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Scala作为一门函数式编程与面向对象完美结合的语言,函数式编程部分也有其独到之处,本文就将针对Scala中关于函数式编程的一些常用基本内容进行介绍;

二、在Scala中定义函数

2.1 定义函数

  和Python相似,Scala中函数的定义和方法(类中的函数称为方法)都以关键词def开始,后面再跟随函数名、函数参数以及参数类型、返回值类型以及函数执行体部分,这是Scala中最常规的函数的定义方法,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object mai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定义函数
def plus(a:Double,b:Double):Double={
a + b
}
var result:Double = 0
//调用函数计算结果
result = plus(5,4)
println(result)
}
}

  上例中,我们以def关键字开头,定义了一个函数名为plus,传入参数为Double型的a,Double型的b,传出类型为Double型的函数用于计算两个数字之和,运行上述代码,得到对应的结果:

  我们也可以定义不含输入参数和返回值的函数:

object mai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定义函数
def demo():Unit={
println("这是个演示函数")
}
demo()
}
}

  这时返回值的类型就变为Unit,即无类型,运行结果如下:

  当函数执行体部分只有一条语句时,可以直接省略花括号来定义函数,如下面这个例子:

object main{

  def compare(a:Double,b:Double)=if(a > b) a else b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println("更大的数是"+compare(3,4))
}
}

  更特别的,在Scala中我们可以对类中的方法进行条件限制,即先决条件,使用在类中定义方法同等层次下,定义require(表达式内容),来对使用到require中表达式限制的参数进行限制,只有满足条件才会运行对应函数,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object main{
class Demo(a:Double,b:Double){
require(a != b)
def compare(): Double ={
if(a > b) a else b
}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满足条件地调用
val demo1 = new Demo(a=4,b=3)
println(demo1.compare()) //不满足条件的调用
try{
val demo2 = new Demo(a=4,b=4)
println(demo2.compare())
}catch {
case ex:Exception => println(ex)
}
}
}

  可以看出,第一次调用Demo中的compare函数,传入的参数满足 a!=b,因此函数顺利得到执行,而第二次调用时未满足条件,使得程序报错,被错误处理机制所捕获,运行结果如下;

  

2.2 本地函数

  有时候为了函数名之间不发生重名的冲突,我们会在Scala中使用本地函数的机制,顾名思义,本地函数指的是只可以在某部分作用域内调用的函数,如下面这个简单的例子:

object mai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def X(): Unit ={
//在常规函数内部定义本地函数
def Y(): Unit ={
println("这是本地函数Y")
}
//在常规函数内部调用本地函数
Y()
} def Y(): Unit ={
println("这是非本地函数Y")
} //分别调用X,Y
X()
Y()
}
}

  如上,我们定义了两个函数名均为Y的函数,第一个Y是函数X内部的本地函数,第二个Y是常规函数,当我们在常规函数X中调用其拥有的本地函数Y时,便不会引起与外部同名Y函数之间的冲突,运行结果如下:

2.3 匿名函数

  在Scala中也有匿名函数的机制,使得我们只需要书写简单的语句就可以在程序中嵌入需要实现的函数功能,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object mai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在List的定义过程中使用匿名函数和map方法来转换所有值
var listDemo = List(1,2,3).map((x:Int) => x+1)
println(listDemo)
}
}

  在上例中,我们在一个List的定义过程中,利用map方法,将匿名函数 (x:Int) => x+1 广播到List中所有元素之上,运行结果如下:

  在Scala中,我们可以将匿名函数作为值进行传递,这称为函数字面量,在函数编译函数字面量的时候才将其实例化为函数值,有些类似类,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object mai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定义一个匿名函数并将它传递给变量MyFunction
var MyFunction = (x:Int,n:Int) => {
var result = x
for(i <- 1 until n){
result *= x
}
result
}
//调用保存匿名函数字面量的变量
var TestValue = MyFunction(2,10)
println(TestValue) }
}

  在上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用于求一个整数若干次方的函数,并将其传递给变量MyFunction,接着调用MyFunction来传入计算结果,作为新变量的值。

2.4 高阶函数

  高阶函数是Scala的函数式编程中十分有趣的一部分,它的基本特点是将其他函数作为当前函数的参数来传入,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关于高阶函数部分特性的例子:

object main{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Unit = {
//定义函数字面量并赋值
var func1 = (x:Int, n:Int) => {
var result = x
for(i <- 1 until n){
result *= x
}
result
}
//定义高阶函数
def func2(MyFunction:(Int,Int)=>Int,x:Int,n:Int): Int ={
MyFunction(x,n)
}
//调用高阶函数,传入函数字面量并打印结果
println(func2(func1,2,10))
}
}

  在上例中我们定义了函数字面量并传递给func1,接着定义了函数func2,设置func2的第一个传入参数为接受两个Int型输入,输出Int型数据的函数,设置func2的2、3个参数为Int型,以对应第一个参数中的函数需要传入的参数,接着我们将函数字面量func1、2,、10作为func2的参数传入func1中,得到了对应的结果。

  以上就是Scala中函数式编程的一些基本内容,如有笔误,望指出。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48)Scala中的函数式编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32)Python中re模块的详细介绍

    一.简介 关于正则表达式,我在前一篇(数据科学学习手札31)中已经做了详细介绍,本篇将对Python中自带模块re的常用功能进行总结: re作为Python中专为正则表达式相关功能做出支持的模块,提供 ...

  2.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42)folium进阶内容介绍

    一.简介 在上一篇(数据科学学习手札41)中我们了解了folium的基础内容,实际上folium在地理信息可视化上的真正过人之处在于其绘制图像的高度可定制化上,本文就将基于folium官方文档中的一些 ...

  3.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49)Scala中的模式匹配

    一.简介 Scala中的模式匹配类似Java中的switch语句,且更加稳健,本文就将针对Scala中模式匹配的一些基本实例进行介绍: 二.Scala中的模式匹配 2.1 基本格式 Scala中模式匹 ...

  4.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44)在Keras中训练多层感知机

    一.简介 Keras是有着自主的一套前端控制语法,后端基于tensorflow和theano的深度学习框架,因为其搭建神经网络简单快捷明了的语法风格,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快捷的搭建自己的神经网络,堪称深度 ...

  5.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69)详解pandas中的map、apply、applymap、groupby、agg

    *从本篇开始所有文章的数据和代码都已上传至我的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CNFeffery/DataScienceStudyNotes 一.简介 pandas提供了很多方 ...

  6.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55)利用ggthemr来美化ggplot2图像

    一.简介 R中的ggplot2是一个非常强大灵活的数据可视化包,熟悉其绘图规则后便可以自由地生成各种可视化图像,但其默认的色彩和样式在很多时候难免有些过于朴素,本文将要介绍的ggthemr包专门针对原 ...

  7.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50)基于Python的网络数据采集-selenium篇(上)

    一.简介 接着几个月之前的(数据科学学习手札31)基于Python的网络数据采集(初级篇),在那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关于网络爬虫的基础知识(基本的请求库,基本的解析库,CSS,正则表达式等),在那篇文 ...

  8.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47)基于Python的网络数据采集实战(2)

    一.简介 马上大四了,最近在暑期实习,在数据挖掘的主业之外,也帮助同事做了很多网络数据采集的内容,接下来的数篇文章就将一一罗列出来,来续写几个月前开的这个网络数据采集实战的坑. 二.马蜂窝评论数据采集 ...

  9.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40)tensorflow实现LSTM时间序列预测

    一.简介 上一篇中我们较为详细地铺垫了关于RNN及其变种LSTM的一些基本知识,也提到了LSTM在时间序列预测上优越的性能,本篇就将对如何利用tensorflow,在实际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中搭建模型来完 ...

随机推荐

  1. Exchange 2016证书配置

    配置证书: 第一步,在ECP界面生成证书请求文件: 1.在“服务器 —>证书”界面,选择一台服务器,点击“+”来添加证书申请,如下图: 2.默认下一步, 3.填写证书的友好名称,如下图: 4.默 ...

  2. 用 Visual Studio 2012 调试你的ASP程序

    最近搞到一段很值得参考的ASP项目,无奈技术有限,打开看完代码后感觉自己就像从来没学过ASP一样.唉...大神的世界 不过在网上看到一个有趣的方法,可以用Visual Studio 2005来调试AS ...

  3. Linux CPU的中断【转载】

    中断其实就是由硬件或软件所发送的一种称为IRQ(中断请求)的信号. 中断允许让设备,如键盘,串口卡,并口等设备表明它们需要CPU. 一旦CPU接收了中断请求,CPU就会暂时停止执行正在运行的程序,并且 ...

  4. servlet的生命周期详解

    一.servlet生命周期原理解析 1.Servlet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1)初始化阶段  调用init()方法 (2)响应客户请求阶段 调用service()方法 (3)终止阶段 调用dest ...

  5. os x下使用sed进行字符串替换

    先举个栗子: 你想要在某个文件下下面对某写文件的 链接 或者 密码进行批量的替换,并且不想产生新的备份文件.进过一顿学习,你可能会找到类似这样的命令: sed -i 's/old_link/new_l ...

  6. 跨路径读取cookie

    同域下,即使设置了cookie的路径还是能将不同路径cookie读出来. 1.在/ctf/day3/ 目录设置一个cookie 2.其他目录下是不能访问这个cookie的 3.通过iframe可以实现 ...

  7. 《metasploit渗透测试魔鬼训练营》学习笔记第六章--客户端渗透

    四.客户端攻击      客户端攻击与服务端攻击有个显著不同的标识,就是攻击者向用户主机发送的恶意数据不会直接导致用户系统中的服务进程溢出,而是需要结合一些社会工程学技巧,诱使客户端用户去访问这些恶意 ...

  8. Loj_6282. 数列分块入门 6

    Loj_6282 这个题目涉及到了块的重构,这里使用了\(\sqrt{n}\)次插入便重构的方法 讲重复的操作提出来做了函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l ...

  9. 404 Note Found 队-Alpha10

    目录 组员情况 组员1(组长):胡绪佩 组员2:胡青元 组员3:庄卉 组员4:家灿 组员5:凯琳 组员6:翟丹丹 组员7:何家伟 组员8:政演 组员9:黄鸿杰 组员10:刘一好 组员11:何宇恒 展示 ...

  10. DPDK测试用例(sample)编译

    前言 要使用DPDK的测试用例,必须先进行编译,以此记录编译的操作,方便日后查找 编译用例 设置环境变量,将DPDK的目录路径添加到编译代码中,RTE_SDK指示DPDK目录路径: export 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