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使用ARM等嵌入式Linux系统的时候,一个头疼的问题是GPU,Camera,HDMI等都需要预留大量连续内存,这部分内存平时不用,但是一般的做法又必须先预留着.目前,Marek Szyprowski和Michal Nazarewicz实现了一套全新的Contiguous Memory Allocator.通过这套机制,我们可以做到不预留内存,这些内存平时是可用的,只有当需要的时候才被分配给Camera,HDMI等设备.下面分析它的基本代码流程. 1. 声明连续内存 内核启动过程中arch…
http://blog.csdn.net/21cnbao/article/details/7309757 在我们使用ARM等嵌入式Linux系统的时候,一个头疼的问题是GPU,Camera,HDMI等都需要预留大量连续内存,这部分内存平时不用, 但是一般的做法又必须先预留着.目前,Marek Szyprowski和Michal Nazarewicz实现了一套全新的Contiguous Memory Allocator.通过这套机制,我们可以做到不预留内存,这些内存平时是可用的,只有当需要的时候才…
作者:Younger Liu,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未本地化版本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原文地址:http://lwn.net/Articles/396657/ 1.    简介 连续内存分配器(CMA - Contiguous Memory Allocator)是一个框架,允许建立一个平台无关的配置,用于连续内存的管理.然后,设备所需内存都根据该配置进行分配. 这个框架的主要作用不是分配内存,而是解析和管理内存配置,以及作为在设备驱动程序和可插拔的分配器之间…
内核早期内存分配器:memblockLinux内核使用伙伴系统管理内存,那么在伙伴系统工作前,如何管理内存?答案是memblock.memblock在系统启动阶段进行简单的内存管理,记录物理内存的使用情况.在进一步介绍memblock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下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首先,内存中的某些部分是永久的分配给内核的,比如内核代码段和数据段,ramdisk和fdt占用的空间等,它们是系统内存的一部分,但是不能被侵占,也不参与内存分配,称之为静态内存:其次,GPU,Camera等都需要预留大量连续内…
买了<深入Linux内核架构>这本书准备了解一下linux内核机制.但是最开始看了十几页感觉看着很累,本来都准备弃了 过了段时间看见一个面经有linux内核的内容,于是就照着那个先把内存管理学习了下.静下心来看发现这本书还是不错,我跳过了很多细节部分,先对内核管理有个大致了解. 水印+冷热页+伙伴系统+slab缓存 通常用户和内核以3:1的比例划分虚拟地址 内存组织: 首先,内存划分为节点,每个节点关联到一个处理器,即pg_data_t 在把各个节点划分为内存域(zone),对内存进行进一步的…
Linux 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运行在内核空间,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空间,两者不能简单地使用指针传递数据,因为Linux使用的虚拟内存机制,用户空间的数据可能被换出,当内核空间使用用户空间指针时,对应的数据可能不在内存中.    Linux内核地址空间划分 通常32位Linux内核地址空间划分0~3G为用户空间,3~4G为内核空间.注意这里是32位内核地址空间划分,64位内核地址空间划分是不同的. 1.x86的物理地址空间布局:   物理地址空间的顶部以下一段空间,被PCI设备的I/O内存映射占据,…
HACK #12 使用Memory Cgroup限制内存使用量 Memory Cgroup是Cgroup的资源限制功能之一,可以控制特定进程可以使用的内存量.Memory CgroupMemory Cgroup是Cgroup(参考Hack #7)之一,用来控制进程所使用的内存(LRU管理的缓存)数量.其用法有很多种,例如,可以用来避免因一时处理较大文件或大量文件,而导致无用的页面缓存增大,内存资源紧张的情况.另外,还可以在多用户环境中限制各用户可以使用的内存量.用法Memory Cgroup是C…
作者:larmbr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484429/answer/62964898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6 时代跨度非常大,从2.6.0 (2003年12月发布[36]) 到 2.6.39(2011年5月发布), 跨越了 40 个大版本. 3.0(原计划的 2.6.40, 2011年7月发布) 到 3.19(2015年2月发布). 4.0(2015年4月发布)到4.2(2015年8…
两个月Linux内核的学习,让我理解了Linux内核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驱动.文件系统,从分析内核到了解整个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如何控制管理资源分配.进程切换并执行.各种策略和结构让系统运行时更有效率等.每周都要看视频.做实验.写博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我逐渐弄清楚Linux内核的脉络,更令我感到欣喜的是本来略感散乱的知识点也在最后一节课的总览里看到了其内在联系.苟有恒,学好Linux不是梦! 一.博客目录 第一周<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http://www.cnbl…
想实现个循环缓冲区(Circular Buffer),搜了些资料多数是基于循环队列的实现方式.使用一个变量存放缓冲区中的数据长度或者空出来一个空间来判断缓冲区是否满了.偶然间看到分析Linux内核的循环缓冲队列kfifo的实现,确实极其巧妙.kfifo主要有以下特点: 保证缓冲空间的大小为2的次幂,不是的向上取整为2的次幂. 使用无符号整数保存输入(in)和输出(out)的位置,在输入输出时不对in和out的值进行模运算,而让其自然溢出,并能够保证in-out的结果为缓冲区中已存放的数据长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