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 观察者模式->反应堆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回调: 回调是观察者模式以及反应堆模式的基础 一句话,回调就是一种双向调用模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被调用方在被调用时也会调用对方,这就叫回调.“If you call me, i will call back”.    先看看这个可以说比较经典的使用回调的方式: 背景1:class A 实现接口inA 背景2:class A 中包含一个对于class B的引用b 背景3:class B有一个参数为InA的方法test(InA a) class A的对象a调用B的方法传入自己(由于形参是个i…
在提到高性能服务器编程的时候肯定有听过reactor模式,如果只是简单的写一个服务器和客户端建立连接的程序来熟悉一下使用socket函数编程,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同步方式实现的,服务器阻塞等待客户端的连接,期间服务器不能做其他事情.是不是有更好的实现方式,让服务器可以提高效率,这就是反应堆模式要做的. 同步方式 之前也说了,同步方式是在阻塞等待,会浪费大量的服务器资源,效率不高,如果还不是多线程的话就更加的糟糕,当你在连接下载小视频的时候,别人就下不了(连连接请求都会被服务器忽视),别人就很气.是很…
1. Redis的网络模型 Redis基于Reactor模式(反应堆模式)开发了自己的网络模型,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基于IO复用的事件驱动服务器,但是不由得浮现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使用Reactor模式呢? Redis如何实现自己的Reactor模式? 2. Reactor模式的背景 单纯的epoll/kqueue可以单机支持数万并发,单纯从性能的角度而言毫无问题,但是技术实现和软件设计仍然存在一些差异.设想这样一种场景: epoll/kqueue将收集到的可读写事件全部放入队列中等待业务线程的处理…
The Reactor:An Object-Oriented Wrapper for Event-Driven Port Monitoring and Service Demultiplexing 反应堆模式:一种应用于事件驱动的端口监控和服务多路化的面向对象封装器 Douglas C. Schmidt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February 1993 issue of the C++ Report. 这篇文章的早期版本…
被观察者(主题)接口 定义主题对象接口 /**抽象主题角色: 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上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 也叫事件对象 */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增加一个观察者 public void addWatcher(Watcher watcher); //删除一个观察者 public void removeWatcher(Watcher watcher); //通知所有的观察者 public void notifyWatchers(String str);…
一.单例模式 1. 什么是单例模式? 在iOS应用的生命周期中,某个类只有一个实例. 2. 单例模式解决了什么问题?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要读取文件配置信息,那么每次要读取,我们就要创建一个文件实例,然后才能获取到里面的相关配置信息,这样如果,我们如果要多次读取这个文件的配置信息,那就要创建多个实例,这样严重浪费了内存资源.而实际应用中,当我们要用到的类可能是要反复用到的,一般可以考虑使用单例模式.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创建新实例带来的内存浪费. 3. 单例模式的实现原理 一般会封装一个静态属性,并提供…
(十五)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定义对象间一对多关系,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全部依赖于它的对象都收到通知而且自己主动更新,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分开.比如邮件订阅.RSS订阅,假设有更新就会邮件通知你. interface Observers{ public void update(); } class Observer1 implements Observers{ public void update(){ System.out.println("observer1 has received&quo…
[状态模式] No1: Wifi设置界面是一个叫做WifiSetting的Fragment实现的 No2: 在不同的状态下对于扫描Wifi这个请求的处理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初始状态下扫描请求被直接忽略,在驱动加载中状态下Wifi扫描请求被添加到延迟处理的消息列表,在驱动加载完成状态下扫描Wifi的请求直接被处理. 它的实现原理就是将请求的处理封装到状态类中,在不同的状态类中对同一个请求进行不同的处理 [责任链模式] No3: 最大缺点:对链中请求处理者的遍历,如果处理者太多,那么遍历必定会影响性能…
概述 在软件构建过程中,我们需要为某些对象建立一种“通知依赖关系” ——一个对象(目标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所有的依赖对象(观察者对象)都将得到通知.如果这样的依赖关系过于紧密,将使软件不能很好地抵御变化.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可以将这种依赖关系弱化,并形成一种稳定的依赖关系.从而实现软件体系结构的松耦合. 意图 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 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GOF <设计模式>] 结构图 图1 Observer模式结构图 生活中的例子…
  像activeMQ等消息队列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发布订阅模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客户端时如何及时得到订阅的主题的信息?其实就里就用到了观察者模式.在软件系统中,当一个对象的行为依赖于另一个对象的状态时,观察者模式就相当有用.如果不使用观察者模式提供的通用结构,而需要我们实现类似的功能,想想我们该如何实现,我们只能在另外一个线程不断监听对象所依赖的状态.当然下面的例子都是基于一个进程内观察者模式的举例,你可能会和我当初一样不解,消息队列中的消费者是通过socket进行通信得到订阅的主题的信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