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blogs.com/lancidie/archive/2013/10/28/3392428.html

在socket网络程序中,TCP和UDP分别是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的。因此TCP的socket编程,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 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到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合并成一 个大的数据块,然后进行封包。这样,接收端,就难于分辨出来了,必须提供科学的拆包机制。 对于UDP,不会使用块的合并优化算法,这样,实际上目前认为,是由于UDP支持的是一对多的模式,所以接收端的skbuff(套接字缓冲区)采用了链式 结构来记录每一个到达的UDP包,在每个UDP包中就有了消息头(消息来源地址,端口等信息),这样,对于接收端来说,就容易进行区分处理了

保护消息边界和流   那么什么是保护消息边界和流呢? 

保护消息边界,就是指传输协议把数据当作一条独立的消息在网上传输,接收端只能接收独立的消息.也就是说存在保护消息边界,接收  端一次只能接收发送端发出的一个数据包.   而面向流则是指无保护消息保护边界的,如果发送端连续发送数据,  接收端有可能在一次接收动作中,会接收两个或者更多的数据包.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例如,我们连续发送三个数据包,大小分别是2k,  4k , 8k,这三个数据包,都已经到达了接收端的网络堆栈中,如果使  用UDP协议,不管我们使用多大的接收缓冲区去接收数据,我们必须有  三次接收动作,才能够把所有的数据包接收完.而使用TCP协议,我们  只要把接收的缓冲区大小设置在14k以上,我们就能够一次把所有的  数据包接收下来.只需要有一次接收动作.  这就是因为UDP协议的保护消息边界使得每一个消息都是独立的.而  流传输,却把数据当作一串数据流,他不认为数据是一个一个的消息. 所以有很多人在使用tcp协议通讯的时候,并不清楚tcp是基于流的  传输,当连续发送数据的时候,他们时常会认识tcp会丢包.其实不然,  因为当他们使用的缓冲区足够大时,他们有可能会一次接收到两个甚  至更多的数据包,而很多人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只解析检查了第一个  数据包,而已经接收的其他数据包却被忽略了.所以大家如果要作这  类的网络编程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这一点.  结论:  根据以上所说,可以这样理解,TCP为了保证可靠传输,尽量减少额外 开销(每次发包都要验证),因此采用了流式传输,面向流的传输, 相对于面向消息的传输,可以减少发送包的数量。从而减少了额外开
销。但是,对于数据传输频繁的程序来讲,使用TCP可能会容易粘包
当然,对接收端的程序来讲,如果机器负荷很重,也会在接收缓冲里 粘包。这样,就需要接收端额外拆包,增加了工作量因此,这个特
别适合的是数据要求可靠传输,但是不需要太频繁传输的场合
(  两次操作间隔100ms,具体是由TCP等待发送间隔决定的,取决于内核
中的socket的写法)   而UDP,由于面向的是消息传输,它把所有接收到的消息都挂接到缓冲
区的接受队列中,因此,它对于数据的提取分离就更加方便,但是, 它没有粘包机制,因此,当发送数据量较小的时候,就会发生数据包
有效载荷较小的情况,也会增加多次发送的系统发送开销(系统调用, 写硬件等)和接收开销。因此,应该最好设置一个比较合适的数据包
的包长,来进行UDP数据的发送。(UDP最大载荷为1472,因此最好能 每次传输接近这个数的数据量,这特别适合于视频,音频等大块数据
的发送,同时,通过减少握手来保证流媒体的实时性

有关TCP和UDP 粘包 消息保护边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关于TCP和UDP协议消息保护边界的介绍

    在 socket网络程序中,TCP和UDP分别是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的.因此TCP的socket编程,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一一成对的 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 ...

  2. tcp协议下粘包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方案

    1 tcp有粘包及udp无粘包 - TCP 是面向连接的,面向流的可靠协议:发送端为了将多个发往接收端的包,更有效的发到对方,使用了优化方法(Nagle算法),将多次间隔较小且数据量小的数据, 合并成 ...

  3. 第二十八天- tcp下的粘包和解决方案

    1.什么是粘包 写在前面:只有TCP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 1.TCP下的粘包 因为TCP协议是面向连接.面向流的,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端为了将多个 ...

  4. 网络编程之tcp协议以及粘包问题

    网络编程tcp协议与socket以及单例的补充 一.单例补充 实现单列的几种方式 #方式一:classmethod # class Singleton: # # __instance = None # ...

  5. 为什么 TCP 协议有粘包问题

    为什么 TCP 协议有粘包问题 这部分转载自draveness博客. TCP/IP 协议簇建立了互联网中通信协议的概念模型,该协议簇中的两个主要协议就是 TCP 和 IP 协议.TCP/ IP 协议簇 ...

  6. TCP、UDP数据包大小的限制(UDP数据包一次发送多大为好)——数据帧的物理特性决定的,每层都有一个自己的数据头,层层递减

    1.概述 首先要看TCP/IP协议,涉及到四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其中以太网(Ethernet)的数据帧在链路层 IP包在网络层 TCP或UDP包在传输层 TCP或UDP中的数据(Da ...

  7. TCP通讯处理粘包详解

    TCP通讯处理粘包详解 一般所谓的TCP粘包是在一次接收数据不能完全地体现一个完整的消息数据.TCP通讯为何存在粘包呢?主要原因是TCP是以流的方式来处理数据,再加上网络上MTU的往往小于在应用处理的 ...

  8. Netty(三) 什么是 TCP 拆、粘包?如何解决?

    前言 记得前段时间我们生产上的一个网关出现了故障. 这个网关逻辑非常简单,就是接收客户端的请求然后解析报文最后发送短信. 但这个请求并不是常见的 HTTP ,而是利用 Netty 自定义的协议. 有个 ...

  9. 什么是 TCP 拆、粘包?如何解决(Netty)

    前言 记得前段时间我们生产上的一个网关出现了故障. 这个网关逻辑非常简单,就是接收客户端的请求然后解析报文最后发送短信. 但这个请求并不是常见的 HTTP ,而是利用 Netty 自定义的协议. 有个 ...

随机推荐

  1. socket.io中emit和on的用法【转】

    socket.emit('action');表示发送了一个action命令,命令是字符串的,在另一端接收时,可以这么写: socket.on('action',function(){...});soc ...

  2. hbuilder用自己的服务

    2016-03-10 以后写测试demo用Sublime3 http://docs.emmet.io/cheat-sheet/ 更多炫酷信息和emmet语法请参见: 视频demo 语法文档 2016- ...

  3. readonly和const区别

    常量和只读变量的区别 const string name="Xuj"; readonly string name; 1.常量是不可改变的,只读变量只能在构造方法中才能改变其值. 2 ...

  4. ACM——A + B Problem (4)

    A + B Problem (4) 时间限制(普通/Java):1000MS/3000MS          运行内存限制:65536KByte总提交:2496            测试通过:124 ...

  5. Oracle start with.connect by prior子句实现递归查询

    Oracle中的select语句可以用start with...connect by prior子句实现递归查询,connect by 是结构化查询中用到的,其基本语法是: select ... fr ...

  6. 类库探源——System.Math 和 Random

    一.System.Math Math类:为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和其他通用数学函数提供常数和静态方法 命名空间: System 程序集 :   mscorlib.dll 继承关系: 常用属性: Math. ...

  7. C# 简单的图像边缘提取

    博主做的很简单,大家看一看就好了...... 用到的算法是robert算子,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算法: f(x,y)=sqrt((g(x,y)-g(x+1,y+1))^2+(g(x+1,y)-g(x,y ...

  8. bzoj1402:[HAOI2008]硬币购物

    思路:完全背包加容斥原理 首先不考虑限制,那么很容易可以预处理出f[i](f[i]+=f[i-c[i]],1<=i<=4,i-c[i]>=0). 然后考虑如何求出限制后的答案. 首先 ...

  9. 在类成员函数后面加const

    在看开源代码时,经常会看到在类的成员函数后面加const,之前了没有太关注过,近来闲来无事,就想起这件事,网上查了一下,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里引用CSDN愽文里的段话:“编译器会自动给每一个函数加 ...

  10. linux - 创建用户

    apt-get update apt-get upgrade root@iZ28t2p7lz9Z:~# adduser cuiAdding user `cui' ...Adding new gro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