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3519V101 Uboot和Kernel编译】的更多相关文章

前面已经搭建好了Ubuntu下的海思开发环境,现在对编译Uboot和Kernel的过程做一个简单的记录.参考文档<Hi3519V101 U-boot 移植应用开发指南.pdf>和<Hi3519V101 Linux开发环境用户指南.pdf>. 编译U-boot 步骤1:cd /hisilicon/Hi3519V101_SDK_V1.0.2.0/osdrv/opensource/uboot 步骤2:tar -xvf u-boot-2010.06.tgz 步骤3:cd u-boot-20…
我用的PC主机是ubuntu12.04 LST 32位系统给出官方软件下载地址:TI官网SDK包06.00版本下载:http://software-dl.ti.com/sitara_linux/esd/AM335xSDK/06_00_00_00/index_FDS.html,下完之后安装,安装的时候自己指定一个位置, 配置编译环境 #./ti-sdk-am335x-evm-06.00.00.00-Linux-x86-Install #export PATH=/opt/ti-sdk-am335x-…
本文转自迅为4412开发板实战教程书籍:http://www.topeetboard.com 迅为是基于Ubuntu12.04.2平台做开发,所有的配置和编译脚本也是基于此平台,没有在其它平台上测试过.如果你对Linux和Android开发很熟悉,相信你会根据错误提示逐步找到原因并解决,错误提示一般是选用的平台缺少了某些库文件或者工具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初学者使用和迅为一致的平台. Uboot.Kernel以及Android等的编译环境看似复杂,其实只需要抓住以下四个要点. (1)Uboot.Ke…
一.设置环境变量 // 写在家目录下面的 .bashrc 里面 export KERNEL_PATH=~/aplex/kernel3.2.0 // kernel 路径 export UBOOT_PATH=~/aplex/uboot2011.09 // u-boot 路劲 export ROOTFS_PATH=~/aplex/filesystem export TOOLFS_PATH=~/aplex/tools export ARCH=arm // 设置平台类型 export CROSS_COMP…
从CD 里面拷贝如下文件到虚拟机里面 解压 查看是否有如下文件 tiny4412_qt@chenfl:~/tiny4412$ ls 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5.1/bin/ arm-linux-addr2line arm-linux-gprof arm-none-linux-gnueabi-addr2line arm-none-linux-gnueabi-gprof arm-linux-ar arm-linux-ld arm-none-linux-gnueabi…
这篇随笔主要给出了Hi3559AV100-自己编译了u-boot.kernel及rootfs后,出现烧写错误或者烧写后板载无法启动的解决思路. 问题 (1)对于 u-boot 为官方的,kernel 为自己的生成的话,开机过不了,kernel 镜像无法挂载 现象:(原正常u-boot界面的提示符为hisilicon #) (2)对于自己编译的 u-boot 虽然可以烧写,但是挂载不了自己的生成 kernel,u-boot 界面为 hisilicon # (3)对于自己编译的 u-boot 虽然可…
若该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章博客地址:https://hpzwl.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21572767红胖子(红模仿)的博文大全:开发技术集合(包含Qt实用技术.树莓派.三维.OpenCV.OpenGL.ffmpeg.OSG.单片机.软硬结合等等)持续更新中- 海思开发专栏 上一篇:<Hi3516开发笔记(三):Hi3516虚拟机基础环境搭建之交叉编译环境境搭建以及开机启动脚本分析>下一篇:<Hi3516开发笔记(五):通过HiTo…
前言   上一篇搭建好了ubuntu宿主机开发环境,本篇的目标系统主要是开发linux+qt,所以需要刷上billdroot+Qt创建的系统,为了更好的熟悉原理和整个开发过程,选择从零开始搭建rk3568的sdk开发环境.   RK系列SDK简要介绍 目录结构   一个通用 Linux SDK (RV系类的sdk没有对工程目录包含有 buildroot. debian. app. kernel. u-boot. device. docs. external等目录.  以下是RK系类的目录分类:…
前言   buildroot虽然灵活,但是基于实际情况,本身是侧重驱动和应用定制开发的只定制一次文件系统投入有点多,还不如直接ubunt自己交叉编译依赖库,做一些库的移植裁剪.  于是本篇就使用ubuntu系统了,至于其他库自己下源码在宿主机交叉编译号后,再拷贝过去或者直接在板子上编译也行(只是会比较慢),但是意义不大,因为开发过程肯定是用宿主机,不然核心板编译太慢,在编译上会花费不少可以省去的时间.   为什么选择ubuntu   核心板方案上已经提供适配好的基础uboot和kernel,这个…
Uboot_Kernerl_Add_Watch_Dog: U-Boot 2010.06 (Nov 01 2013 - 15:28:44) DRAM:  128 MiBCheck spi flash controller v350... FoundSpi(cs1) ID: 0xEF 0x40 0x18 0x00 0x00 0x00Spi(cs1): Block:64KB Chip:16MB Name:"W25Q128B"*** Warning - bad CRC, using defau…