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dict详解
字典也是 Python 提供的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用于存放具有映射关系的数据。
比如有份成绩表数据,语文:79,数学:80,英语:92,这组数据看上去像两个列表,但这两个列表的元素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关系。如果单纯使用两个列表来保存这组数据,则无法记录两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为了保存具有映射关系的数据,Python 提供了字典,字典相当于保存了两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是关键数据,被称为 key;另一组数据可通过 key 来访问,被称为 value。形象地看,字典中 key 和 value 的关联关系如图 1 所示:
图1 字典保存的关联数据
由于字典中的 key 是非常关键的数据,而且程序需要通过 key 来访问 value,因此字典中的 key 不允许重复。
程序既可使用花括号语法来创建字典,也可使用 dict() 函数来创建字典。实际上,dict 是一种类型,它就是 Python 中的字典类型。
在使用花括号语法创建字典时,花括号中应包含多个 key-value 对,key 与 value 之间用英文冒号隔开;多个 key-value 对之间用英文逗号隔开
如下代码示范了使用花括号语法创建字典:
scores = {'语文': 89, '数学': 92, '英语': 93}
print(scores)
# 空的花括号代表空的dict
empty_dict = {}
print(empty_dict)
# 使用元组作为dict的key
dict2 = {(20, 30):'good', 30:'bad'}
print(dict2)
上面程序中第 1 行代码创建了一个简单的 dict,该 dict 的 key 是字符串,value 是整数;第 4 行代码使用花括号创建了一个空的字典;第 7 行代码创建的字典中第一个 key 是元组,第二个 key 是整数值,这都是合法的。
需要指出的是,元组可以作为 dict 的 key,但列表不能作为元组的 key。这是由于 dict 要求 key 必须是不可变类型,但列表是可变类型,因此列表不能作为元组的 key。
>>> vegetables = [('celery', 1.58), ('brocoli', 1.29), ('lettuce', 2.19)]
# 创建一个包含3组的key-value对的列表
>>> print(vegetables)
[('celery', 1.58), ('brocoli', 1.29), ('lettuce', 2.19)]
>>> dict3 = dict(vegetables)#转换为字典
>>> dict3
{'celery': 1.58, 'brocoli': 1.29, 'lettuce': 2.19}
>>>
>>> cars = [['BMW', 8.5], ['BENS', 8.3], ['AUDI', 7.9]]
>>> dict4=dict(cars)
>>> print(dict4)
{'BMW': 8.5, 'BENS': 8.3, 'AUDI': 7.9}
>>>
如果不为 dict() 函数传入任何参数,则代表创建一个空的字典。例如如下代码:
>>> dict1=dict()
>>> dict1
{}
>>>
还可通过为 dict 指定关键字参数创建字典,此时字典的 key 不允许使用表达式。例如如下代码:
#使用关键字参数来创建字典
>>> dict6 = dict(spinach = 1.39, cabbage = 2.59)
>>> print(dict6)
{'spinach': 1.39, 'cabbage': 2.59}
>>>
字典的基本用法
对于初学者而言,应牢记字典包含多个 key-value 对,而 key 是字典的关键数据,因此程序对字典的操作都是基于 key 的。基本操作如下:
- 通过 key 访问 value 。
- 通过 key 添加 key-value 对。
- 通过 key 删除 key-value 对。
- 通过 key 修改 key-value 对。
- 通过 key 判断指定 key-value 对是否存在。
- 通过 key 访问 value 使用的也是方括号语法,就像前面介绍的列表和元组一样,只是此时在方括号中放的是 key,而不是列表或元组中的索引。
如下代码示范了通过 key 访问 value:
scores = {'语文': 89}
# 通过key访问value
print(scores['语文'])
如果要为 dict 添加 key-value 对,只需为不存在的 key 赋值即可:# 对不存在的key赋值,就是增加key-value对
>>> scores= {'数学':93}
>>> scores['语文']=90
>>> print(scores)
{'数学':
如果要删除宇典中的 key-value 对,则可使用 del 语句。例如如下代码:
>>> scores={'数学': 93, '语文': 90}
>>> del scores['数学']
>>> scores
{'语文': 90}
如果对 dict 中存在的 key-value 对赋值,新赋的 value 就会覆盖原有的 value,这样即可改变 dict 中的 key-value 对。例如如下代码:
cars = {'BMW': 8.5, 'BENS': 8.3, 'AUDI': 7.9}
# 对存在的key-value对赋值,改变key-value对
cars['BENS'] = 4.3
cars['AUDI'] = 3.8
print(cars) # {'BMW': 8.5, 'BENS': 4.3, 'AUDI': 3.8}
如果要判断字典是否包含指定的 key,则可以使用 in 或 not in 运算符。需要指出的是,对于 dict 而言,in 或 not in 运算符都是基于 key 来判断的。例如如下代码:
# 判断cars是否包含名为'AUDI'的key
print('AUDI' in cars) # True
# 判断cars是否包含名为'PORSCHE'的key
print('PORSCHE' in cars) # False
print('LAMBORGHINI' not in cars) # True
通过上面介绍可以看出,字典的 key 是它的关键。换个角度来看,字典的 key 就相当于它的索引,只不过这些索引不一定是整数类型,字典的 key 可以是任意不可变类型。
可以这样说,字典相当于索引是任意不可变类型的列表:而列表则相当于 key 只能是整数的字典。因此,如果程序中要使用的字典的 key 都是整数类型,则可考虑能否换成列表。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列表的索引总是从 0 开始、连续增大的;但字典的索引即使是整数类型,也不需要从 0 开始,而且不需要连续。因此,列表不允许对不存在的索引赋值:但字典则允许直接对不存在的 key 赋值,这样就会为字典增加一个 key-value 对。
列表不允许对不存在的索引赋值,但字典则允许直接对不存在的 key 赋值。
字典的常用方法
字典由 dict 类代表,因此我们同样可使用 dir(dict) 来查看该类包含哪些方法。在交互式解释器中输入 dir(dict) 命令,将看到如下输出结果:
>>> dir(dict)
['__class__', '__contains__', '__delattr__', '__delitem__', '__dir__', '__doc__', '__eq__', '__format__', '__ge__', '__getattribute__', '__getitem__', '__gt__', '__hash__', '__init__', '__init_subclass__', '__iter__', '__le__', '__len__', '__lt__', '__n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etitem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clear', 'copy', 'fromkeys', 'get', 'items', 'keys', 'pop', 'popitem', 'setdefault', 'update', 'values']
>>>
clear()方法
clear() 用于清空字典中所有的 key-value 对,对一个字典执行 clear() 方法之后,该字典就会变成一个空字典。例如如下代码:
>>> cars = {'BMW': 8.5, 'BENS': 8.3, 'AUDI': 7.9}
>>> cars
{'BMW': 8.5, 'BENS': 8.3, 'AUDI': 7.9}
>>> cars.clear()
>>> cars
{}
>>>
get()方法
get() 方法其实就是根据 key 来获取 value,它相当于方括号语法的增强版,当使用方括号语法访问并不存在的 key 时,字典会引发 KeyError 错误;但如果使用 get() 方法访问不存在的 key,该方法会简单地返回 None,不会导致错误。例如如下代码:
>>> cars = {'BMW': 8.5, 'BENS': 8.3, 'AUDI': 7.9}
8.5
>>> cars.get('PORSCHE')
>>> print(cars.get('PORSCHE'))
None
>>>
update()方法
update() 方法可使用一个字典所包含的 key-value 对来更新己有的字典。在执行 update() 方法时,如果被更新的字典中己包含对应的 key-value 对,那么原 value 会被覆盖;如果被更新的字典中不包含对应的 key-value 对,则该 key-value 对被添加进去。例如如下代码:
>>> cars = {'BMW': 8.5, 'BENS': 8.3, 'AUDI': 7.9}
>>> cars.update({'BMW':4.5, 'PORSCHE': 9.3})
>>> cars
{'BMW': 4.5, 'BENS': 8.3, 'AUDI': 7.9, 'PORSCHE': 9.3}
>>>
从上面的执行过程可以看出,由于被更新的 dict 中己包含 key 为“AUDI”的 key-value 对,因此更新时该 key-value 对的 value 将被改写;但如果被更新的 dict 中不包含 key 为“PORSCHE”的 key-value 对,那么更新时就会为原字典增加一个 key-value 对。
items()、keys()、values()
items()、keys()、values() 分别用于获取字典中的所有 key-value 对、所有 key、所有 value。这三个方法依次返回 dict_items、dict_keys 和 dict_values 对象,Python 不希望用户直接操作这几个方法,但可通过 list() 函数把它们转换成列表。如下代码示范了这三个方法的用法:
cars = {'BMW': 8.5, 'BENS': 8.3, 'AUDI': 7.9}
# 获取字典所有的key-value对,返回一个dict_items对象
ims = cars.items()
print(type(ims))
<class 'dict_items'>
# 将dict_items转换成列表
print(list(ims))
[('BMW', 8.5), ('BENS', 8.3), ('AUDI', 7.9)]
# 访问第2个key-value对
print(list(ims)[1])
# ('BENS', 8.3)
# 获取字典所有的key,返回一个dict_keys对象
kys = cars.keys()
print(type(kys)) # <class 'dict_keys'>
# 将dict_keys转换成列表
print(list(kys)) # ['BMW', 'BENS', 'AUDI']
# 访问第2个key
print(list(kys)[1]) # 'BENS'
# 获取字典所有的value,返回一个dict_values对象
vals = cars.values()
# 将dict_values转换成列表
print(type(vals)) # [8.5, 8.3, 7.9]
# 访问第2个value
print(list(vals)[1]) # 8.3
从上面代码可以看出,程序调用字典的 items()、keys()、values() 方法之后,都需要调用 list() 函数将它们转换为列表,这样即可把这三个方法的返回值转换为列表。
在 Python 2.x 中,items()、keys()、values() 方法的返回值本来就是列表,完全可以不用 list() 函数进行处理。当然,使用 list() 函数处理也行,列表被处理之后依然是列表。
pop方法
pop() 方法用于获取指定 key 对应的 value,并删除这个 key-value 对。如下方法示范了 pop() 方法的用法:
>>> cars = {'BMW': 8.5, 'BENS': 8.3, 'AUDI': 7.9}
>>> cars.pop('BENS')
8.3
>>> cars
{'BMW': 8.5, 'AUDI': 7.9}
>>>
popitem()方法
python 3 popitem() 方法用于随机弹出字典中最后一个值
>>> cars = {'AUDI': 7.9, 'BENS': 8.3, 'BMW': 8.5}
>>> print(cars.popitem())
('BMW', 8.5)
>>>
>>> cars
{'AUDI': 7.9, 'BENS': 8.3}
>>>
由于实际上 popitem 弹出的就是一个元组,因此程序完全可以通过序列解包的方式用两个变量分别接收 key 和 value。例如如下代码:
>>> cars = {'AUDI': 7.9, 'BENS': 8.3, 'BMW': 8.5}
>>> k,v=cars.popitem()
>>> print(k,v)
BMW 8.5
>>>
setdefault()方法
setdefault() 方法也用于根据 key 来获取对应 value 的值。但该方法有一个额外的功能,即当程序要获取的 key 在字典中不存在时,该方法会先为这个不存在的 key 设置一个默认的 value,然后再返回该 key 对应的 value。
总之,setdefault() 方法总能返回指定 key 对应的 value;如果该 key-value 对存在,则直接返回该 key 对应的 value;如果该 key-value 对不存在,则先为该 key 设置默认的 value,然后再返回该 key 对应的 value。
如下代码示范了 setdefault() 方法的用法:
>>> cars = {'BMW': 8.5, 'BENS': 8.3, 'AUDI': 7.9}
# 设置默认值,该key在dict中不存在,新增key-value对
>>> print(cars.setdefault('PORSCHE', 9.2))
9.2
>>> cars
{'BMW': 8.5, 'BENS': 8.3, 'AUDI': 7.9, 'PORSCHE': 9.2}
>>>
>>> print(cars.setdefault('BMW', 3.4))
8.5
>>> cars
{'BMW': 8.5, 'BENS': 8.3, 'AUDI': 7.9, 'PORSCHE': 9.2}
>>>
fromkeys()方法
fromkeys() 方法使用给定的多个 key 创建字典,这些 key 对应的 value 默认都是 None;也可以额外传入一个参数作为默认的 value。该方法一般不会使用字典对象调用(没什么意义),通常会使用 dict 类直接调用。例如如下代码:
# 使用列表创建包含2个key的字典
a_dict = dict.fromkeys(['a', 'b'])
print(a_dict) # {'a': None, 'b': None}
# 使用元组创建包含2个key的字典
b_dict = dict.fromkeys((13, 17))
print(b_dict) # {13: None, 17: None}
# 使用元组创建包含2个key的字典,指定默认的value
c_dict = dict.fromkeys((13, 17), 'good')
print(c_dict) # {13: 'good', 17: 'good'}
使用字典格式化字符串
在格式化字符串时,如果要格式化的字符串模板中包含多个变量,后面就需要按顺序给出多个变量,这种方式对于字符串模板中包含少量变量的情形是合适的,但如果字符串模板中包含大量变量,这种按顺序提供变量的方式则有些不合适。可改为在字符串模板中按 key 指定变量,然后通过字典为字符串模板中的 key 设置值。
>>> temp = '教程是:%(name)s, 价格是:%(price)010.2f, 出版社是:%(publish)s'
>>> book = {'name':'Python基础教程', 'price': 99, 'publish': 'C语言中文网'}
>>> print(temp%book)
教程是:Python基础教程, 价格是:0000099.00, 出版社是:C语言中文网
>>> book = {'name':'C语言小白变怪兽', 'price':159, 'publish': 'C语言中文网'}
>>> print(temp%book)
教程是:C语言小白变怪兽, 价格是:0000159.00, 出版社是:C语言中文网
>>>
字典dict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 - 字典(dict) 详解 及 代码
字典(dict) 详解 及 代码 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article/details/17291329 字典(dict)是表示映射的数据 ...
- python——Container之字典(dict)详解
字典(dictionary)是除列表以外python之中最灵活的内置数据结构类型.列表是有序的对象结合,字典是无序的对象集合.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字典当中的元素是通过键来存取的,而不是通过偏移存取. ...
- Python——字典dict()详解
一.字典 字典是Python提供的一种数据类型,用于存放有映射关系的数据,字典相当于两组数据,其中一组是key,是关键数据(程序对字典的操作都是基于key),另一组数据是value,可以通过key来进 ...
- Python中dict详解
from:http://www.cnblogs.com/yangyongzhi/archive/2012/09/17/2688326.html Python中dict详解 python3.0以上,pr ...
- python 字典操作方法详解
字典是一种通过名字或者关键字引用的得数据结构,key 类型需要时被哈希,其键可以是数字.字符串.元组,这种结构类型也称之为映射.字典类型是Python中唯一內建的映射类型. 注意,浮点数比较很不精确, ...
- trie字典树详解及应用
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freewater/archive/2012/09/11/2680480.html Trie树详解及其应用 一.知识简介 ...
- day5字典作业详解
1.day5题目 1.有如下变量(tu是个元祖),请实现要求的功能 tu = ("alex", [11, 22, {"k1": 'v1', "k2&q ...
- python基础:zip和dict详解
一.zip函数:接受任意多个(包括0个和1个)序列作为参数,返回一个tuple列表. 1.示例1: x = [1, 2, 3] y = [4, 5, 6] z = [7, 8, 9] xyz = zi ...
- python字典操作方法详解
前言 字典是一种通过名字或者关键字引用的得数据结构,key 类型需要时被哈希,其键可以是数字.字符串.元组,这种结构类型也称之为映射.字典类型是Python中唯一內建的映射类型. 注意,浮点数比较很不 ...
随机推荐
- 修改DbVisualizer的默认快捷键 .
修改SQL提示的步骤如下:1, 编辑dbvis.jar包下的dbvis-actions.xml文件(解压或直接修改)2, 找到以下的代码<actionidref="show-auto- ...
- 使用grunt0.4进行js代码混淆
1.grunt是基于node,node需要>=0.8.0的稳定版本(奇数是开发版,偶数是稳定版) 2.安装grunt脚手架 (mac电脑需要权限 在前面加上 sudo) npm install ...
- MySQL系列之二四种隔离级别及加锁
事务 1.定义:所有操作必须成功完成,否则在每个操作中所作的所有更改都会备撤销. 2.事务的ACID 原子性atomicity 一致性consistency 隔离性isolation 持续 ...
- html5 像素模拟渐变
代码实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style> canvas{ background:#eee; } </ ...
- 如何将 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NFA) 转化为 确定的有穷自动机(DFA) 并将DFA最简化
一.从NFA到DFA的转换 例如下图: DFA的每个状态都是一个由NFA中的状态构成的集合,即NFA状态集合的一个子集 r =aa*bb*cc* 二.从带有ε-边的NFA到DFA的转换 r=0*1*2 ...
- 通过ssh访问虚拟机中的ubuntu系统
首先把 network 连接方式由 NAT 改为 Bridge Adapter,这样虚拟机中的 ubuntu 就可以有独立的 IP 地址. 安装 openssh: sudo apt-get insta ...
- flask02
-web框架 -从浏览器输入一个地址,发送请求,经历了哪些过程 -反向代理,正向代理 -正向代理代理客户 -反向代理代理服务器-你用过的python中的魔法方法:https://www.cnblogs ...
- git常用操作命令2
以github为例,测试本地库与远程库github之间的交互 1. 本地初始化一个git库 创建一个test文件夹,然后cd到test文件内, 执行git init命令 初始化本地库成功!! ...
- Word中页码及目录、参考文献的制做方法
1.页码从正文开始 1.要想从哪里显示第一页,就在这页的前一页的最后一行最后的地方,插入分隔符---下一页2.然后在你想显示第一页的那一页双击页脚处,点击取消掉“链接到前一条页眉”.(这是为了取消原来 ...
- 启动kafka集群,关闭kafka集群脚本
启动kafka集群,关闭kafka集群脚本 在$KAFKA_HOME/bin下新建如下脚本文件 start-kafka.sh #!/bin/bash BROKERS="mini41 mi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