这里放两道例题,最小深度和最大深度. 1. 二叉 ...
- 子集系列(二) 满足特定要求的子集,例 [LeetCode] Combination, Combination Sum I, II
引言 既上一篇 子集系列(一) 后,这里我们接着讨论带有附加条件的子集求解方法. 这类题目也是求子集,只不过不是返回所有的自己,而往往是要求返回满足一定要求的子集. 解这种类型的题目,其思路可以在上一 ...
- Subsets 子集系列问题 leetcode
子集系列问题: Coding 问题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给定一个集合,求出这个集合所有的子集(所谓子集,就是包含原集合中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或者求出满足一定要求的子集,比如子集中元素总和为定值, ...
- openssl之EVP系列之6---EVP_Encrypt系列函数编程架构及样例
openssl之EVP系列之6---EVP_Encrypt系列函数编程架构及样例 ---依据openssl doc/crypto/EVP_EncryptInit.pod和doc/ssleay. ...
- LeetCode:全排列II【47】
LeetCode:全排列II[47] 参考自天码营题解:https://www.tianmaying.com/tutorial/LC47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可包含重复数字的序列,返回所有不重复的全排列 ...
- [LeetCode]丑数 II&C++中priority_queue和unordered_set的使用
[LeetCode]丑数 II&C++中priority_queue和unordered_set的使用 考虑到现实因素,LeetCode每日一题不再每天都写题解了(甚至有可能掉题目?--)但对 ...
- [LeetCode] Palindrome Partitioning II 解题笔记
Given a string s, partition s such that every substring of the partition is a palindrome. Return the ...
- [leetcode]Word Ladder II @ Python
[leetcode]Word Ladder II @ Python 原题地址:http://oj.leetcode.com/problems/word-ladder-ii/ 参考文献:http://b ...
- LeetCode:课程表II【210】
LeetCode:课程表II[210] 题目描述 现在你总共有 n 门课需要选,记为 0 到 n-1. 在选修某些课程之前需要一些先修课程. 例如,想要学习课程 0 ,你需要先完成课程 1 ,我们用一 ...
随机推荐
- WEB前端开发流程总结
作者声明:本博客中所写的文章,都是博主自学过程的笔记,参考了很多的学习资料,学习资料和笔记会注明出处,所有的内容都以交流学习为主.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WEB前端开发项目流程总结 1.新建项目 ...
- 20181016-4 Alpha阶段第1周/共2周 Scrum立会报告+燃尽图 02
此次作业要求参见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2018fall/homework/2247] Scrum master:祁玉 一.小组介绍 组长:王一可 ...
- P4语法(4)Control block
Control block Control block之中用于放置设计好的Table和Action. 可以把control block认为是pipeline的一个模板,之前用的v1model中就是in ...
- HDU 5655 CA Loves Stick 水题
题目链接: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5656 CA Loves Stick Accepts: 381 Submissions: 3204 ...
- Task Class .net4.0异步编程类
文章:Task Class 地址:https://docs.microsoft.com/zh-cn/dotnet/api/system.threading.tasks.task?view=netfra ...
- Alpha 冲刺9
队名:日不落战队 安琪(队长) 今天完成的任务 协助开发手写涂鸦demo. okhttp学习第三弹. 明天的计划 协助开发语音存储demo. 还剩下的任务 个人信息数据get. 遇到的困难 困难:整理 ...
- Maya脚本——重命名物体的名称
该脚本用于将图1中的命名变更为图2中的,把maya中使用相同名称的物体都重命名为不同的名称. 重命名的规则是:组名_原名称_序号 查阅了maya的官方手册:http://download.autode ...
- 【vue】vue安装卡住/报错
网上有很多教程怎么安装: 安装cnpmnpm install -g cnpm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升级npmcnpm install ...
- Linux输入子系统:多点触控协议 -- multi-touch-protocol.txt768
转自:http://blog.csdn.net/droidphone/article/details/8434768 Multi-touch (MT) Protocol --------------- ...
- React Native 学习-组件说明和生命周期
组件的详细说明(Component Specifications) 当通过调用 React.createClass() 来创建组件的时候,你应该提供一个包含 render 方法的对象,并且也可以包含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