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2来理解Java字节码从1+1=2来理解Java字节码
编译“1+1”代码
首先我们需要写个简单的小程序,1+1的程序,学习就要从最简单的1+1开始,代码如下:
写好java类文件后,首先执行命令javac TestJava.java 编译类文件,生成TestJava.class。 然后执行反编译命令javap -verbose TestJava,字节码结果显示如下:
Compiled from "TestJava.java"
public class top.luozhou.test.TestJava
minor version: 0
major version: 56
flags: ACC_PUBLIC, ACC_SUPER
Constant pool:
#1 = Methodref #5.#14 // java/lang/Object."<init>":()V
#2 = Fieldref #15.#16 // java/lang/System.out:Ljava/io/PrintStream;
#3 = Methodref #17.#18 // java/io/PrintStream.println:(I)V
#4 = Class #19 // top/luozhou/test/TestJava
#5 = Class #20 // java/lang/Object
#6 = Utf8 <init>
#7 = Utf8 ()V
#8 = Utf8 Code
#9 = Utf8 LineNumberTable
#10 = Utf8 main
#11 = Utf8 ([Ljava/lang/String;)V
#12 = Utf8 SourceFile
#13 = Utf8 TestJava.java
#14 = NameAndType #6:#7 // "<init>":()V
#15 = Class #21 // java/lang/System
#16 = NameAndType #22:#23 // out:Ljava/io/PrintStream;
#17 = Class #24 // java/io/PrintStream
#18 = NameAndType #25:#26 // println:(I)V
#19 = Utf8 top/luozhou/test/TestJava
#20 = Utf8 java/lang/Object
#21 = Utf8 java/lang/System
#22 = Utf8 out
#23 = Utf8 Ljava/io/PrintStream;
#24 = Utf8 java/io/PrintStream
#25 = Utf8 println
#26 = Utf8 (I)V
{
public top.luozhou.test.TestJava();
descriptor: ()V
flags: ACC_PUBLIC
Code:
stack=1, locals=1, args_size=1
0: aload_0
1: invokespecial #1 // Method java/lang/Object."<init>":()V
4: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8: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java.lang.String[]);
descriptor: ([Ljava/lang/String;)V
flags: ACC_PUBLIC, ACC_STATIC
Code:
stack=2, locals=2, args_size=1
0: iconst_2
1: istore_1
2: getstatic #2 // Field java/lang/System.out:Ljava/io/PrintStream;
5: iload_1
6: invokevirtual #3 // Method java/io/PrintStream.println:(I)V
9: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10: 0
line 11: 2
line 12: 9
}
解析字节码
1.基础信息
上述结果删除了部分不影响解析的冗余信息,接下来我们便来解析字节码的结果。
minor version: 0 次版本号,为0表示未使用
major version: 56 主版本号,56表示jdk12,表示只能运行在jdk12版本以及之后的虚拟机中
flags: ACC_PUBLIC, ACC_SUPER
ACC_PUBLIC:这就是一个是否是public类型的访问标志。
ACC_SUPER: 这个falg是为了解决通过 invokespecial 指令调用 super 方法的问题。可以将它理解成 Java 1.0.2 的一个缺陷补丁,只有通过这样它才能正确找到 super 类方法。从 Java 1.0.2 开始,编译器始终会在字节码中生成 ACC_SUPER 访问标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这里来了解更多。
2.常量池
接下来,我们将要分析常量池,你也可以对照上面整体的字节码来理解。
这是一个方法引用,这里的#5表示索引值,然后我们可以发现索引值为5的字节码如下
它表示这是一个Object类,同理#14指向的是一个"<init>":()V表示引用的是初始化方法。
上面这段表示是一个字段引用,同样引用了#15和#16,实际上引用的就是java/lang/System类中的PrintStream对象。其他的常量池分析思路是一样的,鉴于篇幅我就不一一说明了,只列下其中的几个关键类型和信息。
NameAndType:这个表示是名称和类型的常量表,可以指向方法名称或者字段的索引,在上面的字节码中都是表示的实际的方法。
Utf8:我们经常使用的是字符编码,但是这个不是只有字符编码的意思,它表示一种字符编码是Utf8的字符串。它是虚拟机中最常用的表结构,你可以理解为它可以描述方法,字段,类等信息。 比如:
这里表示#4这个索引下是一个类,然后指向的类是#19,#19是一个Utf8表,最终存放的是top/luozhou/test/TestJava,那么这样一连接起来就可以知道#4位置引用的类是top/luozhou/test/TestJava了。
3.构造方法信息
接下来,我们分析下构造方法的字节码,我们知道,一个类初始化的时候最先执行它的构造方法,如果你没有写构造方法,系统会默认给你添加一个无参的构造方法。
descriptor: ()V :表示这是一个没有返回值的方法。
flags: ACC_PUBLIC:是公共方法。
stack=1, locals=1, args_size=1 :表示栈中的数量为1,局部变量表中的变量为1,调用参数也为1。
这里为什么都是1呢?这不是默认的构造方法吗?哪来的参数?其实Java语言有一个潜规则:在任何实例方法里面都可以通过this来访问到此方法所属的对象。而这种机制的实现就是通过Java编译器在编译的时候作为入参传入到方法中了,熟悉python语言的同学肯定会知道,在python中定义一个方法总会传入一个self的参数,这也是传入此实例的引用到方法内部,Java只是把这种机制后推到编译阶段完成而已。所以,这里的1都是指this这个参数而已。
经过上面这个分析对于这个构造方法表达的意思也就很清晰了。
aload_0:表示把局部变量表中的第一个变量加载到栈中,也就是this。
invokespecial:直接调用初始化方法。
return:调用完毕方法结束。
LineNumberTable:这是一个行数的表,用来记录字节码的偏移量和代码行数的映射关系。line 8: 0表示,源码中第8行对应的就是偏移量0的字节码,因为是默认的构造方法,所以这里并无法直观体现出来。
另外这里会执行Object的构造方法是因为,Object是所有类的父类,子类的构造要先构造父类的构造方法。
4.main方法信息
有了之前构造方法的分析,我们接下来分析main方法也会熟悉很多,重复的我就略过了,这里重点分析code部分。
stack=2, locals=2, args_size=1:这里的栈和局部变量表为2,参数还是为1。这是为什么呢?因为main方法中声明了一个变量a,所以局部变量表要加一个,栈也是,所以他们是2。那为什么args_size还是1呢?你不是说默认会把this传入的吗?应该是2啊。注意:之前说的是在任何实例方法中,而这个main方法是一个静态方法,静态方法直接可以通过类+方法名访问,并不需要实例对象,所以这里就没必要传入了。
0: iconst_2:将int类型2推送到栈顶。
1: istore_1:将栈顶int类型数值存入第二个本地变量。
2: getstatic #2 // Field java/lang/System.out:Ljava/io/PrintStream;:获取PrintStream类。
5: iload_1: 把第二个int型本地变量推送到栈顶。
6: invokevirtual #3 // Method java/io/PrintStream.println:(I)V:调用println方法。这里的println方法就会把栈顶的元素作为自己的入参来执行,最终也会输出2。
9: return:调用完毕结束方法。
这里的LineNumberTable是有源码的,我们可以对照下我前面描述是否正确:
line 10: 0: 第10行表示0: iconst_2字节码,这里我们发现编译器直接给我们计算好了把2推送到栈顶了。
line 11: 2:第11行源码对应的是2: getstatic 获取输出的静态类PrintStream。
line 12: 9:12行源码对应的是return,表示方法结束。
这里我也画了一个动态图片来演示main方法执行的过程,希望能够帮助你理解:
总结
这篇文章我从1+1的的源码编译开始,分析了生成后的Java字节码,包括类的基本信息,常量池,方法调用过程等,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对Java字节码有了比较基本的了解,也知道了Java编译器会把优化手段通过编译好的字节码体现出来,比如我们的1+1=2,字节码字节赋值一个2给变量,而不是进行加法运算,从而优化了我们的代码,提搞了执行效率。
从1+1=2来理解Java字节码从1+1=2来理解Java字节码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入门时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j2ee,j2se,j2me,jdk,sdk,jre,jvm,跨平台)
首先声明,这篇文章是从网上粘贴过来的.原文地址是:http://www.cnblogs.com/wangaohui/archive/2012/11/28/2791999.html.感觉写的很好,所以粘 ...
- Java序列化机制和原理及自己的理解
Java序列化算法透析 Serialization(序列化)是一种将对象以一连串的字节描述的过程:反序列化deserialization是一种将这些字节重建成一个对象的过程.Java序列化API提供一 ...
- Java泛型中的类型擦除机制简单理解
Java的泛型是JDK1.5时引入的.下面只是简单的介绍,不做深入的分析. Java的泛型是伪泛型.为什么说Java的泛型是伪泛型呢?因为,在编译期间,所有的泛型信息都会被擦除掉.正确理解泛型概念的首 ...
- OpenJDK源码研究笔记(八)-详细解析如何读取Java字节码文件(.class)
在上一篇OpenJDK源码研究笔记(七)–Java字节码文件(.class)的结构中,我们大致了解了Java字节码文件的结构. 本篇详细地介绍了如何读取.class文件的大部分细节. 1.构造文件 ...
- Java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异常——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 笔记一
Java内存区域 对比与C和C++,Java程序员不需要时时刻刻在意对象的创建和删除过程造成的内存溢出.内存泄露等问题,Java虚拟机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了内存管理的问题,但深入理解Java内存区域,有 ...
- 面试阿里,字节跳动90%会被问到的Java异常面试题集,史上最全系列!
Java异常架构与异常关键字 Java异常简介 Java异常是Java提供的一种识别及响应错误的一致性机制. Java异常机制可以使程序中异常处理代码和正常业务代码分离,保证程序代码更加优雅,并提高程 ...
- 【JVM源码解析】模板解释器解释执行Java字节码指令(上)
本文由HeapDump性能社区首席讲师鸠摩(马智)授权整理发布 第17章-x86-64寄存器 不同的CPU都能够解释的机器语言的体系称为指令集架构(ISA,Instruction Set Archit ...
- Java随谈(六)## 我们真的理解 Java 里的整型吗?
我们真的理解 Java 里的整型吗 整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基础数据类型,看这篇文章之前,我想问: 我们真的像自己认为的那么理解 Java 内的整型吗? 也许看完本篇文章你就有自己的答案. C ...
- java学习笔记--this 关键字的理解
彻底理解this 关键字的含义 this关键字再java里面是一个我认为非常不好理解的概念,:)也许是太笨的原因 this 关键字的含义:可为以调用了其方法的那个对象生成相应的句柄. 怎么理解这段话呢 ...
随机推荐
- PHP 父类方法如何访问子类属性
设计知识点 类与对象->后期静态绑定 出现的问题 A 类为父类 里面有一个方法为调用当前类的 $name 属性 当 B 类继承了 A类时 但是输出仍然是 A (父类) 的 属性? <?ph ...
- 将文件服务器及域控制器从2003迁移至Windows Server 2008 R2
(一)背景环境: 当前,多数小企业仍然使用windows server2003 系统做域控制器及文件服务器,由于windows server 2003在多年使用之后变得卡顿,且存在异常的系统错误及诟病 ...
- 制作一个简单的toast弹框
toast弹框的作用 toast弹框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弹出一个提示框,效果如图: 使用toast弹框可以可用户带来更好的交互体验 toast弹框的使用 Toast组件 制做出toast的样式以及出现的 ...
- 敏捷史话(十七):维基(Wiki)背后的灵感来源—— Ward Cunningham
在软件开发领域, Ward Cunningham 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与成就. 1949年,Ward Cunningham 出生于印第安纳州的密歇根市,并在莱克县的一个小镇中长大.怀揣着对计算机浓厚的兴趣 ...
- 记一次 .NET 某旅行社Web站 CPU爆高分析
一:背景 1. 讲故事 前几天有位朋友wx求助,它的程序内存经常飙升,cpu 偶尔飙升,没找到原因,希望帮忙看一下. 可惜发过来的 dump 只有区区2G,能在这里面找到内存泄漏那真有两把刷子..., ...
- for 循环语句 (enumerate枚举,据说直接写出索引值)
for i in ***: 今天上课看到alex用了 for index,i in enumerate(list): print(index,i) (enumerate好像可以设置开头序号enumer ...
- netperf对比
netperf -H 10.1.60.141 -t TCP_STREAM -l 60 -p 10082 netperf -H 10.1.60.141 -t UDP_STREAM -l 60 -p ...
- [转载]centos 7(1611)安装笔记
centos 7(1611)安装笔记 麻烦 前天我把双系统笔记本里的 deepin 的磁盘分区直接从 Windows 7 磁盘管理里格式化了,结果悲催了,开不了机了,显示: 我以为是 Window ...
- 【转载】]基于RedHatEnterpriseLinux V7(RHEL7)下SPEC CPU 2006环境搭建以及测试流程 介绍、安装准备、安装、config文件以及运行脚本介绍
https://www.codetd.com/article/1137423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本次利用SPECCPU2006测试工具来进行Intel ...
- Canal和Otter讨论二(原理与实践)
上次留下的问题 问题一: 跨公网部署Otter 参考架构图 解析 a. 数据涉及网络传输,S/E/T/L几个阶段会分散在2个或者更多Node节点上,多个Node之间通过zookeeper进行协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