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的 HBase 原理都在这了
目录
在前面的文章中,介绍过 HBase 的入门操作知识,但对于正考虑将 HBase 用于生产系统的项目来说还是远远不够。
一般在对 HBase 做选型之前,还需要学习一些它的架构原理、弹性扩展及可靠性方面的知识。
本文来自笔者此前对 HBase 做的学习概括,可方便于对 HBase 的技术全景进行快速的掌握。
一、 集群架构
尽管HBase可以工作在本地文件系统之上,但在生产环境中,HBase需要依托 HDFS 作为其底层的数据存储,而HDFS提供了默认的3副本来实现数据文件的高可靠。
整个HBase 集群主要由 Zookeeper、Master、RegionServer、HDFS所组成,如下图:
集群角色
Master
HBase Master 用于管理多个 Region Server,包括监测各个 Region Server 的状态、分配 Region及自动均衡等。 具体职责包括:
- 负责管理所有的RegionServer,实现RegionServer的高可用
- 管理所有的数据分片(Region)到RegionServer的分配,包括自动均衡
- 执行建表/修改表/删除表等DDL操作
HBase 允许多个 Master 节点共存,当多个 Master 节点共存时,只有一个 Master 是提供服务的,这种主备角色的"仲裁"由 ZooKeeper 实现。
Region Server
Region Server 是真正的数据读写服务器,即客户端会直接连接 Region Server 进行操作。
一个 Region Server 会包括了多个 Region,这里的 Region 则是真正存放 HBase 数据的区域单元,当一个表很大时,会拆分成很多个 Region 进行存放。
可以说,Region 是 HBase 分布式的基本单位。
Zookeeper
Zookeeper 对于 HBase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 Zookeeper 提供了 HBase Master 的高可用实现,并保证同一时刻有且仅有一个主 Master 可用。
- Zookeeper 保存了 Region 和 Region Server 的关联信息(提供寻址入口),并保存了集群的元数据(Schema/Table)。
- Zookeeper 实时监控Region server的上线和下线信息,并实时通知Master。
就目前来说,Zookeeper 已经成为了分布式系统架构中最常用的标准框架之一。 除了 HBase之外,有许多分布式大数据相关的开源框架,都依赖于 Zookeeper 实现 HA。
HDFS
HDFS 是 Hadoop 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提供了高可靠高扩展的文件存储能力。 其内部也是一个集群结构,包含 NameNode、DataNode 角色。
其中 NameNode存储的是 HDFS文件目录树的元数据,包含文件与Block的关联信息,而DataNode 则是HDFS的数据存放节点。
HDFS作为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自然需要文件目录树的元数据信息,另外,在HDFS中每一个文件都是按照Block存储的,文件与Block的关联也通过元数据信息来描述。NameNode提供了这些元数据信息的存储。
工作机制
在一个完整的HBase 分布式集群中,各个组件的交互工作如下图所示:
首先 Zookeeper 维护了 Master 与各个 Region Server 之间的关系及状态。 当一个 Client 需要访问 HBase 集群时,会先和 Zookeeper 进行通信,并得到 Master和 RegionServer的地址信息。
对于创建表/删除表/修改表来说,客户端会通过 Master 来进行操作,而正常的表数据读写,则是通过找到对应的 Region Server来操作。
Region Server 的作用
每一个 Region Server 会管理很多个 Region(区域), 这个就是之前提到的 HBase 数据分布式及高可靠的一个单元。 每个 Region 只会存储一个表中的的一段数据,这是按 RowKey 的区间来分隔的。
而且,一个 Region 的存储空间有一个上限(Threshold),当存放数据的大小达到该上限时,Region 就会进行分裂并产生多个新的 Region,随着一个Region Server 上的 Region 越来越多,Master 可以监测到不均衡的情况,并自动将Region进行重新分配。
因此,数据可以源源不断的写入到 HBase时,通过这种 Region的分裂、自动均衡来支持海量数据的存储。
对于一个Region来说,其内部是由 多个Store构成的,而一个Store 对应于一个ColumnFamily(列族)。
在实现上一个Store对象会包含一个MemStore以及多个StoreFile。 当数据写入 Region时,先写入MemStore(保持有序)。
当MemStore 写满了之后就会 Flush 到StoreFile,这里的 StoreFile 就对应了一个HDFS中的 HFile文件。
最终 Region会对应到多个 持久化的 HFile,当这些 HFile 越来越多时,Region Server 会执行合并操作(Compaction)来合并为一个大的HFile,以此来优化读取性能,这个机制则是基于LSM的原理实现的。
HLog 和可靠性
HBase 提供了HLog来保证数据写入的可靠性,HLog 本质上就是一种 WAL(事务机制中常见的预写日志),其同样是通过HDFS来持久化的(对应于一个Sequence文件)。 每个Region Server 都包含一个HLog,其中记录了所有发生在Region Server上的数据变更操作。
当数据发生写入时,会先记录日志到 HLog中,然后再写入 MemStore,最终才持久化到 HFile中。 这样当 Region Server 宕机时,尽管 MemStore中的数据会丢失,但还可以通过 HLog来恢复之前的数据,从而保证了高可靠。
那么,HFile 是否可靠呢? 这点则是由 HDFS 来保证的,一个HFile 默认会有3个副本。
除此之外,HLog 也是HBase 实现集群同步复制的关键手段。
二、存储机制
接下来,我们看看HBase中的数据是怎样被存储及管理的。
A. 存储模型
首先需要澄清的一点是,Region 和 Column Family (简称CF) 的区别。
Region 是HBase 分布式存储的基本单位,其本质上是一种水平切分单位,可以理解为数据的分片;而Column Family(列族)则是垂直切分的单位,可理解为一种列的分组。
这两者的区别可以参考下图:
无论是Region、还是CF,都是逻辑上的一个概念,对于物理上的实现则如下图所示:
存储模块说明
- 一个 Region 包含多个Store,一个store对应一个CF
- Store包括位于内存中的 Memstore 和多个持久化的 Storefile;
- 写操作先写入 Memstore,当 Memstore 中的数据大小达到某个阈值后会Flush到一个单独的 Storefile
- 当 Storefile 文件的数量增长到一定阈值后,系统会进行合并,形成更大的 Storefile(Compaction)
- 当一个 Region 所有 Storefile 的大小总和超过一定阈值后,会把当前的 Region 分割为两个(分裂)
- Master 自动检测RegionServer 上Region的分配情况,自动进行均衡迁移
- 客户端检索数据,优先从 Memstore查询,然后再查询 Storefile
HFile 结构
HFile 是HDFS 的存储单元,其结构如下图:
HFile 由很多个数据块(Block)组成,并且有一个固定的结尾块。其中的数据块是由一个 Header 和多个 Key-Value 的键值对组成。
在结尾的数据块中包含了数据相关的索引信息,系统也是通过结尾的索引信息找到 HFile 中的数据。
HFile 中的数据块大小默认为 64KB。如果访问 HBase 数据库的场景多为有序的访问,那么建议将该值设置的大一些。
如果场景多为随机访问,那么建议将该值设置的小一些。一般情况下,通过调整该值可以提高 HBase 的性能
B. LSM 与 Compaction
HBase 在存储上是基于LSM树 实现的,与传统的B/B+树原理不同的是,LSM树非常适用于写入要求非常高的场景。
LSM的原理
将一个大的B(B+)树拆分成N棵小树,数据首先写入内存中(有序),随着数据写入越来越多,内存中的数据会被flush到磁盘中形成一个文件;
在读取数据时,则需要合并磁盘中历史数据和内存中最近修改的操作后返回。 由于数据是顺序写入的,因此LSM的写入性能非常高,但读取时可能会访问较多的磁盘文件,性能较差。
为了缓解读性能低下的问题,LSM树会定时将磁盘中的多个文件(小树)进行合并,以优化读性能。
在HBase的实现中,内存中的数据则是对应于MemStore,而磁盘中的数据则对应于 StoreFile (HFile实现)。 当MemStore写满后会Flush到一个HFile 中。
随着HFile 文件的不断增多,Region 的读性能就会受到影响(IOPS 增加)。因此 HBase 的 Region Server 会定期进行Compaction操作,将多个HFile 合并为一个大的 有序的 HFile。
HBase 中运行的 Compaction 动作有两种:
- Minor Compaction,列族中小范围的HFile文件合并,一般较快,占用IO低
- Major Compaction,列族中所有的HFile文件合并,同时清理TTL过期以及延迟删除的数据,该过程会产生大量IO操作,性能影响较大。
具体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片出处:http://www.nosqlnotes.com/
Flush 性能影响
如果 Memstore 很小,意味着Flush 的次数会很多,一旦Compaction的速度跟不上就会产生大量的HFile 文件,这会导致读性能恶化,为了减缓这个问题,HBase 使用了 In Memory Flush And Compact 的方法,即数据在 MemStore 中先经分段(Segement)、Flush、Compaction 过程,到达一定大小后再 Flush 到 HFile。在这里,MemStore 使用了 ConcurrentSkipListMap(并发跳跃表) 来保证一定的读写并发能力。ConcurrentSkipListMap 在容量超过一定大小后性能下降明显,因此 MemStore 也不能设置得太大,当前的默认值在128MB。
触发Flush 行为的条件包括:
- Memstore级别:Region中任意一个MemStore达到了 hbase.hregion.memstore.flush.size 控制的上限(默认128MB),会触发Memstore的flush。
- Region级别:Region中Memstore大小之和达到了 hbase.hregion.memstore.block.multiplier hbase.hregion.memstore.flush.size 控制的上限(默认 2 128M = 256M),会触发Memstore的flush。
- RegionServer级别:Region Server中所有Region的Memstore大小总和达到了 hbase.regionserver.global.memstore.upperLimit * hbase_heapsize 控制的上限(默认0.4,即RegionServer 40%的JVM内存),将会按Memstore由大到小进行flush,直至总体Memstore内存使用量低于 hbase.regionserver.global.memstore.lowerLimit * hbase_heapsize 控制的下限(默认0.38, 即RegionServer 38%的JVM内存)。
- RegionServer中HLog数量达到上限:将会选取最早的 HLog对应的一个或多个Region进行flush(通过参数hbase.regionserver.maxlogs配置)。
- HBase定期flush:确保Memstore不会长时间没有持久化,默认周期为1小时。为避免所有的MemStore在同一时间都进行flush导致的问题,定期的flush操作有20000左右的随机延时。
- 手动执行flush:用户可以通过shell命令 flush ‘tablename’或者flush ‘region name’分别对一个表或者一个Region进行flush。
除此以外,为了保证Compaction的进度与Flush对齐,HBase会在HFile数量到达一定阀值后阻塞Flush操作,如下面的参数:
- hbase.hstore.blockingStoreFiles,触发Flush阻塞等待的StoreFiles数量上限,2.x版本默认为16
- hbase.hstore.blockingWaitTime,阻塞Flush的时间,2.x版本默认为90s
Compaction 策略
Compaction 的目的是优化读性能,但会导致 IO 放大,这是因为在合并过程中,文件需要不断的被读入、写出,加上 HDFS 的多副本复制,则会再一次增加多次的IO操作。
此外,Compaction 利用了缓冲区合并来避免对已有的 HFile 造成阻塞,只有在最后合并 HFile 元数据时会有一点点的影响,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 Compaction 完成后会淘汰Block Cache,这样便会造成短期的读取时延增大。
在性能压测时通常可以看到由 Compaction 导致的一些"毛刺"现象,但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是根据业务场景来选择一些合理的 Compaction 策略。
一般,Minor Compaction 会配置为按需触发,其合并的范围小,时间短,对业务性能的影响相对可控。
但 Major Compaction 则建议是在业务闲时手动触发,以避免业务造成严重的卡顿。
关于如何选择合并文件的范围,HBase 提供了以下几种策略:
Stripe Compaction
将一个Region划分为多个子区域(Stripes),Compaction严格控制在单个Stripe范围内发生,这样可以有效降低Compaction对IO资源的占用。
Stripe 范围是根据RowKey来设定的,因此这适用于RowKey单调递增写入的场景Date Tiered Compaction
与Stripe Compaction 类似,但却是基于时间戳来决定子区域的范围,适合时序数据的场景(仅按时间范围检索)MOB Compaction
与 MOB 特性绑定的 Compaction,MOB 用于存储文件数据,其将元数据与文件数据分离存储,其中文件数据不参与Compaction,这样就大大减少了Compaction带来的IO放大的影响。RatioBased Compaction
基于比例计算的 Compaction 策略,在0.96之前默认的策略,该策略会根据下列参数来选择 Compaction 的文件。
hbase.hstore.compaction.ratio:最小待合并文件数
hbase.hstore.compaction.min:最小待合并文件数
hbase.hstore.compaction.max:最大待合并文件数
hbase.hstore.compaction.min.size最小合并文件总大小
一般由于旧文件都是经过Compaction的会比较大,因此通常会基于新文件来做合并。
关于该策略的详细讨论可参考这里
- Exploring Compaction
RatioBased Compaction 演进后的默认版本,基本算法类似,但Exploring会根据性价比来进一步筛选,此时考虑的因素为:
文件数量较多(读性能增益),总体大小偏小(降低IO放大)
C. Region 分裂
假设某个Region增长到了极限,将会切分为两个子Region(原来的Region称为父Region)该过程的步骤如下:
- RegionServer 初始化两个子Region信息,写入一个ZK节点数据:/hbase/region-in-transition/region-name=SPLITING
- Master 通过Watch机制获知该region状态改变,此时可通过Master的UI界面观察到;
- RegionServer 创建.split临时目录,用于保存split后的子Region信息;
- RegionServer 关闭父Region并执行Flush操作,此后在短暂的时间内对于父Region的读写操作都会失败;
- RegionServer 在.split文件夹下新建两个子Region的目录,同时分别生成拆分后的reference文件(仅仅是引用信息);
- RegionServer 将.split文件夹下的子Region的目录拷贝到HBase根目录下,形成两个新的Region;
- RegionServer 修改 hbase.meta 表(连接该元数据表对应的RegionServer),将父Region 标记为Split完成,Offline=true,即表示分裂完成后下线;
- RegionServer 打开两个子Region,表示可接收读写操作;
- RegionServer 修改 hbase.meta 表,将子Region上线的信息写入;
- RegionServer 修改ZK节点数据:/hbase/region-in-transition/region-name=SPLIT,此后Master获知分裂完成。 如果有正在运行的均衡任务,则会考虑进一步处理;
可以发现,整个分裂过程仅仅是创建了一些数据文件的引用及元数据更新操作,对于业务的影响是非常微小的。
那么,在分裂后的一段时间内,引用数据文件还会持续存在,一直到当子Region发生Compaction操作时,才会将父Region的HFile数据拷贝到子Region目录。
关于 Region切分的细节分析进一步参考
http://hbasefly.com/2017/08/27/hbase-split/?dspinw=x0dnj2&uypslg=eyr0j3
D. 自动均衡
HBase 的 Region 分配和自动均衡是由 Master 节点控制的,在初始化表时会先分配一个Region,然后指定给某个Region Server。 如果使用预分区,那么Master 会按照轮询的方式平均分配到每个 Region Server。
此后,随着Region不断的增大和裂变,Region Server 上的 Region 数量开始变得不均衡。
如果开启了自动均衡开关,Master 会通过定时器来检查集群中的Regions在各个RegionServer之间的负载是否是均衡。一旦检测到不均衡的情况,就会生成相应的Region迁移计划。
关于均衡的方式,HBase 提供以下两种策略:
- DefaultLoadBalancer 默认的策略,根据 Region 个数来进行均衡
- StochasticLoadBalancer 根据读写压力评估来进行均衡
由于HBase的的数据(包括HLog、StoreFile等)都是写入到HDFS文件系统中的, 因此 HBase 的 Region 迁移是非常轻量级的。
在做Region迁移时,Region所对应的HDFS文件是不变的,此时只需要将 Region 的元数据重新分配到目标 Region Server 就可以了。
迁移过程的步骤包含:
1.创建Region 迁移计划,指定 RegionID、源 Region Server 和目标 Region Server;
2.源 Region Server 解绑,此时会关闭 Region
3.目标 Region Server 绑定,重新打开 Region
三、访问机制
HBase 支持多种读写客户端访问方式,具体包括:
- 基于Java Client,一般是通过 RPC 调用 HBase。
- 基于RestFul API,需要启用 Rest Server 代理组件,该组件通过 Java Client 实现。
- 基于Thrift API,需要启用 Thrift Server 代理组件,该组件通过 Java Client 实现。
- 基于 MapReduce 的批处理 API
- 基于HBase Shell,其内部也是通过 Java Client 实现的。
无论使用何种调用方式,始终还是离不开最基础的 RPC 调用流程。
该流程的交互逻辑如下图所示:
连接 ZooKeeper
在进行数据操作之前,客户端首先需要接入ZooKeeper,并初始化一个ZooKeeper Session。
该Session由ZooKeeper Client与ZooKeeper Server端之间创建,并通过心跳机制保持长连接- 获取meta Region路由信息
HBase 将Region分布的元数据存放在hbase.meta这个表中,该表记录了每一个用户表Region的路由以及状态信息,它的 RowKey 包含如下的信息:
- 表名 Table Name
- Region StartKey
- Region ID
客户端通过Zookeeper 先找到 meta Region 所在的 Region Server,然后获得 meta Region信息。
之后根据操作的 RowKey 就可以定位到对应的Region ID,最后再通过 Zookeeper 的映射表就可以得到Region 所在的 Region Server了。
需要注意的是,客户端一般会对 meta Region 信息进行缓存,避免每次都要耗费时间读取。
- 读写 Region Server
在得到真实数据所在的 Region Server 之后,客户端便通过RPC接口向目标 Region Server 发起访问。
对于一些批量请求,客户端会先通过Region 进行分组,再并发的向多个 Region Server 发出请求。
对于使用 Rest Server 或是 Thrift Server 等中间组件的情况,调用流程如下图:
四、 鉴权
HBase 的安全同时依赖于 Zookeeper、HDFS。
ACL权限
HBase 支持RWXCA权限模型设置:
读取(R) - 可以读取给定范围的数据。
写入(W) - 可以在给定范围写入数据。
执行(X) - 可以在给定范围内执行协处理器端点。
创建(C) - 可以在给定范围内创建表或删除表(甚至不创建它们)。
管理员(A) - 可以执行群集操作,例如在给定的范围内平衡群集或分配区域。
需要以最小权限原则为数据库表配置对应的用户权限
同样,为了保证整体的安全性,需要对ZooKeeper、HDFS都设定合理的ACL控制,包括文件系统。
身份认证和授权
HBase 集群中可使用KerberOS来实现节点之间的身份鉴权,包括:
- 节点接入 Zookeeper
- 节点连接 Master、RegionServer
- 节点接入 HDFS
- 外加的 Rest Server、Thrift Server
Kerberos 是一个常见的身份认证及鉴权协议系统,使用 Kerberos 的系统在设计上采用C/S结构及AES对称加密技术,并且能够进行双方认证。
支持防止窃听、防止replay攻击、保护数据完整性等特性。 Kerberos 认证过程需要依赖于单独的 Kerberos Server(KDC),一个认证过程如下图:
- Kerberos Authentication: 客户端请求认证服务器(AS),获得Ticket Granting Ticket (TGT)
- Kerberos Authorization: 客户端通过TGT票据请求TGS(Ticket授权服务),通过后会获得一个授权的Service Ticket
- Service Request: 客户端使用Service Ticket访问目标服务,目标服务会对Service Ticket进行本地校验,如果通过则表示认证成功。
关于KerberOS的详细原理,可以参考NoSQL漫谈-图解 KerberOS这篇文章
对于HBase集群来说,各个节点使用KerberOS认证时,需要先配置keytab文件,该文件中就记录了实体ID(pricipal)、以及密钥的信息。
而这些实体ID及密钥都是由KerberOS 服务生成并管理的。
传输层安全
- 对客户端RPC 设置hbase.rpc.protection=privacy可以开启RPC加密功能,这对性能存在一定损失(约10%)
- 还可以使用TLS传输协议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五、 高可靠
1.集群高可靠
Zookeeper 高可靠
Zookeeper 本身是集群多节点的架构,其内部使用 Paxos 算法来实现选举和数据的强一致性。
在部署上通常可以选择3节点的架构来保证可靠性。
Master 高可靠
HBase 可以开启 Backup Master 来实现 Master 节点高可用,同一时间内只有主 Master 可以工作,Master 宕机后由 备Master 自动接管
Master 的 HA 机制是借助 Zookeeper 完成的
RegionServer 高可靠
Region Server 通常会部署为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分别接管不同的 Region
而 Master 会对 Region Server 的状态进行检测,一旦发现 Region Server 宕机,则会将该 Server 上的 Region 列表重新指派给一个新的 Region Server。
此外,Master还会将已宕机的Region Server的HLog 做一定拆分,并分发到新的 Region Server 上做数据恢复。
该过程不涉及数据迁移,只是元数据的变更,操作数据量少并不会对业务造成很大的影响。
数据高可靠
Region Server 本身提供了 HLog(WAL) 来提供断电保护,当Server 异常宕机时,MemStore内丢失的数据可以通过 HLog 来回放恢复。
HDFS 高可靠
HDFS 本身提供了一系列的可靠性机制,包括:
- NameNode可以部署多个
- DataNode可以部署多个
- HFile 存在多副本(默认3个),保证了数据文件可靠性
2. 隔离性
在部署上,通常依据一些原则策略来保证可靠性:
- 控制节点与数据节点分离部署
- 主备Master、Region节点分离部署
- NameNode之间、DataNode之间分离部署
- 数据节点磁盘物理隔离
3. 容灾
尽管HDFS提供了三副本的机制,但对于关键业务来说,往往需要支持跨机房的容灾能力。
HBase 支持 Replication 机制,该机制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基于操作日志 (put/get/delete) 做数据同步的功能,这类似于MySQL的BinLog,或者是MongoDB的OpLog。
Replication的关键就在于前面所提到过的 HLog,这个日志除了用作数据断电保护之外,还被用来实现集群复制的功能。
如下图:
客户端的 put/delete 操作会先被 RegionServer 写入本地的 HLog ,之后由一个独立的线程将 HLog 内容以缓冲写的形式推送到 Slave 集群中的某个 Region Server 上。
整个复制的HLog信息、包括复制偏移量都会保存在 Zookeeper上,同时复制动作是异步的,即不会阻塞当前的客户端读写。
参考文档
HBase 深入浅出
详细介绍了HBase的由来以及特性,文中提供了HBase集群、存储机制的一些简介,非常适合入门阅读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analytics/library/ba-cn-bigdata-hbase/index.html
HBase集群组件通讯端口(较全)
https://blog.cloudera.com/blog/2013/07/guide-to-using-apache-hbase-ports/
HBase-所有Region切分的细节都在这里了
http://hbasefly.com/2017/08/27/hbase-split/?dspinw=x0dnj2&xwlcvg=jhww23
一条数据的HBase之旅
http://www.nosqlnotes.com/technotes/hbase/hbase-overview-concepts/
Hbase架构与原理
https://www.jianshu.com/p/3832ae37fac4
HBase的一致性
https://www.cnblogs.com/captainlucky/p/4720986.html
深入理解HBase Memstore
https://www.cnblogs.com/cxzdy/p/5121365.html
HBase Region Balance实践
http://openinx.github.io/2016/06/21/hbase-balance/
阿里Hbase的业务和容灾实践
http://velocity.oreilly.com.cn/2013/ppts/hbase_automated_operation_and_disaster_recovery_in_ali.pdf
关于HBase 的安全
http://www.mamicode.com/info-detail-449760.html
图解KerberOS
http://www.nosqlnotes.com/technotes/kerberos-protocol/
HBase 官方文档中文版
https://www.w3cschool.cn/hbase_doc/hbase_doc-caye2osm.html
你想要的 HBase 原理都在这了的更多相关文章
- HBase笔记:对HBase原理的简单理解
早些时候学习hadoop的技术,我一直对里面两项技术倍感困惑,一个是zookeeper,一个就是Hbase了.现在有机会专职做大数据相关的项目,终于看到了HBase实战的项目,也因此有机会搞懂Hbas ...
- HBase原理 – 分布式系统中snapshot是怎么玩的?(转载)
snapshot(快照)基础原理 snapshot是很多存储系统和数据库系统都支持的功能.一个snapshot是一个全部文件系统.或者某个目录在某一时刻的镜像.实现数据文件镜像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是加锁拷 ...
- Hbase原理
Hbase原理 概述 HBase是一个构建在HDFS上的分布式列存储系统:HBase是基于Google BigTable模型开发的,典型的key/value系统:HBase是Apache Hadoop ...
- HBase原理、设计与优化实践
转自:http://www.open-open.com/lib/view/open1449891885004.html 1.HBase 简介 HBase —— Hadoop Database的简称,G ...
- 大数据技术之_11_HBase学习_01_HBase 简介+HBase 安装+HBase Shell 操作+HBase 数据结构+HBase 原理
第1章 HBase 简介1.1 什么是 HBase1.2 HBase 特点1.3 HBase 架构1.3 HBase 中的角色1.3.1 HMaster1.3.2 RegionServer1.3.3 ...
- 服务器文档下载zip格式 SQL Server SQL分页查询 C#过滤html标签 EF 延时加载与死锁 在JS方法中返回多个值的三种方法(转载) IEnumerable,ICollection,IList接口问题 不吹不擂,你想要的Python面试都在这里了【315+道题】 基于mvc三层架构和ajax技术实现最简单的文件上传 事件管理
服务器文档下载zip格式 刚好这次项目中遇到了这个东西,就来弄一下,挺简单的,但是前台调用的时候弄错了,浪费了大半天的时间,本人也是菜鸟一枚.开始吧.(MVC的) @using Rattan.Co ...
- 对于不平凡的我来说,从小我就在想为啥别人就什么都能拥有,而看看自己却什么都没有,对于原来的我就会抱怨爸妈怎么没有别人父母都能给自己想要的,可我从未想过父母的文化只有小学,其实父母内心也有太多的辛酸,所以我不甘愿如此,从此让我在大学里面直接选择一个让我巨大的转折————IT。
对于不平凡的我来说,从小我就在想为啥别人就什么都能拥有,而看看自己却什么都没有,对于原来的我就会抱怨爸妈怎么没有别人父母都能给自己想要的,可我从未想过父母的文化只有小学,其实父母内心也有太多的辛酸,所 ...
- 1、Hbase原理分析
一.Hbase介绍 1.1.对Hbase的认识 HBase作为面向列的数据库运行在HDFS之上,HDFS缺乏随机读写操作,HBase正是为此而出现. HBase参考 Google 的 Bigtable ...
- HBase原理–所有Region切分的细节都在这里了
本文由 网易云发布. 作者:范欣欣(本篇文章仅限内部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网易获取授权.) Region自动切分是HBase能够拥有良好扩张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必然是所有分布式系统追求无限 ...
随机推荐
- nexus auto start
cd /etc/init.d ln -s /opt/nexus/nexus-2.3.1-01/bin/jsw/linux-x86-64/nexus nexus chkconfig --add nexu ...
- 剑指Offer-27.字符串的排列(C++/Java)
题目: 输入一个字符串,按字典序打印出该字符串中字符的所有排列.例如输入字符串abc,则打印出由字符a,b,c所能排列出来的所有字符串abc,acb,bac,bca,cab和cba. 输入描述: 输入 ...
- JAVA数组翻转
首先可 public class RevcAr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 ...
- C#学习笔记04--排序/查找/二维数组/交叉数组
一. 冒泡排序(重点) 思路: 每次比较把较小的放在前面, 大的放到后面; 图解:下图是最坏情况下的排序 ` 冒泡排序m个元素, 就有(m-1)趟排序, 第一趟m-1次, 第二趟 m-2次.... ...
- yum运行报错:/usr/lib64/python2.7/site-packages/pycurl.so: undefined symbol: CRYPTO_num_locks
是因为yum动态库使用了新安装libcurl库导致的.使用ldd查看动态库依赖关系: ldd /usr/lib64/python2.7/site-packages/pycurl.so 删除动态库配置中 ...
- SpringMVC 请求参数绑定
什么是请求参数绑定 请求参数格式 默认是key/value格式,比如:http:xxxx?id=1&type=2 请求参数值的数据类型 都是字符串类型的各种值 请求参数值要绑定的目标类型 Co ...
- C标准输入输出库
这样的代码有什么问题? char c; while((c = getchar()) != EOF) ... 首先,保存getchar的返回值的变量必须是int型.EOF是getchar返回的“超出范围 ...
- css实现等边六边形
在平时的页面布局中,我们也会经常碰到蜂窝煤类型的模块: 那么我们把他拆开,就是单个的六边形,如何用css去实现一个六边形呢?下面是我用绘图软件绘制的css实现六边形的步骤: 具体的html代码如下: ...
- 为啥HashMap的默认容量是16?
集合是Java开发日常开发中经常会使用到的,而作为一种典型的K-V结构的数据结构,HashMap对于Java开发者一定不陌生. 在日常开发中,我们经常会像如下方式以下创建一个HashMap: Map& ...
- 华为云WeLink:智能工作空间,联接无限想象
[中国,上海,2019年9月19日] 在HUAWEI CONNECT 2019期间,华为办公应用装备部部长王俊先生代表华为云介绍WeLink--企业专属的智能工作空间.WeLink源于华为数字化办公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