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粘包问题解决】的更多相关文章

socket粘包问题解决 1. 高大上版解决粘包方式(自定制包头) 整体的流程解释 整个流程的大致解释: 我们可以把报头做成字典,字典里包含将要发送的真实数据的描述信息(大小啊之类的),然后json序列化,然后用struck将序列化后的数据长度打包成4个字节. 我们在网络上传输的所有数据 都叫做数据包,数据包里的所有数据都叫做报文,报文里面不止有你的数据,还有ip地址.mac地址.端口号等等,其实所有的报文都有报头,这个报头是协议规定的,看一下 发送时: 先发报头长度 再编码报头内容然后发送 最…
粘包client.send(data1)client.send(data2)这两次send紧挨在一起,处理的时候会放在一起发过去在Linux里每次都粘包,Windows里面某次会出现粘包在两次send中间放一个time.time(0.5)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比较low 粘包问题解决(一) 解决办法是在第一次send之后等待客户端确认,客户端确认之后,发给服务端,服务端收到之后进行第二次send 粘包问题解决(二) import socket ''' server.send(data1) ser…
1.什么是粘包? 粘包通常出现在TCP的协议里面,对于UDP来说是不会出现粘包状况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涉及到一种名为Nagle的算法. Nagle算法通过减少必须发送的封包的数量,提高网络应用程序系统的效率,解决负载问题.通俗的讲,就是在发包的时候会建立一个缓存区,发送的数据都会先进入这个缓存区,当上一条数据的接收被确认或者到达最大等待时间之后,才会将缓存区的数据一块发送过去,如此反复.将小包进行整合,避免小包多次发送造成的传输速度慢等问题. 2.什么时候才需要处理粘包? 理论上来讲,…
这两天看csdn有一些关于socket粘包,socket缓冲区设置的问题,发现自己不是很清楚,所以查资料了解记录一下: 一两个简单概念长连接与短连接:1.长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方先建立通讯连接,连接建立后不断开, 然后再进行报文发送和接收. 2.短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每进行一次报文收发交易时才进行通讯连接,交易完毕后立即断开连接.此种方式常用于一点对多点 通讯,比如多个Client连接一个Server. 二 什么时候需要考虑粘包问题? 1:如果利用tcp每次发送数据,…
介于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含糊其辞的Socket初级教程,扰乱着新手的学习方向,我来扼要的教一下新手应该怎么合理的处理Socket这个玩意儿. 一般来说,教你C#下Socket编程的老师,很少会教你如何解决Socket粘包.半包问题. 更甚至,某些师德有问题的老师,根本就没跟你说过Socket的粘包.半包问题是什么玩意儿. 直到有一天,你的Socket程序在传输信息时出现了你预期之外的结果(多于的信息.不完整的信息.乱码.Bug等等). 任你喊了一万遍“我擦”,依旧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好了,不说…
Mina框架断包.粘包问题解决方式 Apache Mina Server 是一个网络通信应用框架,也就是说,它主要是对基于TCP/IP.UDP/IP协议栈的通信框架(当然.也能够提供JAVA 对象的序列化服务.虚拟机管道通信服务等),Mina 能够帮助我们高速开发高性能.高扩展性的网络通信应用,Mina 提供了事件驱动.异步(Mina 的异步IO 默认使用的是JAVA NIO 作为底层支持)操作的编程模型. 在mina中,一般的应用场景用TextLine的Decode和Encode就够用了(Te…
这两天看csdn有一些关于socket粘包,socket缓冲区设置的问题,发现自己不是很清楚,所以查资料了解记录一下: 一两个简单概念长连接与短连接:1.长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方先建立通讯连接,连接建立后不断开, 然后再进行报文发送和接收. 2.短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每进行一次报文收发交易时才进行通讯连接,交易完毕后立即断开连接.此种方式常用于一点对多点 通讯,比如多个Client连接一个Server. 二 什么时候需要考虑粘包问题? 1:如果利用tcp每次发送数据,…
解决Socket粘包问题——C#代码 前天晚上,曾经的一个同事问我socket发送消息如果太频繁接收方就会有消息重叠,因为当时在外面,没有多加思考 第一反应还以为是多线程导致的数据不同步导致的,让他加个线程锁搞定.后来回到家慢慢思考感觉这个和加锁没啥关系,如果是多线程导致的,消息只会被覆盖呀.后来就上网搜索socket 消息重叠,后来了解到这属于socket粘包. 简单以自己的理解介绍下Socket粘包. Socket粘包简单说就是:Socket发送方 发送消息很频繁导致接收方接收到的消息是之前…
socket粘包: socket 交互send时,连续处理多个send时会出现粘包,soket会把两条send作为一条send强制发送,会粘在一起. send发送会根据recv定义的数值发送一个固定的数值,如果最后一次,所剩的数值小于recv定义数就会连带两条send数据同时发送,发生粘包状况. 解决方案: 方案1:可以使用time.sleep 在两send之间加上时间(不建议) 方案2:可以在send两条之间加入一条 conn.recv(1024) 服务端conn.send(str(len(c…
 这两天看csdn有一些关于socket粘包,socket缓冲区设置的问题.发现自己不是非常清楚,所以查资料了解记录一下: 一两个简单概念长连接与短连接: 1.长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方先建立通讯连接.连接建立后不断开. 然后再进行报文发送和接收. 2.短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每进行一次报文收发交易时才进行通讯连接,交易完成后马上断开连接.此种方式经常使用于一点对多点 通讯.比方多个Client连接一个Server. 二 什么时候须要考虑粘包问题? 1:假设利用tcp…
socket粘包现象分析与解决方案 简单远程执行命令程序开发(内容回顾) res = subprocess.Popen(cmd.decode('utf-8'),shell=True,stderr=subprocess.PIPE,stdout=subprocess.PIPE) #subprocess模块详情见模块详解 命令结果的编码是以当前所在的系统为准的,如果是windows,那么res.stdout.read()读出的就是GBK编码的,在接收端需要用GBK解码,且只能从管道里读一次结果 远程执…
上一篇我们讲了<Socket粘包问题的3种解决方案>,但没想到评论区竟然炸了.介于大家的热情讨论,以及不同的反馈意见,本文就来做一个扩展和延伸,试图找到问题的最优解,以及消息通讯的最优解决方案.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先对上篇评论中的几个典型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回复,不感兴趣的朋友可直接划过. 问题一:TCP存在粘包问题吗? 先说答案:TCP 本身并没有粘包和半包一说,因为 TCP 本质上只是一个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它是一种面向连接的.…
https://www.v2ex.com/t/234785#reply3 1. 面向字节流的 IO 都有这个问题. socket 中 tcp 协议是面向流的协议,发送方发送和接收方的接收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造成所谓的粘包现象. 怎么处理呢? 方法 1 :协议包定长. 每个发送出去的包长度固定.比如都是 10 个字节.收的时候每次就收 10 个字节,当一个完整的数据包. 方法 2 :告知包的长度 协议头开始固定长度的字节告知后续包长.收方先收包长字节,知道了后续包长后再收. 方法 3 :用一个包…
一.两个简单概念长连接与短连接:1.长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方先建立通讯连接,连接建立后不断开, 然后再进行报文发送和接收. 2.短连接 Client方与Server每进行一次报文收发交易时才进行通讯连接,交易完毕后立即断开连接.此种方式常用于一点对多点 通讯,比如多个Client连接一个Server. 二 .什么时候需要考虑粘包问题? 如果利用tcp每次发送数据,就与对方建立连接,然后双方发送完一段数据后,就关闭连接,这样就不会出现粘包问题(因为只有一种包结构,类似于http协议)…
粘包现象两种 登陆 #服务端import json import socket server=socket.socket()#创建socket对象 ip_port=('127.0.0.1',8001)#获取本机回环地址和通信端口号 server.bind(ip_port)#绑定ip地址和端口号 #设置用户名和密码 username='alex' password=' server.listen()#监听服务端口号 conn,addr=server.accept() while 1: ''' fr…
一:什么是粘包 “粘包”, 即服务器端你调用时send 2次,但你send调用时,数据其实并没有立刻被发送给客户端,而是放到了系统的socket发送缓冲区里,等缓冲区满了.或者数据等待超时了,数据才会被send到客户端,这样就把好几次的小数据拼成一个大数据,统一发送到客户端了,这么做的目地是为了提高io利用效率,一次性发送总比连发好几次效率高嘛. 但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粘包”,即2次或多次的数据粘在了一起统一发送了.这里必须要想办法把粘包分开, 因为不分开,你就没办法取出来服务器端返回的命令执…
对Java nio socket与as3 socket连接的简单应用 <ignore_js_op>Java nio socket与as3 socket连接的应用实例.rar (9.61 KB, 下载次数: 1691) 这个从基本的弄起太复杂了,我弄个了mina与flash通信的,通信数据模式是dataLength+data(数据长度+数据内容),对于socket字节流通信,我习惯用这种方式,方便粘包解码处理.其中已包含所需的jar包,客户端代码须另自写,不可沿用.flash socket发送的…
上一篇随笔:“socket 接收大数据”,在win系统上能够运行,并且解决了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出现的问题,但是运行在linux系统上就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情况: 就是服务端两次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第一次发送是时准备发送数据的字节大小,第二次是数据内容)粘在一起了,这是socket中的粘包: 查看服务端代码就能知道发生粘包的原因: import socket,os server = socket.socket() server.bind(('localhost',2222)) server.list…
目录 1 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0 1.1 三次握手 1 1.2 四次挥手 2 2 粘包现象 3 2.1 基于TCP制作远程执行命令操作(win服务端) 4 2.1 基于TCP制作远程执行命令操作(Linux服务端) 5 2.2 粘包产生的原因: 6 3 解决粘包 7 1 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1.1 三次握手 1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起SYN请求,请求建立连接, 2 服务端同意建立连接,回应ACK,同时服务端向客户端发起SYN请求 3 客户端回应ACK 1.2 四次挥手 挥手是任意的,客户…
套接字: 就是将传输层以下的协议封装成子接口 对于应用程序来说只需调用套接字的接口,写出的程序自然是遵循tcp或udp协议的 实现第一个功能个:实现:通过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命令,调取windows下面的cmd窗口,将服务端执行命令的结构,返回并显示在 客户端窗口上. subprocess: 1.可以将执行结果返回 2.返回值是bytes类型 (基于这两点,可以应用在server端,将服务端的返回直接以bytes的格式直接send给客户端, 实现在客户端的显示) 问题1:粘包问题 粘包问题:实际是…
server端配置: import socket,subprocess,struct from socket import * server=socket(AF_INET,SOCK_STREAM) server.bind(('127.0.0.1',8080)) server.listen(5) while True: conn,client_addr=server.accept() while True: try: cmd=conn.recv(1024) if len(cmd) == 0:bre…
os.popen()模式 server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os phone = socket.socket() # 实例化一个socket对象 phone.bind(("localhost",8088)) # 绑定地址(host,port)到套接字,在AF_INET下,以元组(host,port)的形式表示地址 phone.listen(5) # 开始TCP监听.backlog指定在拒绝连接之前,操作系统可以挂起的最大连接数量.该值至少为1,大部分应用程序设为…
一.粘包问题 问题1: 无法确认对方发送过来数据的大小. 'client.py' import socket client = socket.socket() client.connect( ('127.0.0.1', 9000) ) while True: cmd = input('客户端输入的内容: ') client.send(cmd.encode('utf-8')) data = client.recv(19190) print(len(data)) print(data.decode(…
1.在linux中经常出现粘包的出现(因为两个send近靠着,造成接受到的数据是在一起的.)解决方法: 在服务端两send的中间中再添加一个recv(),客户端添加一个send(),服务端收到信息确认客户端已经收到第一个send发送的信息后,再发送第二个send中的内容. 2.需求: 客户端向linux服务端传送get指令,将服务端get到的数据传送到客户端,通过md5 验证传送后的数据是否正确,最后一次数据剩多少传输多少,防止数据粘包. #coding:utf-8 '''客户端''' impo…
在 Java 语言中,传统的 Socket 编程分为两种实现方式,这两种实现方式也对应着两种不同的传输层协议:TCP 协议和 UDP 协议,但作为互联网中最常用的传输层协议 TCP,在使用时却会导致粘包和半包问题,于是为了彻底的解决此问题,便诞生了此篇文章. 什么是 TCP 协议? TCP 全称是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它由 IETF 的 RFC 793 定义,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点对点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TCP 通过使用序列号和确认消息,从发送…
本节内容 概述 linux下运行效果 sleep解决粘包 服务端插入交互解决粘包问题 一.概述 刚刚我们在window的操作系统上,很完美的解决了,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出现的问题,但是在Linux环境下执行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接下来我们拭目以待. 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代码还是在 day8-接收大数据  中的代码 二.linux下运行效果 2.1.客户端的效果图 我擦咧,出错了,我们来看看出得什么错误?我们先看看服务端的代码: 终于明白了,原来是服务端两次发送给客户端的数据粘在一起了,为什么会造成粘包呐?…
转自:http://www.01happy.com/golang-tcp-socket-adhere/ 在用golang开发人工客服系统的时候碰到了粘包问题,那么什么是粘包呢?例如我们和客户端约定数据交互格式是一个json格式的字符串: {"Id":1,"Name":"golang","Message":"message"} 当客户端发送数据给服务端的时候,如果服务端没有及时接收,客户端又发送了一条数据上来…
发生了粘包,我们需要将其清晰的进行拆包处理,这里采用LineBasedFrameDecoder来解决 LineBasedFrameDecoder的工作原理是它依次遍历ByteBuf中的可读字节,判断看是否有“\n”或“\r\n”,如果有,就以此为结束位置,从可读索引到结束位置区间的字节就组成一行,它是以换行为结束标志的编码器,支持携带结束符或者不携带结束符两种方式,同时支持配置单行最大长度,如果连续读取到的最大长度后仍没有发现换行符,就会抛出异常,同时忽略掉之前读到的异常码流. StringDe…
-(NSInteger)bytesToInt:(unsigned char*) data { return (data[3]&255)|(data[2]&255)<<8|(data[1]&255)<<16|(data[0]&255)<<24; } -(NSInteger)parseDataLength:(NSData*)headerData { unsigned char messageLength[4]; [headerData get…
文章内容有错,请直接关闭~~~不要看了.丢人. private static Dictionary<string, Packet> cache = new Dictionary<string, Packet>(); private static Dictionary<string, object> lockers = new Dictionary<string, object>(); public List<pkReturn> Packag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