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l文件、目录常用操作
注意,这些操作的对象是文件名(相对路径/绝对路径),而非文件/目录句柄,句柄只是perl和文件系统中文件的关联通道,而非实体对象。
创建文件
在unix类操作系统中有一个touch命令可以非常方便的创建文件,还能批量创建一些名称规律的文件。但实际上touch的主要介绍中却是"修改文件时间戳",创建文件只不过是它的辅助能力。如果没有touch命令,如何在shell环境下创建文件?最佳方式是通过重定向的方式。
在perl中没有touch类似的功能,所以原始地只能通过open打开输出类的文件句柄和输出操作来创建文件(同时也可以写入数据)。
open FH,">>/tmp/cc.log";
print FH; # 创建空文件
close FH;
如果想批量创建命名规范的文件,可以将创建操作放进循环中进行迭代。例如创建cc{1..10}.log
这10个文件:
foreach (1..10){
open FH,">cc${_}.log";
print FH;
close FH;
}
当然,perl可以通过system或反引号或exec来和shell进行交互。例如:
`touch dd{1..10}.log`;
但是如果想要批量创建的文件不能用一个touch(或少数几个)来创建的话,还是建议采用perl的创建方式,因为每次和shell交互touch都fork一次perl进程并解析执行shell语句,文件数量多时,这样的效率很一般。不过毕竟不太可能用到这种情形。
删除文件
在unix系统里,使用rm删除文件/目录,但它内部调用的是unlink函数。
在perl中删除文件使用perl自带的unlink函数,它也会调用操作系统的unlink函数来删除文件。它可以接一个文件元素,也可以接一个列表,或者说它的参数上下文就是列表。
但是注意,unlink无法删除目录,要删除目录,见下文。
unlink @lotfiles; # 删除数组中的文件
unlink 'cc.log'; # 删除单个文件
unlink 'cc1.log','cc2.log'; # 删除文件列表
unlink qw(cc3.log cc4.log); # 删除文件列表
unlink glob dd*.log; # 通配文件名删除
关于文件名通配详细内容,见后文。
需要注意,unlink有返回值,返回的是成功删除的文件数量。
所以,unlink删除3个文件时,如果它的返回值为3,表示全删除成功了,如果返回值为0表示一个都没删除,但如果返回的是1或者2,我们就无法判断哪些文件删除成功,哪些文件删除失败。这时需要在循环中一个一个文件地迭代删除操作,并给出错误提示。
`touch dd{1..10}.log`;
foreach (1..10){
unlink "dd${_}.log"
and ++$count # 注意,++放在变量的前面
or warn "Can't remove file dd${_}.log: $!";
}
print "removed $count files\n";
注意上面的and语句中,自增++$count
的自增符号放在变量的前面,如果放在后面,会因为初始化$count为0,$count++
表达式返回的值为0(但$count加完后返回1)而执行or语句。也就是说,删除第一个文件dd1.log时也会报告警告信息。
创建目录
- 创建目录可以使用mkdir,它会发起系统调用并返回布尔值:成功/失败,失败时会设置
$!
- mkdir时可以同时指定文件权限,权限需要指定4位的8进制。如果使用变量传递这个权限位,应当使用oct()函数保护它不被当作十进制数
- mkdir不能递归创建目录(unix系统下
mkdir -p
的功能),可以使用File::Path里的make_path函数或mkpath函数,他们等价
例如,创建一个目录
mkdir "/tmp/test1";
mkdir; # 等价于mkdir "$_"
mkdir "/tmp/test2",0755 # 权限不能加引号包围,它是8进制数值
or die "Can't create directory: $!";
如果是使用变量传递权限位,应当使用oct()函数来保护它作为8进制数。
$perm="0755";
mkdir "/tmp/test3",oct($perm);
mkdir函数无法递归创建目录。也就是说,当要创建的目录的上级目录不存在时,mkdir函数将失败。如果想递归创建目录,可使用File::Path里的make_path函数或mkpath函数,他们是等价的。
这个函数的语法是:
make_path(dir1,dir2,...,{opts})
opts可以是以下几种:
mask => NUM # mask和mode是同义词,NUM指定八进制权限值,
mode => NUM # 这种方式指定权限值受umask影响,若目录已存在,则不修改
chmod => NUM # 直接赋予一定权限值,不受umask影响,若目录已存在,则不修改
verbose => $bool # 是否输出详细信息,默认啥也不输出
error => \$err
owner => $owner # 这3条都表示为创建的目录设置所有者,如果已存在,则不设置
user => $user # 可以使用username,也可以使用uid,但如果username无法
uid => $uid # 映射为uid,或者uid不存在,或者无权限的时候,将报错
group => $group # 设置所属组,处理方式和上面所有者的处理方式一样
use File::Path qw(make_path);
make_path "/test/foo/bar"; # 一次性创建3级目录
make_path "/test/foo1/bar1",{
chmod => 0777,
verbose => 1
}
当然,和shell交互来创建目录也非常方便:
`mkdir -p /test/a/b/c`;
删除目录
- 删除空目录用rmdir,且只能删除空目录
- 要删除非空目录,可以使用File::Path里的rmtree函数或remove_tree函数,它们等价
- 删除目录时,可随意对待尾随斜线问题,因为perl会自动删除尾随斜线,以满足多种平台对尾随斜线的定义标准
例如,删除一个目录
rmdir "/tmp/test";
因为rmdir无法删除非空目录,所以要删除非空目录,可以采用File::Path模块的rmtree函数。
rmtree的语法:
rmtree($dir1, $dir2,..., \%opt)
opts可以是以下几种:
verbose => $bool # 是否显示删除信息,默认啥也不显示
safe => $bool # 删除时,跳过无法删除的对象。例如虚拟文件系统(VMS,如/proc)下有很多是无法删除的
keep_root => $bool # 设置为真值时,保留顶级目录,也就是说自删除目录内的文件和子目录,顶级目录自身不删除
result => \$res
error => \$err
use File::Path qw(rmtree);
rmtree '/test/foo1',{verbose => 1};
由于perl无法向shell一样可以直接使用"*"通配,所以如果想删除目录内的文件和子目录,而保留foo1目录自身,应该设置keep_root选项,而不是用/test/foo1/*
的方式来删除:
rmtree '/test/foo1',{verbose => 1,keep_root => 1};
实在想通配删除,可以使用glob来通配,关于通配,见后文:
rmtree((glob '/test/foo1/*'),{verbose => 1});
另一种保留目录自身的删除方式是遍历顶级目录,然后迭代删除遍历出来的每个子项:
foreach (</test/foo1/*>){ # 括号内等价于 glob "/test/foo1/*"
-d $_ ? rmtree $_ : unlink $_;
}
图方便的话,直接和shell交互也非常方便。
`rm -rf /test/foo1/*`;
chdir切换目录
- chdir用于切换到指定目录,如果不给参数,则回到家目录
- chdir因为直接发起系统调用,所以报错时会设置
$!
- chdir不能使用shell里的
~
来表示家目录
chdir /tmp or die "Can't change dir to /tmp: $!";
获取当前工作目录
perl没有内置函数可以直接获取当前工作目录,但Cwd
模块和更通用的File::Spec
模块都提供了相关工具获取当前路径。
例如,Cwd模块:
use Cwd(getcwd,cwd);
print getcwd();
print cwd();
cwd()比getcwd()要更可移植,它和pwd命令基本一致。注意,cwd()会移除尾随斜线。
修改权限
- chmod函数修改文件、文件列表的权限值,它会直接发起系统调用,所以错误的话会设置
$!
- 只接受8进制的权限值,不允许使用rwx的权限字符
- 它返回成功设置权限的数量
例如,设置目录、文件的权限:
chmod 0700,qw(/test/foo /test/foo1/a.log);
chmod 0700,'/test/foo','/test/foo1/a.log';
修改所有者、所属组
- chown可以同时修改文件/目录、文件/目录列表的所有者、所属组,它会直接发起系统调用,所以报错时会设置
$!
- chown只接受uid和gid作为参数,不接受username和groupname
- 但在unix上显示的时候,还是会显示为username和groupname,这是操作系统的映射机制
- 可以使用getpwnam和getgrnam函数将username/groupname映射为uid/gid
- 在uid或gid的参数位置上指定特殊值"-1",表示该位置的所有者或所属组属性保持不变
- 它返回成功设置的文件数量
chown 1001,1001,glob '*.log'; # 第一个1001是user位,第二个1001是group位
chown -1,1002,'a.log'; # uid不变
如果想按照用户名、组名来设置,使用getpwnam和getgrnam函数:
defined(my $user = getpwnam 'longshuai') or die "bad user";
defined(my $group = getgrnam 'longshuai') or die 'bad group';
chown $user,$group,glob '*.log';
修改文件时间戳属性
关于文件的时间戳属性,这里简单说明下,如果需要详细了解,参看:http://www.cnblogs.com/f-ck-need-u/p/6995195.html#blog1.3
在unix系统中,要求操作系统维护atime/mtime/ctime三种文件的时间戳属性:
- atime:access time,文件最近一次被访问时的时间戳
- mtime:modify time,文件内容最近一次被修改时的时间戳
- ctime:inode change time,文件inode数据最近一次被修改的时间戳
unix的touch命令可以修改atime和mtime,ctime是操作系统自身维护的,无法通过上层命令工具直接修改。
Perl的utime函数也可以修改文件时间戳,语法如下:
utime(Atime,Mtime,FILE_LIST)
- 也只能修改atime和mtime属性
- 会直接发起系统调用,所以失败时会设置
$!
- Atime和Mtime可以同时定义为undef,表示修改为当前时间
- 但如果只有一个undef,则对应位置的时间戳会设置为1970年
- 它的返回值是成功修改的文件数量
- 如想保持某项时间戳不变,可用stat函数取出当前时间戳值保存下来
例如,下面修改一堆文件的atime为当前时间,mtime为前一小时时间:
$atime=time;
$mtime=$atime - 60*60;
utime $atime,$mtime,glob '*.log';
实现touch文件的等同功能:将文件时间戳设置为当前时间:
utime undef,undef,'a.txt'
or die "touch file failed: $!";
如果只想修改atime,不想修改mtime,则使用stat函数先将当前的mtime属性值取出保存下来:
$mtime = (stat('a.txt'))[9];
utime time,$mtime,'a.txt'
or die "touch failed: $!";
其中stat()[9]对应的属性是mtime,stat()[8]对应的属性是atime。
Perl文件、目录常用操作的更多相关文章
- SFTP上传下载文件、文件夹常用操作
SFTP上传下载文件.文件夹常用操作 1.查看上传下载目录lpwd 2.改变上传和下载的目录(例如D盘):lcd d:/ 3.查看当前路径pwd 4.下载文件(例如我要将服务器上tomcat的日志文 ...
- python基础:os模块中关于文件/目录常用的函数使用方法
Python是跨平台的语言,也即是说同样的源代码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不需要修改就可以同样实现 因此Python的作者就倒腾了OS模块这么一个玩意儿出来,有了OS模块,我们不需要关心什么操作系统下使用什么模 ...
- os模块中关于文件/目录常用的函数使用方法
os模块中关于文件/目录常用的函数使用方法 函数名 使用方法 getcwd() 返回当前工作目录 chdir(path) 改变工作目录 listdir(path='.') 列举指定目录中的文件名('. ...
- 18 os/os.path模块中关于文件/目录常用的函数使用方法 (转)
os模块中关于文件/目录常用的函数使用方法 函数名 使用方法 getcwd() 返回当前工作目录 chdir(path) 改变工作目录 listdir(path='.') 列举指定目录中的文件名('. ...
- C#对文件/目录的操作:Path、File、Directory、FileStream、StreamReader、StreamWriter等类的浅析
以下类的命名空间都是:System.I/0; 一.Path:主要对文件路径的操作! 常用方法: String path=@"C:\a\b\c\123.txt"; 1-1.Path. ...
- Linux记录-lsof打开文件工具常用操作
lsof `which httpd` //那个进程在使用apache的可执行文件 lsof /etc/passwd //那个进程在占用/etc/passwd lsof /dev/hda6 //那个进程 ...
- Python目录常用操作
os.path.basename(path) #取文件名 os.path.getsize(path) #取文件大小 os.path.exists(path) #文件是否存在 os.path.dirna ...
- Java中文件的常用操作
一.文件的移动 File afile =new File("D:\\workspace\\Test\\test.avl"); if(afile.renameTo(new File ...
- vim 打开文件的常用操作
一.如果在终端中开没有打开vim,可以: 横向分割显示: $ vim -o filename1 filename2 纵向分割显示: $ vim -O filename1 filename2 二.如果已 ...
随机推荐
- cisco基本配置命令
实验命令 router> enable 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 disable or exit 从特权模式退出到用户模式 router# show sessions 查看本机上的 ...
- Nginx 代理配置
1.反向代理 修改conf\nginx.conf文件, 添加proxy_pass属性 server { listen 7080; #nginx 端口 server_name localhost; #n ...
- 【ProtoBuffer】windows上安装ProtoBuffer3.1.0 (附已编译资源)
------- 17.9.17更新 --- 以下这些方法都是扯淡,对我的机器不适用,我后来花了最后成功安装并亲测可用的方法不是靠vs编过的,vs生成的库引入后函数全部报undefine refere ...
- python计时器类
import time as t class MyTimer(): def __init__(self): self.unit = ['年', '月', '日', '时', '分', '秒'] sel ...
- 瞎搞poj1013
http://poj.org/problem?id=1013 题意:给你标记从A到L的石子,其中有一个石子,可能会轻于其它石子,也可能重于其它石子.你只能通过三次天平的测量去找到这个石子.天平的三个状 ...
- [转]linux VLAN配置(vconfig)
1.安装vlan(vconfig)和加载8021q模块 #aptitude install vlan #modprobe 8021q 2.使用linux vconfig命令配置vlan #vconfi ...
- 安全运维中基线检查的自动化之ansible工具巧用
i春秋作家:yanzm 原文来自:安全运维中基线检查的自动化之ansible工具巧用 前几周斗哥分享了基线检查获取数据的脚本,但是在面对上百台的服务器,每台服务器上都跑一遍脚本那工作量可想而知,而且都 ...
- 吴恩达机器学习笔记38-决策下一步做什么(Deciding What to Do Next Revisited)
我们已经讨论了模型选择问题,偏差和方差的问题.那么这些诊断法则怎样帮助我们判断,哪些方法可能有助于改进学习算法的效果,而哪些可能是徒劳的呢? 让我们再次回到最开始的例子,在那里寻找答案,这就是我们之前 ...
- PHP调用百度天气接口API
//百度天气接口API $location = "北京"; //地区 $ak = "5slgyqGDENN7Sy7pw29IUvrZ"; //秘钥,需要申请,百 ...
- Python学习笔记【第十二篇】:Python异常处理
什么是异常 异常就是程序运行时发生错误的信号,在python中,错误触发的异常如下 错误类型分为两种:语法错误和业务逻辑错. 异常的类型 AttributeError 试图访问一个对象没有的树形,比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