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设备的命名规则

在 Linux 系统中一切都是文件,硬件设备也不例外。所有的硬件设备文件都在/dev文件夹中。

硬件 在Linux内的文件名
SCSI/SATA/USB /dev/sd[a-p]
VirtI/O界面 /dev/vd[a-p]
软盘 /dev/fd[0-1]
打印机 /dev/lp[0-2] (25針印表機) /dev/usb/lp[0-15] (USB 介面)
鼠标 /dev/input/mouse[0-15] (通用) /dev/psaux (PS/2界面) /dev/mouse (當前滑鼠)
CDROM/DVDROM /dev/scd[0-1] (通用) /dev/sr[0-1] (通用,CentOS 較常見) /dev/cdrom (當前 CDROM)
磁带机 /dev/ht0 (IDE 界面) /dev/st0 (SATA/SCSI界面) /dev/tape (當前磁帶)
IDE设备 /dev/hd[a-d] (老系统才有)

由于现在的 IDE 设备已经很少见了,所以一般的硬盘设备都是以“/dev/sd”开头。而一台主机上可以有多块硬盘,因此系统采用 a~z 来代表 26 块不同的硬盘(默认从 a 开始分配),而且硬盘的分区编号也很有讲究:

➢ 主分区或扩展分区的编号从 1 开始,到 4 结束;

➢ 逻辑分区从编号 5 开始。

有两点需要注意:

  1. 设备名称由内核识别顺序决定:/dev 目录中 sda 设备之所以是 a,并不是由插槽决定的,而是由系统内核的识别顺序来决定的,而恰巧很多主板的插槽顺序就是系统内核的识别顺序,因此才会被命名为/dev/sda。
  2. 分区名称中的数字不代表分区数量:比如sda3,它代表编号为3的分区,有可能不存在sda2,因为这个数字可以手动指定。

下图讲解了一个sata硬盘的名字所蕴含的信息

二、MBR和GPT分区格式

MBR和GPT是两种磁盘分区方式,当我们使用磁盘分区助手格式化硬盘的时候,它会提示你让你选择一种分区格式

1、 MBR分区

MBR分区方式出现的比较早,在Win7及Win7以前的系统都使用MBR分区方式,所以在磁盘管理界面,就能看到有主分区、逻辑分区等字眼

那MBR是什么呢?

MBR,全称Master Boot Record, 主引导记录的意思,开机之后读取的第一个硬盘内容,帮助系统找到开机程序并正常开机。

硬盘由许多个扇区组成,MBR硬盘每个扇区的大小是512字节,最重要的第一个扇区格式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在第一个扇区中,MBR占据446个字节,结束符占2个字节,剩余64个字节用于存放分区表,每个分区表条目占用16字节,分区表中一共四条记录,代表着四个主分区。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早期Windows7系统为什么在分区的时候会提示“该磁盘已包含最大分区数”不允许添加,因为早期Windows使用的MBR硬盘,它的设计只允许有4个主分区。

当然不可能只让创建四个分区,这不合理,所以可以让第四个分区变成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内创建多个逻辑分区。

做个总结,在MBR硬盘中:

  • 主分区最多只能有四个(硬盘的限制)
  • 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操作系统的限制)
  • 逻辑分区是扩展分区中持续切割出来的分割槽。
  • 只有主分区和逻辑分区能被格式化,扩展分区无法被格式化。
  • 逻辑分区的数量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上限不一样,Linux系统中SATA硬盘已经能够划分出63个以上的逻辑分区。
  • 逻辑分区的编号从5开始,就算只有一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那逻辑分区的编号也从5开始。

另外,磁盘分区表只有64字节大小,每条记录只有16字节大小,所以它能录的数据是很有限的,这导致它无法正确获取2.2TB以上硬盘的实际容量。

早期的 Linux 系统为了兼容于Windows 的磁盘,因此使用的是支持 Windows 的 MBR的方式来处理开机引导程序和分区表。

现在Linux系统安装的时候根据磁盘大小,如果安装磁盘小于2TB,则默认使用MBR初始化硬盘;大于2TB,则会使用GPT初始化硬盘。

当然,也可以在安装系统的时候强制使用GPT进行磁盘分区。

查看磁盘类型的命令:fdisk -l

disk label type 如果是dos,就是mbr硬盘;如果是gpt,则为gpt硬盘。

2、 GPT分区

GPT分区(GUID partition table)模式使用GUID分区表,是源自EFI标准的一种较新的磁盘分区表结构的标准。与普遍使用的主引导记录(MBR)分区方案相比,GPT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磁盘分区机制。

GPT磁盘分区格式如下所示

在MBR分区中,一个扇区是512字节,在GPT分区中,用LBA(Logical Block Address)来表示“一个扇区”,默认大小也是512字节。整个GPT硬盘就是由N多个LBA组成。

GPT分区比较复杂,更多信息不在此讨论,只需要知道

  1. 分区表有32条记录,每条记录可以记录四个分区,所以它最多能有4*32=128个分区,所以它必要像MBR一样区分主分区、逻辑分区,在GPT中所有分区都是主分区。
  2. 最高支持18EiB的单硬盘容量,1EiB = 1048576 TiB。

GPT分区很明显比MBR分区要功能更强大;但是GPT分区在linux中不能使用fdisk命令进行管理,只能使用parted工具管理。

3、MBR和GPT分区的区别

磁盘分区形式 支持最大磁盘容量 支持分区数量 Linux分区工具
主启动记录分区(MBR) 2 TiB ● 4个主分区
● 3个主分区和1个扩展分区
MBR分区包含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其中扩展分区里面可以包含若干个逻辑分区。扩展分区不可以直接使用,需要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分区才可以使用。以创建6个分区为例,以下两种分区情况供参考:
● 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其中扩展分区中包含3个逻辑分区。
● 1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其中扩展分区中包含5个逻辑分区。
以下两种工具均可以使用:fdisk工具parted工具
全局分区表(GPT, Guid Partition Table) 18 EiB1 EiB = 1048576 TiB 不限制分区数量
GPT格式下没有主分区、扩展分区以及逻辑分区之分。
parted工具

三、普通分区挂载

当我们有了一块新硬盘,从插入电脑开始,一共需要做分区、格式化、挂载三个步骤,下面就依次详细说说这个流程中的细节。

以下流程是基于Vmware Workstation环境做的实验。

1、新增硬盘

原来我已经有两块硬盘了,现在新增加一块12G的硬盘,只需要修改下设置,新增一块硬盘即可

然后开机启动,查看下dev文件夹,可以发现多出一个sdc文件,它就是第三块磁盘。

2、分区命令:fdisk

fdisk命令(format disk)用于新建、修改及删除磁盘的分区表信息,语法格式为fdsk 磁盘名称,它和大多数普通linux命令不同的是,它是一个交互式的命令,键入命令fdisk /dev/sdc,进入交互界面

进入交互界面之前,有两段英文提示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Be careful before using the write command.

Device does not contain a recognized partition table

Building a new DOS disklabel with disk identifier 0x2394a4f6.

翻译成中文,包含以下几点

  1. 所有的改变都只是暂存在内存中,直到最后收到写入命令才依次执行内存中的操作。
  2. 当前设备不包含任何可识别的分区表,这意味着这是一块新设备,还没有分区过。
  3. 你要知道你正在做什么事情:进入此交互界面意味着你正在对当前磁盘进行分区操作,分区类型为dos,也就是MBR。

这段提示信息量还是有的,如果已经分区过的磁盘,则会提示如下信息

可以看到少了一些提示信息。

接下来看看该命令的怎么使用,它有提示,就是m命令。

m

m命令是首次提示的命令,它用于展示所有可用的命令以及每个命令的作用,键入m命令

翻译过来如下所示

  • a:切换引导标志(toggle a bootable flag)。允许您在分区上切换引导标志,以指示该分区是否可引导。
  • b:编辑BSD磁盘标签(edit bsd disklabel)。用于编辑BSD磁盘标签的命令。
  • c:切换DOS兼容性标志(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允许您在分区上切换DOS兼容性标志,以指示该分区是否与DOS兼容。
  • d:删除一个分区(delete a partition)。用于删除选择的分区。
  • g:创建一个新的空GPT分区表(create a new empty GPT partition table)。用于创建一个新的空GUID分区表(GPT)。
  • G:创建一个IRIX(SGI)分区表(create an IRIX (SGI) partition table)。用于创建一个IRIX(SGI)分区表。
  • l:列出已知的分区类型(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显示已知的分区类型列表。
  • m:打印此菜单(print this menu)。打印fdisk命令的菜单,显示可用的操作选项。
  • n:添加一个新分区(add a new partition)。用于添加新的分区。
  • o:创建一个新的空DOS分区表(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用于创建一个新的空DOS分区表。
  • p:打印分区表(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显示磁盘上的分区表。
  • q:退出而不保存更改(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退出fdisk命令,不保存对分区表的更改。
  • s:创建一个新的空Sun磁盘标签(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用于创建一个新的空Sun磁盘标签。
  • t:更改分区的系统ID(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允许您更改选择的分区的系统ID。
  • u:更改显示/输入单位(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用于更改fdisk命令中显示和输入的单位。
  • v:验证分区表(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验证磁盘上的分区表以确保其有效性。
  • w:将表写入磁盘并退出(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将对分区表的更改写入磁盘并退出fdisk命令。
  • x:额外功能(仅供专家使用)(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提供额外的高级功能,仅供有经验的用户使用。

p

p命令用于查看硬盘设备内已有的分区信息,其中包括了硬盘的容量大小、扇区个数等信息。

可以看到是空的,当前磁盘还没有分区过。

n

n命令用于创建分区,键入n命令

它会提示创建的是主分区还是扩展分区(因为是MBR分区格式,所以才会有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默认是主分区,那就键入回车就行

接下来提示分区编号,还是默认就行

回车后提示输入开始的扇区位置,默认值2048,这个地方敲回车即可,因为系统会自动计算出最靠前的空闲扇区的位置。

系统提示输入结束的扇区位置,这里输入+2G,表示要2G的分区大小,系统会自动计算出结束的扇区位置。

然后分区就创建成功了。输入p命令,可以看到多了一个分区,分区名为sdc1

w

w命令用于将分区表写入磁盘,这样就完成了对磁盘的分区。

有时候该命令执行完成之后,并不会将分区信息同步给内核,导致操作失败。可以使用partprobe命令手动同步分区信息到内核,多执行几次,如果还不行,就重启linux,重启之后肯定就好了。

3、格式化命令:mkfs

mkfs是linux的格式化操作的命令,mkfs双按tab键,可以看到它有多个衍生命令

现在linux都是xfs文件系统格式了,所以这里按照mkfs.xfs命令执行格式化操作,执行格式为:mkfs.xfs /dev/sdc1

这样就完成了格式化操作,接下来进行系统挂载。

4、挂载命令:mount

mount命令是挂载命令,将分区挂载到某个目录,这样对目录中文件的CRUD操作就作用到了对应的分区上。

mount命令的格式是:mount 分区名 文件夹 或者 mount UUID=分区UUID 文件夹

首先先建立个文件夹:mkdir /dir3,然后将/dev/sdc1挂载到/dir3,挂载命令为:mount /dev/sdc1 /dir3

这样就完成了挂载。

UUID挂载方式需要知道分区的UUID,获取方式是使用blkid命令

5、获取分区UUID:blkid

blkid的英文全称是:block id,该命令用于获取每个分区的UUID信息;有时候该命令会受到缓存的影响设设备列表可能不会更新,使用blkid -g命令可以清除缓存。

然后使用命令mount UUID="74cbf319-cb9f-417e-9027-5328689477c1" /dir3 完成挂载。

需要注意的是mount命令只能一次挂载,重启系统之后挂载就会失效,需要将挂载写入/etc/fstab文件,这样才能完成分区的永久性挂载。

5、永久挂载:/etc/fstab文件

/etc/fstab文件存放着需要永久挂载的数据,系统启动之后会自动读取该文件,并完成文件中的所有挂载。写入格式如下

设备文件 挂载目录 格式类型 权限选项 是否备份 是否自检

为了将/dev/sdc1永远挂载到/dir3目录,需要将以下信息追加到/etc/fstab文件

/dev/sdc1               /dir3                   xfs     defaults        0 0

写入该文件并不会自动生效,需要使用命令mount -a或者重启系统生效。

已经实现了/dev/sdc1挂载到/dir3目录,接下来使用df命令查看挂载状态和硬盘使用量信息。

6、磁盘使用情况统计:df

df命令(disk free)用于显示目前在Linux系统上的文件系统磁盘使用情况,其使用格式为 df [选项]... [FILE]...

  • -a, --all:显示所有文件系统,包括虚拟文件系统。
  • -B, --block-size=SIZE:指定块大小,以特定单位显示磁盘空间信息(如 MB、GB)。
  • -h, --human-readable:以人类可读的格式显示输出结果。
  • -H, --si:以 1000 作为基数,以 SI 单位显示输出结果(例如,MB、GB)。
  • -i, --inodes:显示 inode 使用情况而不是块使用情况。
  • -k, --kilobytes:以 KB 作为单位显示磁盘空间信息。
  • -l, --local:仅显示本地文件系统。
  • -m, --portability:使用 POSIX 输出格式。
  • -n, --no-sync:不执行文件系统同步操作。
  • -P, --portability:使用 POSIX 输出格式。
  • -t, --type=TYPE:仅显示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
  • -T, --print-type:显示文件系统的类型。
  • -x, --exclude-type=TYPE:排除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
  • --sync:在显示文件系统信息之前执行文件系统同步操作。
  • --total:在输出的最后一行显示总计。
  • -v, --verbose:详细显示文件系统信息。
  • -l, --local:仅显示本地文件系统。
  • --help:显示帮助信息并退出。
  •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并退出。

最常用的命令就是df -h了,接下来使用该命令查看磁盘使用量情况

可以看到sdc1已经挂载到了/dir3目录还剩余2G存储可用。这样看起来似乎不是非常直观,总觉得有点乱,使用lsblk命令则能够更直观的看到每个磁盘以及它们的分区情况和分区大小。

7、树状展示硬盘分区:lsblk

lsblk命令的英文全称是:list block,实际上它就是以树状结构展示磁盘分区情况,这样会更直观

8、查看文件占用大小:du

du(disk usage)命令用于查看分区或者目录所占用的磁盘大小,常用的命令:du -sh 目录名,比如 du -sh /*,这样就能查询到根目录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占用磁盘的大小

s: 仅显示指定目录或文件的总大小,而不显示其子目录的大小。

h:--human-readable 以K,M,G为单位,提高信息的可读性。

s参数比较重要,没有它的话,默认du命令会递归查询所有文件夹及子文件夹、子文件,疯狂打印到屏幕上,显得非常乱,所以如果没有特殊需要,一般是要加-s参数的。

四、交换分区挂载

1、新建分区

交换(SWAP)分区是一种通过在硬盘中预先划分一定的空间,然后把内存中暂时不常用的数据临时存放到硬盘中,以便腾出物理内存空间让更活跃的程序服务来使用的技术,其设计目的是为了解决真实物理内存不足的问题。通俗来讲就是让硬盘帮内存分担压力。但由于交换分区毕竟是通过硬盘设备读写数据的,速度肯定要比物理内存慢,所以只有当真实的物理内存耗尽后才会调用交换分区的资源。

在生产环境中,交换分区的大小一般为真实物理内存的 1.5~2 倍。

接下来切出一个大小为5G的分区用于扩容交换分区。

这样就得到了一个5G的新分区sdc2。接下来修改该分区类型,将其改为 swap 类型

最后,敲击w完成分区表编辑。

接下来键入lsblk命令,可以看到sdc2分区已经存在了

2、格式化交换分区:mkswap

交换分区使用前也要格式化,只是它的格式化命令不是mkfs,而是mkswap,英文全称是"make swap",语法格式是"mkswap 设备名称"

这样就完成了交换分区格式化。

3、激活交换分区:swapon

swapon命令用于激活新的交换分区设别,英文全称为“swap on”,语法格式为:swapon 设备名称

接下来执行命令:swapon /dev/sdc2

为了验证是否扩容成功,可以使用命令free -m查看内存和交换分区的大小

4、查看内存和交换空间大小:free

free 命令显示系统使用和空闲的内存情况,包括物理内存、交互区内存(swap)和内核缓冲区内存。共享内存将被忽略。

命令参数:

-b 以Byte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k 以K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m 以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g 以G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o 不显示缓冲区调节列。

-s<间隔秒数> 持续观察内存使用状况。

-t 显示内存总和列。

-V 显示版本信息。

可以看到扩容之后交换空间扩大了5G。

5、修改fstab永久挂载

之前的一次分区普通挂载的配置是这样的

/dev/sdc1               /dir3                   xfs     defaults        0 0

swap分区的挂载则是这样的

/dev/sdc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也就是挂载目标变成了swap,而非一个目录;文件系统类型也是swap,而非普通分区的xfs格式。

之后运行命令mount -a或者重启系统即可生效。

五、卸载分区

1、卸载普通分区

其实就是逆向操作,首先,删除fstab中的记录

然后umount 命令卸除挂载

umount /dev/sdc1

然后删除分区

之后,再用lsblk命令查看下分区,发现sdc1已经没了,sdc硬盘下只剩下了sdc2分区。

2、卸载交换分区

还是老规矩,先从fstab文件中删除交换分区的挂载信息

然后运行命令swapoff关闭指定的交换分区

swapoff /dev/sdc2

最后,删除分区,删除分区的方法和卸载普通分区一样。

删除完毕之后,再看sdc磁盘分区,就发现该磁盘已经没有分区了

这时候就可以安全移除磁盘了。

如果没有争取的卸载磁盘,有可能会导致开机失败的情况,这点需要注意。

最后,欢迎关注我的博客:https://blog.kdyzm.cn

一文全懂:Linux磁盘分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磁盘分区模式

    linux磁盘分区模式 模式一:MBR 1)主分区不超过四个 2)单个分区容量最大2TB 模式二:GPT 1)主分区个数"几乎"没有限制(原因:在GPT的分区表中最多可以支持128 ...

  2. <实训|第七天>横扫Linux磁盘分区、软件安装障碍附制作软件仓库

    期待已久的linux运维.oracle"培训班"终于开班了,我从已经开始长期四个半月的linux运维.oracle培训,每天白天我会好好学习,晚上回来我会努力更新教程,包括今天学到 ...

  3. 调整Linux磁盘分区的大小的方法

      昨天数据入库时,一直报错,说磁盘满了,,df -h    一看,发现/目录下只有50G空间,已使用49G:我的程序和dbss都安装在/目录下,ftp到的数据放在/data下的一个子目录下,分解完的 ...

  4. Linux磁盘分区与格式化

    磁盘分区格式说明 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 linux下分区标示: 例如:hda1 hd这两个字母表示分区所在的设备类型,hd标示IDE类型硬盘,sd表示SCSI类型硬盘 第三字母a标示硬盘 ...

  5. Linux fdisk命令参数及用法详解---Linux磁盘分区管理命令fdisk

    fdisk 命令 linux磁盘分区管理 用途:观察硬盘之实体使用情形与分割硬盘用. 使用方法: 一.在 console 上输入 fdisk -l /dev/sda ,观察硬盘之实体使用情形. 二.在 ...

  6. Linux 磁盘分区修改与管理

    --Linux 磁盘分区修改与管理 -----------------------------2014/03/05 1. 目的,将磁盘卷/dev/cciss/c0d0p8修改成新的用途. 原: /de ...

  7. Linux 磁盘分区方案简析

    Linux 磁盘分区方案简析 by:授客 QQ:1033553122   磁盘分区 任何硬盘在使用前都要进行分区.硬盘的分区有两种类型: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一个硬盘上最多只能有4个主分区,其中一个主分区 ...

  8. Linux磁盘分区与文件系统

    一 Linux磁盘分区与文件系统 在Linux中常见的操作系统有:ext2 ext3 ext4 xfs btrfs reiserfs等文件系统的作用主要是明确磁盘或分区上的文件存储方法以及数据结构,L ...

  9. Linux磁盘分区UUID的获取及其UUID的作用

    注: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s全局唯一标识符 一.Linux磁盘分区UUID的获取方法 1.[san@localhost ~]$ ls -l /dev/di ...

  10. linux磁盘 分区 物理卷 卷组 逻辑卷 文件系统加载点操作案例

    转自:truemylife.linux磁盘 分区 物理卷 卷组 逻辑卷 文件系统加载点操作案例 基本概念: 磁盘.分区.物理卷[物理部分] 卷组[中间部分] 逻辑卷.文件系统[虚拟化后可控制部分] 磁 ...

随机推荐

  1. Java计算百分比保留整数

    1.Java计算百分比保留整数的方法步骤 在Java中计算百分比并保留整数,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计算原始数值与基准数值的百分比(通常使用 (原始数值 / 基准数值) * 100 的公式). (2 ...

  2. 【WPF】自定义数据集合绑定到UI界面

    需要展示列表项,从https://github.com/jdscodelab/File-Manager-UI-Wpf这个项目,只有前端UI. 复用了其文件内容列表   主要源码: <StackP ...

  3. django中实现Markdown

    分为两个部分: ------------后台使用Markdown编辑 ------------前端使用Markdown展示 准备工作: pip install django-mdeditor # 用于 ...

  4. Python的进程和线程——一些基础概念

    1. 线程和进程 1.1 线程和进程 进程可以包含多个并行运行的线程: 通常,操作系统创建和管理线程比进程更省CPU资源: 线程用于一些小任务,进程用于繁重的任务: 同一个进程下的线程共享地址空间和其 ...

  5. C#中接口的显式实现与隐式实现及其相关应用案例

    C#中接口的显式实现与隐式实现 最近在学习演化一款游戏项目框架时候,框架作者巧妙使用接口中方法的显式实现来变相对接口中方法进行"密封",增加实现接口的类访问方法的"成本& ...

  6. 7.19考试总结(NOIP模拟20)[玩具·y·z]

    与其被自己的本性牵着走而痛苦,倒不如试着改变自己. 前言 首先自我检讨一下,T1的部分分是原题,但是我这个 FW 居然没有看出来..(主要是我看错题了) 论语文素养如何限制 OI 水平 别人眼里是一棵 ...

  7. tab切换之循环遍历

     <style>         *{             margin: 0;             padding:0;         }         ul,ol,li{ ...

  8. springboot项目中一些小技巧

    一.使用命令创建maven工程 1.例如我们想在IDEA的工作空间目录下E:\Gitee\springboot,创建maven项目,首先先进入该目录下 2.去掉原来的目录,输入cmd,然后回车,进入命 ...

  9. docker综合应用

    1.容器资源限制 官网文档 https://docs.docker.com/config/containers/resource_constraints/ 2.docker内存限制 -m或者--mem ...

  10. 自建yum源

    自定义yum本地仓库 你不需要依赖外网的yum仓库,可能导致该仓库无法访问,下载软件失败.. 大公司,会自建yum仓库 防止出现网络问题,自建了yum仓库,本地yum仓库 你可以去阿里云上,部署一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