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系列之通信模型(转)
本文的主题就是讲解Zookeeper通信模型,本节将通过一个概要图来说明Zookeeper的通信模型。
Zookeeper的通信架构
在Zookeeper整个系统中,有3中角色的服务,client、Follower、leader。其中client负责发起应用的请求,Follower接受client发起的请求,参与事务的确认过程,在leader crash后的leader选择。而leader主要承担事务的协调,当然leader也可以承担接收客户请求的功能,为了方便描述,后面的描述都是client与Follower之间的通信,如果Zookeeper的配置支持leader接收client的请求,client与leader的通信跟client与Follower的通信模式完全一样。Follower与leader之间的角色可能在某一时刻进行转换。一个Follower在leader crash掉以后可能被集群(Quorum)的Follower选举为leader。而一个leader在crash后,再次加入集群(Quorum)将作为Follower角色存在。在一个集群(Quorum)中,除了在选举leader的过程中没有Follower和leader的区分外,其他任何时刻都只有1个leader和多个Follower。Client、Follower和leader之间的通信架构如下:
Client与Follower之间
为了使客户端具有较高的吞吐量,Client与Follower之间采用NIO的通信方式。当client需要与Zookeeper service打交道时,首先读取配置文件确定集群内的所有server列表,按照一定的load balance算法选取一个Follower作为一个通信目标。这样client和Follower之间就有了一条由NIO模式构成的通信通道。这条通道会一直保持到client关闭session或者因为client或Follower任一方因某种原因异常中断通信连接。正常情况下, client与Follower在没有请求发起的时候都有心跳检测。
Follower与leader之间
Follower与leader之间的通信主要是因为Follower接收到像(create, delete, setData, setACL, createSession, closeSession, sync)这样一些需要让leader来协调最终结果的命令,将会导致Follower与leader之间产生通信。由于leader与Follower之间的关系式一对多的关系,非常适合client/server模式,因此他们之间是采用c/s模式,由leader创建一个socket server,监听各Follower的协调请求。
集群在选择leader过程中
由于在选择leader过程中没有leader,在集群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需要与其他所有成员进行通信,当集群的成员变得很大时,这个通信量是很大的。选择leader的过程发生在Zookeeper系统刚刚启动或者是leader失去联系后,选择leader过程中将不能处理用户的请求,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一定要尽量减少这个过程的时间。选择哪种方式让他们可用快速得到选择结果呢?Zookeeper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了策略模式,可用动态插入选择leader的算法。系统默认提供了3种选择算法,AuthFastLeaderElection,FastLeaderElection,LeaderElection。其中AuthFastLeaderElection和LeaderElection采用UDP模式进行通信,而FastLeaderElection仍然采用tcp/ip模式。在Zookeeper新的版本中,新增了一个learner角色,减少选择leader的参与人数。使得选择过程更快。一般说来Zookeeper leader的选择过程都非常快,通常<200ms。
Zookeeper的通信流程
要详细了解Zookeeper的通信流程,我们首先得了解Zookeeper提供哪些客户端的接口,我们按照具有相同的通信流程的接口进行分组:
Zookeeper系统管理命令
Zookeeper的系统管理接口是指用来查看Zookeeper运行状态的一些命令,他们都是具有4字母构成的命令格式。主要包括:
- ruok:发送此命令可以测试zookeeper是否运行正常。
- dump:dump server端所有存活session的Ephemeral(临时)node信息。
- stat:获取连接server的服务器端的状态及连接该server的所有客服端的状态信息。
- reqs: 获取当前客户端已经提交但还未返回的请求。
- stmk:开启或关闭Zookeeper的trace level.
- gtmk:获取当前Zookeeper的trace level是否开启。
- envi: 获取Zookeeper的java相关的环境变量。
- srst:重置server端的统计状态
当用户发送这些命令的到server时,由于这些请求只与连接的server相关,没有业务处理逻辑,非常简单。Zookeeper对这些命令采用最快的效率进行处理。这些命令发送到server端只占用一个4字节的int类型来表示不同命令,没有采用字符串处理。当服务器端接收到这些命令,立刻返回结果。
Session创建
任何客户端的业务请求都是基于session存在的前提下。Session是维持client与Follower之间的一条通信通道,并维持他们之间从创建开始后的所有状态。当启动一个Zookeeper client的时候,首先按照一定的算法查找出follower, 然后与Follower建立起NIO连接。当连接建立好后,发送create session的命令,让server端为该连接创建一个维护该连接状态的对象session。当server收到create session命令,先从本地的session列表中查找看是否已经存在有相同sessionId,则关闭原session重新创建新的session。创建session的过程将需要发送到Leader,再由leader通知其他follower,大部分Follower都将此操作记录到本地日志再通知leader后,leader发送commit命令给所有Follower,连接客户端的Follower返回创建成功的session响应。Leader与Follower之间的协调过程将在后面的做详细讲解。当客户端成功创建好session后,其他的业务命令就可以正常处理了。
Zookeeper查询命令
Zookeeper查询命令主要用来查询服务器端的数据,不会更改服务器端的数据。所有的查询命令都可以即刻从client连接的server立即返回,不需要leader进行协调,因此查询命令得到的数据有可能是过期数据。但由于任何数据的修改,leader都会将更改的结果发布给所有的Follower,因此一般说来,Follower的数据是可以得到及时的更新。这些查询命令包括以下这些命令:
- exists:判断指定path的node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getData:从指定path获取该node的数据
- getACL:获取指定path的ACL。
- getChildren:获取指定path的node的所有孩子结点。
所有的查询命令都可以指定watcher,通过它来跟踪指定path的数据变化。一旦指定的数据发生变化(create,delete,modified,children_changed),服务器将会发送命令来回调注册的watcher. Watcher详细的讲解将在Zookeeper的Watcher中单独讲解。
Zookeeper修改命令
Zookeeper修改命令主要是用来修改节点数据或结构,或者权限信息。任何修改命令都需要提交到leader进行协调,协调完成后才返回。修改命令主要包括:
- 1. createSession:请求server创建一个session
- 2. create:创建一个节点
- 3. delete:删除一个节点
- 4. setData:修改一个节点的数据
- 5. setACL:修改一个节点的ACL
- 6. closeSession:请求server关闭session
我们根据前面的通信图知道,任何修改命令都需要leader协调。 在leader的协调过程中,需要3次leader与Follower之间的来回请求响应。并且在此过程中还会涉及事务日志的记录,更糟糕的情况是还有take snapshot的操作。因此此过程可能比较耗时。但Zookeeper的通信中最大特点是异步的,如果请求是连续不断的,Zookeeper的处理是集中处理逻辑,然后批量发送,批量的大小也是有控制的。如果请求量不大,则即刻发送。这样当负载很大时也能保证很大的吞吐量,时效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保证。
zookeeper server端的业务处理-processor链
<!--EndFragment-->
Zookeeper通过链式的processor来处理业务请求,每个processor负责处理特定的功能。不同的Zookeeper角色的服务器processor链是不一样的,以下分别介绍standalone Zookeeper server, leader和Follower不同的processor链。
Zookeeper中的processor
- AckRequestProcessor:当leader从向Follower发送proposal后,Follower将发送一个Ack响应,leader收到Ack响应后,将会调用这个Processor进行处理。它主要负责检查请求是否已经达到了多数Follower的确认,如果满足条件,则提交commitProcessor进行commit处理
- CommitProcessor:从commited队列中处理已经由leader协调好并commit的请求或者从请求队列中取出那些无需leader协调的请求进行下一步处理。
- FinalRequestProcessor:任何请求的处理都需要经过这个processor,这是请求处理的最后一个Processor,主要负责根据不同的请求包装不同的类型的响应包。当然Follower与leader之间协调后的请求由于没有client连接,将不需要发送响应(代码体现在if (request.cnxn == null) {return;})。
- FollowerRequestProcessor:Follower processor链上的第一个,主要负责将修改请求和同步请求发往leader进行协调。
- PrepRequestProcessor:在leader和standalone server上作为第一Processor,主要作用对于所有的修改命令生成changelog。
- ProposalRequestProcessor:leader用来将请求包装为proposal向Follower请求确认。
- SendAckRequestProcessor:Follower用来向leader发送Ack响应的处理。
- SyncRequestProcessor:负责将已经commit的事务写到事务日志以及take snapshot.
- ToBeAppliedRequestProcessor:负责将tobeApplied队列的中request转移到下一个请求进行处理。
Standalone zookeeper processor链
Leader processor链
Follower processor链
转自 http://zoutm.iteye.com/blog/708447
zookeeper系列之通信模型(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 zookeeper系列之通信模型(转)
本文的主题就是讲解Zookeeper通信模型,本节将通过一个概要图来说明Zookeeper的通信模型. Zookeeper的通信架构 在Zookeeper整个系统中,有3中角色的服务,client.F ...
- ZooKeeper系列(1):安装搭建ZooKeeper环境
ZooKeeper系列文章: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7576137.html#zk ZooKeeper有三种安装模式:单机安装(standalone ...
- ZooKeeper系列(2):ZooKeeper命令行工具zkCli.sh
ZooKeeper系列文章: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7576137.html#zk 1.简介 ZooKeeper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命令行客户端zk ...
- ZooKeeper系列(3):znode说明和znode状态
ZooKeeper系列文章: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7576137.html#zk 1.znode znode的官方说明:http://zookee ...
- ZooKeeper系列(4):ZooKeeper的配置文件详解
ZooKeeper系列文章: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7576137.html#zk zkServer.sh读取的默认配置文件是$ZOOKEEPER_ ...
- ZooKeeper系列(5):ZooKeeper的日志和快照
ZooKeeper系列文章: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7576137.html#zk ZooKeeper有两种日志.一种快照.日志分为事务日志和Zoo ...
- ZooKeeper系列(6):ZooKeeper的伸缩性和Observer角色
ZooKeeper系列文章: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7576137.html#zk 1.ZooKeeper中的角色 在比较老的ZooKeeper版本 ...
- Zookeeper系列六:服务器角色、序列化与通信协议、数据存储、zookeeper总结
一.服务器角色 1. Leader 1)事务请求的唯一调度者和处理者.保证事务处理的顺序性 事务请求:导致数据一致性的请求(数据发生改变).如删除一个节点.创建一个节点.设置节点数据,设置节点权限就是 ...
- Zookeeper系列四: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Zookeeper实现配置中心
一.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 分布式锁主要用于在分布式环境中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包括跨进程.跨机器.跨网络导致共享资源不一致的问题. 1. 分布式锁的实现思路 说明: 这种实现会有一个缺点,即当 ...
随机推荐
- VirtualBox + vagrant
VirtualBox 虚拟机不必多说 vagrant 是ruby编写的VirtualBox的命令行镜像管理工具 1 先安装VirtualBox 然后 安装 vageant 下载地址 googl ...
- socket-详细分析No buffer space available
关键词:socket,tcp三次握手,tcp四次握手,2MSL最大报文生存时间,LVS,负载均衡 新年上班第一天,突然遇到一个socket连接No buffer space available的问题, ...
- js获取浏览器内核、类型、版本以及系统类型
正则表达式: var rsys = /\b(windows|win32|macintosh|mac os x|adobeair|linux|unix)\b/; var rkn = /\b(opera| ...
- $.parseJson 在 firefox 下返回 null 的问题
最近调查一个浏览器兼容性问题,在 IE, chrome下都运行正常,但是在 firefox 下运行时: $.parseJson(xxx) 返回 null,所以导致了 无法正常运行,调查的结果是因为 返 ...
- SQL Server 2008 R2——CROSS APPLY 根据数据出现的次数和时间来给新字段赋值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 禁止转载 请通过右侧公告中的“联系邮 ...
- 【小白的CFD之旅】17 需要编程?
小白经过大半个多月对于CFD的学习,终于对其大概轮廓有了初步的了解,尤其是在与小牛师兄交流之后.小牛师兄毕竟是专业学流体力学的,小白认为在流体力学理论方面自己与牛师兄至少存在5年的差距.不过小白并不气 ...
- [WPF系列]-参考文献
DataTemplates Data Templating Overview Styling and Templating DataTemplate Class FrameworkTemplate ...
- Python版本2.7切3.5和3.5切2.7
在Ubuntu上是自带Python2.7和3.5的 当你在终端输入Python的时候是显示Python2.7的 叫大家你怎么切换到Python3.5版本 1,查看是否存在python3.5终端输入 c ...
- 数-模(D/A)转换器
将实现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电流称为数模(D/A)转换器,简称为DAC(Digital - Analog Convert). 目前常见的D/A转化器中,有: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倒T型电阻网络D/ ...
- Libevent的IO复用技术和定时事件原理
Libevent 是一个用C语言编写的.轻量级的开源高性能网络库,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事件驱动( event-driven),高性能;轻量级,专注于网络,不如 ACE 那么臃肿庞大:源代码相当精炼.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