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B (Chip On Board)在電子製造業已經是一項成熟的技術了,可是一般的組裝工廠對它的製程並不熟悉,也許是因為它使用到一些 wire bond 的積體電路(IC)封裝技術,所以很多的成品或是專業電路板的代工廠很難找到相關的技術人員. 以前COB大多只用在一些低階的消費性產品,隨著電子產品越做越小,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考慮導入COB製程到其產品之中,畢竟電路板上能用的空間寸土寸金,而COB製程又可以使用到比IC還小的空間.也許採用較進階的技術又太貴,所以又有人回過頭來考慮COB的製程…
COB (Chip On Board)在電子製造業並不是一項新鮮的技術,但最近我卻常常被問到相關的問題及資料索取.也許真的是產品越來越小了,而較進階的技術又太貴,所以又有人回過頭來考慮COB的製程. 這裡我就把多年前架設及操作COB的經驗重新整理,一方面是提醒自己這項工藝,另一方面是提供參考,當然有些資訊可能並不是最新,僅供參考. IC.COB.及Flip Chip (COG)的演進歷史 下圖可以了解電子晶片封裝的的演進歷史從 IC封裝 → COB → Flip Chip (COG),尺寸越來越…
前面提及 COB 的生產與 IC 的封裝製程幾乎是一致的,除了把 leadframe 改成了 PCB,把封膠由 molding 改成 dispensing,少了 triming & marking 的動作,其實還少了 plating ,但 plating 其實已經包含在 PCB 的製程中了. 另外,它對環境潔淨度的需求也是滿高的,因為最近 COB 的製程也隨著 IC 的 chip 製程演化而越做越小,因此任何小小的毛屑或是髒東西都可能影響到其焊線的牢靠性,金屬性的沾污更可能導致相鄰焊點間的短路.…
銀膠 (Silver glue) 如果晶圓有接地或是散熱需求時,一般都會採用[銀膠],如果沒有的話則會採用[厭氧膠].[厭氧膠]顧名思義就是阻隔它與空氣接觸後就會自然固化,不需要高溫烘烤.使用銀膠則需要高溫烘烤才能固化,一般的烘烤溫度及時間有兩種: 120°C烘烤2小時 150°C烘烤1小時 選用銀膠及厭氧膠時需留意: 厭氧膠無法導電及導熱,使用上應留意其壽命. 厭氧膠的信賴度有需要進一步檢討,要注意有重新融溶的可能性. 晶粒黏著 (Die Bonding) 一般的COB工廠多屬於Low Cos…
COX(Chip On X) •X 基板: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Glass •导线焊接 球形焊接(金线) 楔形焊接(铝线或金线) •晶片(Die):硅晶片IC&LSI,砷化镓,……                      …
http://loda.hala01.com/2011/12/linux-kernel-%E6%8E%92%E7%A8%8B%E6%A9%9F%E5%88%B6%E4%BB%8B%E7%B4%B9/ Linux Kernel 排程機制介紹 Linux Kernel 排程機制介紹 hlchou@mail2000.com.tw by loda. 2011/12/2 多核心架構儼然是目前智慧型手機方案的新趨勢,隨著省電與效能上的考量,多核心的架構各家方案也都有所差異.為能讓同一個Linux Kerne…
PCB成型製程在電子構裝中所扮演的角色 下圖是電腦主機的內部組成 我們將以插在主機板上的一片 USB擴充卡來說明PCB成型製 程在電子構裝中所扮演的角色 PCB成型製程的子製程 USB擴充卡要插入主機板上的插槽進行電子訊號的聯結.為了降低板子 插入時的阻力,會在板子的邊緣做出一斜面(如圖所示),要做出這個斜邊, 就要靠斜邊製程. 斜邊製程 要在板邊做出斜邊,主要是以端銑刀對板子邊緣進行旋轉切削. 斜邊製程品質異常範例 斜邊深度大時,會使用二支Spindle作兩段式作業,但二支Spindle的角度…
RazorEngine 官網網址:http://razorengine.codeplex.com 在找到RazorEngine之前曾經想過其他的方案,如T4與V8 Engine載jquery.template,但T4如果要獨立於MSBuild或Visual Studio執行有點麻煩,而V8 Engine我又不想在Class Library專案中放一堆js檔,後來就想到Razor,因為Razor的相關處理都是寫在System.Web.Razor,雖然Namespace叫System.Web,但根本…
對 Comet 的懵懂 記得兩年多前,第一次看到 Gmail 中的 GTalk 覺得很好奇:「咦?線上聊天且是 Google 的熱門系統,只用傳統的 AJAX 應該會操爆伺服器吧?」很幸運的,當時前公司內部的 Tech Talk 就有位同事分享這個叫 Comet 的技術.是種「為了讓瀏覽器與伺服器頻繁溝通所使用的技術.主要的瓶頸在於 WWW 伺服器上.」但因為工作沒有用到這類的需求.加上找不太到好的入門文章.實作的人不多,因此我對 Comet 的認識一直停留在懵懂的階段. 這一年多,會自動更新的…
當走在東京的大街小巷時,在五花八門的廣告看板.雜誌.護照簽證.海關.宣傳品.廣告.旅遊和導覽手冊.產品包裝.甚至在餐廳菜單上,皆可看到上面有一組黑色神秘二維條碼圖案:QR Code,當看到有興趣的商品或資訊時,只要用可以照相的手機對準二維條碼,按下照相鈕,咔嚓後,經由條碼軟體解碼後,就能直接連結至相關網頁進行瀏覽.檔案下載.購買商品或是取得商品的優惠,可以大幅減少輸入所花費的時間. 在日本,有些行業連結QR Code和手機,透過手機的讀取,可以上班打卡,還能看體檢結果,也可以日本海關也以QR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