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向链表的介绍 一种更复杂的链表是“双向链表”或“双面链表”.每个节点有两个链接:一个指向前一个节点,当此节点为第一个节点时,指向空值:而另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当此节点为最后一个节点时,指向空值. 上图是双向链表的结构图,即通过上一个节点可以找到下一个,通过下一个也可以找到上一个节点. 二.双向链表插入和删除的图解 1.插入图解 2.删除图解 三.双向链表的python代码实现 # 1.创建节点 class Node(object): # 初始化方法 def __init__(self, i…
Python算法与数据结构--求所有子数组的和的最大值 玄魂工作室-玄魂 玄魂工作室秘书 玄魂工作室 昨天 题目:输入一个整形数组,数组里有正数也有负数.数组中连续的一个或多个整数组成一个子数组,每个子数组都有一个和. 求所有子数组的和的最大值.要求时间复杂度为O(n). 这个题目有多个解法,比如可以用一个二维数组存之前每个数据的和,然后在进行大小比较:但是这样时间负责度就是O(n2)了. 换个思路思考下,因为是要最大数,那么就不需要存储,只需要找最大值就可以了.但是为了找子序列的最大和,在遇到…
一.算法和数据结构 什么是算法和数据结构?如果将最终写好运行的程序比作战场,我们程序员便是指挥作战的将军,而我们所写的代码便是士兵和武器. 那么数据结构和算法是什么?答曰:兵法!故,数据结构和算法是一名程序开发人员的必备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绝世高手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我们平时不断的主动去学习积累. 二.算法的引入 先来看一道题:如果 a+b+c=1000,且 a*a+b*b=c*c(a,b,c 为自然数),如何求出所有a.b.c可能的组合? 普通解法: import time #…
一.链表 链表是一种物理存储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存储结构,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是通过链表中的指针链接次序实现的.链表由一系列结点(链表中每一个元素称为结点)组成,结点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每个结点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存储数据元素的数据域,另一个是存储下一个结点地址的指针域. 相比于线性表顺序结构,操作复杂.由于不必须按顺序存储,链表在插入的时候可以达到O(1)的复杂度,比另一种线性表顺序表快得多,但是查找一个节点或者访问特定编号的节点则需要O(n)的时间,而线性表和顺序表相应的时间复杂度分别是O…
一.栈的介绍 栈作为一种数据结构,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它按照先进后出的原则存储数据,先进入的数据被压入栈底,最后的数据在栈顶,需要读数据的时候从栈顶开始弹出数据(最后一个数据被第一个读出来).栈被使用于非常多的地方,例如浏览器中的后退按钮,文本编辑器中的撤销机制. 进栈的时候是1先进,然后是2.3.4.5.6,出栈的时候是先6出,然后是5.4.3.2.1 二.栈中常用的方法 作为一个栈(用stack来表示),最基本的方法有下面几个: stack.push(e): 将元素e添加到S…
一.队列的介绍 队列的定义: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只允许在表的头部(front处)进行删除操作,在表的尾部(rear处)进行插入操作的线性数据结构,这种结构就叫做队列.进行插入操作的一端称为队尾,进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队尾. 队列的类型:链式队列,即用链表实现的队列.静态队列:即用数组实现的队列. 队列的特性: 在队尾插入元素,在队首删除元素. FIFO(先进先出),就向排队取票一样. 二.队列的python代码实现 class Queu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一.树的定义 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是由n(n >=0)个结点组成的有限集合.如果n==0,树为空树.如果n>0,树有一个特定的结点,根结点根结点只有直接后继,没有直接前驱.除根结点以外的其他结点划分为m(m>=0)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合,T0,T1,T2,...,Tm-1,每个结合是一棵树,称为根结点的子树. 树(tree):是以边(edge)相连的结点(node)的集合,每个结点存储对应的值(value/data),当存在子结点时与之相连. 根节点(root):是树的首个结点,在相…
一.二叉树回忆 上一篇我们对数据结构中常用的树做了介绍,本篇博客主要以二叉树为例,讲解一下树的数据结构和代码实现.回顾二叉树:二叉树是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树的树结构.通常子树被称作“左子树”(left subtree)和“右子树”(right subtree) 二.二叉树比链表好在哪里? 看看如下的数据:使用链表形式存放 我们要向查找数据6,需要从头开始查找,找到最后一个,查找比较麻烦.再来看看使用二叉树的形式存储 显然,我们很清楚自己要查找的目标大致会在那里出现: 例如查找的目标是6,那么我知…
一.冒泡排序介绍 冒泡排序(英语: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二.冒泡排序原理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一步做完,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
一.选择排序的介绍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选择排序的主要优点与数据移动有关.如果某个元素位于正确的最终位置上,则它不会被移动.选择排序每次交换一对元素,它们当中至少有一个将被移到其最终位置上,因此对n个元素的表进行排序总共进行至多n-1次交换.在所有的完全依靠交换去移动元素的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