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 java对象序列化就是将对象编程二进制数据流的一种方法,从而实现对对象的传输和存储 2.作用 java是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即一切皆对象,但是java对象只能存在于jvm中,一旦jvm停掉那么所有的对象也就不复存在了,通过java对象的序列化就可以将jvm中的 对象持久化,以便可以在将来重新读取被保存的对象 3.对象序列化的方式 1)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2)实现Externalizable接口 二者的区别: a.实现Serializable接口不会调用默认的构造器,而实现…
有些时候,开发者想把程序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临时保存到文件,可是前面介绍的字符流和字节流,要么用来读写文本字符串,要么用来读写字节数组,并不能直接保存某个对象信息,因为对象里面包括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单就属性而言,每个属性又有各自的数据类型及其具体数值,这些复杂的信息既不能通过字符串表达,也不能通过简单的字节数组表达.虽然现有手段不容易往文件中写入对象信息,但是该想法无疑极具吸引力,倘若能够自如地对文件读写某个对象数据,必定会给程序员的开发工作带来巨大便利,况且内存都能存放对象信息,为何磁盘反而无法…
前面介绍了字符流读写文件的两种方式,包括文件字符流和缓存字符流,但是它们的写操作都存在一个问题:不管是write方法还是append方法,都只能从文件开头写入,而不能追加到文件末尾或者在文件中间某个位置写入.这个问题真不好办,它意味着每次写操作都会覆盖掉原来的文件内容,注意是直接覆盖而非局部修改,可大多数的业务场景需要在原文件基础上追加或者修改的.倘若坚持使用字符流修改文件内容,也不是不可以,那样得把原来的文件内容全部读到某个字符串,再对该字符串进行修改操作,最后把改后的字符串重新写入原文件.这…
前面介绍了利用文件写入器和文件读取器来读写文件,因为FileWriter与FileReader读写的数据以字符为单位,所以这种读写文件的方式被称作“字符流I/O”,其中字母I代表输入Input,字母O代表输出Output.可是FileWriter的读操作并不高效,缘由在于FileWriter每次调用write方法都会直接写入文件,假如某项业务需要多次调用write方法,那么程序就会写入文件同样次数.因为写文件本质是写磁盘,磁盘的速度远不如内存,所以频繁地写文件必然严重降低程序的运行效率.为此Ja…
前面介绍了文件的信息获取.管理操作,以及目录下的文件遍历,那么文件内部数据又是怎样读写的呢?这正是本文所要阐述的内容.File工具固然强大,但它并不能直接读写文件,而要借助于其它工具方能开展读写操作.对于写操作来说,需要通过文件写入器FileWriter搭配File工具才行.创建写入器对象的过程很简单,只要在调用FileWriter的构造方法时传递文件对象即可,接着就能调用写入器的下列方法向文件写入数据了.write:往文件写入字符串.注意该方法存在多个同名的重载方法.append:也是往文件写…
前面介绍了字节缓存的一堆概念,可能有的朋友还来不及消化,虽然文件通道的用法比起传统I/O有所简化,可是平白多了个操控繁琐的字节缓存,分明比较传统I/O更加复杂了.尽管字节缓存享有缓存方面的性能优势,但传统I/O也有缓存输入输出流呀,大家都有缓存机制,凭什么说NIO的文件处理更高效?之所以目前还看不出文件通道的性能优势,是因为前面介绍的仅限于它的基本用法,尚未涉及到高级特性,接下来阐述文件通道的真正杀手锏:使用通道复制文件.复制文件的常规做法很简单,从源文件中读出数据,再将数据写进目标文件.采取文…
前面介绍了文件通道的读写操作,其中用到字节缓存ByteBuffer,它是位于通道内部的存储空间,也是通道唯一可用的存储形式.ByteBuffer有两种构建方式,一种是调用静态方法wrap,根据输入的字节数组生成对应的缓存对象:另一种是调用静态方法allocateDirect,根据输入的数值分配指定大小的空缓存.字节缓存又是一种特殊的存储空间,因为它可能会被多次读写,所以为了有效地控制读写操作,Java给它设计了下列五种概念:容量.当前限制量.当前位置.本次剩余空间.标记位置,分别说明如下:1.容…
前面介绍的各色流式IO在功能方面着实强大,处理文件的时候该具备的操作应有尽有,可流式IO在性能方面不尽如人意,它的设计原理使得实际运行效率偏低,为此从Java4开始增加了NIO技术,通过全新的架构体系带来了可观的性能提升.NIO是“Non-blocking IO”的缩写,意思是非阻塞的IO,与之相对应,传统的流式IO又被称作BIO(“Blocking IO”的缩写),意即阻塞的IO.所谓阻塞与非阻塞,说起来挺拗口,令人不知所云,这都是设计师脑袋短路惹的祸,发明了这么难懂的词汇,害得初学者一脸懵逼…
前面介绍了类的多态性,来自于鸡类的实例chicken,既能用来表达公鸡实例,也能用来表达母鸡实例.可是这导致了一个问题,假如在call方法内部需要手工判断输入参数属于公鸡实例还是母鸡实例,那该如何是好?所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固然编译器在运行之时能够自动判断这是哪种鸡,可是若让程序员自己辨别倒的确是件伤脑筋的事情.虽说伤脑筋,却也并非无法实现,粗略算来大致有三个办法能派上用场,接下来分别进行阐述.第一个办法,区别公鸡和母鸡,关键在于识别鸡的性别.注意到Chic…
每启动一个程序,操作系统的内存中通常会驻留该程序的一个进程,进程包含了程序的完整代码逻辑.一旦程序退出,进程也就随之结束:反之,一旦强行结束进程,程序也会跟着退出.普通的程序代码是从上往下执行的,遇到分支语句则进入满足条件的分支,遇到循环语句总有跳出循环的时候,遇到方法调用则调用完毕仍然返回原处,之后继续执行控制语句或者方法调用下面的代码.总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处理,前一件事情处理完了才能处理后一件事情,这种运行方式被称作"串行处理".串行处理的代码结构清晰,但同一时刻只能执行某段代…
NIO不但引进了高效的文件通道,而且新增了更加好用的文件工具家族,包括路径组工具Paths.路径工具Path.文件组工具Files.先看路径组工具Paths,该工具提供了静态方法get,输入某个文件的路径字符串,输出该文件路径的路径对象Path.通过get方法获取路径对象的代码示例如下: // 根据指定的文件路径字符串获得对应的Path对象 Path path = Paths.get(mDirName); 有了Path对象之后,就能调用它的各种实例方法了,常见的几个方法说明如下:getParen…
前面介绍了如何利用Runnable接口构建线程任务,该方式确实方便了线程代码的复用与共享,然而Runnable不像公共方法那样有返回值,也就无法将线程代码的处理结果传给外部,造成外部既不知晓该线程是否已经执行完毕,也不了解该线程的运算结果是什么,总之无法跟踪分线程的行动踪迹.这里显然是不完美的,调用方法都有返回值,为何通过Runnable启动线程就无法获得返回值呢?为此Java又提供了另一种开启线程的方式,即利用Callable接口构建任务代码,实现该接口需要重写call方法,call方法类似r…
前面介绍了线程的几种运行方式,不管哪种方式,一旦调用了线程实例的start方法,都会立即启动线程的事务处理.然而某些业务场景在事务执行时间方面有特殊需求,例如期望延迟若干时间之后才开始事务运行,又如期望每隔若干时间依次启动事务处理,如此种种都要求在指定的时间才能启动线程任务,也就是俗称的定时功能.有别于一般的线程,Java为定时功能设计了专门的定时任务TimerTask,以及定时器Timer.其中TimerTask用来描述时刻到达后的事务处理,而Timer用来调度定时任务,包括何时启动定时任务.…
文件输出流FileOutputStream跟FileWriter同样有个毛病,每次调用write方法都会直接写到磁盘,使得频繁的写操作性能极其低下.正如FileWriter搭上了缓存兄弟BufferedWriter那样,FileOutputStream也有自己的缓存兄弟BufferedOutputStream,这个缓存输出流的用法与缓存写入器非常相似,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1.每次创建缓存输出流对象之前,都要先构建文件输出流对象,然后据此构建缓存输出流对象:2.它的write方法先把数据写到缓存,…
现将本博客的Java学习文章整理成以下笔记目录,方便查阅. 第一章 初识JavaJava开发笔记(一)第一个Java程序Java开发笔记(二)Java工程的帝国区划Java开发笔记(三)Java帝国的特种官吏Java开发笔记(四)Java帝国的度量衡 第二章 数值变量Java开发笔记(五)数值变量的类型Java开发笔记(六)特殊数字的表达Java开发笔记(七)强制类型转换的风险 第三章 算术运算Java开发笔记(八)五种算术运算符Java开发笔记(九)赋值运算符及其演化Java开发笔记(十)一元…
前面介绍了如何使用字符流读写文件,并指出字符流工具的处理局限,进而给出随机文件工具加以改进.随机文件工具除了支持访问文件内部的任意位置,更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字节数组读写文件数据,采取字节方式比起字符方式有下列两个好处:1.文件长度以字节为单位计量,可以分配等长的字节数组,却无法分配合适长度的字符数组,因此采用字节方式便于从文件中读取数据.2.字符流工具主要以字符为单位处理数据,意味着它适合用来读写文本文件,不适用于二进制文件(包括图片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等),而字节方式不存在此类限制.虽说随…
前面介绍了许多数据类型,除了基本类型如整型int.双精度型double.布尔型boolean之外,还有高级一些的如包装整型Integer.字符串类型String.本地日期类型LocalDate等等,那么这些数据类型为何会分成基本和高级两种呢?这与编程语言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像中文.英文这些是人类社会的自然语言,而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是机器语言,但是机器语言全为以0和1表达的二进制串,看起来仿佛天书一般,读都读不懂,更别说写出来了.为了方便程序员也能操纵计算机,科学家把机器语言所表达的一些常见操作归纳…
前面介绍了如何利用反射技术读写私有属性,不单是私有属性,就连私有方法也能通过反射技术来调用.为了演示反射的逆天功能,首先给Chicken鸡类增加下列几个私有方法,简单起见弄来了set***/get***这样的基本方法: private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 设置名称 this.name = name; } private String getName() { // 获取名称 return this.name; } private void setSex(i…
前面提到URL尾巴支持添加请求参数,具体格式形如“参数A名称=A参数值&参数B名称=B参数值”,可是这种格式只能传递简单的键值对信息,不能传递结构化数据,也无法传递数组形式的参数,因而它不适用于需要输入复杂参数的场合.为此人们发明了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JSON,它的数据格式完全独立于编程语言,不但能够表达寻常的键值对信息,还支持表达数组形式的各类参数,从而满足了复杂参数的传输要求.不过Java的开发包并未提供相应的工具来处理JSON串,为此我们需要在工程中添加第三方JSON解析库,常见的js…
前面介绍了HTTP协议的网络通信,包括接口调用.文件下载和文件上传,这些功能固然已经覆盖了常见的联网操作,可是HTTP协议拥有专门的通信规则,这些规则一方面有利于维持正常的数据交互,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缺少灵活性,比如下列条条框框就难以逾越:1.HTTP连接属于短连接,每次访问操作结束之后,客户端便会关闭本次连接.下次还想访问接口的话,就得重新建立连接,要是频繁发生数据交互的话,反复的连接和断开将造成大量的资源消耗.2.在HTTP连接中,服务端总是被动接收消息,无法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消息.倘若客户端…
前面介绍了怎样通过Socket在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传输文本,当然Socket也支持在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传输文件,因为文件本身就是通过I/O流实现读写操作的,所以在套接字的输入输出流中传输文件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只是套接字属于长连接,倘若Socket一直不关闭,连接将总是处于就绪状态,也就无法判断文件数据是否已经传输完成.为了检验文件传输的结束时刻,可以考虑实时下列的两种技术方案之一:1.客户端每次连上Socket之后,只发送一个文件的数据,且发送完毕的同时立即关闭套接字,从而告知服务端已经成功发送…
前面介绍了AWT的几种基础控件,从按钮到文本标签,从输入框到选择框,无一例外都能显示文字,唯独无法显示某张图片文件.本以为AWT会提供专门的控件来显示图片,然而偏偏没有意料之中的图像控件,这可真是弱爆了,居然不能显示姹紫嫣红的图片,让程序员情何以堪呀.不过咱程序员不是吃素的,与其坐等天上掉馅饼,不如自己动手编写符合要求的图像视图.AWT自带的界面控件,大多由Component类派生而来,该类与展示有关的方法主要有下列两个:getPreferredSize:该方法可返回控件的推荐宽高.paint:…
传统的桌面程序基本是对某种类型的文件进行加工,例如Window自带的记事本用来读写文本文件,自带的画图程序用来查看和修改位图文件.为了方便用户切换各种操作,这些程序在窗口顶端放了一排菜单栏,单击菜单栏上的每个菜单,又会在下方弹出一列菜单项,就像下图所示的记事本菜单那样. 然后单击某个菜单项,比如“新建”.“打开”.“保存”等,记事本程序便会执行相应的处理操作.这组菜单在Swing中被分解为三种控件,首先是顶部的一整条菜单栏,对应的控件叫JMenuBar:其次是菜单栏上的每个菜单,对应的控件叫JM…
程序除了处理内存中的数据结构,还要操作磁盘上的各类文件,这里的磁盘是个统称,泛指可以持久保留数据的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插在软驱中的软盘.固定在机箱中的硬盘.插在光驱中的光盘.插在USB接口上的U盘.笔记本电脑里的固态盘.手机中的闪存.相机里的SD卡等等.当然,操作系统层面已经统一了这些存储介质,故而编程语言无须理会它们之间的区别,只需专心访问存储介质上保存的文件.为表述方便,接下来将用"磁盘"二字代指以上罗列的各种存储介质.Java使用File工具来操作磁盘文件,只要在构造方法中填…
注解属于比较高级的Java开发技术,前面介绍的内置注解专用于编译器检查代码,另外一些注解则由各大框架定义与调用,像Web开发常见的Spring框架.Mybatis框架,Android开发常见的ButterKnife框架等等,都使用了大量的注解.为了更好地弄清注解的应用原理,接下来不妨尝试自定义注解,并在实际开发中对自定义的注解加以运用.之前介绍异常预防的时候,为了避免出现空指针异常,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路试验了多项新技术.其中校验某个字段非空尤其是个难点,案例中的苹果类共有四个字段,包括名…
前面通过main方法介绍了方法的定义形式,对于方法的输入参数来说,还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接下来分别对输入参数的几种用法进行阐述.一个方法可以有输入参数,也可以没有输入参数,倘若无需输入参数,则方法定义的圆括号内部直接留空.以打印当前时间为例,下面的showTime方法没有输入参数也能正常实现: // 没有输入参数,则方法名称后面的圆括号内部留空. // showTime方法的用途是显示当前时间 private static void showTime() { Date date = new D…
前面介绍的BigInteger只能表达任意整数,但不能表达小数,要想表达任意小数,还需专门的大小数类型BigDecimal.如果说设计BigInteger的目的是替代int和long类型,那么设计BigDecimal的目的便是替代浮点型float和双精度型double了.正如它的兄弟BigInteger一般,BigDecimal不存在什么数值范围限制,无论是整数部分还是小数部分,只要你能写得出来,BigDecimal就能表达出来,从此不必担心基本数字类型的精度问题了.既然同为大数字家族,BigD…
前面介绍了类的基本用法,主要是如何封装一个类的各项要素,包括成员属性.成员方法.构造方法等,想必大家对类的简单运用早已驾轻就熟.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所以某些事物会聚在一起,乃是因为它们拥有类似的品性.那么面向对象的目的,就是将一群事物之间共同的行为特征提炼出来,从而归纳为具有普适性的类型.像日常生活中说的昆虫.鱼类.鸟类,便是人们把外表相似.习性相近的一系列动物归类的结果.以鸟类为例,按照科学家的定义,它们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下面所有动物的总称.倘若按照大众的观点,鸟类为长着一对…
前面介绍了如何从Bird类继承而来Swallow类,按道理子类应当继承父类的所有要素,但是对于构造方法来说,Swallow类仅仅继承了Bird类的默认构造方法,并未自动继承带参数的构造方法.如果子类想继续使用父类的其它构造方法,就得自己重写心仪的构造方法.例如老鹰属于鸟类,那么可以编写继承自Bird类的Eagle类,同时要在Eagle类内部重新定义拥有多个输入参数的构造方法,由此得到如下所示的Eagle类代码: //定义了一个继承自鸟类的老鹰类 public class Eagle extend…
前面介绍子类继承父类的时候,提到了public(公共)和private(私有)两个修饰符,其中public表示它所修饰的实体是允许外部访问的:而private表示它所修饰的实体不允许外部访问,只能在当前类内部访问private成员,即便是子类也不能访问父类的私有成员.这种情况就令人产生了困惑,私人财产当然不会给外人,可是为啥连儿子都无法动用老子的财物呢?看起来public与private的规则不甚合理,毕竟儿子同外人还是有区别的呀,所谓亲疏有别.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为此Java设计了新的修饰符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